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加入WTO如何经营私营公司
2041900000017

第17章 劈波斩浪,勇立潮头(1)

做为私营公司的老板备受人们关注,他们拥有财富,勇于创新,才华横溢,充满活力。他们在不断积累个人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加入WTO, 私营公司面临更大的挑战。那么,做为一个老板,怎样使自己的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傲视群雄呢?只要你善用聪明头脑,具备远大的目光,不断进取,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怎样才能“天长地久”

无论做什么事业,我们都希望它一直以最好的发展趋势持续工作下去,但维持这状况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无懈可击的产品质量。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大凡成功的商业品牌,都是以坚不可摧的质量作为后盾的,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品牌的生存、发展、延伸。良好的质量意识和过硬的产品是所有优秀品牌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作为成功的商人,在辛苦创业、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一定要时刻提醒、提升自己的质量意识,切不可因小失大,图一时的小利而最终丧失所有的成果,韩国三星集团的例子可以使我们深受启发。

三星集团是韩国著名的电子公司,李健熙总裁在美国洛杉矶经过调查后发现,三星电器的价格比日本货便宜,但是却不能吸引消费者,他立即召集三星的几位高级职员,首先把市场上最畅销的电视和录像机样品同三星的产品放在一起比较,三星产品相形见拙;然后让几位高级职员到商店询问三星产品为什么不受欢迎,得到的答案是设计粗糙、故障率高、售后服务差等。另外,李健熙又进一步在公司内寻找原因,他发现三星评估员工,65%看产量,35%看质量,由此,李建熙提出:三星人要摒弃重产量轻质量的落后观念,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和管理思想。这些观念无疑对三星品牌的成长、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这样的质量至上的思想,三星的道路无疑只有一条,退出市场。

1、质量是品牌生命,但高水平的质量保障除了有高水平的质量意识之外,同样要有高水平的质量管理。没有管理就没有效率,对商家来说,没有管理也同样就没有质量。

世界著名的汽车奔驰在质量管理上便是成功的一例,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奔驰公司始终追求最佳的车型设计。为设计出既能保持奔驰传统形象又尽可能降低成本的新型车,公司不惜重金,请来流体动力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商人各色人等,精心琢磨进行设计。奔驰公司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始终贯彻了“质量至上”的原则,公司设有安全部,每年有100辆崭新汽车以35英里的时速冲撞坚固的混凝土高墙,以试验其安全性能,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如果有人发现奔驰汽车发生故障,被修理拖走,我们将赠送你一万美元”的广告宣传。在服务质量上,奔驰公司建立了广泛的推销服务岗,使人们可以看到车的图样,了解车的性能特点,并提出自己的要求来订购,奔驰还拥有强大的维修服务网络,为奔驰车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全面质量管理,在日本汽车对西欧市场进攻时,奔驰汽车不仅顶住了冲击,而且还增加了对日本的出口。

2、争创顾客满意的质量

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实力问题。以前都说,顾客是上帝,但是如果质量不好,顾客是不会成为公司的上帝的。对于公司来说,质量才是上帝。如何保持产品质量,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是使顾客对之满意保持品牌旺盛活力的重要手段。

其实有时候质量越高并不一定符合消费者的需要,质量过高还可能形成质量过剩。例如历史上可口可乐公司曾一度放弃老配方,采用质量和品牌都是一流的新配方,结果耗时长达两年多,耗资高达400万美元,新配方的测试效果也确实令可口可乐公司振奋,但好景不长,不久以后可口可乐的形势急转之下,先是人们抢购老可乐,继而愤怒的公众给公司打投诉电话,写投诉信,最后竟然成立了“老可口可乐爱好者联合会”,散发印有抗议字样的T恤衫,并威胁要法庭见。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成为当时美国的头号新闻。

百事可乐也趁可口可乐公司穷于应付之机,利用各种策略进行品牌宣传,抢占了许多属于可口可乐公司的市场份额,两个月后,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宣布放弃新配方,继续使用原配方。可见产品质量应该以符合消费者的需要为标准,否则,再“好”也不能算是好质量。

