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99%的富人,都默默在做的35件事
20438000000011

第11章 不喝很多酒,只多品好酒

饮酒是一种文化,千百年来,人们把酒宴当成文明、礼貌的交际场所,以这种形式来叙叙旧,谈谈心,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很早就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如今,饮酒似乎变成了“喝酒”,人们不再是细细品味酒的味道,而是喝得烂醉如泥,这既伤自己的身体,也影响与他人的感情。其实,饮酒有度,而且饮高质量的酒,方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味。

在交际过程中,酒的作用已经越来越为人们广为利用,酒作为交际的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沟通彼此之间的感情,传递友情,都发挥了独到的作用。喝酒也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方式,无论男女都一样。酒文化更是历史悠久,有太多学问值得研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忽忽悠悠,飘飘然然,如梦似幻……应是人间最美事。有能力享受美酒的人,应该自有一番体会。而往往很多人驾驭不住喝酒的量度,在一些场合里喝得大醉酩酊,更有甚者醉得一塌糊涂,丑态毕露,就会对其个人形象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那些有智慧的富人,不会喝太多的酒,不仅是从自身考虑,更是不想影响到别人的生活。

陈静,普罗旺斯酒窖的执行董事。也是一位如红酒般的女人,虽然不是那么艳丽的红,但赏心悦目,飘溢幽香。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陈静在广州参加了一次专业的品酒会。于是从那天起,她就疯狂地爱上了红酒。而在这之前,她是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平时有很多机会出席各种社交场合,品味不同类型的红酒,但是却一直没有机会深入了解红酒深厚的文化底蕴。陈静发现,女人碰到好酒和好男人,都不可能浅尝辄止。而好酒和好男人一样,可遇而不可求。接下来,她用了一年多,去钻研有关红酒的专业知识,并向行业人士进行请教。

陈静说,品酒是一件用舌头味蕾去做的事,红酒的品鉴可以从红酒的颜色看出其年份,从香味中闻出葡萄的品种,从口感察觉葡萄的成熟度。现在,她几乎每天都会喝上一小杯红酒,但绝对不会贪杯。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注重健康的女人,红酒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睡眠,还能起到养颜美容的作用。所以,喝红酒不在乎喝多少,在乎的是能否给自己带来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情。

在不断地与红酒接触中,陈静更深刻地体会到,好酒如同优秀的音乐和艺术品一样,一定要和懂它的人一起分享。在与亲友举杯同饮的那一刻,我们可以读懂彼此的心情和品位。在与红酒打交道的日子里,我品出了生活的各种滋味,也会变得越发成熟、灿烂和优雅。

不喝很多酒,只多喝好酒,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就在于他的理性,能够对自己进行节制。贝多芬曾经说过,人们应当以理性来面对一切。所以不管是在最快乐、惬意还是在惬意、忧愁、恼火时,理性就是镇住各种脾气的唯一要素。萨迪曾经很形象地比喻,理性对感情的掌握,如同一个软弱的人落在泼辣的妇人手中。所以说节制不但是一种约束、责任,更是一种能力、境界。人如何才能变得有理性,关键就在于如何学会节制,来战胜自己意念中那些不合理的欲望,继而改进自己的缺点,让一些不正常、不好的生活习惯得到改善,使思想中的一些卑鄙因素甚至那些不好的思维方法,以及变态的心理和不正常的观念进行改进或丢弃,以让自己的一举一动合乎赏识。

节制就是要控制自己,把握好自己活动的范围,而不至于让自己出格。巴尔扎克曾说过,只有那些晓得控制他们的缺点,不让这些缺点控制的人才是强者。所以那些在事业上成功的人,总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和情感。节制就需要限制自己,要为自己规定一定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不许超过,超过就会出现危险的可能,就如孙悟空给唐僧划得保护圈一样,划圈者总会明白,在这个圈内不会有危险,但出了这个圈就说不准了,结果唐僧出了这个圈,还真被妖怪给卷走了。所以要用强有力的自制力力约束自己,以防自己跑出这个圈后,出现什么不利的影响。节制就需要克制自己,要用坚定的态度,来抑制自己的感情,冷静地对待一切问题。制约就是要驾驭自己,通过自身的力量来支配、掌握自己,所以歌德坦言相告说,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所以一定要做自己的主人。

节制就是对自己的限制、制约、克制。所以就要求人们,在规定的范围内,不但要用强有力的方式去管束、约束。所以塞尼其认为,有自制力的人就是强有力的人。节制既是一种心理、思想活动,也是一种行为方式的外在表现。节制就是要征服自己,通过对自己思想的洗涤,用自己身上的真善美来战胜内心的假、恶、丑。司马迁说过,自胜之谓强,傲不可长。傲是一个人意志脆弱的表现,所以要认清人性中的脆弱,不可纵欲,欲望之念好比是大海,当人们沉溺其中时,就会很难爬到岸边。所以一个理性的人,应做到乐极志不可满,气不能盛。所以节制就要认识上清醒、情绪上冷静、态度上沉稳、意志上坚定、行为上强硬。

