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技能培训全案(下)
2067800000030

第30章 组织环境和文化激励(2)

这也需要结合不同背景下人的特点,掌握适合的方式来表达,不可随意。比如在美国,人们注重时间观念,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他们的生命,他们很看重这一点。所以,如果与美国人事先约好了时间,一定要准时赴约。另外,美国人个人主义情绪浓厚,以自我为中心,表现欲强,但他们惧怕强力,吃硬不吃软,与他们沟通交流需把握一定的原则。美国人做事喜欢速战速决,沟通最好直接切入主题;日本人就不一样,他们更注意建立长期的相互信任,这一点与中国人有相似之处。

4.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

口头沟通很重要,但并不只是局限于此,也可以利用书信、宣传栏、网络等渠道。这要有利于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沟通环境及容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组织氛围。

总之,跨文化沟通涉及的文化背景比较复杂,所以对管理者的要求也比较高,同时也给企业的管理沟通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管理人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迎接这种挑战。

对于像摩托罗拉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来说,沟通对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和跨文化经营的成败至关重要,而营造宽松的沟通环境和容纳多元化于一体的组织氛围,又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摩托罗拉在中国结合中国东方传统文化中的“诚、诺、信”营造真诚、信用和信任的气氛,并推行IDE(肯定个人尊严)测试问卷,让员工真实地表达他们对具体岗位工作的意义、胜任程度、培训、职业前途的认识、对工作绩效的反馈以及对工作环境的看法。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管理者与员工的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使沟通有了宽松适宜的人文环境。

另外,公司也注重正式的网络沟通渠道。令人称道的是,公司在建立沟通网络时,注意疏通多元化的沟通渠道,意识到电子沟通的人文局限性,能够把先进沟通技术与传统沟通方式巧妙结合,特别是采取切合公司特点、中西合璧的意见箱和壁报专栏,所有这些,无疑大大增强了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使公司取得了惊人的人力资源整合效应和经营绩效。

情感激励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被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真理。满足人的需要,学会情感激励,正日益成为每一位成功管理者的必备素质。

情感激励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亲和工程。它注重的是员工的内心世界,通过激发员工的正向情感,来消除员工的消极情绪,利用感情双向交流和沟通来实现有效激励。

情感激励即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给予员工适当帮助与关心

帮助人是一种投资。这并不是说帮助别人一定要得到回报,或是为了得到别人物质的好处才去帮助别人。其实,帮助人也是一种情感激励方式。在企业中亦是如此,被帮助的员工会心存感激,他会以同样甚至更多的热情和努力来回报企业。管理者应该多多帮助员工,尤其是员工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

关心员工,尤其要多多关心他们的疾苦,为他们分担忧愁与痛苦,并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给予员工真挚的关心,就会赢得他们的心。

2.给员工更多期许与信任

信任也是情感激励的一种方式,它能给员工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

如果管理者总是对员工持不信任态度,那么员工就会犹豫自己是否有必要去做更多的工作;如果能让员工感觉到管理者对他们的信任,他们自然会努力将事情做好,不辜负管理者对他们的期望。当管理者信任别人时,也向他们发出一个强烈的信息,即“相信你们值得信任”——告诉员工管理者对其有信心,而且管理者相信他们具备了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

3.与员工换位思考,理解员工需要

当管理者能够站在员工的角度来考虑各种问题的时候,管理者就可以理解他们的偏好、价值观。在这种意识的基础上,管理者可以考虑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比如了解他们的需要,寻求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的原因等。

感情管理方式能创造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假如管理者想在激励员工的时候找到关键点,必须从他们的需要着手。这一点在前文已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目前来看,情感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际关系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成功的企业都非常关注员工情感上的细微变化,施以恰当的感情诱导,积极满足员工的情感需求,努力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因为情感激励确实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员工激励方法。

麦当劳日本公司的社长藤田非常善于用情感激励员工。他有一项创举,即把员工的生日定为个人的公休日,让每位员工在自己生日当天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家人一起庆祝。在生日当天,员工可以和家人度过美好的一天,养足了精神,第二天又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他的信条是:为员工多花一点钱进行感情投资绝对是值得的。感情投资花费不多,但可以换来员工的积极性,所产生的巨大创造力是任何一项别的投资都无法比拟的。

