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可以更抢手
20506100000007

第7章 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3)

“乔治好像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公司,或者他是一个天生的工作狂;否则的话,他怎么会如此热爱工作,如此为公司的事情大伤脑筋?”公司中的同事们都这样评价乔治。那么,老板是如何看待乔治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在某年的员工大会上,公司总裁的一段讲话吧。

“今年公司的‘超级明星员工’仍然是乔治。乔治已经连续5年获此殊荣了,他的家庭应该为有他这样的成员而感到骄傲,他的朋友应该为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到自豪,公司全体员工也应该为有他这样的伙伴而受到激励,公司更为有这样的员工而倍感荣幸。另外,公司的发展也正是在像乔治一样忠诚和优秀的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的。在此,我感谢乔治,感谢像他一样为推动公司成长付出切实努力的员工。”

乔治更是用自己在公司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历程验证了公司总裁对他的高度评价;他现在是公司的执行副总裁之一,而且是公司最受信任的总裁之一,而他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最普通的销售助理。

有人问乔治为什么会做的如此抢手?为什么工作起来不知疲倦?为什么要为公司付出这么多?乔治回答:“这很简单,因为我的事业和公司事业是绑在一起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司就是我的合伙人,我们必须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如果我努力了、进步了,那么公司的事业就会得到发展;同样,公司的持续发展又为我个人的进步提供了最优秀的条件。所以我认为,我为公司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也都是应该的。”

如果你到目前为止,还是以打工者心态在企业处于游离状态,处处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企业;只注重利益、不注重责任;只讲条件、不予付出,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是很难取得工作成就的。任何时候,秉持打工者心态的员工都是老板辞退员工名单上的前几名。

专心致志,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是以身作则的员工身上最重要的品格。他们不论做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位,都会全力以赴去面对,不仅把工作任务完成得很好,并且提升了自我职场的含金量,也给他人做出了榜样。

上午8点钟打卡,就盼望着下午5点钟的下班铃声,这是许多企业员工的普遍心理。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一般员工,他们都把工作当作是两个周末之间的插曲,并且喜欢说:“别太卖力啦!差不多就行了!”

我们随处可见这样的情景,随时可以遇到类似的人。这是他们对待自己的工作所呈现的一种态度,然而当他们看到其他人赚了大钱,开着小车,带着名表时,在心中既羡慕又嫉妒,不免抱怨连连,感叹上天的不公。他们把他人获得成功的原因看作是命运或者机遇,却并没有看到他人成功背后的付出。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赢家,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就如同种稻子一样,只有辛勤的劳作,才能在秋天收割到金黄的稻穗。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人做出榜样的优秀员工,之所以能成为深受老板器重的员工,拥有比其他员工更多的晋升机会,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的秘密,在于他们知道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只有把工作做好才能获得成功。因此,他们在面对工作的时候,总是专心致志,全力以赴。

小何与小卜是在同一次招聘中进入现在这家公司的。从学历、能力上来说,小何要略胜小卜一筹。正如大多数老板都喜欢聪明的员工一样,这家公司的老板在开始的时候更看重小何。小何和小卜进公司没多久,他们部门的主管离职了,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这个职位非小何莫属。老板却有些难以做出决定,因为他觉得小卜也不错。为了能够选出一个最合适的部门主管,这位老板搞了一次主管竞争上岗活动。他在一次例会上宣布小何与小卜为主管候选人,并且给了他们一个月的期限,到时由整个部门的同事根据他们这段时间的表现,投票选举决定谁为主管。

转眼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投票选举结果出来了,选举小卜为主管的票数远远超过小何。老板便当众宣布小卜为这个部门的新主管。

小何心中不服,认为自己的学历和能力都要比小卜强,他才是真正适合这一职位的最佳人选,认为这次选举不公平。他找到了老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没料到原本支持小何的老板在这个时候变得支持小卜,他对小何说,这次的选举是公平公正的。他们这一个月的表现不但告诉了他,并且告诉了整个部门的所有员工,谁才是真正适合他们的主管。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原本大有希望的小何与主管这一职位擦肩而过呢?其实起着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学历和能力,而是他们面对工作的态度。小何输就输在没有像小卜那样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地工作,而是万事只求“过得去,差不多就可以了”。

