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探秘
20750800000035

第35章 神秘的“铁面人”(5)

由于迄今未挖掘出黄金,有人便断言藏金之事未必可靠。事实上藏金是有可能的。德川幕府时期的江户南北两灯奉行所这种小单位都存有1万两黄金,更不用说幕府了。幕府与萨、长联军对抗时有1.5万军队,若无雄厚财力哪能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这些资产哪里去了呢?总不能不翼而飞了吧?

藏起来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另外,水野一家的发掘收获也是一种证明。

1812年莫斯科大火的起因

19世纪初,法国和俄国争霸欧洲大陆,矛盾日趋尖锐,最后不惜刀兵相见。这场短暂的战争不但使拿破仑的军事力量几乎消耗殆尽,也使莫斯科城遭到空前浩劫。

拿破仑帝国建立后,一直同英国俄国等“反法同盟”国家处于敌对状态。起初,拿破仑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针对英国;在计划失败后,他决定对俄国展开一场攻势。在他看来,只有战胜俄国,才能取得对英国的最后胜利。1812年6月12日(公历6月24日),拿破仑不宣而战,率领五十万军队跨过涅曼河,侵入俄国境内。战争一开始,俄国军队屡遭失败,丧失大片国土。8月9日法军经过一场血战后,占领了斯摩棱斯克。两天之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任命“天才统帅”米?伊?库图佐夫为俄国军队总司令,抵抗法军。

库图佐夫指挥十二万俄军,在8月26日(公历9月7日)于莫斯科西郊同法军展开著名的“博罗迪诺会战”。双方伤亡惨重,库图佐夫为了积蓄力量进行反攻,决定放弃莫斯科。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然而代价十分惨重。9月2日(公历14日),城里部分居民随同军队一道,撤离莫斯科。

就这样,法国军队进占俄国首都,拿破仑皇帝住进沙皇的宫殿。但是侵略者几乎没有过上一天太平日子。9月17日早晨,拿破仑从睡梦中惊醒,他透过克里姆林宫的窗户向外眺望,只见莫斯科全城烈焰腾空,一片火海。这位法国皇帝顿时惊得面如土色,连声叫道:“多么可怕的景象!”实际上,从法国军队侵入莫斯科的第一天——9月15日深夜起,莫斯科就已经起火。

16日晚到17日,由于狂风大作,火势更加猛烈。克里姆林宫附近、莫斯科河南岸一带和索良卡等地,火逐风飞,烟焰满天。最后,连克里姆林宫的特洛伊茨塔也燃起了呼呼的火苗,拿破仑和他的随从人员只得狼狈逃出。

在俄罗斯爱国诗人的笔下,这场大火十分痛快:不可一世的拿破仑被赶出莫斯科,“在燃烧着的天空下,在燃烧着的地上,穿过两旁的火墙走”。

但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也毁于一旦。大火一直烧了好几天,直到9月20日才渐趋熄灭。据说当莫斯科大火的消息传到巴黎时,有人对拿破仑的哥哥说,“大火烧了两个星期”。不管烧了多长时间,这场大火几乎使莫斯科全城化为灰烬。1812年以前莫斯科有三万幢房屋,火后剩下不到五千幢;全城过火面积差不多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昔日风光峡丽的莫斯科化为一片焦土。

1812年12月,由于俄国人民的英勇抗击,拿破仑被迫撤离俄境,损失达四十七万余人。对于拿破仑这次十足的军事冒险的失败,人们不以为奇;而对于莫斯科这场罕见大火的起因,一百多年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是俄国人自己放的火。譬如拿破仑就认为,“放火烧城”是莫斯科军政总督罗斯托普金蓄意计划和部署的。因为当人们企图救火时才发现,罗斯托普金事先把一切消防水龙和灭火器具都运走了;另外,全城各处同时起火,显然有计划有预谋;据某些因纵火嫌疑而被捕的人口供,罗斯托普金的确是下令放火的人。据说罗斯托普金本人也承认,是他亲自下令放火烧城。法国作家乔治?勒费弗尔认为,“这些火至少有一部分,是罗斯托普金下令放的”。此外,在法国宫廷为庆祝拿破仑占领莫斯科而举行的一次盛大舞会上,拿破仑的哥哥曾经问起,“(莫斯科)怎么会起的火?”塔列朗回答说:“(俄国人)放火,毫无疑问的……我们的军队抢救扑灭无效”。

