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20379400000003

第3章 最有趣的节日文化(3)

上巳节活动,最主要的是祭祀高裸,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裸,又称郊裸,因供于郊外而得名。裸同媒,裸又来自臊。最初的高裸是女性,而且是成年女性,具有孕育状。远古时期一些裸体的妇女,有非常发达的大腿和胸部,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肚子,这是生殖的象征。

起初上巳节是一个巫教活动,通过祭高碟、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汉代以后,上巳节虽然仍旧是全民求子的宗教节日,并且传说三月三是西王母的生日,但已经是贵族炫耀财富和民众游春娱乐的盛会。此俗后来多有变异,已少见。

23、清明节是如何来的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太好时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冥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原为十月十五下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着名“鬼节”。我国民俗节日中,清明节由几个不同的节日组成。因涵盖了寒食节、清明、上巳节、蚕花节等诸多节日,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综合性重大民俗节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春秋时期,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奉晋文公,使其得以生还。后介子推功成名就隐居绵山,而晋文公放火焚山,逼介子推复出做官。孰料介子推留下一首遗诗,决意焚身一死。他在诗中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愿君清明复清明。”晋文公被介子推所感动,下旨规定介子推殉主之日严禁烟火,吃寒食,年年如此。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此后,在清明之日称“寒时节”,也称清明节。

24、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汉族民间有清明戴柳、插柳的习俗。俗谚有“清明不戴柳,死了变成狗”,“清明不带柳,死后变黄狗”。清明是鬼节,插柳、戴柳实则具有驱邪避煞、消灾解祸的巫术作用。

山东即墨有青年妇女躲清明的习俗。据说这天有凶神要下凡抓俊俏姑娘。这一天妇女忌做针线,一律要出外踏青,荡秋千。这实在是青年妇女出门踏青、玩耍的极好的借,因此当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这种说法。刚过门一年的新媳妇也要在清明节回娘家,俗称为“换还寒食”。据说,不回娘家,会死婆婆。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寒食赐火、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蹴鞠、斗鸡、拔河、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人们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

25、端午节吃粽子是祭奠谁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在端午节有一个传统的风俗习惯--包粽子。关于包粽子的由来,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相传,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入泪罗江殉难后,楚国百姓每年五月初五这天,都驾着船,把饭装到竹筒里,投到江中祭奠屈原。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长沙有一个名叫欧回的人,说他白天见到一个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人对他说:“你们每年祭我的竹筒米都被蚊龙吞了。今后你们可以用竹叶塞在竹筒口上,再用五色丝线捆牢,因为蚊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说完人便不见了。后来,欧回把此事告诉大家,大家就照办了。据说,

人们包粽子,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26、端午节有什么禁忌

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五月正是炎热酷暑将临之时,也是流行病、瘟瘴疫疠将发之际,用现代医学观点来看,乙型脑炎与脑脊髓炎此时发病率最高,因此,古人认为这是一个恶月。

既是恶月,自然会有诸多禁忌,不宜盖屋,“五月盖屋,令人头秃。”不宜赴官,“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不宜套被子,“五月套被无入睡”,“添个里儿,死个女儿;添个面儿,死个汉儿;添一床,必死娘。”忌给小儿剃头,否则,主小儿生癞,多病。忌多雨,否则,主歉收。俗语云:“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五月连阴下大雨,玉皇大帝卖儿女。”

古代有关五月死人的故事流传颇多,甚至连五月尤其是这月五日生下的孩子都是不吉利的。民间认为五月生子,各种毒气、疫疾、鬼怪都会侵袭到婴儿体内,万一生下来了,即使不杀死,也得送到外婆家或河边池畔去,以免冲撞家人。这种禁忌大概受感应巫术的影响,五月份是五毒并出的毒月,此月婚娶、交接、生子等必受感应,尽管这一月这一天出生的人里出了许多大官,甚至皇帝,人们还不肯抛弃这种禁忌,总是心有余悸。