我们只有用心去做一件事情才能真正地把事情做好,并且投入的越多所获得的效果越好。身在职场中的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没有哪一家公司的老板会欢迎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人,同时他也不会亏待每一位能够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员工。这就是说在职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坚实的基础便是你是否能够做好工作,为企业向前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你如果能把工作做得更好,那么对企业向前发展的推动作用就越大,同样你所收获的就越多。

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是把工作做得更好的秘诀所在。我想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经验: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时,如果三心二意,即使能把事情做完,但是结果会与你所预想的有所出入,与预期的效果必定存在一定的距离;反之,当我们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地投入,抛弃心中所有的杂念时,不但事情最终的结果会比我们所预期的更好,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能很容易解决出现的一些问题,而且所花的时间要少得多。

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是我们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一个有力保障。当我们在面对工作的时候,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必定能创造出更好的成绩。老板所喜欢的就是像这样用心投入的员工,因为你的这种精神状态,不仅会让你把工作做得更好,同样会影响到他人。

无论你在企业中是中高层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在面对工作的时候,都应当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地投入,它会让你更为抢手。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无论你身处逆境或顺境,消极被动的心态都会使你慢慢丧失活力与创造力。因此只有战胜消极被动的心态,才能让自己更为抢手。

一个女孩拿着一份招聘报纸,向她的新朋友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她的第一任老板是个严厉的中年人,那时她刚毕业,对公司的业务一点也不熟悉,老板却塞给她一大堆工作,拼命地找她茬,看她不顺眼,千方百计地想在试用期满之前让她走人。第二任老板是“海归”,作风开明,有亲和力,她在那里工作很顺利,可慢慢地不知为什么,这个老板也开始变得爱找茬,最后竟为了一个小小的失误,炒了她鱿鱼!第三任老板……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看她近几年频频被裁的经历,就可以找出原因在于她消极被动的工作习惯。第一份工作时,她没有经验,工作做得漏洞百出,但真正让老板生气的不是她的失误,而是她的工作态度:交代一样做一样,从不主动去学习,能躲过去的就不做,遇到困难就放弃……做第二份工作时,老板最初很看好她,因为交给她的任务完成得都不错。可一段时间后,她开始盲目满足,工作对她来说成了“混”饭吃的工具,她根本就不想再付出努力,老板一气之下“开”了她。以后的经历也大致如此,她就这样带着消极的工作习惯,一份接一份地换工作,看来她很难取得什么成就了。

这个女孩认为自己倒霉,但却没有找到令她“倒霉”的真正原因,没有哪个老板会喜欢工作消极被动的员工,她真正该做的是克服坏习惯,立志进取。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消极被动的工作习惯,就会变得不思进取,目光狭窄,最后走向好逸恶劳,一事无成的深渊。所以无论你面对的是怎样的环境,都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劲头。

有两个从同一所师范院校毕业的朋友,一个被分配到某所山村小学当老师,另一个却幸运地分到了城市小学任教。被分配到山村小学的张华,抱怨自己的命不好,山村里信息闭塞,文化生活单调,吃的、用的差,同事水平低,他的雄心壮志被磨得一点都不剩。他开始把课余时间消磨在麻将桌上,上课之前懒得备课,整天琢磨着怎么能调进城。一次教育局局长突然来听课,没有任何准备的他,被开除了。他难过地想:“如果当初我被分在城里,那我一定会努力的,说不定现在已经是教学骨干了!”

被分到城里的李强也下岗了。因为自从到了城里后,他与领导同事相处得不错,工作轻松、工资丰厚,他觉得就这样过一辈子挺不错。他不再钻研教学方法,不再认真备课,很多孩子都把他叫做“催眠大师”。一段时间后,学校引进竞争机制,李强被淘汰了。他想:“如果当初我被分到农村,那就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进城,而现在我却变成了被温水煮熟的青蛙!”