通过赞美激励员工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和称赞,都期盼在别人的赞美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美国的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人类天性中都有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人类天生就有一种被人赞美的意愿,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辞和肯定的掌声。请记住:充分、及时、真诚地赞美您的员工,他们会给您带来更多惊喜。

具体来说,通过赞美来激励员工,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要及时给予员工真诚的肯定与赞美(1)赞美员工要及时。当员工在工作中表现优秀,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时,管理者别忘了及时给予肯定与赞美,这在现实生活中被形象地称为“倒拍马”。

(2)赞美员工要真诚。对员工的赞美必须是真实的、诚恳的,如果不真诚,一下子就会被看穿,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

2.以独特的方式向员工表达赞赏如果员工是值得赞赏的,管理者就要表现出来,以独特的方式来赞扬和感谢他们,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表达赞赏的方式有很多,比如:

荣誉证书。

感谢信。一封发给员工个人,一封发给员工家庭,一封张贴在公司的告示板上。

带薪的假期。

当月专用的停车位。

送给员工及其家属音乐会、球赛或其他活动的门票。

球帽、T恤或其他衣饰。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我们若不断地赞扬年轻人,他们就会产生自信,此时对他们,我们需要严格督促。这样,他们仍会对自己的能力深具信心,因而能够摆脱低落的情绪,接受更进一步的指导。”

3.巧用“高帽子”赞美员工

作为一名管理者,若能恰到好处地给员工戴一戴“高帽子”,定会赢得他们的好感与信任。更重要的是,它能给员工以极大的激励,让他们精神抖擞,自信地去完成任务。

管理中的“高帽子”不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不切实际地夸大,它要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一名员工对IT业并不是特别了解,他的上司却对他说:“听说你对IT业颇为懂行,能和你谈谈这个行业的近期发展吗?”这位员工不仅不会感激,反而会怀恨在心,认为上司是在揭他的短。

所以,用“高帽子”来激励员工,要了解实际情况,并把握好尺度。

4.通过第三者赞美员工有的时候,当上司直接赞美下属时,对方极可能以为是一种口是心非的应酬话、恭维话,目的只在于安慰下属罢了。然而若是通过第三者表达其赞美的意思,效果便会截然不同了。此时,当事者必定认为那是认真的赞美,毫无虚伪,于是往往真诚地接受,并为之感激不已。

5.毫不吝啬对员工家属的赞美

员工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说其中也有其家属的一份功劳。尽管员工家属不直接参与公司的具体事务,但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会影响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而且他们对公司管理者的印象也会影响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所以,要密切与员工家属的关系,不要吝啬对他们的赞美。

6.避开赞美的禁忌(1)切忌与员工争功。员工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其上司的指导,也是领导决策科学与正确的最好印证。但是这一点只能由员工自己慢慢体会,不可透露于领导赞美的言辞之中。

领导应该保持谦逊的作风,没有必要和下属在功劳的归属上争个高低。需要明白的是,把成绩归功于下属,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激励他们更好地工作,承担更重大的责任。

(2)切忌褒一贬多。肯定和赞美取得成绩的员工,必定会给一些未受到表扬员工造成心理不平衡,这也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都属于正常范围之内。

但是,如果对某个员工的长处大加赞赏的同时,而贬损其他不具备这些品质的员工,将会严重地损害他们的自尊心。这种做法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激励效果,而且会造成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疏离。

(3)切忌任意拔高。在赞美员工时,要实事求是,不能过高地估计他们的成绩。人为地给予成绩,乃至流于庸俗的捧场,这样做会使受表扬的员工产生盲目的自我膨胀心理,同时会造成其他员工的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容易在整个组织内滋长不务实、图虚名的不健康风气。

总之,赞美能让员工做得更好。因此,管理者也要学会一些实用的赞美技巧,用自己的真诚,让每位应该得到赞美的员工都能得到及时的鼓励。

玫琳·凯(MaryKey)所经营的化妆品公司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在玫琳·凯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中,就应用了赞扬的艺术。