产品质量,在保证顾客满意的同时,是不是也有其固有的物理化学指标呢?答案是肯定的。

但一般而言,下列几个标准是消费者首选的标准。第一是安全性标准,安全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很难想象刹车容易失灵的汽车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第二是耐用性,消费者一般都较实际,较容易选用耐用产品。当然耐用性要有一定的尺度,如制造出来的价格昂贵的能穿20年不坏的皮鞋,不一定能赢得多少消费者。第三是新颖性,喜新厌旧似乎是人类的特点之一,新颖性使消费者产生美好的视觉方面的效果。

总之,公司应将产品质量面向消费者,注意质量需求的层次与满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质量过剩”,反而出力不讨好。

3、注重售后服务——为品牌涂脂抹粉

在现代充满激烈竞争的经济市场中,过硬的产品质量无疑是一柄利剑,为公司产品打入市场创开一条顺畅之路。但如果在质量被顾客认可之后,再做一些售后服务,会使产品销售市场更加广阔,从而使公司发展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在国内,海尔等公司率先在中国实行及时、高效、完美和对顾客百分之百的满意服务,在市场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例如海尔的“一个电话,就能保证用户在24小时内用上空调”的服务承诺,在空调市场上出尽了风头。在国际市场上,IBM公司更是坚持不懈地贯彻“IBM就是服务”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公司坚持最佳服务的原则,积累起了IBM的品牌声誉,被誉为“蓝色巨人”。在一次大停电事故中,空调、电梯、照明一概失灵,IBM员工却身背各种配件,不辞辛苦地攀登高层大楼,为顾客维修设备。

IBM公司的服务是一流的,其服务也是多方位的,他们努力向用户提供一整套计算机应用体系,包括硬件、软件、安装、调试、传授使用方法以及维修技术等一系列附加服务,使用户一次购买就可以满足全部要求,许多客户之所以愿意购买IBM的产品,就是因为使用IBM的产品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可以获得最佳的全方位服务。

另外,公司的售后服务不仅针对各种耐用消费品,如果你是一家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厂家,你更须注意这方面的服务。例如日本资生堂公司,这是一家美容化妆品公司,为了打开美国市场,他们推出一系列迎合美国妇女爱好、包装精良、使用方便、气味高雅的美容化妆品,同时以优质的服务取胜,他们不仅待客亲切有礼、服务周到,而且还免费提供脸部按摩,耐心为顾客讲授美容方法,甚至记得打电话祝贺顾客生日快乐。

许多公司总认为产品质量过关了,而且他们打开了销售市场,受到顾客的青睐,于是便以为是高枕无忧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想要保持公司的长期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消费者。

◆靠质量走遍天下

一个事业成功的制造商说:“能做一根质量过硬的针,也比只会制造一台精美的蒸气机要挣钱。”这生动说明了商业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今天商品繁多的市场上,以完美的质量塑造过硬的品牌,将带来无限的商业价值。

在竞争中,各公司的产品常常会“势均力敌”,不分上下,这时竞争的胜负便取决于产品的质量高低,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消费者在比较中就会知道谁优谁劣。那么,他们会择优而汰劣,而劣者将无市场。所以,公司都将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取胜之道。美国一家洗衣机公司的广告中这样写道:“本公司负责维修的人员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如果负责产品维修的人真正孤独了,那么,产品本身一定有很多的朋友。事实上,他们也正是靠质优来取胜的。

产品质量关系着公司的效益,关系到公司市场竞争的胜负,关系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乃至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亿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公司素质实力的基本标志,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素质、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纵观国内外所有获得成功的公司,无不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及其管理。有人说:“质量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质量有多高,市场就有多大”,“质量好走遍天下,质量差寸步难行”;也有人说:“质量是公司的生命线,系着公司的生命”,“公司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取决于质量”;还有人说:“质量就是效益,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质量是效益的保证和阶梯”。这些话都具有深刻道理,并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因此,作为一个老板,必须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作为经营、竞争的一个战略重点来抓,使自己公司的产品不断地上等级、上水平,成为名优产品、一流产品。