在江淮地区,端午时,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相传钟馗为唐代人,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五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钟馗,到长安应试考中状元,因其貌不扬被废,愤而触殿阶而亡。今愿为陛下除天下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大画家吴道予,照梦中所见画《钟馗捉鬼图},并将此画悬挂后宰门用以驱妖镇邪,使正闹鬼邪的宫中遂得安宁。于是唐明皇加封钟馗为“驱魔大神”,并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后神话传说钟馗被玉帝封为“驱魔帝君”。

后来,人们在端午节悬挂钟馗像,用来镇鬼辟邪,希求家庭平安成风俗。

27、古时立夏有哪些习俗

立夏在谷雨后15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阳历五月五日前后,民间习惯上认为这是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据《后汉书》载,此日到来时,皇帝要带领百官,到京城的南郊去迎夏。君臣皆穿朱红色衣服,佩红玉饰,乘坐赤色马,车子、旗帜也是红色。这是因为按阴阳五行观念,夏是南方属火,颜色为红。所以在顺应天时,往郊外迎夏天到来时,要以红色为饰。此俗在先秦时就开始了。

后来,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襁麦,用以祀享先祖。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据说吃了可不疰夏(中医指夏季长期发烧的病,患者多为小儿),因此这一天都要给小孩吃蛋。江西南昌此日则吃米粉肉,叫做“撑夏”,也是防止夏日消瘦之意。可见立夏尝新之俗极多。

此外,立夏日还有称人体重之俗。过去是用杆称,把绳索吊称于树:悬竹筐或竹椅坐之,全家上下一齐分别坐上去称体重,记录下来,亦有注意夏季身体健康之意。

28、夏至主要有哪些习俗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防暑的冷食、凉食在夏至大行其道。早在周代,就设有专门为王室管理冰政的“凌人”。《周礼》的卷五:“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即说于十二月斩下冰块堆积人窖中,要藏三倍于夏日的冰需求量才够(因为冰要融化掉三分之二)。夏季,将冰块放人青铜制的冰鉴中待融化,便可降温。以后历代也都有冬季藏冰之俗。明代《帝京景物略》卷二,也写入当时皇家冬日采冰之事。夏季取冰出来,可供纳凉,在夏日时赐予大臣。当然要首先满足皇家之需。

《燕京岁时记》:“京师自暑伏日起,至市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而民间没有赐冰,则主要靠购买。商家于冬日藏冰,盛夏时卖于海鲜店,作为冰渔产品所用,或卖给做冷饮生意的小贩,用来冰东西,如《清嘉录》所记。用冰冻过的冷饮自然更凉爽怡人。

在夏至,还有求雨或求晴、祭田公田婆等风俗,总之是与农业有关的祈求丰收活动。古代皇帝则于此日祭祀地神。

29、夏至数九歌是如何讲的

夏至在芒种后15天,太阳到达黄经90度,阳历6月22日前后开始,意为炎热到了。气温逐渐上升,夏熟作物生长渐旺。农谚说:“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蛟。”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也是黑夜最短的一天,从此白天渐长,而黑夜渐短。民间流传着一首夏日数九歌,把从夏至高温到逐渐变凉的过程用数丸给予形象说明,从夏至这天起,每九天为一阶段,称一九,依此类推,数至第九个共九九八十一。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

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太迟。

七九六十三,夜眠莫盖单。

八丸七十二,当Jc莫受寒。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数九歌确切地反映了气温由渐高逐渐转凉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这一过程中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夏至后正是农忙季节,民谚:“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春争B,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一年活路春打头,一年收成夏打半。”“到了夏至节,锄苗不能歇。”

30、农历六月初六是何节日

农历六月初六是天贶节,天贶是赐赠的意思,又称天赐节、六月六、姑姑节、虫王节、翻经节、回娘家之日等,另外还是滇黔等地兄弟民族欢乐的歌节。天贶节可以认为缘于数字崇拜。在古代,民间把一月初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均列为吉庆的节日。

天贶节起源于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遂定六月六日这一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了一座宏大的天贶殿。此俗后流传各地,便形成了一个民俗节日。