俄国人自己放火焚城的说法,也为一些俄国人所承认。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次勇敢的“焦土政策”,表明俄国人民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抵抗外敌入侵;但是莫斯科浩劫的真正罪魁却是法国人,假如拿破仑军队不入侵俄国,不占领莫斯科的话,人民是会保存自己的劳动成果的。

但也有人认为,法国士兵对莫斯科大火负有直接责任。拿破仑的士兵“夜进私宅,点起蜡烛头、火把和柴禾照明”,不慎酿成灾难。如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小说《战争与和平》中即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大火是喝醉了的掠夺者造成的。更为激进的观点是:法国人蓄意纵火。如苏联的一位史学家这样写道:“看到莫斯科大火的俄国人证明,拿破仑是事先有计划地来焚毁和破坏莫斯科的。”

另有不少人认为:俄国人和法国人都放了火。俄国当时的史料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居民不愿自己的财产落入侵略者手中,放火焚毁了家园。但法国强盗烧得更多。”曾在拿破仑军中服役的部分人也认为,俄国人决心烧掉他们的都城和法国掠夺者放火,两种情形都存在。

1812年莫斯科大火已经过去将近两个世纪,如今的莫斯科城依然是繁华美丽的国际性大都市。“谁是纵火者”或许已经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人们应当记住:战争给人类带来各种有形的灾难,并使民族间产生无形的猜疑和积怨。

林肯遇刺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总统。他出身社会底层,靠个人坚强的意志和不懈努力跻身美国政坛,最后位居合众国总统之职;他领导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奴制度,从而在美国历史上享有很高地位。但是,南北战争的枪声刚刚沉寂下来,这位劳累不堪的总统在自己一个难得休闲的时刻,却饮弹而亡。

有人说,林肯因为领导北方取得了反对南方分裂运动的胜利,触怒了南方的叛乱者,结果自己也不幸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遭暗杀的总统。100多年来,这一桩谋杀一直扑朔迷离。

从林肯被暗杀前的情形来看,当时要置他于死地的人好像很多。

1861年,林肯第一次当选总统。据说,当他从家乡前往华盛顿时,就有南方特务打算在半路上干掉他。幸亏有人通风报信,林肯改道而行,才免遭不测。林肯就任总统后,南方的暗杀计划更趋猖獗。南方报纸上甚至有如下的公开广告:“如果邦联政府愿出资100元,我将前往华盛顿击毙林肯和西华德。凡欲接洽者请函信箱一一九号。”

据说,由于不断收到要暗杀他的恐吓信,林肯就专门搞了个写有“暗杀”两字的大纸袋来装它们。当旁人提醒他要注意安全时,他常一笑了之。

有一次他甚至还对国务卿西华德说:“我知道我处在危险中,但是我不想把这种恐吓放在心上。”

虽然表面上林肯对此并不在意,但过多的暗杀威胁也使他常常不由自主地预感到将来被暗杀的可能。有一天,《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陀夫人到白宫见林肯。当他们谈及战争时,林肯说:“不管战争如何结束,我预感到战争结束后,我是活不了多久。”1865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就在他遇刺前不久,林肯告诉亲信瓦备?雷门自己所做的一个怪梦:“大概十天前我很晚才就寝……入睡不久就开始做梦,梦境中感觉周围像死一般的寂静。接着我就听到呜呜咽咽的声音,像是好些人都在哭泣。

