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20449100000003

第3章 吃出健康——四季饮食养生

1.重视脾胃

在饮食养生方面,必然要涉及到脾胃,《黄帝内经》对于脾胃在维持人的生命中的地位作用非常重视,论述也很多,就是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养好自己的脾胃。

有一位老总,四十多岁,十分注重保养。他说:“只要是正确的生活方式,我都能做到,少吃红肉,多运动,多吃水果蔬菜,都没有问题。”但是体检报告还是显示他缺钙,他十分吃惊,因为他每天都在补钙。他拿着体检报告去找中医,医生把脉后问他大便的情况,这位老总是这么说的:“以前,我吃肉多,大便不畅。现在吃肉少了,水果蔬菜多了,大便十分通常,排除的尽是些菜渣儿。”医生告诉他那是大便不成形,原因是脾胃不和,消化不完全,从而影响了钙的吸收。

一、脾是我们的“后天之本”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怎样来理解这个“后天之本”呢?大家不妨想一想土地,当今社会已经很发达了,汽车、电脑、人造卫星等高科技应有尽有,但这一切都是我们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吗?当然不是,人类没有这些前,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寄钱念。那么,什么是人类生存离不开的呢?这就是土地。在中医理论中,脾胃属土,有脾土、胃土之称,它们就是人体内的土地,是人的后天之本。

东汉末年,有一本专门探求事物名称之源的佳作叫《释名》,里面说到:“脾,裨也,裨助胃气以化谷也。”《黄帝内经》中说:“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也就是说,脾能够知道身体内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出在哪儿,然后通过自己的作用来把这个问题改善掉,是一个谏议之官。那么,脾具体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脾能检查出心肺的问题。脾在中央,所以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心肺,打个比方,谏议之官就相当于现在的检察院,负责看各方出现什么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上报给中央。

上报的过程就是运化的过程,脾是主运化的,它把水谷化成精微并且吸收,转换成气血津液,传输到全身,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行。没有脾的运化作用,人体就不能得到能源,也就不能生存和生活下去。对于现代人来说,最常见的脾病就是糖尿病。人的脾本来是应该把精华送给心肺,但是脾不好好工作,把精华往下送,人体所需的糖分都随着尿液排走了,这就形成了糖尿病。饮食不当、运动不足是得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其中饮食不当最重要。经常买菜的朋友可能知道,现在菜市场上,很多菜不管什么季节都有,乍一看,市场丰富了,却违反了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反季节的蔬菜与水果与自然的五行之气相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久而久之便可能成为致病的因素。

“脾主一身之肌肉”,这是脾的第二个作用,假如脾生病了,那么人体的肌肉就会出现问题。不久前,一位身患重症肌无力的老先生来找我看过病。从体检报告上看,老先生心脏很好,血压也很正常,就是肌无力,两手举不过头。我为他诊脉,脉象如水,这是典型的脉象“太过”,说明脾脉有问题,脾主肉,所以老先生才肌无力。

另外,脾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统摄血不外溢,如果脾气虚弱,失去了约束血的力量,就会出现一些出血病症。比如女子来月经,是往下流,但是如果脾统摄血的功能丧失了,血就有可能上溢,表现出来就是流鼻血。如果一个女子月经不调或者不来月经而流鼻血,在中医里叫做经血倒流。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因为脾主肌肉,人脸上有一个纯肉的象,就是嘴唇,嘴唇里面没有骨头,全是肉,因此,要观察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很简单,看嘴唇就可以了。脾的运化功能好,嘴唇就会滋润、丰满,否则就会比较干瘪。“在液为涎”也很好理解,中医认为五脏对应五液,肝液为眼泪,肺液为鼻涕,肾液为唾液,心液为汗,脾液是口水。小孩子只要脾虚就会经常流口水,对于一些成人,晚上睡觉的时候也经常会流口水,这在中医里被认为是湿气特别中的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也就是说,身体出现莫名的消瘦、流口水、湿肿等症状,都是属于脾病,从脾上治肯定是没错的。