产品的灵魂是产品质量,是公司的生命线。

由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推动了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并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水准;广大消费者对产品从以往只求耐用廉价的观念,变为日益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伴随着这些引人瞩目的变化情势,从世界范围来看,产品质量管理的观念、重点、标准和程序等方面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海外不少市场营销专家认为,在当今未来,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公司老板必须注意以下六个主要的新趋势:

1、顾客主宰质量

在当今和未来的市场激烈竞争中,任何新产品的推出,要是得不到消费者认可,销售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无法销售,同时,消费者由于教育水准和收入提高,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获得更多信息,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位将不会像以往那样可以由生产厂商随意决定,而必须先要认真调查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其中包括质量问题。这就是说,产品质量的要求和水准不是由公司说了算,而是由消费者说了算,由顾客来主宰。可以说,只有顾客所认定的“质量”,才是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

2、质量从设计开始

长期以来,许多公司为改善产品质量,常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分析生产线上所出现的不良产品,采用很多“防堵性”的质量检验人员与设备,以防止不良产品流出生产线。近年来,日本著名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博士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做了许多精辟论述。他认为,“要控制产品质量,与其按传统方法把注意力放在生产程序和设备上,还不如在产品设计一开始,就考虑如何使该项产品足以经受生产过程的变异,而不致影响质量水准。”

由此可见,如何把品质“设计到产品内”,是保证产品质量合乎要求的关键所在。在海外的工业产品生产行业中,流行一种所谓“1:10:1000”的成本法则。就是说,假如在生产前发现一项缺陷而予以改正,只花1元钱的话,若此项缺陷到了生产线上才发现,则需花10倍的钱来改正;假若在产品销到市场被消费者发现而要改正,就不是花100倍的钱而是要花上1000倍的代价来改正。

不论多么好的管理制度,都要由人来执行,来实施,来完成。无数的实践证明,产品质量取决于公司的“人员质量”。但是,“人员质量”除指公司人员的学历深浅、学问的高低、知识的多少等“有形”的“质量”外,还应涵盖经验、技术、进取心、向心力、爱厂心、热心、公德、尊重消费者等等这些无形的“质量”,这一切凝结成人的“质量”。海外有的管理学者为了强调人的“质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明确提出:“产品质量不是制造出来的,质量是一种习惯”,“对产品质量的尊重,等于对消费者的尊重”。显然,这就把产品质量总是推向人的“文化层面”。IBM管理学院有一句名言指出:“质量是90%的态度,而知识只占10%。”对于公司来讲,只有把握了质量的本质及其深层上的外延之意才能更好地贯彻它。

产品的内在质量是就产品的可靠性、耐用性和保险性等方面而言的;产品外观质量是就其外表的好坏而讲的。产品的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二者处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关系之中。

产品的内在质量是外观质量的基础。内在质量是产品立足的根本,在产品质量中占有首要地位。一件产品,首先应具有可靠性、耐用性、保险性,其次才谈得上外观问题。没有内在质量保证,产品外观质量的价值就不能被消费者接受。因为一件劣质品,尽管外观质量好,消费者也是不肯问津的。所以,公司要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必须扎扎实实在产品内在质量上下大工夫,不要摆“花样儿”,要靠过硬的内在质量去占领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产品的外观质量是产品内在质量的表现形式,它对内在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俗话说:“货卖一张皮。”一件产品的好坏,当是由其内在质量决定的。但是,产品进入市场后,外观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顾客的购买兴趣。因为顾客购买商品,不可能都对市场上商品内在质量了解彻底,主要还是通过商品外表,去观察、猜测其内在的质量。很多时候,因为该商品外观质量好,顾客产生了购买兴趣,于是抱着买一件试试看的态度,就 购买了该种产品。特别是服装行业。产品的外观质量显得更为重要了。现代人购买服装,对布料的结实、耐用、舒适等方面当然还是苛求的,但更突出的是服装的外观质量,做工是否精细,是否美观、新颖、惹人注目。人们穿衣服,尽管内在质量次些,但由于外观质量好、样式新,也能引起一些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在市场上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