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的智慧
2052500000014

第14章 领导者要有大智慧(2)

项羽一见章邯,真可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项羽咬牙齿地瞪着章邯:这个不共戴天的杀父仇人,今天算是碰上了,说什么也不能放过你!举着一枝画戟冲向章邯。楚兵也英勇非凡,因为背水一战的楚兵没有退路,真是以一当十,杀得秦兵屁滚尿流。项羽更是神勇,骑着乌骓马,高举画戟,神出鬼没,所向披靡。章邯属下士兵争先恐后地乱跑,乱了阵胜,把后面几路预先埋伏好的军队都冲乱了。就这样,项羽率领的楚军乘胜进击,三天中打了九个胜仗,秦军的九路兵马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章邯也跑到钜鹿南边的大营里去了。

项羽的这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以大获全胜而告终。

在对手面前不能心慈手软

武则天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女政治家、女皇帝,执政50年之久。她出生于山西文水的一个将门之家,在童年时就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样样俱精,而且容貌美丽,胆大有心计。她14岁时被唐太宗召进宫中,选为才人,赐名武媚娘。

那一年,西域国王派人向大唐进贡一匹名叫“狮子骢”的烈马,宫廷里的驯马师都想试试自己的本领,可他们刚骑上去,就被摔倒在地,跌得鼻青眼肿。

有个惯于征战的青年将领很不服气,飞步跨上马背,那烈马双蹄腾空,纵身一跃将那青年将领从马背上掀了下来,半天也爬不起来。

这时站在唐太宗身旁的武媚娘请求道:“皇上,让我试试看吧!”唐太宗看看年幼而纤小的武媚娘,笑着问道:“你能行吗?”“皇上,女子就不能降马吗?”武媚娘从容不迫地回答道,“不过我需要三样东西:一根钢鞭,一把铁锤,一支匕首。”

唐太宗不解地问道:“要这些东西何用?”武媚娘笑着说:“马活着就是要给人骑的,它不让我骑上去,我就用鞭子抽;抽不服,就用铁锤敲它的头;再不服,我就用匕首把它宰了!”

真是一语惊人。武媚娘说到做到,她腰插铁锤、匕首,手执钢鞭,大胆地逼近烈马。烈马照常蹶起蹄子不让她近身,武媚娘举起钢鞭狠狠地抽了它几鞭子,并趁机骑了上去。烈马故伎重演,又跳又纵,武媚娘就抓住它的颈毛,举锤朝它头上就是一下子,烈马受到锤击,还没等武媚娘亮出匕首,就一声哀嘶,乖乖地听从她的摆布,规矩地跑了起来。

武媚娘一把拉住缰绳,跃身下马,来到唐太宗的面前。唐太宗连连称赞道,“爱姬不愧是女中丈夫,有胆有识!”

武媚娘善于采用铁碗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长期依赖强硬作风维护自己的强势地位,会让人心逆反不服,毕竟人不同于动物,有血有肉有感情,所以必要时需要讲究仁道。

下面这个故事就是严刑逼供下了解得案子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从而也使武皇帝认识到酷刑并不总是有效的。

公元692年,武则天当朝时,酷吏左台中丞来俊臣罗织罪名告发同平章事任知古、狄仁杰、裴行本、司礼卿崔宣礼、前文昌左丞卢献、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谋反。在此之前,来俊臣曾奏请太后下令:一经审问当时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等到任知古等入狱后,来俊臣便用这道命令诱惑他们认罪。狄仁杰回答说:“大周改朝换代,万物更新,唐朝旧臣,不甘心顺从诛戮,谋反是事实实!”来俊臣便对他稍加宽容。来俊臣的属官王德寿对狄仁杰说:“您已被判减免死罪了。我受人指使,想提升官阶,请您帮忙牵连杨执柔,可以吗?”狄仁杰说:“狄仁杰要干这种事,天地将不容!”说完一头撞在柱子上,血流满面。王德寿害怕因而向他道歉。