二、胃

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胃。《刺法论》认为胃为“仓廪之官”,什么叫“仓廪之官”?胃就像粮仓的管理员,它负责把天地万物收获的这些好东西进行分类。怎么分类?“五味出焉”,就是说按照酸、甜、苦、辣、咸五味去分。

《黄帝内经》中说,“胃主受纳”,还说“胃,收水谷”。这里的所谓的受纳,就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水谷,就是指饮食。胃主受纳,是指胃在消化道中具有接受和容纳食物的作用。胃的纳,不仅仅是容纳,它还有主动摄入的意思,也称为“摄纳”。胃之所以能主动摄纳,是依赖于胃气的作用,胃气主通降,使饮食下行,食下则胃空,胃空则能受饮食,人的食欲就是这样产生的。大家还要注意一点,胃是主降的,就是一定要往下降,如果胃气总是往上涌,就会形成口臭。这是脾胃衰败的一个象。口臭这类病症是后天之本受到损害所致,不是说吃点口香糖就可以的。

此外,胃主腐热。腐热,是指胃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形成为“食糜”的作用过程。胃接受水谷后,因为的腐热作用,进行初步消化,将水谷变成食糜,成为更易于转运吸收的状态。食糜传入小肠后,在脾的作用下,精微物质被吸收,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脾胃是消化食物的器官,这两者在五行中都属土,脾属阴土,胃属阳土;脾主运化统血,胃主受难腐熟;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养脾先养胃,两者要结合在一起。养护脾胃有一个原则:吃饭最好是七八分饱。饮食调养对养脾胃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营养成分的均衡,食物品种的丰富多样,进餐的定时定量都有利于脾胃的保养。

2.民以食为天——谈谈饮食

一、食物的“性”

秋冬季节,经常会有人咳嗽,这时候,大家会想到吃梨,或者喝梨水,有的会在梨水里面加点蜂蜜来止咳;再比如,在冬天,天气很冷,人们会喝酒来驱寒。这些都是说人们在利用食物的“性”。

饮食养生首先要讲“性”。“性”就是性质,也叫做“气“,是指食物有寒、凉、温、热等不同的性质,包括食物产地、采集、贮藏、加工、烹调、四气、五味、配伍、禁忌等。“食性”与中药的“药性”理论相似,中医称为“四性”或“四气”。

凉性或寒性食物:凡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凉性或寒性食物。如适用于发热、口渴、烦躁等症象的西瓜;适用于咳嗽、胸痛、痰多等症象的梨等都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

温性或热性食物:与凉性或寒性相反,凡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如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流涕、头痛等症象的生姜、葱白、香菜;适用于腹痛、呕吐、喜热饮等症象的干姜、红茶;适用于肢冷、畏寒、风湿性关节痛等症象的辣椒、酒等,都是属于温热性质的食物。

平性食物: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适合于一般体质,寒凉、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选用。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如米、面、黄豆、山芋、萝卜、苹果、牛奶等。

从历代中医食疗书籍所记载的300多种常用食物分析,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居后。一般说,各种性质的食物除都具有营养保健功效之外,寒凉性食物属于阴性,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温热性食物属于阳性,有散寒、温经、通络、助阳等功效。

“发”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会提到“发物”的概念,感冒发热几天后,有些人会在嘴唇边萌出一颗或一串小疱疹。前阵子就有个女同学,嘴唇边长了好几颗疱,触碰时很痛,经医生确诊是“疱疹病毒”所引起。她说最近一直在吃榛果巧克力。医生判断由于吃了富含精氨酸的巧克力,促发体内休眠状态的疱疹病毒“复苏”生长,从而引发疱疹。

实际上,发物并不都是热性食物,发物的含义和概念一般多习称为辛热物、海鲜物、腥发物等。对于身体虚寒、大便溏薄、胃痛喜温、四肢发冷的人,西瓜、雪梨、香蕉等凉性食物就成了“发物”;对于面目红赤、发热口渴、失眠心烦、痔疮下血的人,生姜、胡椒、白酒、大蒜等热性食物就是“发物”。所以说,“发”物这个概念具有相对性,关键是看个人的体质。

