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何处不寂寞
20445600000026

第26章 领悟失意时的寂寞,才能享受得意时的淡然(1)

古来圣贤皆寂寞。很多时候,可能我们的才能没有被领导及时地发现,一个人在寂寞的角落里无人问津,这个时候的落寞只有自己忍受,那是一场痛苦的挣扎。这时我们是应就此自暴自弃,还是对暂时的得失不以为意,努力坚守等待云开雾明?须知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面对挫折我们要能够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保持一种恬淡平和的心境,才能在得意之时保持淡然不迷失。

一蓑烟雨任平生

挫折是人生的常态,遭遇挫折不应一味放大痛苦让其充塞心灵,应学会调适心弦,坦然面对。

晚年遭受贬谪的苏轼面对人生的挫折,洒脱地吟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正视挫折、淡化苦痛的平和心境,磨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实际上,苏轼用象征手法写出自己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

苏轼(1037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未。

嘉祜元年(1056),虚岁21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祜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开始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友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20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桩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做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下狱后生死未卜,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问即定下不杀言官、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在办完公事之后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起用为相。苏轼于是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在此期间,苏轼处在人生的顺境之中,但依然坚持他的淡泊。“人在玉堂深处”时,却怀念黄州东坡雪堂“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他还告诫自己说:“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元祜六年(1091)三月,自杭州知州入为翰林学士承旨时作《八声甘州·寄参廖子》词,偏要表白自己:“谁似东坡老,自首忘机。”苏轼这种在顺境中淡泊自守的品格难能可贵。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进行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祜六年(1091),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元祜八年(1093)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被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0)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的确,苏轼的一生曾有人用“霉”字以蔽之,甚至上升到风水上面,说他是“生在眉山,倒了霉运”。对于苏轼这样一个做过大官的文学天才,而且在北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贬再贬的仕途怎一个霉字了得。但苏轼之所以是苏轼,不仅在于他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官贬便贬了,可也不会自怨自怜到像屈原那样去投江自尽,写出来的词极少有幽怨之作,依然是那么的豪气冲天,对待生活还是那么的积极,这也看出他人生境界的高远。

失败的收益

人生是什么?得意者说它是美酒;失意者说它是苦水;成功者说它是彩虹;失败者说它是阴云。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平平坦坦,风平浪静,在这条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难免会遭受到大大小小的挫折与失败,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没有河床的冲刷,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

哈佛所有的毕业生们:

首先我要说的是:“谢谢你们。”这不仅因为哈佛给了我非比寻常的荣誉,而且为了这几个星期以来,由于想到这次演说而产生的恐惧让我减肥成功。这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现在我需要做的就是一次深呼吸,眯着眼看着红色的横幅,然后让自己相信正在参加世界上受到最好教育群体的哈利·波特大会。在今天这个快乐的日子,在我们聚在一起庆祝你们学习上的成功的时候,我决定和你们谈谈失败的收益。

对于我这样一个已经42岁的女人来说,回头看自己21岁毕业时的情景,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我的前半生,我一直在自己内心的追求与最亲近的人对我的要求之间进行一种不自在的抗争。

我曾经确信我自己惟一想做的事情是写小说。但我的父母都来自贫穷的家庭,都没有上过大学,他们认为我异常活跃的想象力只是滑稽的个人怪癖,并不能用来付抵押房产,或者确保得到退休金。他们十分希望我再去读个专业学位,而我却想去攻读英国文学。最后,达成了一个双方都不太满意的妥协:我改学外语。可是等到父母一走开,我立刻报名学习古典文学。

现在我忘了自己当时是怎么把学古典文学的事告诉父母的了,他们也可能是在我毕业那天才第一次发现这件事情。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科目中,我想他们很难再发现一门比这个更没用的课程了。

我想顺带着说明,我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观点而抱怨他们。现在已经不是抱怨父母引导自己走错方向的时候了,如今的你们已经足够自己做主来决定自己前进的路程,责任要靠自己承担。而且,我也不能批评我的父母,他们只是希望我能摆脱贫穷。他们以前遭受了贫穷,我也曾经贫穷过,对于他们认为贫穷并不高尚的观点我也坚决同意。贫穷会引起恐惧、压力,有时甚至是沮丧。这意味着小心眼、卑微和很多艰难困苦。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穷,确实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事情,只有傻瓜才对贫穷本身夸夸其谈。

我在你们这个年龄时,最害怕的不是贫穷,而是失败。

在你们这个年龄,虽然我明显缺少在大学学习的动力,花了很多时间在咖啡吧写故事,很少去听课,但是我知道通过考试的技巧,当然,这也是许多年来评价我以及我同龄人是否成功的标准。然而,你们能从哈佛毕业这个现实表明,你们对失败还不是很熟悉,对于失败的恐惧和对于成功的渴望可能对你们有相同的驱动力。

当然,最终我们所有人不得不为自己决定什么是失败的组成元素,但是如果你愿意的话,这个世界很愿意给你一大堆的标准。根据任何一种传统标准,可以说,仅仅在我毕业7年后,我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失败。我突然间结束了一段短暂的婚姻,并失去了工作。作为一个失业的单身妈妈,在这个现代化的英国,除了不是无家可归,你可以说我要多穷就有多穷。我父母对于我的担心,以及我对自己的担心都成了现实,从任何一个通常的标准来看,这是我知道的最大失败。

