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20379400000032

第32章 最有趣的民间称谓(2)

一类表示与“我”有关的人物或事物。通常用一个名词或形容词修饰这个人物或事物。

愚,如愚兄、愚弟、愚见、愚意等。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敞,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国、敝邑等。

家,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父、家母、家慈、家兄等。

舍,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舍弟、舍妹、舍侄等。

贱,如贱体、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如窃思、窃念窃闻等。

伏,如伏惟,意思是趴在地上想,表示下对上或晚辈对长辈陈述想法;伏闻,《陈情表》:“伏闻圣朝以孝治天下。”

老,用于老人自谦。如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

其他自谦词还有:

在下,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

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14、古代对民众的称谓有哪些

古代对民众的称谓主要有:

①百姓。古代对贵族的总称。商代的奴隶主是贵族,总称为“百姓”(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战国以后,“百姓”为平民的通称,与“民”为同义词。

②黎民。即平民,亦即“众民”的意思。一说“黎”通“骊”,黑色。“黎民”因黑发而名。一般泛指劳动人民。

③黔首。黔首是秦王朝时对平民的称呼。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都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

④布衣。即平民。古代富人穿丝绸,平民穿麻布,所以称“布衣”。《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庶人。又叫“庶民”,也作“庶人”、“黎庶”。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西周时庶人可作被封赐的对象,其身份比奴隶高。春秋时,庶人的地位在士以下,工商奴隶之上。秦汉以后,泛指未做官的一般平民。《孟子·公孔丑上》:“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

⑦阊左。秦时称贫苦百姓为“阊左”。“阊”为里巷的门,穷人居左,富豪居右,故此名之。《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15、哪些表示服饰的词语成为某类人物的代称

古代服饰和服色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能够体现穿者的身份贵贱、职业性别。因此有很多表示服饰或服色的词语就成了某类人物的代称。现列举如下:

黔首:黔。秦时平民用黑巾裹头,故代指平民。

巾帼:古代妇女戴的头巾,故代指妇女。

黄冠:黄色的束发之冠。因是道士的冠饰,故代指道士。

金貂:汉以后皇帝左右侍臣的冠饰,故代指侍从贵臣。

黄衣:道士穿的黄色衣服,故代指道士。

布衣:麻布之类的衣服。因布衣是平民的衣着,故代指平民。

青衣:古代婢女多穿青色衣服,故代指婢女。

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故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或以白衣称之。

青衿:衿。也作青襟,古代读书人常穿的衣服,故代指读书人。

黄裳:太子的代称。

韦带:熟牛皮制的腰带。普通平民系韦带,故代指平民。

缙绅:古代士大夫大带子下垂的部分叫绅,笏插在皮带与带子之间叫缙(也作捂),所以缙绅代称高官。

夫:褐是麻毛织品,质地较次,是穷苦人穿的衣服。褐夫代指贫民。

裙钗:唐以后用裙钗代指妇女。

袍泽:古代士兵穿的衣服,故代指将士、战友。

左衽:衽,古代衣襟。襟本来应该向右掩,左衽指襟向左掩,用左衽代指不服朝廷的远方敌人。

16、古代女子有哪些别称

古代女子的别称有很多,主要有:

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张秘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

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粉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借为美人的代称。如唐代高适《塞下曲》:“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

青娥:指代青年女子。娥,“蛾眉”的省称。

红颜: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裙钗:因妇女着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巾帼: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成为智慧出众的妇女的代称湘灵子《轩亭冤·赏花》:“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仙子: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娇娘:李贺《唐儿歌》:“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

妖娆: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迭赠妖娆。”

姝丽:柳永《玉女摇仙佩》:“有得许多姝丽,拟把名花比。”

惊鸿:陆游《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碧玉:万粼五日观妓》:“西游漫道浣春纱,碧玉今日斗丽华。”

倾国: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倾城:李商隐《北齐》:“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着戎衣。”

婵娟:姿态美好的意思,后用来指美女。如清代千金:旧称别人的女儿,含有尊贵之意。

花魁:百花的魁首,旧时指有名的妓女。

丽人:光彩照人,指美貌的女子。杜甫《丽人行》;“安水边多丽人。”

佳人:指美人。《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玉人:用来称谓美丽的女子。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淑女:指温和善良而美好的女子。

西施:美女的代称。

尤物:指美貌的女子。尤,奇异之意。

小家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

大家闺秀:旧时指有地位的大户人家的秀丽女子。

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二八佳人:指年轻美貌的女子。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

