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砖雕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打磨、构图、雕刻、细磨、过水、编号、拼接安装、修饰等八道程序,制作工具包括有折尺、锯子、錾、刻刀等工具,其中铲、錾和刻刀,有根据雕塑制作要求分轻重、大小、长短、刃口宽窄薄厚等数种。临夏砖雕的主要雕刻技法包括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空式透雕等多种种类。
近二十多年来,临夏雕塑在政府文化部门的扶持下,逐步地走向振兴。临夏砖雕主要用在装饰寺、庙、观、民居中的院落之中,一般用于天井、台阶、下槛、墀头、须弥座、屋脊等处。临夏砖雕题材十分广泛,主要以表达美好生活愿望为主,分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有的表现出素雅大方,有的展现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在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临夏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多种雕刻艺术手法,同时将传统的国画、书法、印章、诗文艺术等表达形式,同砖雕艺术结合起来,形成了多元素的民间艺术文化,既保留着材料所呈现出来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特征。
在如今的临夏地区仍然保存着很多珍贵的砖雕艺术,在临夏市清真寺影壁上,保存着从明朝便流传下来的砖雕作品《黑龙三观图》。此外,临夏市八坊三道桥东的东公馆是传统砖雕的集中地,在这座官邸的照壁、柱头等地方,流传下来的砖雕作品达上百幅,其中独立成画的作品有《葡萄图》、《牡丹图》、《荷花图》、《枫叶秋菊图》、《芭蕉图》、《竹月图》、《松月图》等。
目前传统的临夏砖雕,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步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的工艺人员出于现实生活的原因,放弃了临夏砖雕的制作,投身于其他行业,余下的一些人员缺乏基本的艺术素养,做出的砖雕作品缺乏个性和生动的气韵,临夏砖雕的保护、抢救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人们希望文化部门能够加紧落实对临夏砖雕的保护措施。
夜光杯雕
甘肃省肃州区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酒泉郡,距今有近两千余年的历史,是河西地区四大名郡之一,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夜光杯是酒泉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工艺艺术品,酒泉附近便是西域,西域盛产葡萄酒,酒因杯更显醇香,杯因美酒更加著名,饮酒文化同酒杯工艺文化相得益彰,名传千秋。
夜光杯历史悠久,很早就有诗人作诗来赞美美酒美杯,夜光杯最早是出现在西周时期。
据西汉名臣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记载:“周穆王当政时期,西胡地区的人时常进贡昆仑山的玉刀和夜光杯,刀身有一尺长,而夜光杯可以装三升酒水。刀十分的锋利,可以说是切玉如切泥,而夜光杯是用白玉中的精华制作而成,晚上的时候可以用来照明,比之烛火更甚。”从中可以推断出,早在西周之前,夜光杯就已经出现。只是当时的夜光杯是以和田玉制成,容易损毁,后来朝廷便将和田玉运到酒泉,在当地做成夜光杯,进贡给中原王朝。
关于夜光杯,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相传酒泉城下面是一泓泉水,散发着浓郁酒香,尤其是在傍晚的时候,泉水酒香最浓,五里地外都能闻到。有一天,酒香被天上下凡前来巡查的南斗星君和北斗星君闻到了,两个好酒的老神仙大喜,便按低云头,落到泉水边的柳树荫下,顺手捡起两块石头,随口吐出一口仙气,那两块石头便变成了两个酒杯。
两人便在泉水边上一面喝酒,一面下棋,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巧的是天上乌云遮月,两人下棋看不清楚棋盘,于是两位老神仙便用法力,让酒杯发出晶莹的光亮。从那以后,当地就有了“酒泉”的名字,而被两位老神仙用过的杯子也被当地人称为“夜光杯”。
大唐时期,中国国力空前鼎盛,文化氛围活跃,著名边塞诗人王翰游历塞外时,在酒泉地区见到了夜光杯,品尝到了葡萄美酒,并流传下脍炙人口的《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夜光杯的加工制作共有28道复杂烦琐的工艺。制作夜光杯,首先需要来自祁连山脉的玉料,这种玉石来自海拔三四千米的祁连山脉,祁连山山脉终年白雪皑皑,山上盛产的古玉呈墨绿色,制成酒杯,色泽翠绿欲滴,用这种杯子饮酒,即使是在炎炎夏日,也仍能让人有清凉之感。制作时先根据自己要做的酒杯尺寸,将采集下来的玉石切成不同规格的圆柱体,再按尺寸制作毛坯,然后逐步地切削、打磨外表形状,再经过掏膛等工艺,夜光杯至此基本成形,最后再进行细磨、冲、碾、拓、抛光、烫蜡等14道过程,之后,晶莹剔透的夜光杯便完全做成了。