侯思止审讯魏元忠,魏元忠义正辞严拒不屈服;侯思止大怒,令人在地上倒拖着他。魏元忠说:“我命运不好,就像从驴背上掉下来,脚挂在脚镫上,被驴拖着走。”侯思止更加恼怒,命令接着拖他。魏元忠说:“侯思止,你如果需要我魏元忠的脑袋就砍下,何必让我承认谋反呢?”侯思止恼羞成怒,把魏元忠打死了。

狄仁杰已承认谋反,有关部门等待判决执行,不再严密防备。狄仁杰便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布,将冤屈写在上面,塞在丝绵衣服里面,对王德寿说:“天气热了,请将绵衣交给我家里人拆去丝绵。”王德寿照此办了。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得到帛书,拿着帛书声称有紧急情况要报告,得到太后召见。武则天看过帛书后质问来俊臣,来俊臣回答说:狄仁杰等入狱后,我未曾解除他们的头巾和衣带,生活很安逸,假如不是事实,他怎么肯承认谋反?”太后派通事舍人周綝前往查看,来俊臣临时发给狄仁杰头巾衣带,让他们排列站立,自西边让周綝验看。周綝不敢向西看,只是面向东边唯唯诺诺而已。来俊臣伪作狄仁杰等的谢死罪表,让周綝上奏太后。

乐思晦的儿子未满10岁,被籍没入司农为奴,他要求上告,获得太后召见。太后问他有什么情况,他回答说:“我父亲已死,家园已破,只可惜陛下的刑法为来俊臣等所玩弄,陛下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请选择朝臣中忠心清廉、陛下一贯信任的人,提出他们谋反的罪状交给来俊臣,他们没有不承认谋反的。”太后听后稍有醒悟,召见狄仁杰等,问道:“你承认谋反,为什么?”狄仁杰回答说:“不承认,肯定会死于严刑拷打之下。”太后说:“为何作谢死罪表?”回答说:“没有。”太后拿出奏表对质,才知道谢死罪表是伪造的,于是释免了这七个家族。

狄仁杰绝境逃生,很快取得了武则天的信任,此后惩办酷吏,辅佐朝廷政务,留下了许多遗芳后世的功业。

俗话说:强中更有强中手,面对强大的竞争者,只有比他更强才能将其制服,其中,强硬的手段和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心慈手软对强硬派是没有丝毫作用的,反而会弱化自己的实力。

大功告成要学会隐退

功,可以理解为军功;也可以宽泛地理解为世俗的名誉。除军功外,如名声、才情都是类此的东西。当你功高业隆、名倾天下之时你就要格外小心了。人君之侧,位高禄厚,人所垂涎,这是其一。其二“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沉浸在名誉的花环中,容易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居功自傲。因为君是至高无上的,从权力的角度来看,他们不希望受到威胁;从人的嫉贤妒能的心性来看,他们也不乐意有出其右者。更何况这时你可能已经由良友功臣变成了潜在的最可怕、最有力的敌人了。因此,当你大功显赫时。你可想到功成退身?当你名声雀起时,你可想到你正是众矢之的?当你才高过人时,你可想到要韬光养晦?春秋时的文种、范蠡,他们含辛茹苦,备受艰难,为越王勾践光复了社稷江山。报了大仇,雪了大耻。本来当可安享富贵了,范蠡却慧眼慧心,急遁江湖,并劝文种亦遁去。文种不信蠡言,后被越王赐剑自刎。而范蠡免了大祸加身。“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真是至理名言啊!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是位最能参悟保射之道的明眼人。

攻下金陵之后,曾氏兄弟的声望,可说是如日中天,达于极盛,曾国藩被封为一等侯爵,世袭罔替;曾国荃一等伯爵。所有湘军大小将领及有功人员,莫不论功封赏。时湘军人物官居督抚位子的便有十人,长江流域的水师,全在湘军将领控制之下,曾国藩所保奏的人物,无不如奏所授。

