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做事最得体
20525600000041

第41章 用“对不起” 化解矛盾

人孰能无过。在人际交往中,与各式各样的人接触,难免会出现得罪人的时候,因此,人人都需要学会道歉的艺术。诚挚的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促进彼此心理上的沟通,增进感情,使这种关系变得更为牢固。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自己的言行失误而打扰、影响别人,或者令别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或物质上的损失时,都要主动向对方道歉,挽回影响,以便维持你们相互间的友好关系。

小张在广州工作。一天,老总要他将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给上海的同事小李,小张并不认识小李,报告发过去后,小李通过网络问了很多业内人士觉得很可笑的初级问题。当时小张就回话:“你还没有入门吧?”结果引发两人之间的言语纷争。小张看小李不懂装懂还极力狡辩,便毫不客气、极尽挖苦,小李气得用英语唾骂小张,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止。小张后来生病休养一段时间,上班后老总提起此事,说小李投诉到上海集团公司执行总裁,总裁在小张的老总面前面露难色,对小张表示不满。于是老总吩咐小张在抓好业务的同时,要及时向小李道歉。老总言辞缓和,显露爱才之心,说小李是上海集团公司的一名经理,刚留学归来,被小张这样的小字辈耻笑肯定心中难以平衡,希望小张能予以理解。小张为有辱老总脸面备感歉意,虽然觉得自己吃亏,还是主动发了一封道歉信给小李。

消除恶感,避免伤害别人的感情,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谦逊一点。自己有过失的时候立刻道歉,别人就会给你同情,这就是道歉的神效。倘若我们大家能运用道歉的神效,我们的生活将会减少很多不愉快。

抚心自问,看看你是否常常毫不留情地妄下断言,说出伤人的话,牺牲了朋友,自己从中得利。再想想看,有哪几次你诚心地坦然表示歉意。有点惶恐是不是?惶恐的原因在于我们良心不昧,深知即使稍有过失也难免帐然若失,除非知道道歉,否则总是内疚于心。

有些人认为道歉是向别人低头,失去了个人尊严。一味坚持自己的错误,不肯道歉,又何谈尊严呢?

不负责的人不会赢得他人的信赖,不敢道歉意味着不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次语文单元测验,老师误将一位学生答对的题扣了分。卷子发下来,这位学生举起手:“老师,您错了,应该向我道歉。品德课上老师就是这么说的。”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老师也愣住了。片刻,这位老师笑着说:“是我疏忽了,对不起!”

事后有人问这位老师:“你当时不觉得窘迫吗?”他却说:“像这样有道德勇气的学生,很少见,我喜欢。”

尽管道歉是生活中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细节,但在我们所见所闻中,作为老师,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诚恳道歉的并不多。因为,道歉对于老师来说,同样承担着“诚信”一落千丈,学生效仿“找茬儿”等风险。但是,那位老师做了,他用勇气呵护了幼小学生心田里刚刚萌芽的道德光芒。

有时我们迟迟不道歉是因为怕碰钉子,这种令人难堪的可能性确是有的,但是不大。原谅别人可以祛除心里的怨恨,而怨恨是戕伤心灵的。有谁愿意反复蒙受痛苦和忿怨的折磨?

那么应该怎样进行道歉呢?一般来说有下列几点:

①切记道歉并非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伟人也有道歉的时候。邱吉尔起初对杜鲁门的印象很坏,但后来他告诉杜鲁门说以前低估了他——这句话是以赞誉方式作出的道歉。

②除非道歉时真有悔意,否则不会释然于怀,道歉一定要出于至诚。

③道歉要堂堂正正,不必奴颜婢膝。你想把错误纠正,这是值得尊敬的事。

④应该道歉的时候,就马上道歉,越耽搁就越难启齿,有时甚至追悔莫及。

⑤假如你认为有人得罪了你,而对方没有致歉,你就该冷静应付,不要闷闷不乐,更不要生气。写一封短笺,或由一位友人传话,向对方解释你心里不痛快的原因,并向他说明你很想排除这烦恼。你若能减低对方道歉时的难堪,他往往就会表示歉意——说不定他心里也不好过的。

⑥你如果没有错,就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认错。这种没有骨气的做法,对任何人都无好处。同时要分辨清楚深感遗憾和必须道歉两者的区别。

⑦假如你想向某人道歉,而且你有对不起他的地方,就应立刻想办法。你该写封信,打个电话,有所表示。送本书,一盆花草,一盒糖果,或者用其他任何足以表达心意的东西代你作这样的表示:“我对彼此的隔阂深感难过,亟望冰释前嫌,甘愿承担部分或全部咎责,并盼你能接纳这点微意以及人间最能化戾气为祥和的三个字:‘对不起’。”

道歉的话是消除后遗症的“定心丸”。

道歉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的一种处世态度。

“对不起”这三个字的效用是别的字眼所不能比拟的。

“对不起”能使强者低头,能使怒者消气,能让你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