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做事最得体
20525600000015

第15章 学会对上级说些赞美话

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禁不住别人的赞美,对于领导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掌握说赞美话的艺术,就能够更好地加深同领导的关系。会说话同办事是相辅相成的。话说得好听,说得到位,领导便易于接受我们所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否则即便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会容易办砸。所以,必须要学会说赞美话。

乾隆有个大臣叫刘墉,身居中堂之位,以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出名。一天,乾隆去承德“避暑山庄”,刘墉陪同前往。乾隆同刘墉外出散步时,信步走进大佛寺,乾隆见那大肚子的弥勒佛冲他笑,便信口问道:“刘爱卿,弥勒佛为何冲朕笑?”

刘墉答道:“启禀皇上,皇上您乃文殊菩萨转世,当今的活佛今天来此,故佛见佛笑!”

送顶高帽给乾隆,乾隆果然十分高兴。当刘墉走到弥勒佛面前时,乾隆突然转身问道: “那佛见卿也笑,这却是为何?”刘墉不料乾隆有此一问,愣了一会儿,但旋即有了巧妙的回答:“佛见臣笑,乃是因为笑臣成不了佛。”

对乾隆的第一个问题,刘墉说是佛见了佛笑,对乾隆的后一个问题如果也照此回答,就体现不出乾隆至尊无上的皇家风范,势必要惹得乾隆发怒。因此,刘墉只能贬低自己,抬高乾隆,使乾隆充分感受到他至尊无上优越性的快乐。因此,一句“笑臣成不了佛”使乾隆又多了一顶高帽,当然这是相对于刘墉而言的。乾隆听了自然是乐开了怀,刘墉也从容摆脱了困境。即使做臣子的不想贬低自己,但也要抬高皇帝,满足皇帝的虚荣心。否则便会吃大亏。

大凡人都有喜欢被人赞美的心理。在一些不利的形势下,不妨多说几句赞美话,给他戴顶“高帽子”。记住,没有人不喜欢被赞美和恭维的,即使那些平常说讨厌被人恭维的人,其实内心也挺喜欢被人恭维。只不过,你的恭维话要说得妙,说得恰到好处,不显山露水,不着丝毫痕迹,这样,他就会怡然而自得,对你格外喜欢了。

美国著名的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伊斯曼,捐赠巨款在罗彻斯特建造一座音乐堂、一座纪念馆和一座戏院。为了承接这批建筑物内的座椅,许多制造商展示了激烈的竞争。但是,找伊斯曼谈的商人们无不乘兴而来,败兴而去,一无所获。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优美座位公司的经理亚当森前来会见伊斯曼,希望能够得到这笔价值9万美元的生意。

亚当森被引进伊斯曼的办公室后,看见伊斯曼正埋头于桌子上的一堆文件,于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仔细地打量起这间办公室来了。

过了一会,伊斯曼抬起头来,发现了亚当森,便问道:“先生有何见教?”

这时,亚当森没有谈生意,而是说:“伊斯曼先生,在我等您的时候,我仔细地观察了您的这间办公室。我本人长期从事室内的木工装修,但从来没见过装修得这么精致的办公室。”

伊斯曼回答说:“哎呀!您提醒了我差不多忘记了的事情。这间办公室是我亲自设计的,当初刚建好的时候,我喜欢极了。但是后来一忙,一连几个星期都没有机会仔细欣赏一下这个房间。”

亚当森走到墙边,用手在木板上一擦,说:“我想这是英国橡木,是不是?意大利橡木的质地不是这样的。”

“是的。”伊斯曼高兴得站起身来回答说:“那是从英国进口的橡木,是我的一位专门研究室内装饰的朋友专程去英国为我订的货。”

伊斯曼心绪极好,便带着亚当森仔细地参观起办公室来了,把办公室所有的装饰一件一件地向亚当森作介绍,从木质谈到比例,又从比例谈到颜色,从手艺谈到价格,然后又详细介绍了他的设计经过。这个时候,亚当森微笑着聆听,饶有兴趣。

直到亚当森告别的时候,俩人都未谈及生意。你想,这笔生意落到谁的手里,是亚当森还是亚当森的竞争者?

亚当森不但得到了大批的定单,而且和伊斯曼结下了终生的友谊。为什么伊斯曼把这笔大生意给了亚当森?这与亚当森的口才十分有关。如果他一进办公室就谈生意,十有八九会被赶出来的。

亚当森成功的诀窍是什么?说来很简单,就是他了解谈话的对象。他从伊斯曼的经历入手,赞扬他取得的成就,使伊斯曼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把他视为知己,这笔生意当然非亚当森莫属了。

但是,在赞扬领导时,必须注意使用适当的赞美词句,过度的赞美,会变成一种令人反感的奉承。具体说,在赞美领导时应注意:

(1)选择好赞扬的词句。

也就是说赞扬的运用也要像使用金钱那样,有价值需要时才使用。不分场合、不看对象、不准确地滥用赞扬,赞扬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作用。

(2)对不了解的人和事,不要随意赞扬。

在还不了解上司的长处或需要赞扬的方面时,就满嘴赞美之辞,会叫人感到你粗俗不堪。

(3)不要对别人的不足或缺陷进行赞扬。

只要是优点、是长处,对集体有利,你可毫无顾忌地表示你的赞美之情。但是,对于领导的不足之处就要避免赞扬了。比如,上司写的字迹常使他自感不如小学生,而你却不分良莠,在各种场合赞扬上司的字写得如何漂亮,上司此时决不会高兴的,弄不好还以为你在有意挖苦他。

恭维赞扬不等于奉承,欣赏不等于谄媚。赞扬与欣赏领导的某个特点,意味着肯定这个特点。领导也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成就以及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当受到称赞时,领导的自尊心会得到满足,并对称赞者产生好感。

赞誉之辞人人都渴求,人人都需要。

在称赞上司时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称赞上司有方法和技巧,如果使用不恰当,反而会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