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星球全知道
20416100000044

第44章 太阳核反应堆之谜

太阳为地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它使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构成了生机勃勃的世界。

太阳在一秒钟内辐射的能量高达3.8×1033焦耳,相当于1×1019吨煤燃尽后释放的能量。那么太阳是怎样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

第一个科学解释这个问题的是19世纪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他知道光靠化学燃烧解释是不通的,遂提出引力收缩理论以说明太阳能量的产生。由此可知太阳燃烧可以维持3000万年,这与生物进化理论相矛盾。

20世纪初,根据物理理论的新发展,人们重又思索太阳能的来源。著名的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推测,电子与质子相互作用可提供太阳辐射的能量,这使太阳可消耗15000亿年。但是,这种推测并没有多少根据。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9年,美籍德国物理学家贝特提出了太阳和一般恒星能源的现代理论。贝特认为,太阳中心的温度很高,这使核聚变反应得以发生。其实氢弹爆炸就是核聚变反应提供的,其威力远远高于原子弹。太阳上每时每刻都爆发“氢弹”,这差不多可维持100亿年,现在太阳才50亿岁,还可以持续50亿年。

新的观测事实对这个理论也提出了挑战,特别是“中微子失踪”。但太阳核理论并没有什么错误。为此又提出了一些补充,其中最有名的要算“黑洞假说”。这种理论认为,太阳中心有一个黑洞,它占去太阳质量的十万分之一,但半径只有几厘米,可提供太阳能量的1/2。但是黑洞是如何产生的呢?

还有一些理论力图维持或修改已有的太阳能量来源的理论,但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过,要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