有时候,家长会带孩子去吃肯德基、麦当劳的鸡腿、鸡翅什么的,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鸡肉还是少吃为好,因为鸡是火性,也是发物,多吃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胖。而且古人认为年轻人多吃肉容易引发性欲,所以最好的原则还是少吃肉。

二、饮食五味,各有所喜

饮食五味,是指食物中的酸、甜、苦、咸、辛五种味质。五味各有所喜,是说食物中的五种味质对于人们的内脏各有特定的亲和性,如某味喜入某脏,某脏喜好某味。《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论》中提到:“故心欲苦,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欲,就是喜好需要的意思;合,就是适合相宜。

1.食物的偏性

中医认为五脏各有所喜,而食物也是有偏性的。《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篇》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咸,先走肾;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走,就是入的意思。

“谷味酸,先走肝”,酸类的食物,先入肝脏,是走筋的,因为肝主筋。如果你病在筋或者得了肝病以后,就不要吃太多酸味的东西。酸是主收敛的,太收敛的话肝气就不能生发。

“谷味苦,先走心”,苦味的东西先入心脏,心主血,苦味的东西是走血的。夏天的时候,人们提倡吃苦瓜来败火,实际上就是让心火不要太外散。

“谷味咸,先走肾”,咸味的食物先入肾,肾主骨,入肾就是入骨。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有元气,元气藏在肾里面,那平时人们的元气是怎么调出来的呢?吃盐。吃盐是最容易调我们的元气的,现在大家都喜欢吃味道重的、辛辣的东西,这都是脾胃虚的表现,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有胃病。

“谷味甘,先走脾”,甜味先入脾脏,脾主肉,甜味的东西走肉。像小孩子特别喜欢吃糖,就是因为他们脾脏还没有发育好,脾虚。如果一个人病在脾胃,就不要吃过多的甜品,否则会让脾增加代谢负担,使脾更加疲劳。

“谷味辛,先走肺”,辣味的东西,先入肺,肺是主气的,也就是说,辣味走气。比如,当我们吃辣味食品的时候,就会打喷嚏、流鼻涕,这就是因为辣味是走气的。

2.五味过度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球约有1/3人口的盐摄入量超标,嗜咸已成了现代人的一个通病。细想下来,其实不仅是咸味,五味中的其余四味----酸、甜、苦、辣,因其味道独特,受到各自爱好人群的长期追捧,致使这支队伍日益状大,而川菜和黔菜的大行其道便是证明。

一位60多岁的女士,老觉得口中无味,每顿饭都要在炒好的菜中另加些盐才觉得可口,久而久之,酿成了高血压。老年人因机体逐渐老化,舌部味蕾也萎缩退化,味觉神经会变得迟钝,直接后果是吃什么都没有滋味,许多老年人会不由自主地采取“浓汤厚味”来解决。这对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非常不利。

《内经·五脏生成篇》明确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注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多食咸,则脉凝注而变色”,脉,就是血,这句话的意思是咸味食物吃多了,使血在血脉中运行凝滞,甚至改变颜色。其实这个道理我们在生活中都能亲身体会到,比如长期摄入太多盐容易引起高血压。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如果每月戒盐一天,将来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会下降至少10%。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苦味食物吃多了,可使皮肤枯槁、毛发脱落。在中医里,苦即意味着“寒”,因此对热性体质的人来说,少量食苦有益健康。但对身体虚弱和寒性体质的人而言,嗜苦过重,会使人四肢无力。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辣味的食物吃多了,引起筋脉拘挛、爪甲干枯不荣。多吃辣会破坏胃粘膜,刺激肠道,诱发各种胃病。长期吃重辣还会导致人体内火过重,肝火上升;胃火太旺会导致口苦、口干甚至口臭。辣椒是走味道的,凡是入味的都入学分。血属阴,味道也属阴。如果辣椒吃多了,人的嘴唇里面就会生疮,也有可能会造成便血或肛门疼痛。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吃辣一族”,很多人没有辣椒不下饭。这在中医生怎么解释呢?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人的脾胃功能越来越弱了,对味道的感觉也越来越弱,所以要用弄的东西来调自己的肾经出来,帮助运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现在人的压力太大,心情太郁闷了,由于味厚的东西有通窜力,吃辣椒能让人心胸里的淤滞散开一些。

