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加入WTO如何经营私营公司
2041900000034

第34章 制定发展规划,不做无头苍蝇(2)

但这就容易形成一种惯性,形成一种心态,也就是旺盛的高速扩张、高速增长的心态。这种高速扩长的性情甚至比国有企业盲目扩张的心情还急切,因为国有企业的扩张冲动主要是来自于决策者的行政冲动,而私营公司的扩张冲动,还会受到上级的行政约束和资金瓶颈的约束,私营公司的投资扩张决策过程简单,没有那么多程序,主要是当家人的一句话。

这些成功的私营公司能够在不长时间里爆发,这一点使私营公司的老板处于极度自信的状态,因为他曾经取得或还在获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增长,很多公司可不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的增长速度,无论是资产规模,市场份额,还是利润回报,都是百分之十几的增长速度。开始几千元钱资本起家甚至白手起家,几年下来搞到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十几亿的资产,简直像天方夜谭一样,不仅别人难以置信,就是私营公司企业主自己开始也绝没有想到发展得这么快。但这毕竟是事实,是他亲身创造的奇迹,所以他就有理由相信,今后他还会不断地取得这样的奇迹,所以他就根本不满足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的正常增长速度,总是处在高度亢奋中。

正是这种高度亢奋,带来不理性的决策,把公司始终置于高风险中。实际上,就公司发展而言,总有一个成长周期,不可能总是以翻番的速度增长。开始时基数小、规模小,再加上遇上特殊的机会,可能超常规地发展,但公司大了以后,速度总会有所下降。再者说,机会也不是总能有,即使有也不是次次都能赶上。所以,公司成长到一定阶段,公司的行为目标和心态应当适时地从赢利极大化,从不畏惧高风险逐渐转向风险最小化,利润正常化。但这一点对于曾经取得过辉煌成就的私营公司企业家来说,往往难以做到。贪大求快,这是导致许多私营公司出现产业问题的重要原因。

北京的一批卓有成就的私营企业家曾邀请北大的厉以宁教授给他们作一个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的报告。在讨论时,厉以宁教授提出,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私营公司应当注意做好两件事:一件事是收缩战线,不要把规模搞得太大,不要把战线拉得太长,该收就收;另一件事是赶快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增加资产的可流动性,以应付瞬息变化的经济形势。但是,有许多私营企业家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厉以宁教授的思想太过保守,现在不仅不能慢还要更快,不仅不能收缩,还要更大。他们所持的两个理由是:一个理由是说他们能够快,过去几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为什么现在公司实力雄厚了反而要收缩,反而要放慢速度呢?另一个理由是说反正现在已经欠了一屁股债,如果速度放慢下来更会出问题,一共有10个瓶子,只有5个盖,只有加速倒腾才能运转,一停下来就死定了,越是搞大,才越可能从银行借出钱,越是借的钱多,银行越拿你没办法。这理由听起来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是依据以前的发展情况所下的定论。在中国经济入世后的今天,如果继续持这种态度,势必走向企业彻底的瓦解。

3、过热的“空心化”

我国私营公司发展目前面临的第三个成长性的问题,在于怎样尽快实现产业规化。相当多的一部分私营公司在开始起步时都具有非正规产业的特点,经济学上又有人把这种非正规产业称作“亚产业”。所谓非正规产业,简单地说就是公司究竟属于哪一产业说不清楚,公司并没有稳定的产业特征,一会儿生产这个,一会儿生产那个,一会儿在这个领域试试,一会儿又跑到另一领域试试,上项目快,下产品也快,公司成立快,解体也快。总之,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哪儿能赚钱,或者说觉得能赚钱就干什么,没有一个稳定的持续的产业发展领域,在完全不相干的行业之间飘来荡去。