天贶节的民俗活动,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有些地方还有余存。江苏东台人在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还吃一种用面粉掺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

此外,农历六月初六也叫晒衣节,此时恰值小暑和大暑之间,正是一年之最热的三伏天。太阳猛烈地照射大地,人们都要翻箱倒柜,把所有的衣服拿出来晒晒。

也有的地方叫“晒虫节”,说是这一天晒衣晒得透,就不生霉,虫子也不会来蛀食。传说专司布云兴雨的龙王爷也要在这一天出来晒一晒龙鳞。就连寺庙也“未能免俗”,这一天也要将藏经翻晒。僧人们鼓动村里的老妪翻晒经页,还说“翻经十次,他世可转男身”。

还有一说是:“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此时已届仲夏,骄阳高照,为了防止家畜生虮虱,人们在此日为猫、狗洗浴,农家则把猫、狗驱往河中洗澡。猫、狗在这一天嬉水,与小儿同乐,因此民间也称此日为猫、狗的生日。

31、虫王节是六月六日吗

六月六又是民间的虫王节。祭祀虫王,如青苗神、刘猛将军、蝗蝻太尉等,都是各地供奉的虫王神。为了祈求人畜平安,生产丰收,六月六还有不少祭祀活动。如辽宁盖州有蜡庙会,是一种驱虫、祈雨的活动。北京善果寺有数罗汉活动,以占>吉凶。山东民间在六月六祭东岳大帝神,举行东岳庙会。有的地方还祭麦王,认为该日是麦王生日。有的地方民间还认为六月六是海蜇生日,当天下雨,海蜇就会丰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过火把节,从传统看,它起源于南诏内部的王权之争,俗信与用火防灾有关。至今当地人在过火把节时,人们还举着火把,到田间、地头游行,目的是驱逐虫灾。

32、七月初七是魁星生日吗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魁星生日”。“魁星”系北斗一星宿名。民间谓“魁星主文事”。闽东一带读书人崇敬魁星,仅次于孔子,于“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

古代“拜魁星”仪式亦在月光下举行。“拜魁星”事先要糊一个纸人(魁星):高二尺许,宽五六寸,蓝面环眼,锦袍皂靴,左手斜捋飘胸红髯,右手执朱笔,置案上。祭品隆重不可缺的是羊头(公羊,留须带角),煮熟,两角束红纸,置盘中,摆“魁星”像前。其他祭品茶酒等随便。

参加拜魁星的,于烛月交辉中进行,鸣炮焚香礼拜罢,就在香案前围桌会餐。散场后鸣炮烧纸镪,“魁星”像也和纸镪一起焚烧。乞巧节还有哪些称呼我国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乞巧节,也有人称之为“七夕节”、“女儿节”。它还有许多别称:.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有此称,也称重七。

香日:俗传这天牛郎织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香日。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巧夕。

七夕:牛郎织女七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日为七夕。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小儿节。

穿针节:因这天有穿针展艺的习俗,故称穿针节。

33、乞巧节的习俗有哪些

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姑娘、妇女们重视和喜爱的日子。乞巧的习俗大约在汉代就已有了,后来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乞巧用的针就有双孔、五孔、七孔、九孔之多。

七夕晚上,姑娘们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谁先穿过就能“得巧”。另一种丢针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暴晒,过了一段时间后,空气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这时把针丢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撑,针会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呈现的针影,如果成为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有些妇女,采集各种鲜花,放在盛有水的铜盆里,露置院中,第二天取来搽面,据说可使皮肤娇嫩白净。有些妇女捣风仙花,取汁,染无名指和小指,称“红指甲”。有些妇女还唱《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

农历七月初七夜,俗称“七夕”。闽东一带民间,姑娘们于七夕“拜织女”,仪式非常隆重有趣,有些出嫁未生育的少妇,盼望喜获麟儿,这天都回娘家参加“拜织女”。这无疑是基于我国古人自然崇拜的心理,谓“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等韵事流传,象征农业经济社会的男女生活,为农村青年男女最佳的谈话资料,而且演变为“拜织女”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