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珍拾羽
2069300000003

第3章 建德白瓷仕女

喜欢瓷,但不懂瓷,为避免陷入吃亏上当还让人笑话的尴尬局面,我老早就给自己定下了绝不染指瓷器,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的当代工艺品除外的下手原则。还别说,有这个原则保驾护航,我还真没在瓷器上折过,当然折不了了,因为一件也没买过。倒是以买家居摆设的原则买过几件瓷器工艺品,至今仍被我津津乐道。

就说家里多宝阁中摆放的那两个建德白瓷仕女吧,不仅是出自大师的亲手创作,而且是大师亲自送给我的,最不好意思也是最欣欣然的是大师不要我的钱,真不知前世哪辈为我修来的造化,阿弥陀佛。2009年的开春有趟武夷山寻茶之行,路上和好友提到对德化白瓷心向往之,不曾想,到了春末,朋友就邀我再度闽上行,了我探访德化白瓷的心愿。

建德白瓷的历史实在悠久。据载,“中国白”原文(BLANCDE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在我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近年来,德化白瓷拍卖行情看好。

福建德化是颇负盛名的地方窑,形成于唐代,明代颇负盛名,与江西景德镇和广东潮州并称“中国三大古瓷都”。

瓷塑是德化瓷中最著名的制品,明代时就有著名瓷塑艺人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等人。德化白瓷瓷塑较为经典的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释迦牟尼的瓷塑瓷色釉色洁白、细腻,塑造清秀俊逸、超凡脱俗,是德化窑传世雕塑中较为难得的珍品。德化白瓷早于明清时期就以其特有“象牙白”、“中国白”闻名中外。

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与江西景德镇和广州潮州(一说为湖南醴陵)齐名。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德化县而得名。中心窑址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腹地,此处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是烧制瓷器的理想之地。德化窑历史悠久,历经了千年的风霜,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也就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曾在史书上记载:“中国白’,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更被誉为“世界白瓷之母”。

德化窑制瓷的始止时间可用十个字概括,即“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碗坪仑窑在生产青白瓷的同时就生产出了白瓷,但德化白瓷成为全国制瓷业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则是在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德化所具有的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以及白瓷独具的优良品性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德化很快就以生产白瓷而著称,并且成为闽南的瓷业中心,代表了全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

德化瓷土优良,很适合烧制圣洁的白衣观音。所烧制的观音,洁白无瑕,温润如玉,充分展示了其超凡脱俗、慈悲为怀的大度气韵,给人以力量、信赖和希望的感受,很容易唤起人们的崇敬和信仰。这些塑像输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日本及东南亚佛教国家对它格外喜爱。而在日本的基督信徒中,当做玛丽亚的圣像而大受欢迎,其需用量之大,几乎达到惊人的程度,德化因此也出产玛丽亚像,迎合日本市场需求。

我和朋友在德化看了几家瓷厂可以说是相当的失望。一家厂子规模很大,但展厅里满眼都是现代造型的“中国红”和现代工艺与设计的红黄蓝绿灰色的冰花瓷。又去的两家不但规模小很多,档次更是不敢恭维,全部生产德化白瓷的功夫茶具,要款没款,要样没样,生产功夫茶具的老板还盛情难却非要送给我们几套。同行的朋友几乎崩溃,难道千里迢迢来到德化就是为了拿几套人家白送的功夫茶具回北京?反倒是我比较沉得住气。因为我们此番德化之行,陪同我们的是仙游的文联主席,因为和连战同宗,我们一路称他为连主席。连主席是仙游连氏宗祠的领导,能舞文弄墨,善组织联络,在福建的连氏中颇有号召力。我们此番德化行,刚到德化,就有两个连姓朋友迎候。我之所以气定神闲,也是因为迎候的朋友中,有一位不声不响的名叫连紫华的年轻人,名片上写的是福建省德化县友滨陶瓷研究所所长,工艺美术大师,凭直觉,我觉得他家的东西会不错。果然,最后一站,我们来到紫华的研究所。一进展厅,我们几个人就兴奋起来。紫华的作品以传统的观音造像为主。他的作品无论是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还是普贤菩萨、地藏菩萨,都是那么的安详。在他的展厅一隅,我的眼睛被一对身着唐代的裙裾,头挽高高的发髻,足着翘头屐,面容安宁的胖胖的唐代仕女吸引住了,那胸是丰腴的,那指是纤细的,那脸是圆润的,露出香肩的那一个好似贵妇刚刚出浴,而手托香腮的那一个分明是在想女人的心事。我喜欢她们的神态,我向往她们的圣洁,我想在她们那里找寻到属于她们生活的那个年代的历史花瓣,我想让她们今后伴我生活在我的小小世界里。我向紫华说了,他羞涩地一笑,说,她们不完美。我问为什么,他说,你没看出她们的身体稍稍有些向前倾斜吗?我说,我看不出来,她们在我眼里就是完美的。紫华看我真的喜欢她们,就说,送给你,拿去吧。

如此完美的德化白瓷唐代仕女就这样随我来到了北京,来到了我的家中。每当有客人来到我的家中,小心翼翼地从多宝阁上取下这对白瓷仕女反复欣赏的时候,我都会讲到紫华,讲到她们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