“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酸的食物吃多了,会使肌肉失去光泽,变粗变硬,活动不利。前面提到过,酸是入肝的,而肝主筋,所以你如果酸味吃的过多,就会伤筋,就活动不利。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甜味食物吃多了,会使骨胳疼痛,头发脱落。甜类的冬时是涣散的,过量地吃甜品会影响肾的收敛功能。肾主骨,所以甜类食品吃多了,骨骼就会痛;发为肾之华,就是说,头发是肾的花朵,头发黑不黑与肾是有关系的,吃太多甜品会影响到肾,也就影响到头发,使头发脱落。

因此,在饮食中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就已明确指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即五味搭配适度,才能气血充盛,身体的各个系统的功能才能调和,这才是延年益寿的正确方法。

3.春季饮食养“生”

大家都知道一年有24节气,那什么是节气,节气的“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黄帝内经》的第二篇文章叫做《四气调神大论》,文章也是着重讲“气”。在《黄帝内经》里,黄帝曾经问过岐伯,什么是“气”。岐伯告诉黄帝“此先帝秘之”,意思是说,这是不让外传的东西。在让黄帝斋戒几日后,岐伯告诉黄帝说:气是“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候就是物候的一个表现,“五日谓之候”,意思是食物一般五天会出现一个变化,那么到了十五天的时候,天地之气就会出现一次转换。“节”还是和节气有关。膝关节就是人体最大的一个节,膝盖是胃经所过,膝盖的病与胃经有关。膝盖由24块骨头组成,24块骨头跟24节气有关。古人认为小孩子一定要到一年以后才能走路,早走就会伤肺气,因为正常节气的转化与肺气相关。在饮食方面也是一样,要按照24节气来,这才叫“饮食有节”。

一、春季六节气饮食养生

春三月,也就是农历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是阳气一步步生长、壮大的阶段。《黄帝内经》养生的原则之一就是顺时养生,春季饮食养生也应该按照节气来做。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就是开始的意思,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时气候转暖,气温渐渐上升,阳气始发,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也随之上升。《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肝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酸味入肝,具有收敛的特性,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应该投其所好。因此,立春饮食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的特点,应该吃一些发散的食物,像辣味的、甜味的,而不要去吃酸味的,因为酸味的主收敛。民间一直有着咬春的习俗:比如吃春卷、吃春饼甚至吃萝卜等等,春卷、春饼、萝卜,这些都是发散的,比如春卷,春卷是什么做的?是鸡蛋、韭菜,当然还有面粉。韭菜、鸡蛋都是生发的,人在生发的春季吃,就符合了养生的原则——吃当令的蔬菜,也应了春天的生发之气。

雨水时节气候转暖,这个时候多风,气候干燥,人们经常会在这个时候出现皮肤及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但是,在雨水节气中,我国北方虽然雨水仍然较少,但是地湿之气渐渐上升,并且早上会有浮霜、飘露出现。针对这一节气特点,饮食调养应该侧重于调养脾胃和去除风湿。由于此时天气依然比较寒冷,按照阴阳八卦理论,此节气属阴,阴具有收敛的性质,所以在这个特定的季节里,是可是适当进补的,但是要轻补。如蜂蜜、打造就是很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就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容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十分重要。由于惊蛰后的天气明显变暖,不但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各种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这个时候人们需要进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抵御细菌的侵袭。惊蛰的饮食原则是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也可以适当选用补品,提高免疫力。

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因此人们保健养生也应该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

清明节气中,不宜使用“发”的食物,如笋、鸡等。《本草从新》说:“虚人食笋,多致疾也。”鸡能动风助肝火,春季正值肝阳上升世界,吃鸡就容易阴气肝木偏克。

过了谷雨便意味着春季块过去了,按照中医“春季养肝”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耀肝血。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就不能上注于目,就看不清楚东西。此时的饮食要点重在养肝明目。

