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加入WTO如何经营私营公司
2041900000003

第3章 中国,准备好了吗?(3)

中国的金融安全会受到潜在的威胁。中国没有遭受亚洲的金融行政危机的严重影响,并非由于我国的金融制度如何健全,而只是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还不够罢了。实际上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着许多危机: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所占比例很高,1996年大约8000亿人民币,占20%;尽管外债规模总体上尚未达到警戒水平,但其增长速度与结构性问题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和资本外流影响到我国国际收支;内部体制转变与金融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等等。因此,一旦国内经济出现问题,或者外资进入骤然减少,或者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乘机涌入,都会酿成严重的金融危机。

中国的意识形态会受到影响。经济全球化使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明显下降,但并没有使其真正终结。而中国近十多年来的迅速崛起,潜在地动摇了西方的霸权地位,引起他们的恐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不仅处处为中国的发展设置许多不公正的障碍,而且还采取各种手段竭力向中国推行西方式的民主和价值观,冲击了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与此同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压力下进行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正处于多事的转型期。剧烈的社会变革造成诸如国有企业亏损、溃败现象严重、贫富差距悬殊等众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西方的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容易为一些人所接受,这会威胁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在整合中国社会、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的经济制度会受到影响。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展开的,发展中国家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就必须遵守已有的国际条约和惯例。这为某些发达国家假借经济全球化之名,力图把自己的经济模式和制度安排强加于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名正言顺的借口。同时,发展中国家为了要分得经济全球化成果的一杯羹,虽不情愿但还得主动在经济主权上作出某些让步。其结果常常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遭到削弱。中国面临着在短时期内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强大压力,而要发展就必须接受由西方制定的、对自己不仅相当苛刻而且还熟悉的国际制度安排的约束,而这种约束随着中国加入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还会更多,在经济制度上进行的改变也更多,这必然极大地影响到中国制定和执行经济战略的自主性。

◆制定精明的决策

中国即将加入WTO,在经济上即将参与全球化过程。这无疑是符合人类文明交流融合的大趋势,尤其对于有着封闭传统的中国更是一件好事。可以预见,无论是在经济领域的进一步开放还是对政治民主化的早日实现都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并非所有的国人都对全球化持乐观态度。有些人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认为“国家安全”会受到威胁;有人则对竞争充满担心,害怕我国所有的工业都会一夜之间垮下去;有人出于对农民的感情,担心农产品市场受到国外的冲击后,本已很贫苦的农民会更加贫困下去。

尽管冷战结束之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纵深发展,但世界远未大同。与这一趋势并行,为了在日益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争得主导权,以民族国家福利单元的、以保障和促进民族国家利益为根本目的的更为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成为了当今国际关系的主导,而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成为这场关系世界各国根本战略利益的竞争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即使那些策动世界经济国际化并深受其惠的经济发达先进国家,也没有谁因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而取消民族经济这一概念并且还不断对其民族经济进行保护。美国在一马当先地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至今仍然以双重标准来对其国内民族经济实行着保护:它在竭力推动贸易自由化为其产品打开国外市场的同时,对“落后的”民族纺织业以进口配额实施着保护:它在竭力推动贸易的自由化为其产品打开国外市场的同时,对“落后的”民族纺织业以进口配额实施着保护;它在竭力倡导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禁止欧洲和日本的航空公司在美国着陆后将已经付费的乘客送往另一个目的地;它在竭力要求别国对其开放国内投资市场的同时,禁止非美国公民拥有美国航空公司25%以上有投票权的股票。

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广泛而深入的国际经济关联,产生了民族经济与非民族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而构成国际经济关联的主体恰恰就是各国的民族经济。非民族经济与民族经济一样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表明了我们经济开放政策的成功;但贡献是一回事,差别是另一回事。以非民族经济为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贡献为理由来抹煞其与民族经济的区别,是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大国不可容忍的大错,“其实,当代极少见哪个国家的法律、政府和民众会在这一问题上麻木不仁、掉以轻心”。

尽管在今天的世界经济生活中,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着组合而使经济生活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品牌的国籍却没有因此而淡化。在亚洲生产机翼、在欧洲生产发动机、在美洲生产机身、在本土进行组装的波音模式,甚至连总装地也迁往本土以外已经是今天那些“全球化公司”司空见惯的生产方式,但品牌仍然牢牢地掌握在母公司的手中。今天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外国知名产品(进口的和在中国制造的),也大都清晰地标识着品牌(注册商标)的合法持有人。这些高擎“经济全球化”旗帜的跨国公司品牌所有权的把持,在表明这一权利对经济发展重要影响的同时,也使经济发达的先进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标榜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淡化企业与产品的国籍因素,借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配置资源,占领更为广阔市场的战略图谋图穷匕见。明确这一点,对于中国这样极具市场潜力的发展中大国是至为关键的。

而且,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家的战略利益乃至政治安全必须以民族经济发展壮大和竞争力的提高为依托,因为我们不可能像小国一样通过“搭便车”来谋求战略利益和安全保障。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民族国家的职能依然是全面的并且是重要的。从战略利益考虑,任何一个大国都不会放弃对资源的控制,听任外国资本对本国资源的任意支配利用。特别地,考虑到中国社会制度及意义形态与发达国家的根本分岐,经济全球化将有可能演变成一种政治强迫而危及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安全,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就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充分发挥政治大国作用的最根本保障。

一切都在变化,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法则。这是一个崇尚变化的时代。加入WTO,以更加开放、持久、拼搏的态度来欢迎“帝国主义”的来临。它给我们带来不再是纯粹的灾难,而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走向国际化的助手。

◆笑脸相迎,还是怒言以对?