现在,我不会站在这里跟你们说失败很好玩。我生命的那段时间非常的灰暗,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我的书会被新闻界认为是神话故事的革命,我也不知道这段灰暗的日子要持续多久。那时候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任何出现的光芒都只是希望而不是现实。

那我为什么还要与你们谈论失败的收益呢?仅仅是因为失败和脱离失败后,我找到了自我,不再装成另外的形象,我开始把我所有的精力仅仅放在我关心的工作上。如果我在其他方面成功过,我可能就不会具备要求在自己领域内获得成功的决心。我变得自在,因为我已经历过最大的恐惧。而且我还活着,还有一个值得我自豪的女儿,我有一个陈旧的打字机和很不错的写作灵感。我在失败堆积而成的硬石般的基础上开始重铸我的人生。你们可能不会经历像我如此大的失败,但生活中面临失败是无法避免的。永远不失败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活得过于谨慎。

失败给了我内心的安宁,这种安宁是顺利通过测验考试所得不到的。失败让我认识自己,这些是没法从其他地方学到的。我发现自己有坚强的意志,而且,自我控制能力比自己想象的强得多,我也发现自己拥有比红宝石更真的朋友。从挫折中获得的知识更充满智慧、更富有活力,它会使你在以后的生存中更安全。除非遭受磨难,你们不会真正认识自己,也没法知道你们之间关系有多铁。这些知识才是真正的礼物,他们比我曾经获得的任何资格证书更为珍贵,因为这些是我经历过痛苦后才得到的。

在我的演讲快要结束时,我对大家还有最后一个希望,这是我在自己21岁时就明白的道理。毕业那天和我坐在一起的朋友后来成了我一生的朋友。他们是我孩子的教父母;他们是我碰到麻烦时能寻求帮助的人;他们非常友善,他们是不会为了我在死亡复活节那天用他们名字而控告我的朋友。在我们毕业的时候,我们沉浸在巨大的情感冲击中,我们沉浸于这段再也无法重现的共同时光内。当然,如果我们中的某个人将来成为国家首相,我们也沉浸于能拥有极其有价值的相片作为证明的兴奋中。

因此今天,我最希望你们能拥有同样的友情。到了明天,我希望即使你们不记得我说过的任何一个字,但希望你们能记住塞内加,他是我在逃离那个走廊,回想进步的阶梯,寻找古人智慧时碰到的另一个古罗马哲学家,他说过的一句话:“生活如同小说,要紧的不是它有多长,而在于它有多好。”

我祝愿你们都有幸福的生活。

谢谢大家。

这是《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女士于6月5日参加哈佛大学2008年的毕业典礼时的一段演讲。她被授予哈佛荣誉学位,并作为特邀嘉宾做了精彩的演讲。

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苏格拉底说:“其实快乐并不需要刻意去寻找,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只要你们融入生活,有目标,有追求,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并做好每一件事,那么快乐就会如约而至。”

美国《时代周刊》上曾登过一篇文章,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个士官在瓜答卡纳岛战役中被炮弹碎片刮伤喉咙,输了七筒血。他写了张纸条问医师:“我能活下去吗?”医师回答说:“能。”他又问:“我还能讲话吗?”他又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于是这个士官在纸上写道:“他妈的,那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此时此刻,你为什么不停止忧虑,说一句:“他妈的,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也许你就会发现,事情其实微不足道,不值得你如此操心。

罗根·史密斯说过一句极富哲理的话:“人生命中只有两个目标:其一,追求你所要的;其二,享受你所追求到的。只有最聪明的人才可以达到第二个目标。”

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当自己春风得意之时,便会感觉生活处处充满阳光;而一旦遇到困难,或身处逆境时,就觉得生活灰暗,甚至感到世界的末日即将来临。其实,我们每个人拥有90%的长处,而只有10%的不足。问题是,你如何发现和对待这90%与10%的关系。当你将自己的90%与他人相比时,你不禁会感叹:啊,原来我如此富有!

当艾迪·瑞肯贝克和朋友在太平洋上绝望地漂流了21天之后,说道:“我学到了一点——人只要有淡水喝,有东西吃,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生活中,约有90%的事情是好的,10%的事情是不好的。如果你想过得快乐健康,就应该把精神放在这90%的好事上面;如果你想着担忧、操劳,或得消化不良症,就可以把精力放在那10%的坏事情上面。

《格列佛游记》一书的作者斯威夫特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颓废的厌世主义者。每次过生日时,他都黑衣素食,以示对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感到遗憾。虽然如此,他仍然赞美幸福是促进健康的最大力量。他说:“世上最好的医师是节制医师、安静医师和快乐医师。”我们也许都能受到这位“快乐医师”的免费服务,只要我们注意自己拥有的可贵财富——比故事中阿里巴巴的财富还多。你会向亿万富翁出卖自己的眼睛、手足、听觉、孩子或家人吗?把你拥有的资产加起来,你就会发现,纵使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人所有的金银堆聚起来,也买不到你所拥有的一切。

但是,你为这一切而心怀过感恩吗?没有。就像叔本华说的:“我们很少想到自己所拥有的,却总是想到自己所没有的。”这就是人世间最大的不幸。

著名作家梭罗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是告诉自己一个好消息。然后,他会对自己说:“我能活在世间,是多么幸运的事。如果没有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我就无法听到踩在脚底的雪发出的嘎吱声,也无法闻到木材燃烧的香味,更不可能看见人们眼中爱的光芒。”于是,他每一天都满怀对生命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