二、春季食用野菜注意事项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饮食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日常餐桌上,吃野、吃素、吃粗、吃杂已成为时尚。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什么是“野”,野主要指新鲜、无污染、无毒的。《黄帝内经》中提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野菜比栽培蔬菜好的原因就是,野菜吸收大自然之气,没有化学肥料的污染。

去年春天,王大妈见公园里的各种野菜长势喜人,就采摘了一些回家食用。晚餐过后,王大妈开始腹泻,最后经医生确诊是食物中毒。其实王大妈就没有弄明白,长在公园里的野菜虽然看上去很鲜嫩,实际上已经受到了污染,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那种长在田间地头上的野菜了。

苦苦菜、荠菜、马齿苋等野菜都被称为“天然之珍”,春天是吃野菜的时令季节。但在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公路两边生长的野菜,因遭受废水、汽车尾气等污染,导致其中汞、铅等重金属含量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高,服食不慎或服食过多,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公园里的野菜虽然看上去绿油油的,但实际上,每到春天,公园会喷洒药物预防病虫害,使生长在其中的野菜受到污染。因此,采摘野菜最好到开阔的郊外,远离垃圾场和废弃的建筑工地。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有些野菜含有剧毒,错食后,会感到胸闷、腹胀、呕吐,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多数野菜性寒,多吃会损伤脾胃,出现胃痛、恶心等症状。如蒲公英、苜蓿等野菜含有可导致过敏的物质,过敏体质者食用后可能出现全身发痒、皮疹等症状。

4.夏季阳气亢盛,饮食宜清淡

一、夏季六节气饮食养生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就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

立夏后气温渐渐升高开始变热,心脏的工作强度日渐增大,所以这个时候,饮食应以顺“心”为主。孙思邈在《摄养论》中说:“四月,肝脏已病,心脏渐壮。宜增酸减苦、补肾强肝,跳胃气。”这个时候,人体出汗开始增多,需要即使补充水分,来保持机体的平衡。

小满大约在公历5月21日前后,从小满开始,小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是还没有成熟,所以叫小满。由于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我们应该根据气候特点,在养生上注意外调内养。对各种类似的皮肤病人,应该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不要吃生湿助湿的食物。

芒种节气是每年的6月6日前后,那芒种是什么意思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就是说,大麦、小麦等的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饮食调养方面,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适合清补。

夏至是24节气中的第十个,大约在每年农历五月间,阳历6月22日前后。从中医理论上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世界,养生要顺应夏季样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夏至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就会克肺金,《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夏至是多汗的季节,出汗比较多,人体的盐分损失也比较多,若果心肌缺盐,心脏波动就会出现市场。中医认为此时应该多吃一些酸味,来固表,多吃咸味来补心。

每年的阳历7月7日左右为小暑,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小暑时节证实人们一年中最忙的时间,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十分炎热,在忙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防暑降温。多饮水,是消除疲劳、缓解体内代谢的好办法。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俗话说“宁可日无食,不可日无水”,这话不无道理。根据民间经验、按结果,每天早晨饮用一杯新鲜凉开水,几年后,就会出现肾气的延年益寿之功。

大暑是每年的阳历7月23日左右,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这个节气中,饮食调养要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可以选用药粥来滋补身体。《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在《周礼·天官·医师章》里面提到夏天我们应该吃羹剂。因为夏天我们的阳气全都浮越在外,五脏最为空虚,这个时候任何滋腻的、味道重的东西对于我们的脾胃来说都是难以消化的。所以哪怕是吃肉,也要剁成很碎的末,或者煮成羹来吃,这样对我们的身体才有好处。

二、夏天吃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自古以来中医学家和民间有“生姜治百病”之说。因为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夏令气候炎热,唾液、胃液的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人的食欲,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痛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发生的疼痛、呕吐、泛酸、饥饿感等用生姜煎水喝,可使症状迅速消除。