我记得我当时就起床,迷迷糊糊地走下楼去。

楼下的静寂又被悲惨的哭声打破,可是依旧见不到哀哭的人。我一间一间房走过去,所到之处都见不到有人,可是各处都有哭声……我感觉又迷惑又惊慌……我决心要追根究底,查看这神秘而又奇怪的事,究竟是由何而起。

一路走过去,来到东厅……忽然发现一幅令人难受的景象。只见一个灵柩,里面躺着一具尸体,穿戴整齐。灵柩周围有士兵守卫,厅里聚着一大堆人,有些人愁容满面注视着蒙着面的死人,有些人号啕痛哭、悲痛欲绝。‘白宫里谁死了?’我上前问一个卫兵。他回答道:‘是总统。他遇刺逝世。’”

林肯梦中的预感,没几天就化为了现实。

4月14日,林肯邀请格兰特将军夫妇去福特剧院看歌剧《我们美国的表兄弟》。傍晚,当他步行到陆军部的时候,突然预感到有人要谋杀他。于是便对身边人说,要不是已经邀请了将军夫妇去看戏,他是不愿去了。既然非得去,为了安全起见,他就亲自要求作战部长斯特顿派一个名叫埃克特的陆军上校做他的警卫。可斯特顿说,埃克特另有任务,结果就派布恩来担任当天晚上的警卫。

演出开始之后,大家受剧情的影响,逐渐进入状态。谁知就在这出歌剧演到高潮的时候,突然有人溜进总统的包厢,开枪击中了林肯的后脑。接着凶手立即跳下窗口,慌忙出逃。可就在他跳下来的时候,脚跟碰巧触在窗外一根旗子的梭标上。但为了逃命,他还是忍着疼痛拼命往前跑。然而,脚伤引起的行动不便以及他沿途所留下的血迹,使得警察很快就发现了他的踪迹。可惜由于他负隅顽抗,最终警察只能在围捕时开枪击毙了他。

中弹后的林肯因抢救无效,于4月15日清晨7点22分与世长辞。遗体果然供在白宫的东厅。

当时,人们都急于搞清楚:那个人为什么要杀总统?他又是怎么溜进包厢顺利得手的?

经过一番调查,事情终于有了一些眉目。凶手是一位名叫约翰?韦克斯?包斯的演员。据说在内战期间他最初是站在北方这边的,但不久就转而同情南方,并表示:“干掉林肯而使自己名垂青史,那该多么荣耀啊!”林肯第二次就职宣誓时,他就站在离讲坛非常近的国会大厦的台阶上。后来他还对人说:“假如我早些动杀机的话,总统宣誓就职的那天就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啊!”在他看来,他杀林肯是为祖国除掉一个最大的“暴君”。

显然,包斯的这些经历和言语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的杀人动因。

人们都觉得他这么做是出于对北方和总统的仇恨。但事实上,调查所得的另外一些证据却暗示着此案另有玄机。

据说,那天晚上林肯总统钦点的警卫埃克特事实上整晚都在家,不知作战部长斯特顿为何会骗林肯说他另有任务?而后来担任总统包厢警卫的警察布恩,据说一贯行为不轨。可令人奇怪的是,他却是由林肯夫人亲自指定来担任当晚的警卫的。其中奥妙至今无人知晓,却也是人们认为此案最值得探察的地方。

同时,因为许多问题要通过凶手本人才能弄清楚,所以在抓获罪犯的命令中,一再强调必须将其活捉。可遗憾的是在围捕过程中,包斯被一枪打死了。这一枪又是谁放的呢?令人费解的是,后来报告中说,包斯是自杀身亡的。

1926年,林肯的儿子罗伯特?托德?林肯在他逝世前,焚毁了他父亲的一些私人文件。他对朋友说:“这些文件中的证据表明,林肯内阁中有一个人犯有叛国罪。因此,还是把这些证据付之一炬为好。”此人是谁?罗伯特为什么不将他公布于众?

