书城考试杰出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培养细节
20754800000014

第14章 成功精读法(4)

用善疑好问这把钥匙,去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吧。

什么是精读读书法

元代学者袁桷在《请者集》自序中说:“夫为学之道,用志不能不一,用力不能不专,农民莽而广种,不如狭垦之为实也。工人泛而杂学,不如一技之为精也。”就是说,读书盲目地贪多求广,无目的泛而杂学,不如在具备必需的“广种”知识基础上,早一点选择适合自己“狭垦”的学科和书籍来,精耕细作,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袁桷所说的“狭垦”就是精读。袁桷少年时读书,也不得其法,滥于读书,用力不专,结果收效甚微。他用自己的读书经验来告诫人们避免“广种薄收”之弊,要精耕细作。精读,也称为“详读”“细读”,“十目一行”式的阅读。古今名人学者对精读都有很多精辟的论述。

宋代朱熹认为,熟读之后应该“继以精思,使其志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意思是说读书首先必须仔细反复地阅读,使书中的知识,都成为自己的思想,这样就可以有所收获了。他把评读方法总结为“提要勾弦”。即把有体会的地方先用红笔勾出,再读时又把新的体会处用青笔勾出,以后又用黄笔勾出。如此寻根究底从全篇的内容到细稍末节的锱铢必较,都不轻易放过,直到“深思有得”,“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

清代学者阮元也用的是“十目一行”读书法,他说:“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的确,只有十目一行地潜心精读,才能真有所得。对一般性知识,或一般性材料,可以粗看略看,浅尝辄止。对重要的知识,重要的材料或潜心研究的攻关项目的材料等,却非要用“十目一行,字字入心”的精读方法细心研究不可了。古文字家、历史学家高亭“通一经读书法”也是读书不但要求自己读得多,而且读得精,读的仔细认真。史学家、收藏家田家英则认为读书时,“对经典著作、基础知识、理论著作和重要的历史书籍,一定要精读、深钻、重要章节甚至熟到能背下来”。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宝贵的经验我们是值得好好借鉴的。更有趣的是有的人提出,精读要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从一点一滴入手,注意各章节、上下段落、前后句子的联系。不能被表面所迷惑,要取其真谛。读书时采用圈、点、评、注的形式,把重点内容画点点、难点画圈圈;学习目标、有指导意义的句子给予简单评价;不懂的词,不认识的字加以注释。精读要少、细、精、慢中求其快。逐步做到:以教学为中心讲究全,以目标为中心讲究细。读有所思,读有所需,不放任自流。

现代著名散文学家秦牧提出精读还要学习老牛的方法。他说:“深夜走过拴牛的地方,时常可以见到老牛悠然自得,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的东西再次‘反刍’,细细咀嚼寻味的情景。我想,我们如果对应该精读的东西,学习老牛的方法,把它咀嚼到极细才吞下,那么,难消化的东西也会变得容易消化了,难吸收的东西也会变得容易吸收了。”

在这里,“反刍”只不过是譬喻,我们不一定像老牛一样,先来一个粗略吞下,然后再吐出来重新仔细咀嚼。我们尽可以从一开头就精细地阅读。但是,对某一部分著作,学习时完全参照老牛的“反刍”过程,先寻清大概,然后分段细细研读体味,也是未尝不可的。像对文学作品中某一精粹的段落,对某几首凝练的诗歌等,就很可以这样做。

古代有人对于必须精读的东西,采用抄写的方式来学习,抄它一次、二次、三次,这样的卷抄,其实也是一种精读的方法。对重要的著作,读一本而能充分理解吸收,比读三本五本而印象浮光掠影、模模糊糊,还是要好得多。所以说这种“精读法”或“十目一行”式的读书法在读书治学中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

精读有三个主要的特征:一是有明确的、特定的目的,二是读的速度较慢,甚至反复读;三是要在书上做些勾画、眉批、边注,或做些读书笔记、卡片、心得体会之类。精读者还必须做到三勤:勤查、勤问、勤记。

学生读的教科书是最典型的一种精读。它包括以下几个程序:上课之前先略读一遍,找出问题的难点;上课时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对教材进行反复阅读、勾画,一边记笔记,理解书中的重点、难点;课后要复习上课讲的东西,对关键或生僻词、重点段落、精彩章节、公式、定理、推导过程、图表等,还要背会记牢;在此基础上,完成书中规定的作业。

工人、农民为提高自己的劳动技术或其他专业人员因工作所需而阅读专业书籍,又是一种精读。这种精读的目的,常常是学以致用,把理论付诸实践,甚至要对书中观点和理论提出质疑,加以批判性分析。因此,这种精读的具体做法,对不同文化水平的人来说,差别往往很大。所以说精读应该是因人而异,最好是选择那些和你专业相关的书籍来读效果更明显。怎样才能做到精读呢?