但树大招风,朝廷的猜忌与朝臣的妒忌随之而来。曾国藩说:“长江三千里,几无一船不张鄙人之旗帜,外间疑敝处兵权过重,权力过大,盖谓四省厘金,络绎输送,各处兵将,一呼百诺,其相疑者良非无因。”

颇有心计的曾国藩应对从容,马上就采取了一个裁军之计。不待朝廷的防范措施下来,就先来了一个自我裁军。

曾国藩的计谋手法,自是超人一等。他在战事尚未结束之际,即计划裁撤湘军。他在两江总督任内,便已拚命筹钱,两年之间,已筹到550万两白银。钱筹好了,办法拟好了,战事一结束,便即宣告裁兵。不要朝廷一文,裁兵费早已筹妥了。

同治三年六月攻下南京,取得胜利,七月初旬开始裁兵,一月之间,首先裁去25000人,随后亦略有裁遣。人说招兵容易裁兵难,以曾国藩看来,因为事事有计划、有准备,也就变成招兵容易裁兵更容易了。

曾国藩是熟知老子的哲学的。他对清朝政治形势有明了的把握,对自已的仕途也有一套实用的哲学理念。他在给其弟的一封“余家目下鼎盛之际。沅(曾国荃字沅辅)所统近二万人,季(指曾贞干)所统四五千人,近世似弟者,曾有几家?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盈时矣。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

俗语说:位盛危至,德高谤兴。历史上像韩信这样的开国大臣因功高而遭杀戮的不乏其有。汉初三杰的命运各不同。萧何系狱、韩信诛夷、子房托于神仙,生出后人多少感慨。张良是一个伟大的智者,他未必相信神仙、长生之类虚妄之说,但他知道自己曾一言而退百万之师,刘邦岂能容他?他及早抽身退步,司马光盛赞他“明哲保身”。另外像晋之谢安,汉之周亚夫,勾践杀文种更是尽人皆知的,三国时的杨修也是因为恃才直言、唐突君王而被杀掉的,这种教训太多了。为官处世,知进退是大道理、大本领。一个人的功劳只能代表过去,未来的一切还必须重新开始,老子说:“成功,名遂,身退,天之道。”纵观历史官场,功成不恃重,名成不恋位,不可为则不为,能为也能不为,见机而作适可而止,无所羁绊,才是官场人生的最佳境界。为人臣,不可不更居安思危。如果身在局中,既想从容,又想保身,该如何办呢?洪应明的《莱根谭》中有一则处世良策,值得玩味:“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虚怀若谷是高境界

锋芒,刀剑等器的刃口和尖端。引伸为人的才干显露在外表。在生活中,寒光森森的锐器往往会使人感到忧心和震慑,一个人的才智过露,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也会使人产生如上的感觉,会使人油然生出一种距离感,或产生回避、逃遁等心理意识,甚至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因为人从根本上讲是趋弱去强的。所以当人处在少壮年轻的时候如锋芒太露,就会丧失掉一些机会和朋友,就会延长成功的距离。等到你明白这种道理时,已经事过境迁,悔之晚矣。正应了“万事古难全”、“盈则损,直则折”这些话,弱者有弱者的不幸,强者有强者的不幸,而人生就在这幸与不幸之间。

汉代贾谊,以诵诗通经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太守,闻其名,召至门下,很是喜欢他。孝文帝初立,闻河南太守吴公政绩为天下第一,且此人原来与李斯同邑,曾从师李斯,于是征召他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之为博士。”

是时贾谊才20多岁,年少英姿。每次诏臣议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谊尽为之应对。诸生于是乃以为能力不及贾谊。孝文帝悦之,便越级提拔他,一年之内就官至太中大夫。