美国劳工部工罗伯特·赖希在《国家任务——迎接21世纪》一书中写道:“我们正经历一场转变,这一转变将重组下一世纪的政治和经济。将会没有一国的产品或技术,没有一国的公司,没有一国的工业。至少将不再有我们通常所知的一国的经济。”随着人类的步入新世纪,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它使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突破地域的界限扩展到全球范围。

经济全球化到底以怎样的面目、姿态来面对世人?有人指出,60年代的时代特征是可以用“帝国主义”这个词来形容,但现在,“全球化”已经取而代之。在某种意义上,西方宣扬的全球化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用美国领导人的话来说,推进经济全球化关键是加强美国的“领导”。通俗地讲,就是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

美国记者弗里德曼在《新型汽车与橄榄树——理解全球化》中提出一个颇有见地的观点:“全球化的脸明显是美国人的脸。它长着米老鼠的耳朵,吃麦当劳快餐,喝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苹果公司的电脑。”在全球化的客观发展趋势中,西方是全球化的最大“渔利者”,西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收益不平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虽然处于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但这种相互依赖关系是不平等的关系,发达国家可以轻易地从发展中国家那里获取的各种资源、利润,而发展中国家在得到从发达国家传播来的新的观念和新技术的同时,主要是从属于和服务于发达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化是新的历史时期霸权主义。

经济全球化并未给世界带来全面的福音,而是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特别是人类已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的富裕就在于,通过国际交换中以所谓的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换取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从中赚取巨额利润。比如“视窗98”光盘是用聚碳酸酯做的,一张光盘物质成本只有三元人民币,可是一张正版光盘就能卖上千元人民币!这正是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发达国家富裕的秘密——知识垄断。但如今真正值钱的并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垄断,知识垄断的背后,是技术的垄断;技术垄断的背后,是资本的垄断。

因此,在西方眼里,全球化标志着西方国家的资本对前所未有、无限广阔的发展新市场的憧憬和垂涎。全球化的基本“游戏规则”是胜者得到一切,个人之间如此,国家之间也是如此。现行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存在着许多不公平、不合理的方面,对谁有利对谁不利是众国皆知的。在联合国千年首脑盛会上,南非总统姆贝基说道:“在每一个参加这次会议的国王、王后、总统、首相和部长的豪宅大门外,正站着全世界的穷人。”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少数国家的富裕不应该也不能够建立在广大南方国家的贫困上;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公平经济全球化,世界的贫富差距应逐步缩小,而不是不断扩大,否则人类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在争取国际经济和政治主导权的斗争中,必须高度重视“游戏规则”的制定。广大发展中国家应更多地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应该有更大更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化对西方国家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是美国国内贫富鸿沟扩大的重要原因,在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西方传统产品正在迅速萎缩。美国经济的核心是巨大的公司财团,但现在许多核心公司已经由外国人控股掌握,这些大公司有时会背离美国的官方政策,使这些公司失去“政治忠诚”。多数美国人确实比过去更富有,但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也是不容置疑的。

在全球化的发展中伴随着全球性“灾难”。非法移民、国际恐怖活动、毒品走私、武器扩散、疾病传播、电脑黑客、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在全球化。全球化下的国家安全总是显得更加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经济安全、信息安全、军事安全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显现出来。而经济安全在当代对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重要,是美国反经济安全对外战略的首要目标。

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就要加入和遵守已有的“游戏规则”,民族经济、经济主权乃至国家主权自然会受到损害。发达国家往往会给发展中国家转移一些低层次产业和“夕阳产业”,导致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附属性。“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所有国家,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应是全球化的受益者。”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世界上已没有置身于全球之外的“净土”,在经济领域已无真正的国界可言。作为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国,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决定了我们不能在全球经济中处于被动地位,必须有所作为。然而现在我们的改革落后于开放,某些制度严重滞后,影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努力提高经济竞争力,是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中国的企业要善于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经验,走出去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经风雨见世面,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经济的全球化在很大的程度上表现为金融运行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特别是各种国际资本在国与国之间流动速度不断加快,流动规模不断加大,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外资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加大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各国的信息安全也日益面临着威胁。信息欺诈和勒索、信息攻击和破坏、信息窃取和盗用、信息污染和滥用,使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和个人生活受到损害。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信息技术的核心秘密,为它们牟取私利和侵害他国利益提供了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