有一次,一个新来的业务员在屡遭失败之后,几乎对自己丧失了信心。玫琳·凯得知此事后,找到这位业务员并对他说:“听你前任老板提起你,说你是很有闯劲的小伙子。他认为把你放走是他们公司的一个不小的损失呢。”这一番话,把小伙子心头那快要熄灭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点燃了。果然,这位小伙子在冷静地对市场进行了研究分析后,终于使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口。

其实玫琳·凯根本就没有与什么前任老板谈过话,但这顶“高帽子”却神奇地让这位业务员找回了自尊与自信,最终获得了成功。

玫琳·凯说:“要当好一个经理,就必须懂得鼓励人的价值。鼓励员工最好的办法就是赞美他们,赞美是极其有效的鼓励。”通过批评激励员工赞美可以激励员工做得更好,批评若使用得当,其实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应用的是正向激励法,而后者却应用了反向激励法。虽然两者方法和手段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激励员工,启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反向激励法指管理者通过对其下属的心理施加反向的负刺激,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的方法。

向员工提出批评之前,首先需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他挨过几次您的批评了?

您要采用什么方式来批评他?

他对批评会有什么反应?

他会很快接受这个批评吗?

是不是有别的批评方式会得到更好的激励效果呢?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利用恰当的批评来激励员工,经常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灵活运用批评的方法

批评的方法主要有:

(1)直接批评法。直接批评法指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批评,以此促使员工改正错误的方法。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心理素质好,性格开朗,承受能力强,敢于接受批评的员工。

特别注意:要区分对象与场合,不可滥加使用。

布兰查德和詹森在他们的畅销书《一分钟经理人》中建议:“管理者要在员工发生错误后立即加以责备,要明白地指出他们错在哪里,用坚定的口气告诉他们,您觉得他们错了。”

(2)渐进批评法。渐进批评法指管理者通过渐进的方式,有层次地对员工进行批评的方法。

适用范围:对所有员工都适用,尤其是自尊心较强,出现错误较多的员工。

特别注意:渐进批评法需要管理者具有足够的耐心。

(3)发问批评法。发问批评法指管理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批评的方法。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性格内向,善于思考,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员工。

特别注意:管理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发问技巧。

(4)暗示批评法。暗示批评法通过“对事不对人”的方式,使被批评者感觉到是在批评自己,同时又使不知情的员工受到教育,得到启示。

适用范围:多适用于公众场合。

特别注意:若使用不当,会使员工之间互相猜疑。

(5)参照批评法。参照批评法是指管理者针对员工的错误和缺点,将他人的经验教训作为参照物,在这种对比产生的压力下,帮助员工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的方法。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阅历浅、盲目性强的新员工。

特别注意:所选的参照物要具有代表性。

(6)幽默批评法。幽默批评法是一种技巧性和适用性都比较强的批评方法。指利用幽默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善意的批评。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场合及各种性格类型的员工。

特别注意:幽默批评法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较高,若使用不当,就会变为讽刺批评。

(7)触动批评法。触动批评法是一种措辞比较尖锐的批评方法。通过批评内容和语调的强烈刺激,使员工的思想受到震动,并在震动中醒悟。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依赖心理和惰性心理比较突出的员工。

特别注意:触动批评法“火药味”较浓,若使用不当,会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8)集体批评法。集体批评法指集合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力量,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员工认识并改正自己错误的方法。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头脑灵活,鬼点子多,试图通过狡辩或钻空子来拒绝批评的员工。

特别注意:集体批评法的适用对象有限,不可不分对象频繁地使用。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在员工犯了错误时,会选择适合的方式对其进行批评,促使其改正错误,并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2.正确掌握批评的技巧

(1)要非常注意对待员工的方式,哪怕是最为细节的东西,因为这时的员工大多比较敏感。

(2)要尊重员工的人格和感情,批评是善意的,不是恶意的。

(3)在措辞上要谨慎。不要羞辱员工,不要当着员工的面批评其他的员工。无论是从眼前利益还是从长远利益来看,当面批评员工都是有害无益的。

(4)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批评,在批评员工缺点和错误的同时,要尽量保全他的面子,是要鼓励他,而不是要把他击垮。

(5)批评员工所应遵循的顺序最好是:赞美——批评——鼓励。要先对员工的某些行为给予肯定和赞美,然后对他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最后给予鼓励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