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工作禅
2055700000015

第15章 不辞小水 方成海洋(2)

和尚挖井

从前,相邻的两座山各有一座寺庙,庙里分别住着一位和尚,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两位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到溪边挑水,相处久了,两位和尚便成了好朋友,而时间一眨眼就是好几年过去了。

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并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大概是睡过头了吧!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星期还是一样,就这样过了一个月。

一个月过去了,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按捺不住,心想:我的朋友这一回恐怕病得不轻,我必须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于是他便登上左边的山去找老朋友。到了庙前,他大吃一惊,因为这一位老朋友不但没有生病,甚至还从容地在打太极拳。

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

于是,他带着右边这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面,指着一口井说:“这几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来了,就不必再下山挑水,而我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这时,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若有所悟。

【智慧小语】

积小流而成江海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学习力就是竞争力,你不要以为大家都爱看电视、爱上网、爱喝咖啡。当你玩完回家倒头就睡时,可能有人正像这位挖井的和尚那样,找时间不断地在投资自己,如果我们还不察觉,恐怕不知不觉中已落后人一大截了。

工作的最高境界是不断创造、时时创新。学习是艰苦的,同时又是快乐的。不断学习就是在不断地创造,而创造则是对未知的认识和对已知的改造。

你可以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这样日积月累,一定会让你的学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会为你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成功没有尽头,而学习则是促进成功的脚步不断前进的源动力。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就如涓涓细流,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够学识渊博,才能看到成功的彼岸。

有与无

在寒冬的一天,下着鹅毛大雪。滴水和尚不畏严寒,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但是禅师却不让他进门,滴水就一直跪在门外,而且一跪便是三天。禅师的弟子纷纷为他求情,可禅师丝毫不为所动。

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滴水身上皲裂的地方都流血了,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来,但他依旧跪在那里,雷打不动。到了第七日,他再也支撑不住,倒了下去。禅师的弟子马上向禅师报告。这时,禅师才下令将滴水扶进寺院,并同意他在自己门下参学。

一日,滴水对于无字与般若的异同十分不解,便去请教禅师。禅师却当即给了滴水一拳,并且喝道:“这个问题岂是你能问的?给我滚!”

滴水和尚被禅师的拳头打得头昏目眩,冥冥之中却恍然大悟:“有与无都是自己的肤浅意识,你看我有,我看我无。”

就这样,在仪山禅师的严格要求下,滴水自己苦心参禅,最终成了一代名师。

【智慧小语】

以乐观的心态处世

面对向自身挥来的拳头,只有将头抬得更高,脊背挺得更直,以乐观的心态去对待,方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职场道路上,人人都希望成功,但梦想与现实总是那样无情,失败与挫折就像预先为人设下的激流险滩,只有通过它,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们要像滴水和尚那样,清楚地意识到在前进中失败是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在失败、挫折面前善于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看到失败中也含有成功的因素,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成功创造条件。

成功与失败是我们手中握着的一串念珠,智者将念珠平静地数过。无论是成功亦或是失败,都不是人生的终极。

真正理解成功真谛的人就是笑对成功与失败的人。

你就是佛

一日,福州的灵训禅师初次参拜庐山的智常禅师,问道:“什么是佛?”

智常说:“我告诉你,你会相信吗?”

灵训诧异:“您的言语真诚如实,我怎会不信呢?”

智常道:“你就是佛。”

灵训心中灵光一闪,又请问道:“该怎样保持呢?”

智常以偈作答:“一翳在眼,空花乱坠。”

灵训禅师有所契悟,从此在智常座下修持用功。

多年以后,灵训向智常辞行,智常问:“到哪里去?”

灵训说:“回山中去。”

智常禅师慈悲地说:“你在我这里已经1 3年了吧!今天既然要走,那就去把行李收拾一下,我给你说些佛法。”

灵训整理好行李,便去见智常禅师。智常禅师招呼道:“你到我前面来!”

灵训依言近前,只听智常轻轻说道:“天气严寒,你途中要善自珍重。”

灵训听到这话,顿时忘记了以前所有的见解,当下大彻大悟。

【智慧小语】

在平常中悟出不平常

保持一颗清明的心,把握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去掉心中种种遮蔽灵智的执著,从平常中体会那不平常的境界。禅,不就是这样的吗?

更快、更高、更强,是我们每个员工的理想追求,但从实践上来说,还是要踏踏实实,从实际出发,从大处入手,从小事做起。

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在简单的工作中保持更快、更高、更强的要求,就需要我们着眼于每天的日常学习和工作,认真做事,用心做事,求精细,求严谨。

专注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用心做好每一个简单的细节。精心做事,用心工作,以细节来验证我们的工作质量,以细节来检验我们的服务水准。

能大能小的心

一位信徒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有大小的分别?”

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徒道:“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堵城墙。”

于是,这个信徒开始闭目冥思,过了一会儿,睁开眼睛告诉禅师:“我已造出了一堵城墙。”

禅师又说:“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羽毛。”

信徒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羽毛,再次对禅师说:“羽毛我也造好了。”

禅师问信徒:“当你造城墙时,是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徒回答:“我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禅师再问:“当你造羽毛时,是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

信徒说:“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禅师就对这个信徒开示道:“你造一堵城墙的时候,只用一个心;造一根羽毛时,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智慧小语】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佛经上说:“狮子搏象,用全力;狮子搏兔,也用全力。”真正的有心人做事,无论大小,都会全力以赴地做到最好!

工作没有大小之分,要想成事,要想把工作做好,“认真”态度是绝对不能少的,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落实。好高骛远的结果只会是事倍功半,甚至更糟。

身为公司的职员,凡事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是说,既要保证行动方向的正确,又要在具体操作时,认真做好每一件细微的事情。

滴水和尚

有一天,仪山禅师在洗澡的时候,因为水太热,就叫弟子提桶冷水来加。

有一个弟子奉命提了水来,将冷水加好,顺手把剩下的水倒掉了。

看到弟子如此行事,仪山禅师不悦地批评道:“你怎么如此浪费?世上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处,只是价值大小不同而已。你怎么能那么轻易地将剩下的水倒掉!就是一滴水,如果把它浇到花草树木上,不仅花草树木喜欢,水本身也不失去它的价值,

为什么要白白地浪费呢?虽然只是一滴水,但是价值无限大啊。”

那弟子听后若有所悟,于是将自己的法名改为“滴水”,这就是后来非常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后来弘法传道时,有人问他:“请问禅师,世上什么功德最大?”

“滴水!”滴水和尚回答。

“虚空包容万物,什么可包容虚空?”那人又问道。

“滴水!”滴水和尚仍是一个答案。

那人似有所悟。

【智慧小语】

滴水容万物,一念成大事

滴水和尚把心灵和一滴水融在一起,一滴水中也就有无尽的时空了。

一念心起,功业已在。一个能坚持信念的职场中人,往往择善固执,极少动摇。

任何成功,最初不过是个想法,或者只是一个愿景而己。无论完成这想法或愿景所面临的眼前任务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它都是通向最终成功的台阶。

在现代企业中,一个准备完成远大目标的员工,必先致力于准确无误地完成自己当前的工作。

一滴水中有无尽的时空,一念中产生无限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