贾谊以为汉朝此时已天下大治,因而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他还自作主张,草撰了新的仪规法礼,认为汉代的颜色应以黄为上,黄即土色,土在五行位第五,故数应用五,还自行设定官名,把由秦传下来的规定全都改了。虽然孝文帝刚即位,不敢一下子都按贾谊的意见去办,但却以为贾谊可以担任公卿。大臣周勃、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时等贵族都因此而忌恨贾谊,常常在文帝面前说贾谊的坏话:“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文帝疏远了他,不再采纳他的建议,便让贾谊当长沙王的陪读太傅。过了一年多,文帝召见贾谊,与贾谊长谈至夜半,但是“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不能自陈政见。后又以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文帝又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谊数上疏谏,以为祸患从此起矣。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过了几年,梁怀王学骑,坠马而死。贾谊悔恨自己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哭泣岁余,亦死,年仅33岁。

年少才子贾谊本来才高八斗,锐智英煌,得到皇帝的赏识也理所当然。但是,贾谊毕竟太年轻,成功之时看不到周身的巨大威胁,也不知道少而举高,已成众矢之的,不仅不预设保护,反更强求,致使自己力尽而寡助。落的少年悲哀。

处世要随和,不可自命清高,这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明哲保身最有用的藏身三窟。韬光养晦虽然并无助人生积极进取,但从躲避敌害加身来说,则有一定的道理。作为处世攻防策略,古人讲究“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和为贵,忍为高”向来被视为处世的金科玉律。古人说:持盈保泰,总需忍让,而恃强者,乃自取灭亡。锋芒是独特的、具有个性的,正如你自己额头上的角,有角便会触人,你自己不磨平它,别人也会折你的角。所以讲要磨炼权之忍,势之忍,贱之忍,富之忍,贵之忍……人生最大的困惑是自己难以战胜自己。万事万物,博大精深,如果谁领悟了虚怀若谷的道理,那么他将受益无穷。

韬光养晦之道

有时候一个人有了一点基础,但周围强手如林,如果轻举妄动就容易被对手吃掉,怎幺办?可以先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

韬光养晦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骗城斩车冑。

刘备投靠曹操之后,仍有一番雄心壮志。但是刘备也防备曹操谋害,就在住处后院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羽、张飞对此不解,问道:“兄长你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为什幺呢?”刘备说:“这不是二位兄弟所知道的”。二人也就不再多言了。

一天,曹操派人请他去赴宴,刘备不知曹操用意,心里忐忑不安。酒到半酣,忽然阴云密布,骤雨将至。曹操突然问道:“玄德久历四方,一定非常了解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刘备历数了袁术、袁绍、刘表、孙坚、刘玮、张鲁、张绣等人。不料,曹操鼓掌大笑道:“这些碌碌无为之辈,何足挂齿!”刘备说:“除了这些之外,我实在不知道了。”曹操说:“凡是英雄,都是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气。”刘备说:“那谁能担当此任呢?”曹操先用手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您和我曹操了。”刘备闻听此言,大吃一惊,手中所持的筷子不觉掉到地上。正巧这时外面雷声大作,刘备便从容俯下身去拾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雷震吗?”刘备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怎能不怕呢?”这样,把自己闻言失态轻轻掩饰而过,曹操也就不再怀疑刘备胸有大志了。

曹操自以为英雄,又心里害怕刘备与之敌对,一向只是以心相待,没有当面说出。可是酒后吐真言,不觉顺口说出。刘备在此期间一直装呆,如今却被曹操一语道破,心中哪能不惊?于是筷子不觉滑落地上,为什么说是英雄,刘备便举止失措?原因是刘备虽投靠曹操,却始终不甘寄人篱下,始终图谋东山再起。但是曹操生性机敏,怎会对刘备的失态不生疑心。于是刘备乘雷声大作,从容俯下身子去拾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亏此一语随机应变,平白地把自己的失态行为掩饰过去,又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淡淡一语,妙在有意无意之间,真是警灵,竟把曹操也瞒过去了。刘备随机应变,借雷巧掩饰自己的失态,使曹操对他没有疑心,实在机警敏锐过人。

韬光养晦的目的在于麻痹对手,不引起他的注意,等待机会一跃而起,到那时再想打倒自己可就难了。韬光养晦是一种暂时性策略。策略与策略之间要综合考虑,不能单向思维,要根据具体情况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