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日遇见卡耐基:和成功学大师学做对事的方法
20635100000026

第26章 抓住机会做对事(5)

何建国和所有的浙江企业家都非常清楚,要把浙江企业家的经营理念渗透到安徽,首先就要把浙江企业和安徽企业的利益捆到一起。所以,浙江商会所有致力于“理念融合”的举动都是建立在“商业活动”上完成的。三年多来,在“市场动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合作方针指引下,何建国在浙江商会这个平台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引导浙商、徽商在双赢的基础上融为一体,到现在已经形成了皖、浙两省“全方位、多领域、大的跨越”经济技术合作新格局。有数据显示,浙江企业在皖投资额达500亿元,资金到位达60%以上,千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已不胜枚举,共安置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二十余万人,年纳税几十余亿元。

何建国在一系列宗旨的引导下,以自己的耀华集团为依托,给许多走进安徽的浙商起了一个好头:2000年6月,何建国的耀华集团以承债式兼并合肥高开公司。2002年5月,对市场调查研究后,耀华决定引进先进的温州代理制,利用温州销售体系走捷径占领全国市场。温州工业电器专业销售队伍有10多万人,占据全国工业电器大半天下。2003年,通过温州市商界关系,先后和全国各地温州电器商取得联系,双方以共赢为目的,以着名品牌合高牌为核心,由温州代理商以实行买断式经营,包销产品并开拓市场,“合肥高开”按订单开发产品、布置生产,形成利益共同体。何建国的这种经营模式的成功在当地引起极大反响。浙商也看到了这其中的好处,纷纷跟进。而安徽原有的很多国企也都充分感受到浙商经营思路的先进性和有效性,纷纷引进浙商到国企中经营,这在一段时间内竟形成了一种风气。

何建国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不仅为浙商的安徽投资营造了日渐和谐的商业环境,而且还吸引了越来越多浙江企业前来安徽投资。在安徽,浙商的投资一时呈现出,春暖花开的壮观景象:合肥市金太阳国际家具广场有限公司,在倾力打造安徽家具行业的领袖名牌;牛群国际商贸城现已跃居安徽民营企业百强行列;合肥万事利房产开发了汉嘉都市森林,美化了城市,也为提升城市形象做出贡献宋都房产开发的西湖花苑在2004年中国住交会排行榜获得“中国名盘”称号;凤凰美食城率先抢滩芜湖名声鹊起,荣列安徽餐饮50强;而两岸咖啡饮品有限公司进入安徽3年来已发展了18家连锁店,遍布江淮大地……

查尔斯?F?凯特林说过:“勇于尝试,那么在某件事上栽跟头可能是预料之中的事;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任何坐着不动的人会被纠倒。”是的,如果不去尝试,只是想着如何享受,那么,根本不会有失败之类的风险。可是,同时也少了成功的喜悦。

因此,勇气对于创业乃至任何事情都是极为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于未知的事情会有一种陌生感,陌生感会产生恐惧感,恐惧感会使人裹足不前,不敢去接触那件事情,越不接触就越恐惧,形成恶性循环。使人消除恐惧感的唯一办法就是去接触那件事,而且越快越好。”

9.你不理机遇,机遇就不会理你

成功金言:

对懒惰者而言,即使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毫无用处,而勤奋者却能将最平凡的机会变为千载难逢的机遇。

机遇藏在哪儿?很多人不善于培养自己发现眼前机遇的习惯,总以为机遇远在他方。成大事者都是有心者,都习惯发现眼前的机遇,因为机遇是不会主动“暗送秋波”的。

着名的美国犹太实业家、政治家和哲人伯纳德·巴鲁克,20多岁就已经成为人人皆知的百万富翁。同时,在政坛上也鹏程万里,扶摇直上,从而赢得事业、权力的双丰收。后来,他被总统威尔逊任命为国防委员会顾问和原材料、矿物和金属管理委员会主席。时隔不久又被政府任命为军火工业委员会主席。1946年,巴鲁克的政绩又跃上一个新台阶,他有幸成为美国驻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代表,在70多岁的高龄时依然雄风不减。当年,他曾提出过建立一个以控制原子能的使用和检查所有原子能设施的国际权威的着名计划--“巴鲁克计划”,这就是国防原子能机构的雏形。

跟很多的犹太商人一样,在创业伊始,巴鲁克也历尽千辛万苦,正是因为他拥有一双善于发现事物之间联系的眼睛,在常人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巴鲁克却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这种联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财机遇,并一夜暴富。

