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星球全知道
20416100000042

第42章 新星是新诞生的星吗

天象通常没有什么变化,若有变化,古人就会发生恐慌,如日食、月食、彗星出现等。

古希腊伟大的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在公元前134年观察到一颗星,它是突然出现的。为此,为了方便观测,他于公元前129年编制星图,供后人进行比较。中国汉代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在“房宿”区内发现了一颗突然出现的星(“客星见于房”)。后来,丹麦天文学家第谷为此起名叫新星。但是,新星真的是新诞生的星吗?失去亮光后,它还存在吗?

1848年,英国天文学家海因德观察到一颗肉眼看不到的恒星开始明亮起来,后来它又暗了下去。其实在银河系内每年平均出现50颗新星。由于尘埃的遮掩,人们只能看到较近的新星。

一般来说,新星亮度可以骤然升高几千倍到几万倍,而下降的速度可能要慢些。这骤然而升的现象很可能是爆发性的,它喷出的气体质量可达几万分之一到几千分之一的太阳质量。太阳上的黑子、日珥、耀斑同新星爆发相比是太“老实”了。

新星不会是新诞生的星,但它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仍为许多科学家探索着。

有人认为,新星是演化到晚期的恒星,它的中心温度达几十亿摄氏度,密度可达每立方厘米几百吨。像太阳一样,中心是个热核反应堆。由于产生大量中微子,它离开恒星时带走了大量的物质。这样,由于引力的作用,恒星迅速坍缩,进而造成恒星爆发。遗憾的是,这种爆发产生的能量太大了,远远超过了新星爆发释放的能量。

1955年,美籍俄国物理学家斯特鲁维提出一种理论。他认为,新星爆发基本上都是密近双星,二者有物质交流,当一星得到另一星的大量物质时,诱发热核反应,进而放出巨大能量。这种理论解释双星系统的新星爆发有可取之处,但对非双星系统的新星爆发难以做出解释。另外,对于射电新星和X射线新星也有一些未能解开的谜尚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