半老徐娘: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后用来形容中年妇女仍保留青年时的神态。

18、千金小姐的称谓与谁有关

现在常用“千金”尊称小姐,顾名思义,一千金当然珍贵得很称呼人家的女儿,是得体的赞其高贵之言。

据说,千金小姐这一名称的来源,与伍子胥的故事有关。相传,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投奔吴国。途中饥饿难耐,他见湖边有一位洗衣姑娘,竹筐里有饭,便上前求乞。姑娘见他狼狈不堪,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予胥饱餐之后,发誓日后定当以千钔艮德。

后来,伍予胥在吴国当了相国,报了杀之仇。他时常记着那位有救命之恩的姑娘,但不知姑娘如今家住何处。为了实现昔日的誓言,伍子胥将千金投入她当时洗衣服的地方。于是,就有了“千金小姐”作曲家张国宾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中有这样的话,“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做事请自重稳便些。”这是最早用千金来比喻未婚女子的文字记载。从这以后,明、清的文学作品中,称女孩子为千金的就越来越多了。时至今日,“千金”一词使用数百年,历久不衰。

18、为什么未婚的姑娘称为“黄花闺女”

在民间,人们常把未婚的姑娘称为“黄花闺女”。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古时候的女子十分注重梳妆打扮,尤其是一些名门贵族的姑娘。传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非常爱美。有一天,她躺卧于宫殿的檐下,适逢腊梅盛开,北风吹得梅花片片飞落,几瓣梅花掉在了她的额头。梅花渍染,留下了斑斑花痕,寿阳公主被衬得更加娇柔妩媚。宫女们见了,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从此爱美的公主就常将梅花贴到前额。

寿阳这种打扮称为“梅花妆”。传到民间,富家大户的女儿都争着效仿。但梅花是有季节性的,于是又有人开始采集其他黄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妆。这种粉料,人们便叫做“花黄”或“额黄”。也有将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在额上或两颊,作为装饰。久而久之,黄花也就成了女性的特征。《木兰诗》中就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诗句,可见当时已经很普遍了。从此,“黄花闺女”就成了未出嫁的年轻女子的代名词。

这种习俗直至金、元的游牧民族入侵中原以后,才慢慢消除。妇女们虽不再贴黄花了,但人们仍爱把没有出嫁的年轻女子称为“黄花闺女”,一直流传至今。

19、古代“丫头”仅指小女孩吗

在古代,女孩子到了及笄之牛,要在头上梳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如同一个“丫”字。所以小女孩被称为“丫头”。唐代刘禹锡曾写诗《寄赠小樊》:“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其实,“丫头”不但可以指小女孩,也可作为对小辈女子的亲热称呼。如《红楼梦》十五回,贾母说过:“当日我像凤丫头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在书中,凤姐并非小孩而是贾母的孙媳。

另外,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丫头”又用以称呼婢女。宋代王洋在《弋阳道中题丫头岩》一诗中咏道:“不谓此州尤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疏。”并自注说:“吴楚之人谓婢女为丫头。”可能由于“丫头”称呼流行于吴地,北方人不明白,所以王洋写诗为注。

20、为什么女婿有“坦腹”、“东床”的雅称

东晋太傅郗鉴是个喜欢朴实的人,重朴实也就成了他选择女婿的重要标准。一天,他派门生到丞相王导家求王家子弟为婿。当时王家子弟都在东厢房,王导让这位门生自己去东厢房挑选。但见这些后生们一个个打扮整齐,恭候挑选,唯有一个后生一身旧打扮,坦胸露腹斜躺在东床上,纹丝不动。门生回报郗鉴说,王家的儿郎都很好,听说来挑选女婿都很矜持。只有一个后生在东床上“坦腹卧”,就像不知道这件事一样。郗鉴说:“我就选东床的那个后生做女婿。”又进一步访问,知道这个人是王导的侄儿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后来王羲之成了有名的书法家,被尊为“书圣”,“坦腹”、“东床”、“东床客”、“东坦”也就成了女婿的雅称。

22、一个女婿半个儿是如何来的

人们常说:“一个女婿半个儿。”这句俗谚是如何来的呢?唐朝前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大唐帝国经济文化的繁荣,为边疆各族人民所倾慕。开明的唐太宗又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被全国各族人民拥戴为“天可汗”。当时,少数民族首长都以娶唐朝的公主为荣,唐太宗也以许配公主作为连结各民族的感情纽带。安史之乱后,唐朝走下坡路了,但连结民族关系的纽带还维持着。公元788年,唐德宗以咸安公主嫁回纥可汗。回纥可汗恭敬地回信说:“昔为兄弟,今婿半予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婿称“半予”便从此传开了。