夏季,细菌生长繁殖异常活跃,容易污染食物而引起急性肠胃炎,但是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茶沸水冲泡后饮之,能起到防治作用。用生姜水含漱治疗口臭和牙周炎,疗效显著。

夏天,人们好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对着用,很容易感受风寒,引起伤风感冒。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将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中医认为生姜能“通神明”,即提神醒脑。夏季中暑昏厥不省人事时,用姜汁一杯灌下,能使病人很快醒过来。对一般暑热,表现为头昏、心悸及胸闷恶心的病人,适当吃点生姜汤大有裨益。

姜的吃法很多,比如,喝姜汤,吃姜粥,煮菜热油时放点姜丝,炖肉、煎鱼加姜片,制扁食、水饺馅时加点姜碎,既能使味道鲜美,又有助醒胃开脾,提神,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和有助胃肠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不过,姜既然有药理作用,就应该注意它的一些用法和禁忌,以下几个问题是应该注意的:

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一般的鲜姜洗干净后就可以切丝分片。

2.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3.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但不能用于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4.不要吃烂了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它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从而诱发肝癌、食道癌等。那种“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错误的。

5.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可以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

5.秋季收敛之气,饮食当滋阴润燥

一、秋季六节气饮食养生

秋季,从立秋开始,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到冬至六个节气,即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份。干燥是秋天气候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医认为“燥则胜干”,所以燥邪为病,容易伤阴液,出现各种燥象。比如皮肤粗糙、口唇干燥等外燥症状;口干舌燥、干咳无痰、大便干结等内燥症状。因此日常饮食要按照节气来合理安排。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此时的风和夏天的风就不一样了,吹在人身上感觉凉凉的;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这时候就要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北方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什么是“贴秋膘”呢?在炎热的夏季,有厌食之感。一旦立秋,就意味着凉爽的天气快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中医认为立秋的养生要诀是,护阳养心防暑湿。夏日和长夏时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天气火热而生机旺盛,即人体新陈代谢处于最旺盛之时。现代生活常见的是用空调冷饮来消暑,而过分依赖空调冷饮则会伤害体内的阳气。中医常说“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在赤日炎炎之时仍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具体来说要注意摄入适当的补养之物,同时可多进搭配适当的汤水和粥品,这不但能清凉解暑、生津止渴,还能补养身体。

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处暑时节后的养生重点是预防“秋燥”。处暑后,气候较为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有时气温仍较高。热能伤津、伤气,燥盛则消耗津液。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梨、蜂蜜、银耳、牛奶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白露时节预防秋燥的方法是最好是适当地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以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川贝等。大家都知道人参的好东西,那它为什么是好东西?中国古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动植物都是依据其所在的水土而成就其性味的。有人说人参补气属阳,有人说它生津属阴。人参一般产于东北树林的阴湿之地,所以它首先受的是水阴润泽之气;此外,大家有机会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人参是三个枝杈,五片叶子,古人认为“三”、“五”是阳数,所以说人参是至阴之地的至阳之物,是阴中的阳,这就是它珍贵的地方。

秋分节气已经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该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集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古代医者把乌鸡、驴皮、羊肉、葱、姜、枣等视为阴阳气血之用,或调补胃气之用。我们在平时的饮食搭配上,应根据食物的性质和作用合理调配,做到因时、因地、因人。

寒露是在每年的10月8日前后,该节气要注意保养体内的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的时候,所以应该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是说寒露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个原则。寒露节气的饮食调养应该以滋阴润燥为宜,“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在此时,应该多吃芝麻、糯米等,少吃辛辣食品,因为吃过多的辛辣容易伤人体阴精。

霜降节气在每年的阳历10月23日左右,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在五行中属金,在五时中属秋,按照中医养生学的观点,霜降应该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饮食有规律,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食软、暖饮食。