柴可夫斯基之死

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于1893年11月6日凌晨3时溘然长逝。噩耗传出,朝野震惊。据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闻讯悲恸欲绝,感叹道:“啊呀!我的上帝,俄国有这么多人,但偏偏死了柴可夫斯基一个人!”

柴可夫斯基生于1840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生长在偏僻的地方,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受无法形容的俄罗斯民间音乐美丽的特性的熏陶。”但是他走上专业音乐的道路,却是从22岁开始的。那年,他毅然放弃司法部文官职业,到彼得堡音乐学院作曲班学习。四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莫斯科音乐学院聘请为作曲教师。从那时起,除了教学,他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作曲。脍炙人口的名曲从他笔下源源而出。据说有一次,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听了他根据民歌旋律改编的一个曲子,感动得泪流满面:“我听到了我们那忍受着苦难的人民的灵魂。”

由于婚姻的失败,柴可夫斯基的个人生活并不幸福。感情打击一度几乎使他陷于精神分裂的境地。从1878年到1885年,他大部分时间在国外旅游、创作。这期间他也有杰出作品问世,如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四交响乐》、《一八一二序曲》和《意大利随想曲》等。后来他还在西欧举行大规模旅行演奏,获得成功,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音乐博士荣誉称号。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擅长心理描写,表现细腻,旋律丰富,形象鲜明。他创作态度认真严肃,自己不满意的曲谱,总是被他毫不可惜地毁掉。他的创作大量吸收民间、民族素材,注重体现人民的思想、情感。他渴望人民喜欢自己的音乐,并从他的音乐中得到安慰和支持。他被誉为“歌唱人民的伟大歌手”,从这一点来看,他是幸福的。

柴可夫斯基晚年定居莫斯科郊外。1893年去世时年仅53岁。成千上万的人为他送葬,表示了深切的怀念和哀悼。

对于这位享誉世界的音乐家的去世,当时就有传言。根据官方报道,柴可夫斯基死于霍乱。传闻却说,柴可夫斯基是自杀身亡。针对这个说法,彼得堡的《新时代》报马上“辟谣”。在柴可夫斯基去世的第二天,报纸发表了由作曲家的医生署名的、题为《柴可夫斯基因病逝世》的长篇文章。它详细叙述了柴可夫斯基死于霍乱的情况。此后80多年来,所有官方提法都说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是死于霍乱。

然而长期来,人们围绕柴氏的死因提出不少疑问。柴可夫斯基去世时的情况,与官方报道多有矛盾之处。首先,按一般医疗原则,凡确诊为霍乱病患者的住宅要进行全面隔离,可在柴可夫斯基去世之前的四天,前往探望的人络绎不绝。在作曲家辞世时,当时守卫在他身旁的据说除四位医生、一名牧师外,还有他的兄弟姊妹、侄子以及护士、仆人等共16人之多。其次,在柴可夫斯基去世之后,有关当局根本没有采取任何惯常的预防措施。

他的尸体停放了两天,任人凭吊,没有像当时所规定的那样,立即用镀锌的棺材密封起来。更使人感到惊异的是,据说许多人列队经过柴氏的棺材时,还低下头来,亲吻他们所崇敬的作曲家的脸庞。当时就有人疑惑不解地写道:“多么奇怪呀!柴可夫斯基死于霍乱,但是人们却可以接近他的尸体,丝毫不受阻拦。”

20世纪80年代,一个名叫亚历山大?奥尔洛娃的学者从苏联移居美国后,根据她所掌握的有关材料声称:柴可夫斯基根本不是死于霍乱,而是自杀身亡。

众所周知,柴可夫斯基早年学的是法律。据说,他在帝国法律学院的同班同学后来组成了一个“袋鼠法庭”(又称“荣誉法庭”,指非法的或不按法律程序的非正规法庭),该“法庭”于1893年10月31日“判决”柴可夫斯基应服毒自杀。作出这项判决的理由是“柴可夫斯基有同性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