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金融学基础联考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20612000000032

第32章 商业银行(3)

(1)监管,监管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生产。问题是监管过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并且由于存在“搭便车的问题”,能够减少道德风险的信息生产量减少了。

(2)债务合约。与股权合约相比,债务合约只要求借款人必须定期向贷款人支付固定的金额。只要经理的活动不影响公司按时偿付债务的能力,贷款者就不会介意,所以债务合约的信息监管成本要低得多。

(3)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机构有能力避免道德风险中的“搭便车问题”。风险资本公司将其合伙人的资金聚合起来,并运用这些资金帮助新生的企业启动它们的事业。公司将风险资本投放到新企业中,得到的是新企业的股份。风险资本公司通常委派若干自己的代表人该企业的管理机构,成为董事会的成员,以便确切把握企业活动。当风险资本公司向企业提供了启动资金,企业的股份就不能卖给他人,只能卖给风险资本公司,这样其他投资者就不能搭便车。

3.信息不对称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1)信息不对称增大贷款的信用风险

①信贷市场存在“逆向选择”问题,也就是最有可能造成“逆向”结果的人常常就是那些被“选中”得到贷款的人。如果项目成功,那些有着巨大风险的投资项目的借款人将大有好处,因而这些人最急于得到贷款;然而,他们有极大可能难以偿还贷款。

②信贷市场存在“道德风险”问题,也就是借款人可能有积极性去从事那些被贷款人认为不合意的活动,比如可能进行高风险的投资,而高风险使得他们更有可能偿还不了贷款。

由于贷款是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所以银行不能不发放贷款,而信息不对称就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增加了贷款的信用风险。

(2)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

①信用审核。“逆向选择”问题的存在要求银行将风险小的借款人从风险大的借款申请人中筛选出来,从而使银行放款有利可图。为了进行有效筛选,银行必须从每一位借款人那里收集可靠信息。因此,有效筛选和信息收集构成信用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

②贷款专业化。贷款专业化是指一些银行常常专门对当地企业或者某一特定行业发放贷款。尽管从某一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意味着银行没有把贷款组合分散化,从而使自己面临更多的风险,是不合理的。但是从信息收集的角度来说,收集当地企业的信息并确定它们的信用度,较之对一家遥远的企业做同样的事要容易得多;将贷款集中于特定的企业,银行对这些企业会有更多的认识,从而更容易判断哪些企业具有按时偿还贷款的能力。

③限制性条款。银行在贷款合约中写入限制借款者从事风险活动的条款,即限制性条款;并通过对借款者从事的活动进行监控,审视借款者是否遵循限制性条款,一旦他们不执行则强制他们执行。这样,银行就能保证借款者不从事那些有损于银行利益的风险活动。

④与客户的长期联系。与客户的长期联系减少了信息收集成本,因而监控长期客户的成本比监控新客户的成本低得多;长期联系能使客户受惠,比如能以较低利率取得贷款;长期客户将主动规避风险活动,以便在未来获得低利率取得贷款,从而使银行可以防范那些限制性条款没有预见到的道德风险。与客户的长期联系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另一重要原则。

⑤贷款承诺。贷款承诺,就是银行同意在未来某一时期里以某种与市场利率相关联的利率向企业提供某一限额之内的贷款的承诺。

⑥抵押和补偿性余额。对于贷款来说,抵押要求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因为抵押物弱化了逆向选择的后果。银行在发放工商业贷款时所要求的一种特殊的抵押叫做补偿性余额,即取得贷款的企业必须在其银行支票账户上保留某一最低规模的资金。补偿性余额除了发挥抵押功能之外,还将提高贷款偿还的可能性,因为它有助于银行进行监控,从而使道德风险降至最小。

4.信息不对称与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就商业银行本身而言,也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即使用储户的资金去投向高风险的项目。

一旦银行从事风险投资并引发公众的信心下降,可能造成挤兑和银行倒闭,并且这种效应是连锁的。对整个银行体系来说,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监管是十分重要的。

(1)银行监管的普遍的四种方式

①存款保险。存款保险是解决公众信心问题的手段。政府担保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存款者的资金都能够得到全额偿付。这样存款者即使对银行的运营有所疑问,也用不着赶着提款。

存款保险有效抑制了银行挤兑现象和由此诱发的银行恐慌。

但由于存款者不会针对银行的经营状况,通过提款的方式给银行施加压力,事实上加剧了银行的道德风险;存款保险带来了逆向选择问题,即最想利用存款保险优点的银行正是那些最想进行风险活动的银行;存款保险产生了“太大而不能倒闭”政策,即由于大银行的倒闭对整个金融体系而言的破坏力太大,监管当局不希望大银行倒闭,这直接导致了大银行道德风险动机的增加,同时这对中小银行也是不公平的。

②资产和资本的限制。对资产的限制包括限制银行持有风险资产,例如股票,鼓励银行资产的多样化。对资本的要求包括对资本资产比率的最低要求,按照不同的风险权数综合计算的资本要求。

③注册、审查。监管机构通过详细的调查评价,确定要申请注册成立的银行是否健全,可以防止以投机活动为目的来设立银行。

④分业经营。由于投资银行业务有内在风险,所以商业银行经营这类业务可能会增大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因此,许多国家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保险等被认为是有风险的非银行业务。

(2)新问题及银行监管的变化

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管理策略不断改变,以适应外界条件包括监管;同时,对银行的监管也在相应改变。以美国为例,看看两者是如何相互适应的。①金融创新对监管的影响。针对金融创新和Q条例,美国通过了《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1982年又通过了《存款机构法》,使得储贷机构能够有效地参加竞争;②储蓄贷款业的危机与监管。

针对20世纪80年代储蓄贷款业的危机,美国通过了《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恢复和加强法》、《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善法》,对银行危机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了多种补救方法、通过存款保险和监管制度的改革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以实现纳税人损失最小化目标。

【本章难点】

本章内容多见于选择题及分析与论述题,商业银行的业务及经营管理、监管(巴塞尔协议)等都是考核的热点。

[例题1]论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经营管理方法。并联系实际浅谈如何进一步建立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选答题,17分,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