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珍拾羽
2069300000025

第25章 拾珠

我,一介不大不小的女子,上班做一份不急不缓的工作,有一份不多不少的薪酬,这些年喜欢往家里倒腾些自己喜欢别人未必看得上的破烂货,有人说,这就叫收藏了,还让我写书,我寻思着,这市面上那么多有关收藏的书敢情都是这么忽悠出来的呀。如果说,我那点玩意儿也叫收藏,那说白了,就是花仨瓜俩枣的散碎银两,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瞎买些报不出身家的玩意儿,光在朋友面前说点子露脸的事,买对了基本上属于瞎猫碰上死耗子,买错了纯属必然。

当然,话说回来了,我也不是一点经验和教训都没有,如果您也对往家倒腾东西这码子事有那么点兴趣,那您耽误点工夫翻两眼我划拉的东西也没准有点用,因为我往家倒腾东西的四项基本原则还是管点用的。皇上喜欢的物件一定是好东西,此其一。但凡是皇上喜欢的东西你买了准没错,当然,太贵了另当别论。从清朝往前数,哪朝哪代的文武百官、后宫娘娘们的顶戴、凤冠、发簪、手串、帽花、耳坠、扳指、镯子、钿口不是拿珍珠、翡翠、白玉、珊瑚、青金、松石、碧玺、蜜蜡、玳瑁什么的镶的,哪样家具、摆设、宫殿的梁柱不是用黄花梨、小叶檀、金丝楠做的。什么稀少,什么金贵,您就别费劲琢磨了,省省心。宫里钦点的工艺一定是好工艺,此其二。您琢磨琢磨,这皇上皇后吃饱了喝足了不就剩下瞎琢磨点子了吗。您想想,珐琅彩、雕漆剔红、景泰蓝、犀角雕、花丝镶嵌哪一样不是极尽繁复之能事?珐琅彩那是造办处的工匠和画工几千件里挑出的佳作,随便一件雕漆捧盒也好挂屏也罢,光是髹漆就得髹上个一年两载的,那景泰蓝更是至少要七八十道工序,你说,现在的老板哪个能养着好几百号工人好几年不出活,出来活猴老贵的,卖谁去啊。英雄不问出处,此其三。有人非大师不买,非老物件不看,出手时非得说出个子丑寅卯,可是您琢磨这事啊,要是啥事都明白儿的,怎么好东西就给您留着呢?什么新的老的,东西好,自己喜欢就行。再说了,哪个大师不是从学徒过来的呀,大师的紫砂壶二十万一把,五千一把的工艺师壶你挑活好的、有潜质的买上四十把,你说,二十年后,四十个工艺师里出得了出不了一个大师?你瞅着新做的东西不起眼,这玩意儿跟股市豪宅似的,说起来就起来,说没就没。前些年我买雕漆就挺容易的,做雕漆的乡镇企业的厂长把雕漆大瓶搁车后备箱里拉城里给你看货,不要人家再拉走。现在可不行了,我上次上一个雕漆厂看什么没什么,有的全是样品,一样也不卖,最后就剩一骨灰盒,我捧起来,心想,他留着也没用,朋友介绍来的,总得卖我样东西吧,结果怎么着,骨灰盒人家也不卖。这才几年工夫啊,说没就没了,市面上就剩那几样东西,贵得你也买不动了。最后,无论是买萝卜白菜,还是购置香车豪宅,您心里都得扒拉扒拉小九九,算算性价比,淘换东西也一样。琢磨琢磨工钱,算算料钱别净想着挣钱,算计着别赔钱就下手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把账算明白了,挣不挣钱,升不升值,那是后话,是天意。几年前,我买了套漆器的四座鼓凳回家,记得是两千多块钱。鼓面的缠枝纹刻花细腻,大红鼓身上的白莲黑叶规整精美,上下腰各一圈鼓钉整整齐齐,外表看似一面大鼓,打开鼓身上四块面板,可以抽出四个圆圆的鼓凳,我当时心里合计着,买个茶几电视柜的怎么着也得千八百的,而且,没啥创意。这么件且看且用的玩意儿工人怎么着也得干上个个把月才能干完吧,再说了,这么复杂的工艺,一般木匠也干不了,上面包含了好几种工艺一个工人也干不完,于是就搬回家了一面大鼓。后来,很多朋友到我家来都很喜欢我把鼓凳当电视柜的创意,去寻,发现已是六七千元一面,且做工粗俗不堪。

常有先人以“艺海拾珠”、“撷英”比作自己在某一行当或领域的成就,我可不敢。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生活的态度很八卦,我想,这许多年来,或许我就是以一个八婆的态度和心情在向爱好收藏的人学习,也许,我的骨子里只是想做一个和其他女人八卦时,假装有点货色有些文化的八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