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语言还应当具有审美性,有比一般人的语言更高的美学价值,这一特点是很重要的。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应当有文采的,教师的语言尤应如此。教师的语言美,仔细分析起来,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美,一个是形式美。内容美要求教师的语言思想深刻,富有哲理,充实而又含蓄,常常具有令人豁然开朗的启迪性;形式美则要求教师在遣词造句和修辞上显示出高超的艺术,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规范化语言,要锦上添花,努力做到具有“建筑美,色彩美和音乐美”。许多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教师语言范例,都是富于审美性的。因为它美,所以才动人。例如,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等一组写景散文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美几乎是无处不在。当然,大自然的美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也不同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人体美。然而大自然的美又似乎融合了所有的美,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美的姿态。今天我们要学一组文情并茂,描写四季景色特征的散文,来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景。
这段导语通过精当的词句和引用、排比、对照、夸张等修辞手段,表达了富于哲理的美学思想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情怀,烘托渲染了一种美的氛围,正与教材的风格相吻合。可以说,这段话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美的。
(第二节)上课语言礼仪
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的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师语言艺术的自觉修养。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多彩,但教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是难以被完全取代的。
一、上课语言的重要性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的教学观的影响,教师往往充当着主体的角色。学生只是一件器具、一件物体、一个留声机。我讲你听,我管你服,要灌即灌,这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种关系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师生之间实现平等,使教学过程从原来的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交流,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不可替代的学习主体,教师应将每个学生都看成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的主体,理解、尊重学生,创造平等的民主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主动地发展。
新课程的试行,广大教育工作者都拍手称快,但想要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型师生关系应充分体现在师生间的尊重与民主上。而要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首要的就是注重教师的语言。教师该多运用“让我们一起来好吗?”“请你再花点时间想想。”“你说应该怎样呢?”这些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代替“老师要考考你。”“再给你三分钟时间想一想。”“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你要这样做。”“你那样子学习不行。”这些居高临下的语言;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没关系,你大胆讲。”“你的看法很独特,比老师的还要好。”“你分析得头头是道。”“你想一想,肯定会说好的。”代替生硬冰冷的语言“今天,老师教你们课文。”“你要认真想才行。”“你真笨。”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平等而富有感情的话语,是孩子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低头不语、愁眉苦脸转向满脸轻松、兴高采烈,才能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或许教师鼓励、赞扬优等生很容易做到,但对于差生、胆子小的学生就不容易了。过去教师对差生往往“有错必纠”、“有错即惩”,遇到功课不好或不用功就对学生批评、指责一番,甚至挖苦、讽刺。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严格要求学生吗?不,这样只会拉远师生之间的距离,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不敢说,有问题不敢提。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自尊心受到打击,失掉学习的信心。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记忆效果就差,学生变得唯老师是从,样样照着老师说的去办,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创造力被扼杀。更甚者,学生渐渐习惯老师的批评惩罚,产生逆反心理,以后老师的话一句也听不进了。我们这里说的民主平等是师生间的民主平等,更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民主平等。教师应欣赏每个孩子,理解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教师身上对自己尊严、权利、灵感和积极性的尊重,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的肯定。其实差生、胆子小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热情支持和鼓励。
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语言,不要说一些有损学生尊严、人格的话语。教师要克服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习以为常的习惯性语言,力避使用一些刺激性的、负面性的词汇,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把激励、信任带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受赞赏,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打破束缚,展现自我,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老师让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性学习活动中。
(二)对保持学生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话”其实是一门很大的艺术。明明是同样的内容,可是却由于表达方式的不同,给予对方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师生情感交流最多的便是语言。教师的话可以像一股清泉流入孩子心田,也可能像一把利剑刺入孩子心田。因此,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带给学生的将是什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语言表达方式,反映着教师的能力水平。请看一个例子:学生迟到了,低着头默默地站在教室门口。
老师:看看表都几点了,还来上学干嘛,还不如在家养着呢!
学生:老师,公共汽车半路坏了,我是跑着来上学的。
老师:公共汽车坏了,别人坐的车怎么不坏,单单你坐的坏?我看你还是跑着回家吧!
再看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处理。老师看到学生气喘吁吁地走进教室,问:看你满头大汗,出了什么事?