1.要精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浩如烟海的书籍全都精读一遍,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从读书的目标出发,精选值得精读的书来精读。否则就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叶秋就曾说过:“精读深研,选才要严。因为精读是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在于求深求精,以期有发明创造,真正钻研透几部好书,闯过文字关,读书就从此豁然开朗了。读书之人才能成为通才,而更深入、进一步用功,必然精进。”

2.要专心。既然是精读,当然要字嚼句酌,一丝不苟;逐字逐段,深研细砖,“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精读时细心与否,其效果大相径庭。朱熹曾提出:字求其训,句索其旨。一字一句都务必弄明白它的含义,一点一滴地把书中的“精华”采撷出来,积存在脑子里。尽管一点一滴微不足道,但“飞瀑之下,必有深潭”。

3.要理清线索。会读书的人往往能把一篇文章的主要线索找出来———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说的是几个要点?哪句话是线索?每段是什么意思?它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只有理清这些线索才能找出精读部分,才能够分清主次,读起书来才能更“精”。

4.读书要把握实质。往往一本好书,它的内涵很深刻,不容易一看就明白,所以要求,把字、词、句、整篇文章仔细斟酌,才能准确地找出它的实质。如果粗心大意地读,那就会使你对所读东西产生似是而非的状态中去,这常常是读不好一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更谈不到精读了。

运用精读读书法的主要方式有如下几种:

1四遍研读法。即一遍细读书中全文,联系文题思考本书主要的内容;二遍默读,边读边想,理清书中的思路,分析文章的内容层次,细致分析文章的中心,抓住要旨;三遍连读,分析本书的写法和特点,注意从材料选择、谋篇布局,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去分析和理解;四遍研读要注意抓住书中或文章的最精彩的部分,细细地玩味,从中去领略书和文章的妙处。

2.点面结合法。是采用重点研读和全面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来阅读。相对来说,要把整本书都细细地研读是办不到的。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这种方式有四步:一是通读全书,初知大意,分析并找出阅读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二是细读各“点”,分析理解各“点”的意义,逐步把握全书要旨;三是由点及面,将分点研读与全书通览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全书的中心,使理解进一步深入;四是重点品味,全书有关章节赏析其优美生动之笔。

3.咬文嚼字法。采用逐字逐句细读的方式。对全书都一一分析,并且由字面理解到内容分析;一丝不苟地进行。这种方式主要用于文言诗文的学习和理解,其步骤常有三步:一是细读全文,一字一句地把文字读通;二是精读和理解文章的内容;三是进一步分析和归纳文章或书中的要旨。

4.比较鉴赏法。一般都是指在已有阅读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精读。比较式精读是指将同一类书,或者同一作者的两篇以上作品拿来比较,以分析其发展演变或者将两个以上流派的作品拿来比较以分析其不同或相同的特点。从而更深层地分析作品的意义。鉴赏性精读主要是评判和欣赏作者的写作志趣、宗旨及写作的功力、风格等。比较性精读与鉴赏性精读都是对作品甚至由作品到作者进行评判,分析都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读,并且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因此又是一种深层次精读。

当然,“精读”、“详读”并不是要求“详读”到把整本书从头到尾地背诵出来。如果这样去理解,那是把“详读”的意思搞错了,因为真正吃透书中精华,弄懂书中的要点,从而进行深入的研究,才是“详读”之目的。

据一位学者的见的,似乎应该是这样:基础稍差一点的,读书时间短一些的,还是以“详读”为主,“浏览”为辅好些。这样才能达到“宁可少些,但要好些”的目的。先养成“详读”的好习惯,打好基础。正如叶圣陶曾经告诫初读书者,“精读是准备”在“博中求精”,才能打好知识的基础结构,向高的阶段发展。

泛滥百万,不如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

什么是三遍读书法

三遍读书法以当代知名作家王汶石最为典型。王汶石的作品具有浓烈的抒情色彩和新鲜活泼、轻松幽默的格调,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高,得到文艺界的交口称赞。这与他的读书方法是分不开的。

王汶石的读书法颇有独到之处,他读文学名著,喜欢把一个作家的作品尽可能都找到,按发表的顺序看一遍,以获得较为深刻的印象。对于价值最高的代表作,他要来个“三遍读”,第—遍是通读,尽情地作艺术享受,让自己沉醉于其间,领略作品人物形象之美,语言技巧之美、意境之美;第二遍,边读边对作品进行分析解剖,搞“大拆卸”,像机枪手学习拆卸和装配一样,仔细考查每一个零件的性能、制作方法和他们的联系,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第三遍阅读又是系统通读,主要是获得写作技巧的完整印象。有时候,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某种写作技巧,他们还需要同时浏览多种名著,看人家对文章结构或者是非曲直是怎样写的。回头再将文章全文综览一遍,巩固加深已有的印象。