巴鲁克28岁那年,即1899年的7月3日晚上,他从家中的广播里忽然听到一个消息:联邦政府的海军在圣地亚哥消灭了西班牙舰队。这意味着持续了很久的美西战争即将告一段落。

这天正好是星期天,第二天即7月4日,也就是星期一,以往,证券交易所在星期一不营业,但私人的交易所则依旧工作。巴鲁克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如果他能在黎明前赶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大把吃进股票,那么就能大赚一笔。

然而在19世纪末惟一能跑长途的只有火车,但火车晚上停止运行。为了把握这稍纵即逝的机遇,巴鲁克用天价在火车站个人承包了一列专车,火速赶到自己的办公室,黎明前做了几笔让人羡慕的生意,上午,他的股票价值就翻了几十番。

机遇就像天资、禀赋一样,它只提供一个机缘,一个条件,一种可能。最有希望成功的,并不是才华出众的人,而是善于利用每一次机会,并全力以赴的人。人生活在世上有没有双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伸出双手的意识。

迈耶本来是一个生活艰辛的巴黎印刷推销员的儿子,为了养家糊口,他16岁时不得不离开学校,在巴黎证券交易所当一名送信员。这年夏天、迈耶撞上了他的第一次好运。他的姐夫受雇于巴黎的一家小银行--鲍尔父子银行。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的姐夫应征入伍,迈耶趁机申请并获得了这个空缺职位。这次机遇的把握,不仅使他从此闯入了银行界,而且由于战争造成的银行工作人员大量流失,使他在16岁时就得以自由地学习这个行业所有的东西。很快,鲍尔银行有个精明的年轻人的消息就很快地在银行界传播开来了。

1925年,法国金融界声誉很好的拉扎尔兄弟银行的老板大卫·韦尔看上了迈耶,他认为迈耶是个可造之材。大卫·韦尔问他是否愿意加入拉扎尔。迈耶很感兴趣,但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多久才能成为合伙人?大卫·韦尔未置可否,迈耶也就婉拒了这个邀请。

一年过去了,大卫·韦尔重提此事,条件是:有一年的试用期,如果迈耶的表现有大卫·韦尔想像得那么出色,那么一年后迈耶就可以成为拉扎尔的合伙人,反之,迈耶就得离开拉扎尔。这次迈耶立即接受了。

迈耶没有辜负大卫·韦尔的期望,1927年,迈耶如愿以偿地成为拉扎尔的合伙人。但是,迈耶并没有满足于这个成就;他还在寻找新的机遇,他的追求是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银行家: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安排交易、筹措款项,同时为银行寻找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迈耶认为这才是拉扎尔的主要活动所在。

第二年,迈耶的运气来了--拉扎尔银行在这年成为实力雄厚的雪铁龙汽车公司的主要股份持有者。这时,雪铁龙公司首次引进了赊销汽车的办法,这种办法是通过雪铁龙的一家子公司--“赊销汽车公司”,法文简称为“索瓦克”来实施的。

然而,雪铁龙的老板只把“索瓦克”当作他的汽车促销工具,而迈耶马上想到了“索瓦克”更多的用途,比如赊销家用器具、工程建筑材料甚至房产等等,他建议大卫·韦尔联合另外两家银行买下“索瓦克”,把它变成一个业务范围广泛的消费品赊销公司。

雪铁龙的老板认为迈耶的建议对雪铁龙没有坏处只有好处,“索瓦克”将继续销售雪铁龙汽车,不销售其他品牌汽车,还将从事其他领域的量务。“索瓦克”的转手,使雪铁龙不必再拿出资金用于销售了,这对于资金来源相当吃紧的雪铁龙来说,是很受欢迎之举。这一建议也得到大卫·韦尔的同意。

于是,迈耶四处活动,最后找到了两家合伙公司,一家是“商业投资托拉斯”,当时全美最大的消费晶赊销公司。另一家是摩根公司,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私人银行,他们两家都答应购买股份。

有了合作伙伴,接下来就是寻求作为销售机构的商业客户,他很快地就与着名的电器制造公司凯尔文·耐特签订了合同。随后商家纷纷找上门来,这样“索瓦克”开始运转,它给投资者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利润,时至今日,它仍财源不断,势力强大。

“索瓦克”成功的经营模式,让金融界知道,迈耶是一个成熟的银行家,他不仅能设计出一个宏大的构想,而且还表现出了使这个构想得以实现的决心和能力。

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机会像流星一样极易逝去。它燃烧的时间虽然很短,却往往能带来巨大的能量。也许只有那么一次小小的机会,却能让我们大发其财,成为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