二、秋季吃种子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强调的是要吃种子,植物的种子相当于卵生动物的蛋。对于种子植物来说,它的一生不论长短,都以种子为出发点,又以种子为归宿。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努力生长,尽其职责,直至枯落,一切都为了种子。果壳和种皮,干硬苦涩,很不起眼,种子里面却充满生命。考古发现千年的莲子竟还有发芽能力,真是不可思议。种子贮藏了高度脱水的高能量营养物质,为未来植物提供初期生长的养料。尤其是,种子蕴含了新生命的全部基因和丰富的生长素。生长素集中的地方,另一个是幼嫩叶片。

传统的饮食文化鼓励大家去喝小米粥,而不是去喝牛奶之类的。对于刚刚生完孩子的母亲,最佳的哺育食品一定是小米粥;此外,古时候给婴儿喝的也不是什么奶粉,而是小米粥。为什么呢?牛奶泼在地上可是什么都长不出来啊,而小米虽然粒小,但是它是种子,是可以发芽的。所以说,中国人非常注重食物的“性”。记得以前在农村,春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买小鸡,那喂小鸡什么呢?小米。小鸡一般都长得很快,可悲的是,给小孩子喝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奶粉,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人的身体总是毛病之一。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粮食丰收的时候,这个时候年轻人可以去吃新打下来的粮食,新的种子。但是要注意,如果老人吃了的话,容易把他们的老病根给勾起来,所以老人到了秋天在饮食上还是要以旧粮为主,不要过度地吃新粮,这是秋季饮食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

6.封藏之季,冬季宜进补

一、冬季六节气饮食养生

从立冬开始,经历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为冬季。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在农历上习惯将这一天作为冬天的开始,在阳历上大约是每年的11月7日左右。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民间有“入冬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的营养。立冬后的调养切记“养藏”两个字。那么在实际生活中,立冬日我们该怎样注意饮食养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小雪,意思是刚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候,在每年的阳历11月22日前后。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灰暗的,这个季节宜吃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温补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茸等;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熬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另外,要多吃炖食和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

大雪,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表示降雪开始大起来,时值每年阳历的12月7日前后。此节气最好进行温补为宜,在这里向大家推荐海带。在大雪节气为什么要多吃海带呢?这是因为,从中医角度来说,海水性属阴冷寒凉,生长于此的海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海带性味咸,长期食用还有温补肾气的作用。因而,冬季食用海带,可增加人体的抗寒能力。现在向大家推荐一个简便易做的海带粥:用海带10~15克,粳米100克,皮蛋一个,同煮粥,用少量食盐(或白糖)调味食用。该粥有软坚、降压、利尿作用,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等病患者可长期食用。

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阳历的12月22日或23日。古有“日短”、“日短至”之说,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冬至就类似于一天当中的子时,在这个时候是一阳生,就是说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那么我们该吃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但是,中国的节气非常准确,时间可以精确到几点几分。所以,在冬至前要补的话,就可以吃当归、生姜、羊肉汤。如果是下午4点以后冬至到来,一阳已经升起了,这个时候可以吃鸭子,因为鸭子的气是平和的,所以要想平和阳气的话就应该吃鸭子。

每年阳历的1月5日前后是小寒节气。祖国医学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所以,虽然小寒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按照我国的民间传统,小寒一过,我国就将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四九天,不过寒冷的天气人的胃口总是不错,因为总觉得吃饱了才能抵御寒冷的天气。可胃口好了,难免会加重我们的肠胃负担,怎么办呢,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简单易得的东西——山楂。山楂性微温,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敛止痢的功能。它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消食健胃。中药中的消食健脾药各有特点,有的消面食,有的消肉食,而山楂就是消肉食积滞的上品。但是,山楂吃多了有活血破气的不良作用,所以病后体虚者还有孕妇不要多吃这个。

大寒时值每年阳历的1月20日前后。按照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准备年货。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由于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在饮食上与小寒也略有不同。首先,冬三月的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其次,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做准备。最后,还要考虑大寒期间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日常饮食中常用的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食物有紫苏叶、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等。例如,当有人因外感风寒而致轻度感冒时,常常会用生姜加红糖水来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二、冬季适量喝酒