孔子说过,克己复礼为仁,所以克已,就要把自己的行为举止克制在“礼”的范围之内。“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进一步阐述了儒家理论上的克制。克制与节制都是对人的欲望的控制,让人们尽量不去碰那欲望里面的水,欲望之水是充满着无穷诱惑的,喝得越多就越觉得口渴,所以为人处事要有节制,时时约束自己的欲望,不纵欲,不所欲为。

不多喝酒,就要求人们有一种追求美好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有时候人们因为迫切地需要完成一件事情,而不得不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找一件次货来马虎完成。比如你很急切要换一个白色的窗帘,但到处都买不到,结果却就买了黄色的。可是第二天在另外的地方发现白色窗帘时,心情中的后悔就可想而知了。宁缺毋滥,就是一种坚持追求最美的心态。人生总会存在残缺,但要在残缺当中做到最好。

每个人都是俗人,而富人突破俗人的界线,也就跃入另一种难得可贵的角色。特立独行的李敖在大学日记的一句话:有五分钟无所事事的生活,你便沦为庸人的行列了。当然,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的话,全世界几乎已经全沦落为庸人。但至少给我们这样的信息:庸人和俗人其实是同一种人,他们的共同致命点就是难以克服一个“懒”字,因为思维中只有“凑合”的想法,所以凡事不愿意尽力而为,因而会感觉无所事事。虽然一般人很难以逃出庸俗之人的行列,但只要坚持宁缺毋滥,虽然不能做到极致,但能让你有所成就。

坚持自己的真善美,并非坚持真理上的完美,每个人会根据自身的价值和品味设立不同的心理标准。因为急于完成的原因而降低标准,实则是对自己价值的否认、降低和不尊重。所以,宁缺毋滥,坚持等待,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和对自己生命的尊重。这些理论虽然很难去践行,但并不是完全不可操作。宁缺毋滥,要的是一种有坚强意志力的生活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宁缺毋滥的态度,能让我们的理想和追求保持着正确的方向。

不多喝酒,需要人要有一种品位,品位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生活质量,它反映一个人的情趣。品位是思维,是涵养,更是一种凝练的人生的态度,是对自然、对美、生活和谐亲近的本能认同,也是对艺术的独物质感知力、鉴赏力。是从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提炼出来的。品位不是奢侈品,不一定就是对奢侈品的消耗,是一个人身上元素的组合。或许没有漂亮新潮的衣服,但一定要干净整洁。衣服是人的脸面,穿名牌时装未必一定很有品位,穿着质朴的人也不一定就没有品位。

细节里总能包含你的审美和情趣,含有你的细腻,以及你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有品位的人总是很注重细节,注重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作为男人要大度、优雅、谦让、不拘小节;作为女人要温和、包容、静谧。

品味强调人与人的和睦,人与自然的和谐。万物的灵性源于自然,自然的运作使人拥有灵气和光辉,珍惜自然就是珍爱生命。品位不能破坏自然,品位不能影响人的健康。品味是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内涵,它只流露于每人的举手投足之中,高也一生,低也一世,有什么样的情趣,就决定人有什么样的品味。品味是“生活”还是“活着”的明显区别。

做人要有品味,做事要有品格。这要求我们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磊落地做事;做人要清清白白,做事干净利索。良好的做人品质是兢兢业业干事的基石,是做好事、做成事的前提条件。古人云:德为立身之本,才为处事之道。人首先要做的是修身养性,要通过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以良好的道德素质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成为道德的高者、做事的能者,在与人相处和各种社交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无穷的魅力。

做人要有品味,就要做人要经得起别人品评,让人愿意去品味,就像陈年老酒一样去慢慢地体味那份醇醇香醇厚,引申到人品就是德才兼优,与别人相处时让人愉悦,离别时让人眷恋,真真切切地让人感觉陶醉的滋味。做事要有风格,就是要什么事都要心中有数,游刃有余,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不做出格的事,既要有愚公移山的勇气,又要有成就事业的素质;既要有处惊不乱的气魄,又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有鸿鹄之胸襟,又要具备雄鹰展翅的本领。在做事之前,就能让你感到有资格,而且一定能做成。做的过程让人放心,做出的成绩让人赏心。

做人要有品味,做事要有风格,就是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品味人生,所说所做要高品位、高格调,既耐人寻味,又让自己在过程中不会自觉地陷入玩味。在入世涉世之初就开始注重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活得有滋有味,切实感受到生活的魅力,用心享受生活的愉快;在生活中愉快地干事,在干事中愉快地生活,尽最大力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身的价值。即使不能立德、立言、立功,但也要一定能经得起世人品评。如此旷达大度,健康幸福,不失为一种惬意人生。

做人要有品味,做事要有格,说起来简单,做到却也的确要费些周折。要立身处世,就必须修身养性、汲取人类的精华,在锤炼自己的品格中,常怀律己之心,常揣鉴己之镜。向古人学习,学习美德;向今人学习,吸取潮流中的精华。在学习中修正,在修正中学习,以螺旋的形式不断攀升,提升品位,打造人格魅力,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类社会。在品味个人幸福的同时,也让别人品味自己,这样的人生才有有品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