看出这两人的问题了吗?是他们自己把消极被动的种子种在了心中,环境如何并不能成为他们消极被动的借口。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消极的习惯,那么处于顺境便盲目满足、放弃努力,遇到成功便自我满足、停滞不前;处于逆境便轻易退缩、灰头土脸,遇到困难便轻言放弃、怨天尤人。这就是消极的种子最容易破土发芽的环境。

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具体环境,一旦养成了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和习惯,人就很容易不思进取、目光狭窄,慢慢地丧失活力与创造力,忘记了自己当初信誓旦旦的人生信条与职业规划,最终将走向好逸恶劳、一事无成的深渊。而最可怕的是生活态度的消极。工作上的消极、失败与无望,必然会对人的其他方面产生非常可怕的负面影响。想想看,一个人,消极地面对世界,满眼的灰色,为周围的朋友同事所不屑,该是多么的可悲!

一个环境,怎样是好?怎样是坏?标准并不在环境本身,而在于人如何自处:置身其间,不迷失自己,保持积极主动的精神,这样的环境再“坏”也是好环境,反之,再“好”的环境也是坏环境。

环境对人确实有一定的影响,而最关键的还是人自身,顺境或逆境都不能成为消极被动的借口。你必须像优秀员工那样,发扬主动率先的精神,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无论面对的工作多么枯燥乏味,“我要做”的主动精神都会让你更加抢手。

积极的态度就是竞争力

一个人成长的速度,取决于他的态度,态度越好成长的速度越快;一个人成就的高度,取决于他的态度,态度越好成就越大。

在企业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态度。有的勤勉进取,有的悠闲自在,有的得过且过。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而积极的态度就是竞争力。

小丽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公司。刚开始的时候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拆阅应聘信,翻译。可以说工作量大、枯燥、索然无味,但她却忙得不亦乐乎。她不急不躁,每天认真仔细地工作着。一年后,小丽被提升为人事部经理。领导在她的升迁理由中这样写道:小丽作为一名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生,每天千篇一律地拆信,并在数千封信中,不厌其烦地整理出有价值的信,推荐给上司,这展示了她积极的工作态度。

总经理认为:她能够积极主动地在自己的岗位上把每一件事情都办得非常出色,我们企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放到每个地方都能发光的人,因此她理所应当是这一批应聘者当中的第一位升迁者。

在公司里,员工与员工之间在竞争智慧与能力的同时,也在竞争态度。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态度越积极,决心越大,对工作投入的心血越多,那么,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也就相应地更为理想。

许多年前,一位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把工作做到最好。但是让她意想不到的是:上司竞安排她洗厕所!说实话,没有哪个人喜欢洗厕所,更何况她还是一个从未干过粗重活,细皮嫩肉,喜爱洁净的女大学生,而且上司对她的工作质量要求特别高:必须把马桶擦洗得光洁如新!这时,她面临着人生这第一步该怎样走下去的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

值此关键时刻,同单位一位前辈及时地出现在她面前,她并没有用空洞的理论去说教,只是亲自做个样子给她看了一遍。首先,前辈一遍遍地擦洗着马桶,直到擦洗得光洁如新;然后,她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竟然毫不勉强。

实际行动胜过万语千言,她不用一言一语就告诉了少女一个极为朴素、极为简单的真理: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擦洗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被证明可以办得到。于是,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最出色的洗厕人!

从此,她成为一个全新的、振奋的人。她的工作质量也达到了那位前辈的高水平,当然她也多次喝过厕水,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同时,她也踏上了成功之路,开始了她不断走向成功的人生历程。

几十年后,她成为日本小渊政府的大臣之一--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野田圣子坚定不移的人生信念,表现为她积极的工作态度:“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最出色的洗厕人。”

来自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功,85%取决于他的态度,而只有15%取决于他的智力和所知道的事实与数字。的确,当我们没有更多更明显的优势时,那么积极的工作态度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和优势,就是竞争力。

那些怠惰的人、那些态度上不具备竞争力的人只注重事物的表象,无法看透事物的本质。他们只相信运气、机缘、天命。看到他人工作出色,他们就说:“那是天分!”看到人家屡次加薪,他们就说:“那是幸运。”发现有人被老板重用,他们就说:“那是机缘。”

一开始,你会觉得坚持积极的态度很不容易,但最终你会发现这种态度成了你个人价值的一部分。而当你体验到他人的肯定给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时,你就会一如既往地秉持这种态度去做事。

态度就是竞争力,积极的工作态度始终是你脱颖而出的砝码,拥有它,你将会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更为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