我国私营公司开始阶段具有这种正规产业特征是正常的,因为起步总有一个探索过程,再加上中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机会本来就多,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力也大。但问题在于,这个过程对一些公司来说不能太长。太长,公司就不成为公司,就永远长不成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总不是长久之计。出现这种长期游击队式的做法,或者是因为开始选择项目就不谨慎,朝三暮四,或者是选了项目之后缺少深入开拓的勇气和毅力,没有耐心。更重要的是,某种投机心理过强,耐不住寂寞,不想艰苦耕耘,只想尽快收获,是一种典型的短期行业,越没兴趣越从事实业,公司就越难有安身立命的基础。有人曾说,搞了贸易的人绝不愿再回去搞实业,搞了证券的人绝不会再去搞贸易,搞了期货的人绝不再愿意去搞证券。他说这是赌啊,只能越赌越大,越上瘾。所以,怎么尽快相对稳定自己的产业位置,为公司确定相对明确的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是目前相当一批私营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搭上世界经济的高速列车

中国踏进WTO的门槛,进入了一片既广阔又陌生的领域,对于私营公司来说充满了种种机遇与挑战,前面是一条不归路,没有选择,私营公司努力向前冲吧!冲出去,就会迎来一片崭新的蓝天。

首先,入世后,中国既有履行的义务也有应享受的权利,既面对挑战也面对机遇。我们应当看到,义务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国内,是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和履行对外承诺的结果;权利和机遇则主要体现在国外,体现在外国向中国的产品、服务和投资更大程度地开放市场方面,这是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的结果。中国企业要想享受入世后的权利,要想抓住入世后的机遇,就要向海外进军,企业只有走出去才能享受权利,才能获得发展机遇。

其次,走出去也就是跨国经营和国际化经营。走出去可以大体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贸易层次,包括对外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承包劳务;另一个投资层次,主要指的是海外投资设厂开店。入世后,私营企业除了在出口贸易方面可以获得大为改善的市场进入机会以外,在开展海外投资方面也将获得比以往更有利的条件,因为根据对外开放的原则,入世后中国企业将可以进入一些外国的服务行业进行投资,并且已创办起来的中国海外企业也可以在东道国享受到国民待遇。

再者,从理论上来讲,入世后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将有所减少,遇到此类调查后,中国可以借助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求得解决。但是,考虑到入世后中国企业的产品进入国外市场将更加容易,以及美国和欧盟均保留了在中国入世后15年内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条件,所以,入世后中国出口商品仍将面对反倾销调查。1987年至1997年,WTO成员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有247起,裁定倾销成立的占到64%。1993年以前,中国每年向欧盟出口的彩电100万台以上,但几轮反倾销下来后,到1999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彩电仅为3万多台。对付反倾销调查的方法除了有关企业联合起来应诉以外,还有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变国内生产国外销售为国外生产外销售,也就是进行海外投资,设立海外企业。中国企业应当学会通过海外投资的方式走出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反倾销调查。

中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也具有由多方面的比较优势(规模、资金、品牌和适用技术等)构成的可能性。海外投资的主体应多元化,除国营大中型企业外,私营企业也应成为海外投资的主体之一。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一些私营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在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中,四通集团、万向集团、杉杉集团、新希望、华为、科龙、鹿王、格兰任、森达、健力宝、东方集团等,都已不同程度地走向国际市场。例如万向集团自1994年以来先后在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等7个国家设立了10家公司,并采取本土化经营战略,有效地提高了集团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新希望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发挥其技术和品牌优势,以国产设备和原材料为主要投资方式,在越南、菲律宾等国设立了饮料加工厂。客观事实说明,企业做大之后必须进行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可以更好地配置资源,可以更好地寻找获利市场,可以使企业规避和防范风险,总之,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私营企业是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发展起来的,生命力极强,不怕市场竞争,在管理体制、用人机制、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市场洞察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这点来看,它们走向国外投资办厂,将更能适应国外成熟市场经济的环境。

私营企业有到海外投资的愿望。许多私营企业已同国外客户建立了贸易等方面的联系,为了加深联系,为了巩固和开辟市场,一些企业产生了到海外投资的要求。海外投资办厂是私营企业从输出制成品牌向输出生产制造能力的转变。私营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有利于私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规模扩张。