夜光杯的种类主要分为传统夜光杯和仿古夜光杯两大类,经过制作工艺的不断向前发展,仿古夜光杯可以生产出六大类,三十多种,每一种每一类都十分注重传统工艺。因为祁连山交通条件的落后,采集玉的工作十分困难,而且夜光杯玉石材料的利用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因此造成了夜光杯产量十分的有限,夜光杯的珍贵不言而喻。
夜光杯雕的生产历史十分悠久,色彩绚丽,造型优美,玲珑剔透,早已远销海外。几千年来,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谱写了威武雄壮的画卷。
阜新玛瑙雕
玛瑙是一种中档宝石,有“玉黄金”的美称,本身就具有收藏、观赏等艺术价值,玛瑙被视为美丽、吉祥、富贵的象征。其色彩斑斓,纹理构造独特,是用来雕刻的理想材料。经过特殊工艺的加工,玛瑙成为更加精美的装饰产品。而玛瑙的制作工艺品种,阜新玛瑙雕最为出色。
阜新地区玛瑙雕文化深厚,从当地出土的文物来看,早在七千六百多年前,当地就已经产生了玛瑙文化,而当地人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使用玛瑙的人群。早在辽代时期,阜新民间就开始了采集、挖掘、加工玛瑙的生产,经过千年的传承,使得阜新玛瑙雕在国内外名声远近闻名。
根据史料记载,东北地区是辽国统治的重要区域,玛瑙深受人们喜爱。阜新地区的人们看到这样一个商业效应,就开始用当地盛产的玛瑙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并且得到辽国统治者的支持。阜新玛瑙雕成为契丹贵族最喜爱的饰品,从辽国很多墓葬群中出土的玛瑙酒杯、围棋、项链等,我们就能看出它受追捧的程度,出土的玛瑙雕,质地上乘,制造工艺精湛,令人忍不住惊叹。
到了清朝,阜新玛瑙成为宫廷贡物,为皇家所有。《清实录》中有:“开挖窑洞十六,窑工千人,南部设有商邑。”据传,清朝皇宫所有的雕饰物品大多数是取材于阜新的玛瑙饰物。除了大型雕饰物品外,常见的玛瑙制品还有鼻烟壶、水盂、围棋、龙盘、佛手等,玛瑙之乡从此享誉海外。
今天的新蒙古族自治县七家子乡宝珠营子村,就是因为在乾隆皇帝60岁大寿时,向当地王爷进献“佛光玛瑙朝珠”而受封得名。现在,我国国家博物馆国宝级的收藏品《水帘洞》,便是阜新玛瑙做成的。改革开放以来,阜新玛瑙雕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繁荣时期。如今的阜新地区,从事玛瑙加工的厂家有近五千家,仅阜新县的老河土乡、十家子乡,就有三千多户生产者。我国唯一一家大型玛瑙加工、批发市场,就坐落在阜新的十家子镇。每到每月的三、六、九逢集的日子,慕名而来的国内外顾客云集当地,购买玛瑙雕产品。
阜新玛瑙雕的雕刻工序,一般可分为选料、剥皮、设计、抛光、初雕、细雕和配座等7道工序。阜新玛瑙雕工艺齐全,雕饰工艺在全球的玛瑙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尤其是打钻掏膛、取链活环、肩耳制作、透雕活球、装饰雕刻等技艺,这些技艺是阜新地区的玛瑙雕刻行业所独有的。阜新玛瑙雕产品创意独特,构思奇特,雕刻手法精细。根据玛瑙雕所反映内容,它可以分为物、鸟兽、花卉、素活、水胆玛瑙制品五大类。
阜新玛瑙雕刻艺术具有巧、俏、绝、雅等独特特色,雕刻作品源于自然,但却高于自然产物。玛瑙雕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玛瑙雕最为显著的特色和最为独特的风格是艺术品的精致细雅,它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民族精神,处处体现着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阜新玛瑙雕作品造型精美,材料纯正,雕刻出来的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当真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
阜新玛瑙雕的技艺传承,主要以家族方式进行传承,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阜新玛瑙雕先后出现过好几个颇有名望的雕刻世家。现在,阜新玛瑙雕工艺的代表艺人李洪彬大师,已经是将近七十岁的高龄了,为了能够保护和发展阜新玛瑙雕刻艺术,国家已经将该遗产列入了保护项目,以便让我们的子子孙孙还能见到它绚丽夺目的光辉。
竹刻
竹刻又可以称为“竹雕”,竹刻是指在竹制品上雕刻多种图饰或者字的雕刻艺术,极具观赏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刻的历史悠久。
据《清秘藏》记载,宋高宗时,有一个名叫詹成的竹刻名家,他能在竹片上雕刻宫殿、人物、鸟语,形神兼备,精妙绝伦。另据《图画见闻志》记载:“唐德州刺史王倚,家有笔一管……片间刻《从军行》一铺,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由此可见,在唐宋时期,竹刻艺术已经拥有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了。
根据流传地区,竹刻技艺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嘉定竹刻。
