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死后,北洋派分直皖两家,由于他们背后均有外国势力操纵(日本人操纵着皖系段祺瑞,英国、美国人操纵着直系曹锟、吴佩孚),军阀之间矛盾不断,战争自然不会避免。直皖矛盾日益尖锐,避免不了会有一场恶战。1920年4月,曹锟和远在东北的奉系军阀张作霖联合,组成反段联盟。一个月后,在湖南驻兵两年之久的吴佩孚突然率直军由衡阳北上,这就暗示着他准备与皖一战。而段祺瑞亦调兵于北京附近,并于7月以5个师和4个混战旅组成定国军,段祺瑞自任总司令。他布置了三道封锁线,准备围追堵截吴佩孚的大军。这时的直军也以1个师和9个混成旅组成讨逆军,吴佩孚任前敌总司令。
在即将到来的这场大战中,两湖是一片起着决定作用的战场。先是段祺瑞指挥他的边防军曲同丰、陈文运、马良等3个师与河南的宋逸琴、张亚威等旅演习野战,意在分割直军(此时曹锟在保定,吴佩孚在湖南),曹锟即电吴佩孚北上,以会师应战。
当吴佩孚于5月率部大约5万人北上时,段祺瑞虽再三部署要把他消灭在洞庭湖,终因各部协调不当,未能行动。吴佩孚凭借灵活的外交手段和天才的指挥才能,顺利的通过了衡阳、长沙两道防线,进入洞庭湖地区。
协调不当的主要责任,是在皖系长江上游总司令、段祺瑞的妻弟吴光新调兵不力,误了良机。长江上游总司令部是1918年春天设立的。当时段祺瑞是以防止川黔靖国兵而设,不久,便改为拱卫北京、监视直系两湖各军为主要目标了。吴光新的总司令部设在荆州,所部有王汝勤第八师、范国璋第二十师,刘海门第二混成旅和李炳之第十三混成旅。后来,吴光新又在合肥四乡招募万人组成运输总队,分为4个旅,分驻宜昌、沙市、枝江、松滋、监利等地,在鄂西势力颇大。
这时吴光得到段祺瑞新的密令,任务是南下,赶往岳州,在长江堵住吴佩孚,欲将吴佩孚部消灭在洞庭湖。不让他北上与曹锟汇合。可是,当他把指挥部移到汉口时,吴佩孚的大部队早已过了洞庭湖。他只好叹息着住进他的总部运输处,静观着北方战况,一伺有利,便趁机北上。
孙传芳闻之吴光新将不利于吴佩孚,便从宜昌赶往汉口王占元那里商量计策。而此时的王占元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寝食难安,因为吴光新把统率部安在了汉口,已经威胁到了他的利益,也正想找孙传芳商量如何出兵。
段祺瑞
直皖一战,已箭在弦上。吴光新临汉,是段祺瑞计划里重要一步。王占元想用武力吃掉吴光新。但孙传芳却认为不妥,随后他说出两个理由:“第一,大战尚未开始,湖北先声,段祺瑞可以抓到借口,以为这场战争是咱们挑起的,可对我们采取措施。第二,吴光新实力雄厚,战线较长,又都依江为托,不易消灭。到大战拉开之后,曹(锟)吴(佩孚)对湖北必有通盘调动。我们单独行动会影响全局。”
王占元很赞同孙传芳的意见,但是苦于没有办法制服吴光新,这时,孙传芳上前献计:“我们可以在武昌设一场‘鸿门宴’,随即瓮中捉鳖。”王占元听后眉开眼笑,连声称好。
吴佩孚北上,是为了即将展开的“直皖之战”,而吴光新到汉口,也是为的这场“直皖之战”。但是,吴光新却失策错过了吴佩孚的大军,但他仍然有信心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站在江边的他就徜徉在这美好的憧憬中……
当天晚上,吴光新接到了王占元的邀请,王占元声称要为他举办一次“洗尘宴”,吴光新欣然同意,但是,他的随员纷纷议论,说这未必是件好事,纷纷上前劝阻他。而自大无比的吴光新不顾他人的建议,准备动身过江。大意的他天真的认为是王占元的善意邀请,殊不知这是一次“鸿门宴”。
第二天,吴光新带领副官、随从等十几人过江,到汉阳门上岸,转乘王占元派来的马车直去两湖巡阅使署。当吴光新步入王占元的巡阅使署时,才发现庭院中荷枪士兵林立,根本不像欢迎列队,心中一惊,知道中计了。随后被卫兵押往巡阅使署军法处。
当天,王占元便向长江上游吴光新的师旅长发出如下通电,略云:“本人与吴总司令系多年袍泽,久共患难,本可推诚相见。但近日武汉谣言太炽,不得已请吴总司令在敝处多住几日,以息谣诼,并无他意。希望各住原防,幸勿误会。”接到这个通电的吴光新的部将,无不放声大哭,认为吴是自投罗网,虽然想出兵营救上级,但苦于没有人领导,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因此,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眼睁睁看着“出师未捷”的吴光新身陷囹圄。随后,王占元便派重兵对吴光新的嫡系部队一个一个地包围缴械,而后遣散……