◆私企如何提高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企业在一定的外部经济环境下,成功地进行国际生产与经营活动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企业能够更有效地从事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较国外竞争者更具有市场吸引力。中国的私营企业必须提高国际竞争力,只有国际竞争力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才能在入世后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以下措施有利于私营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1、扩大私营企业规模,鼓励私营企业之间以及私营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之间的购并,购并中坚持求强原则第一,求大原则第二,注重实现资产的统一。通过购并和自我发展,组建起一批私营企业集团,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2、私营企业要注意保护自有知识产权,注意保护无形资产,要及时在国内外进行商标和专利注册;注意培育品牌和名牌,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保护、挖掘和发挥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四个重要环节。私营企业一定要树立品牌是资产、品牌是优势、品牌是竞争力的意识。

3、人才竞争是一切竞争的基础。私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和开展海外投资活动,就必须要拥有一批熟悉国际经贸规则与惯例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外语、外经贸、金融、营销、企管、财务、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此要注重引进和培养人才,要制定一些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要有留住人才的诚意和方法。

4、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私营企业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要不断是推出新产品,做到既有新产品在生产,又有新产品在储备和研制中。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管理制度和营销创新。

5、要处理好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关系。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面对的。多元化经营分为两种:一种是与主业相关的多元化经营,如冰箱厂家生产空调;另一种是与主业不相关的多元化经营,如冰箱厂家生产药品。私营企业在进行产业升级和规模扩张时不要盲目追求多元化,新进入的行业要经过充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要尽可能与现有的生产经营主业有关联,进入毫无关联的行业时要特别谨慎。

6、私营企业应克服自身的家族引力和缺陷,理顺产权关系,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争取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家族式企业在私营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中较多。家族式企业在企业创立初期和企业规模不大时有其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但当企业规模较大或走向国际市场时,其产权不清、管理不规范的缺陷便显现出来,因此,必须对其产权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其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向前发展,提高竞争力。

◆为私企踏入世界开启大门

由于私营企业自身还存在一些有碍发展的种种不利因素,所以需要国家政策上给予帮助与支持。

首先,政府应给予私营企业平等待遇。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私营企业与国营企业相比在若干方面还没有享受到平等待遇,比如在海外投资的审批、海外融资与海外上市(H股、N股和S股等)、国内上市、外贸经营权、外经经营权等方面对私营企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待遇。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逐步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应该逐步给予国内的私营企业平等待遇,为各种类型的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为私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此,我们应把私营企业与国营企业同等看待,在海外投资的审批、外贸经营权和外经经营权的发放以及海外上市和海外融资方面也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同时,在人员出国、资金和设备调出等方面也应提供方便。

其次,国家要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和积蓄资本实力提供金融政策支持。

这方面主要表现为给予更多私营企业国内股票上市权和贷款支持。允许和批准更多的私营企业在A股、B股和即将建立的创业板上市,对私营企业而言是一项大政策,它对于私营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私营企业在国内的实力壮大了,到海外投资企业也就有了能力和竞争力。在即将建立的创业板(又称二板或科技板)中,对私营企业在上市条件的要求方面应与其他类型企业一视同仁。创业板对于私营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高科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多为具有潜在成长性的新兴中小型企业,上市条件如营业期限、企业规模、盈利能力、股本大小等均比主权市场宽松,但信息披露、投资人等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除给予更多私营企业股票上市权以外,国家还应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给予私营企业平等的机会。

第三,应为私营企业提供海外投资保险。

由于对海外投资环境和市场竞争规则的了解与把握需要一个过程,再加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私营企业到海外投资办企业所遇到的风险将比国内大。面对海外投资的风险,除私营企业自身采取一些防范风险的措施外,国家也应当有所作为。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成立全国性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专门负责为中国的海外投资企业提供政治和经济等类型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