通过这样的三遍读,他对文学名著的理解逐步加深了———按语言或者按表现手法,或者按艺术形象等作分类研读,看情节是怎样安排的,语言是怎样运用的,人物、场面、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在第一遍知其美的基础上,深入探寻了其所以美的道理。

现代文学巨匠茅盾也曾用过这种“三遍读书法”。茅盾读书,特别是读名著,一般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是“鸟瞰”式,即迅速地通读一遍,使整个文章在自己的头脑中先有个印象。“鸟瞰式”要掌握三个要点:一快,一口气读完;二全,居高临下,全面了解主要内容;三粗,概要把握基本内容。第二遍是“精读式”,即细细地咀嚼,慢慢地回味,体会作品的“来龙去脉”。但也应注意三个要点:一慢,逐一研读;二细,全面研读;三深,挖掘作品深意。第三遍是“消化式”,即弄懂整个作品的意思,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从“情感上的感动”到“理智上的感动”。这“消化式”的第三遍阅读,将读书引向了更深的层次———书中之精华,经过消化,变为了自己的东西,再经过长期积累,在后来的创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所谓三遍其实是多遍的意思。虽然人的理解能力、研究目标各有不同,但读一遍只能达到一遍的目的,而真正读懂、弄通则需要几遍,才能完成。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要多读才能读懂,其实,读书不容易,把书读懂更不容易。只有多读,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书中真正的内涵。每本书都匆匆忙忙的读一遍,就读另一本,不求甚解,读了等于白读,过眼烟云,最后一无所得。一本好书或好的文学作品仅仅读一遍,只能对书中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而真正想读懂则需要几遍,甚至更多遍才能完成,才能领会书中的韵味。三遍读书法最适合读文学作品。一遍只能初步了解,二遍不能深入到精髓之处,只有三遍恰到好处,可以很好地理解作品内在和外在含义,又可增强记忆。现代作家梁斌,也采用三遍读书法。他早年读书时,就想将来当个作家。所以他读了郭沫若、鲁迅、叶圣陶、茅盾等中国新文学作家的大量作品,读了《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象》等名著和部分外国作家的著作,甚至于如醉如痴地将《复活》连读三遍,深刻地理解了作者写这本书的含义,对自己的文学创作也大有好处,受益匪浅。

苏步青教授也提倡三遍读书法。他说:“我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是这样的。我喜欢《聊斋志异》,不知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我就先读下去,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理解。读数学书也是这样,要把一部书一下子读懂不容易,我一般边读边想,读到最末一遍,题目也全部做完,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仔细来看,这几位名人的读书方法,倒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读书要有毅力。不能这一本读三遍,另一本就读二遍,要坚持长久,特别是对那些名著和好的文学作品更应该多读几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只有几本读得很透彻,其他都一带而过,那样就收效甚微。

著名作家臧克家说:“我读古人书浓圈密点,旁注,十分认真,一字一句也不放过,以求吃尽书中味,对作者的感情、思想、所处时代环境以及艺术表现特点,都要求大体了解。我对他们的作品并不盲目歌颂,有的为之击节,万遍常新;有的则以为平常,并不为我佩服。我欣赏的东西,特别是诗词之类,全凭两点:一是长期的生活经验;另一点是五十年的创作实践,用这两点去体会,去验证。这两点看似平常,得来却都不容易。”

总而言之,掌握和运用三遍读书法,其要旨就在于层层深入,由粗读到细读,由粗知到理解,由浅知到深刻体会,由消化到掌握。当然,在具体读书中,并不一定拘泥于三遍的限制。这个三遍读书的步骤和程序,仅仅是一个可供参考的路子和方法。

中国谚语说的好:“井掏三遍吃好水。”读书也一样,书读三遍知其“味”。

什么是层级读书法

前面引用的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的这句话比喻得真是很形象。学习和研究必须由浅到深逐步推进。而无论学习还是研究都离不开读书,所以读书也应如此。这是为什么呢?

大凡书本知识的内在逻辑都是从低级到高级,由浅薄到高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逐步发展开的。如果用登山来打比方,也许这个问题更容易说得清楚一点。我们大都有过登山的经历。登山,必须从山根起步,一步一步地逐步往上登,从山根到山腰,从山腰到山顶,一步一步地前进,一脚一脚地攀登,最终到达顶峰,舍此别无其他捷径。乍听起来,这似乎和读书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细想想道理是一样的。读书,也是必须从基础知识学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从点到面,从易至难。

纵观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他们读书都经历了逐步渐进的过程。这就是本文要阐述的层级读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