冬至已过,天气渐冷,许多人喝酒时喜欢比平时多喝上几杯。家在农村的张大伯,每到冬天就爱喝一些白酒来暖身。最近,他专门泡了一坛药酒,每天早晚都要饮上一大杯。刚喝下去时身体是热乎乎的,但酒劲一过后,人反而觉得更冷了。不仅如此,他最近还老爱咳嗽,一咳就咳个不停,上气不接下气。到医院检查,原来是哮喘病发作。医生警告他,哮喘发作最直接的原因是张大伯喝了过量高度数的药酒。

现在大家处于应酬都或多或少喝一点酒,但是喝酒一定要适量,张大伯就是喝得太多了,药酒只要喝一小杯就可以了。就像劲酒做的广告一样:“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意思就是说要适量,适可而止。现在由于很多人喝酒无度,导致身体疾病的事例越来越多,这使得很多人认为酒不是好东西。其实,在中医中,酒并不是一无是处的,酒有“浓媒”之称,就是指酒可以用来浸泡药材。中医药发展史上,素有“医源于酒”、“酒为百药之长”之说。汉字繁体的“醫”的下半部分“酉”在古汉语中即代表酒。此外,在寒冷的季节里适量地喝点酒,能促进血液循环,达到保暖的效果。

人到冬天,体表的气血全部都回来了,吃的也比其他任何季节都多,这一点,在女孩子身上表现最为突出。我的一个同学,其实身体也不胖,但是天天喊着减肥。去年冬天,在路上碰到她,她就开始抱怨她的体重又上升了,一到冬天就特别能吃,体重就飙升。其实,人在冬天就是要多吃东西,因为你要“藏”,如果你节食,在冬天不好好“藏”的话,那到了春天你用什么来生发?前面几个季节是不主张吃太滋腻的东西的,但是在冬天,我们就可以吃一些味道厚的或者有点滋补功效的食品,因为身体里的热气可以化掉滋腻。在孔子的著作和《周礼·天官·医师章》里面都提到要化滋腻,最好喝一点饮剂,就是类似于醪糟酒之类的东西。中医药学认为酒是一味药物,其性味属“苦甘辛热”,可以“行经络、御风寒、通血脉、行药势”,并可主治“风湿痹痛及胸痹诸症”。这就是为什么提倡在冬季适量饮酒。

中医理论认为酒是湿邪和热邪,饮酒过量或长期饮酒就会出现湿热伤脾胃的现象,如恶心呕吐,口渴发热烦燥等。

古代中医认为:喝酒可以壮胆。为什么呢?因为酒的气是很彪悍的。酒到了胃里,它的气就往上走,酒气往上走,肝胆就横起来了,《黄帝内经》里讲“肝胆横浮”。这个时候的人,胆子就特别壮,就敢胡说八道。醉酒之后说的话有可能会给你招来灾祸,因此要注意控制量。

酒喝得多了会“烂胃腐肠”,对肠胃是有坏处的,一次大量饮酒会出现急性胃炎的不适症状,连续大量摄入酒精,会导致更严重的慢性胃炎;此外,过度饮酒对肝脏的损伤也非常大。一位中年人,患急性黄疸型肝炎后,肝功能刚恢复正常出院,适逢新春佳节婚宴接二连三,开始他还能牢记出院时医生的一再嘱附,做到了不管什么酒,也不管什么人劝说,确实一滴不沾。可就在一次特殊的餐桌上,一位挚友问他闻到什么味道时,他终于也拒绝不了扑鼻而来的茅台诱惑,心想只饮一小杯尝尝新总该不会出事吧!可就是在喝下这杯酒后的第二天,他发现自己小便发黄了,乏力、恶心……就是这杯酒引起他肝炎复发,并很快发展成急性重型肝炎,终因抢救无效而丢掉了性命。

俗话说酒后乱性,指的是过量饮酒后易闹事,容易引发各种犯罪。酒醉后大脑神经麻痹,人的自控力差,情绪易激动,酒醉后驾驶极易出交通事故,酒醉后与人争吵也易引发斗欧,甚至引发人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