嘉定竹刻主要在今天上海的嘉定地区流传。嘉定位于上海西北地区,这里北依浏河,盛产竹子。嘉定竹刻是明朝正德年间、嘉靖年间的艺人朱鹤所创,并在嘉定地区流传。在发展过程中,朱鹤将书画艺术融入竹刻中,并开创了透雕、深雕等“深刻技法”,并使得竹刻成为一项极具观赏性的民间艺术。之后,朱鹤的儿子朱缨、孙子朱稚等对嘉定竹刻技艺进行了传承,朱缨的雕刻技法同父亲朱鹤相比,他的竹刻作品更加的丰富,风格更加的简洁精雅,古朴淳厚。
朱鹤祖孙三人奠定了嘉定竹刻艺术的基本风格,当地人将他们合称为“三朱”。在三朱之后,李流芳、娄坚等“嘉定四先生”进一步发展了嘉定竹刻技艺,他们吸收了三朱的雕刻技艺,然后对雕刻手法进行了创新。
清康熙年间,吴地流传的创薄地阳文刻法,风格娟秀妩媚,极有层次性,当时有“鬼斧神工”之称。当地的封锡禄、封锡爵、封锡璋三兄弟,便是竹刻文化的代表性艺人,他们善于雕刻人物,作品生动传神,将竹刻的发展推向了全盛时期。嘉定竹刻还被当做贡品送到皇宫大内,康熙、雍正两位皇帝都曾收藏过嘉定竹刻艺品。康熙帝甚至还将竹刻艺人封锡禄、封锡璋、施天章召入宫廷,加以封赏。到了清朝乾隆时期,乾隆皇帝还将自己做的诗句写在笔筒上,让竹刻艺人进行刻录。当时的嘉定竹刻已经流派纷呈,成为当地最具影响力的民间文化。
清朝末年,嘉定地区作坊林立,店铺众多,如“文秀斋”、韩玉的“云霞室”、叶端甫的“翠晴斋”、张学海的“文玉斋”、朱厚甫的“酉阳俎”、范雅堂的“文元斋”、申竹芗的“瑞芝斋”及“潘松云斋”、“谢荫轩”等,都在当地拥有重大的影响力。此后,的一段时间,整个竹刻行业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并逐步地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专门组织了对嘉定竹刻的研究机构,嘉定竹刻一度获得振兴。
嘉定竹刻主要以家族、师徒的方式进行传承,嘉定竹刻是嘉定当地人以刀代笔,将传统的诗、书、画、文等艺术融为一体,使得主客产品因此获得了书卷灵气,风雅绝俗,嘉定竹刻也因此十分适合文人的口味,被历代文人墨客当做把玩的玩物。
嘉定竹刻的品种有以竹筒和竹片做成的笔筒、香筒等,表现内容有人物、山水、草木、飞禽走兽等,技法有浅刻、深刻、薄地阳文、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刻等十几种,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欣赏价值远远超过实用价值。由于嘉定竹刻产品是纯粹的手工作品,制作工艺复杂,且费时费神。加上竹刻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很少有人买这种工艺品,经济效益很差,大多数艺人选择了改行换业,造成了很多传统雕刻艺术的消失。另外,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的发展,大片大片的竹林消失,竹刻原材料匮乏,目前的嘉定竹刻艺术正逐步走向灭亡,急需人类保护。
第二类,宝庆竹刻。
宝庆竹刻是指在湖南省邵阳市地区流传的竹刻艺术。宝庆是湖南邵阳的旧称,是湖南南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宝庆地区地理形势以半丘陵、半平原为主,自古以来便盛产楠竹,竹刻制品十分发达,是中国竹刻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宝庆竹刻是一种集观赏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民间艺术,由当地的实用竹刻工艺衍生而来。宝庆竹刻起源于明朝,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明朝时编修的《宝庆府志》,曾经详细记载了明万历年间,宝庆竹刻名师潘一龙的雕刻技艺和雕刻作品。
清朝康熙年间,宝庆竹刻艺人王尚智发明了翻簧竹刻,也就是先将竹子去清去节,取得竹簧,经过煮、晒、碾等数道工序后,再压平贴于木胎或者竹胎上,经过抛光打磨,在上面雕刻出人物、山水、花鸟等情景。王尚智的竹簧雕刻品一经问世,便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争相抢购,并用来作为互赠互送的礼品。后来,宝庆竹刻还成为清政府同外国邦交的礼品。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宝庆竹刻也大放异彩,获得了金质奖章。1950年,毛泽东出访苏联时,就曾携带八件宝庆竹刻工艺品,作为送给国家领导人斯大林的寿礼。
宝庆竹刻品类齐全,内容题材广泛,雕刻手法别致,刀法自成体系,流传下来的刀法多达二十多种。宝庆竹刻的大师们,巧妙地将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同中国古典山水画的柔情蜜意相结合,创造出韵味古典、悠长的精美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先后历经了多次政治浩劫,无数文化毁在那一场场的政治动乱之中。宝庆竹刻却一枝独秀,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动乱中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