学生:半路上公共汽车坏了,没办法,我是跑来了。
老师:为了学习,为了班级荣誉,你能跑着来上学,这种精神非常好。希望你在各方面都像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同样一件学生迟到的事,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教育效果。第一位老师,站在学生的对立立场,对学生讽刺挖苦。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心里已经和老师对立起来。把缺点作为缺点直接指出来,反而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的成长。第二位老师,有一颗爱护学生的心,站在学生的立场,说出的话让学生感到温暖。这样的做法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袒护、放纵,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从迟到的尴尬中走出来,恢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流,还学生一份尊重、信任和理解。我想学生会从喜欢老师到喜欢学习的。
一句鼓励的话语是爱的传递和情感的动员,能给学生自信,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愿望。而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一次我上《两只小狮子》时提了个问题:“你愿意和哪只小狮子交朋友,为什么?”这时候,我看到班上一个非常胆小内向的女生几次尝试举起小手。当我望着她时,她赶紧又把小手缩回去了。我高兴地点了她的名字。她站起来,不敢说一句话。“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今天你能勇敢地站起来了,要是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快乐,那就更好了。”没想到,她滔滔不绝地说:“老师,我愿意跟懒狮子交朋友。”这时全班同学都用诧异的眼光望着她。“我要跟懒狮子一起玩,我要让自己的勤快改变懒狮子,使他成为真正的狮子。”此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仅仅是一个课堂的小插曲,但是它却奏响了学生的兴趣、信心和勇气。以后,课堂上总能见到她那高举着的小手。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更主动,更爱动脑筋,更爱提问,更善表现。因而,教师应该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兴趣、有奔头。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性的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对孩子来说,一句赞扬的话比十句责骂更有效。教师坚持对学生的优点、努力、进步、成绩进行肯定与表扬,是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也是教学的有效方法。当然教师也不可一味投其所好,高帽子满天飞,无原则地滥表扬,这不但不能激起被表扬者心中的波澜,也会引起未被表扬者的反感,所以教师要认准时机,善于表扬,深谙表扬的艺术。
(三)对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社会期待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把家庭中的父子关系作为参照框架(所谓“师徒如父子”)。要求教师对学生严加管束,而学生必须对教师绝对服从。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关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等等。课堂上,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的答案。学生在教学中实际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师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它严重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新课程就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程改革指出真正的教学不再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也不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而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事实上,教学实践也越来越多地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的接纳者,学生本身就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所具有的主体能动性及丰富的创造潜力使他们在课堂中展现出令人敬重与钦佩的活力。而正是这种富有生机的活力,才使得进行中的课堂连续不断地生成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新的收获、新的经验。
教师语言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突破原来的知识框架,多说“春雨除了是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还是什么颜色的?”“如果旁边没有石子,乌鸦怎样才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呢?”这些类似的话,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散开去,找出更多的可能答案,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和异想天开,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形成创新性思维方式。
教师的适时点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可用“为什么?”“说具体些好吗?”“你是怎么发现的?”这样的追问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使更多的学生“豁然开朗”,受到启示,得到裨益。
二、怎样驾驭上课语言
有人认为,一名教师只要有了丰富的知识,懂得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就不需要去刻意地在语言表达上下工夫了。也有人认为如果教师掌握了一般口语的交际技巧,教育教学中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教师语言。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荀子早就说过:“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洞察精微的道理并能表述出来,才可以为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条纽带”,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可见教师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怎样才能驾驭好语言这匹教学的“黑马”呢?
(一)注重词句简明
也许粗一看,这一点似乎很容易做到。实际不然,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难发现,有些老师在上课时叙述混乱,语脉不畅;说明不准确,层次不清,越想表达得清楚却越是表达不清。比如,有一老师力图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故多用提问语,但是事先却没有经过仔细地安排,于是提出的问题难易不当,数量失控,频繁地使用“为什么”、“怎么”之类提问,学生根本来不及思考;又过多地使用“对不对”、“是不是”等选择性问句,因为太容易,学生根本不用思考。有人调查过一些教师使用提问语的情况,发现一教师一节课竟提了多达117个问题,毫无意义的提问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但结果确是学生晕头转向,学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