22、“丈夫”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我们现在称女子的配偶为丈夫。在古代,“丈夫”却不是这个意义。《谷粱传?文公十二年》记载:“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冠是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20岁时,举行励,称为丈夫。另有一说从人体的高度方面解释丈夫。东汉许慎的《说文·夫部》记载:“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春秋战国之交,“丈夫”的词义扩大了,不单是指成年的男子,而且还指男性小孩。《国语?越语》记载:“生丈夫,三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这里的“丈夫”与“女子”对应,显指男婴。

后来称为女子的配偶是来自一个传说。相传,我国某些部落有抢婚的习俗。女子选择夫君,主要看这个男子是否够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一丈为十尺。现在一米等于lOOem,古代不同时期,一尺长短不同,在商代,一尺合今16.95e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有关专家根据各种古籍,推算出历代一尺的长度:战国一尺为22.5厘米;汉朝为23.1厘米;三国24厘米;晋24.5厘米;南北朝24.2--29.6厘米;隋29.6厘米;唐30厘米;宋31.2厘米;明、清32厘米)。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根据这种情况,女子都称她所嫁的男人为丈夫。

23、古代对妻子有哪些称谓

古代人对妻子的称谓有很多,主要有: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予的通称。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

荆妻。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

娘子: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爱称。宋代之前,“娘子”专指未婚的少女,意同今天的姑娘。

糟糠: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内人: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

内掌柜的:旧时称生意人的妻子为“内掌柜”,也有称“内当家”的。

太太: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大”,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

妻子:在古代是个双音词,指妻子和儿女。

老婆:俗称,多用于9头语言。

继室:续弦妻死后又另娶的。

24、“老公老婆”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在我国民间,夫妻之间常互称“老公”、“老婆”,相传此称呼最早出现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唐朝时,有一位名叫麦爱新的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老了,不好看了,想再娶个媳妇。没有明说,就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恰巧,对联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联意中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不仅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而且,“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麦爱新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

这个带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很快流传开来,世代传为佳话,从此,汉语中就有了“老公”和“老婆”这两个词,民间也有了夫妻间互称“老公”和“老婆”的习俗。

26、“两口子”最初指哪两“口”

将夫妻称做“两口子”,据说是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的。相传,年间,山东有一位才子,叫张继贤,与本地恶少石万仓的妻子曾关系暖昧,时常往来。

石万仓酗酒成性,有一次,饮酒过度而身亡。石家人怀疑石万仓是被其妻曾素箴害死的,于是告到县衙门,诬陷曾素箴因通奸杀夫。县官接状后,不经细查,就将张继贤和曾素箴判为死罪,从县府押到京城。一次,乾隆皇帝阅案,看到了张继贤的供状,见其文笔不凡,就亲自到牢中去探望。交谈中,乾隆皇帝确信张继贤是位才子,便有d救他。

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访,途经微山湖时,熟悉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后,便御批:张继贤发配卧虎口,曾素箴发配黑风。张继贤、曾素箴二人获赦后,时常来往于卧虎,与黑风,甚是自由。于是,人们将他俩称为“两口子”。

从此“两口子”的称呼流传开来,逐渐演变成了夫妻俩的代称。

26、岳父岳母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开元四年(716年)唐玄宗去泰山封禅,按照惯例封禅时要晋封公侯百官。中书令张说担任此次的“封禅使”。他在皇帝封禅那天把自己的女婿郑镒带上了。张说凭借职权使得九晶小官的郑镒官升至五晶。后来玄宗问起郑镒的升迁事,郑镒支支吾吾,无言以对。唐玄宗身旁口舌伶俐的宫廷艺人黄幡绰替他解嘲道:“此乃泰山之力也!”这话明说泰山大典使他升官,暗指郑镒的妻父帮忙。唐玄宗很不高兴,不久把郑镒降回原九晶。

不过“泰山”一词就这样沿袭下来,成了妻子之父的称谓。又因泰山乃五岳之首,又称为“岳父”、“岳丈”、“岳翁”,同时,又把妻母称为“岳母”、“泰水”。

27、妻父称为丈人始自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