除此之外,王占元还对吴光新手下的精锐部队进行改编,编成两个旅,与孙传芳的二十一混成旅合在一起,组成暂编第一师,孙传芳被任命为师长。
从7月14日到7月19日,直皖大战经历了爆发和结束。这场大战仅仅持续了几天,皖军就败局已定。7月19日,皖系首领段祺瑞被迫辞职,直奉两家控制了北京政权。就在这场战争中,孙传芳大施拳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机会。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占元身为两湖巡阅使,身边的人各个都得到大小不等的利益。例如,王占元身边的参谋长何佩瑢,他利用上级这一后台,爬上了湖北省长的位置。湖北省长这样大的官职在湖北省可以一手遮天,何佩瑢在湖北大肆贪刮,人民苦不堪言。最后,事情闹得商农齐怨,惊动了北京。1920年8月末,大总统徐世昌根据直奉天津会议惩办安抚祸首的决定,随后下令免除安福党人何佩瑢的省长职务,并派遣进京候用。
吴佩孚怕湖北不可收场,便同曹锟商量一下,以“鄂人治鄂”的名义,派鄂人夏寿康继任湖北省长。夏寿康是湖北人,是个名流,旅京在外。吴佩孚派其继任湖北省长目的是为了制衡王占元,约束他的势力。
王占元深知这一点,他怕丢去对鄂的统治权,一方面抵制北京派省长,一方面拟让自己的儿女亲家孙振家任省长。这样,湖北一时间便出现了“亲夏派”(包括省议会的一部分议员和团体)和“倒夏派”(以孙传芳为代表的军人为核心)的斗争。孙传芳之所以担任“倒夏”急先锋,是因为他也赞成孙振家担任省长一职。除此之外,“倒夏”是秉承王占元的意图,他的态度直接证明给王占元他对上级的支持程度,王占元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放下心来。
王占元找来孙传芳,把事情说了来去(但他不知夏寿康背后还有个大靠山吴佩孚),希望孙传芳想办法把夏寿康赶出湖北。孙传芳挖空心思,思索对策。最后决定:以表面和善,其用心却十分狠毒的口气拟了一封函,然后以他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部旅、团营长的名义发给夏寿康,“奉劝”他延缓就任湖北省长职。随后,又调一支军队把省政府看护起来,并派人去省长府邸去见夏寿康,明白告诉他:“军人不欢迎你在湖北当省长,你还是回原任去吧。”在孙传芳的抵制下,夏寿康任命三个月却不能赴鄂接职。湖北与北京形成一种对峙局面。
无奈之下,北京政府派公府顾问抵达武汉劝王占元销假,斡旋夏寿康尽快就职。但遭到王占元和孙传芳的拒绝。夏寿康在“倒夏派”的刁难中,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任职。但是,他任职期间很多事情都不顺利。1921年1月5日,“亲夏派”议员以省议会名义开欢迎夏寿康会议,但是“倒夏派”议员却全体退席,这一举动使夏寿康很是难堪。
一个月后,旅京鄂人同乡会驱夏代表万葆黄等再次赴总统府,请求罢免夏寿康。随后,万葆黄等33人同时致电黎元洪,催促黎元洪表态。迫于湖北军界的压力,曹锟和吴佩孚为了保持北京的威信,还得坚持“鄂人制鄂”的主张,最后保荐鄂人刘承恩为湖北的省长。刘承恩与曹锟、王占元都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相互都很熟悉。加上刘承恩和王占元有交情,曹锟、吴佩孚都认为王占元一定会同意刘承恩担任湖北省长。而且在任命之前,曹锟提前遣人向王占元禀告,最后,双方达成一致。
刘承恩的上任代表历时半年的“倒夏运动”结束,在这半年里,虽然是孙传芳出面直接反对夏寿康的上任,暗地里却是王占元的指使,这一点任何人都心如明镜。王占元不惜动用军队,以兵相“谏”,把夏寿康驱出湖北。
在这个过程中,王占元知道安置夏寿康做湖北省长是吴佩孚的旨意。如今,自己赶走了夏寿康就等于得罪了吴佩孚,以后的日子注定不好过。为了自保,他不得不寻求外援,思来想去,他想到了北方的张作霖。但是派遣谁去联络张作霖呢?他的脑海中闪过孙传芳的面孔,于是,他决定派遣机警聪明,善于言谈的孙传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