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商道全书
2033400000013

第13章 拥有正确的经商理念(6)

据说李嘉诚虽知悉此事,但天水围嘉湖山庄第一期仍按期开盘。是日,炒家买家十分踊跃,排队的长龙浩浩荡荡,3天内竟有3万人登记,相当于发售的1752个单位的20多倍。

麦高乐对此大表不满,觉得李嘉诚明知他在当天宣布打击炒楼措施,却偏偏不避风头在同日推出大楼盘,与政府“对着干”。麦高乐于是使出厉害的招数,11月13日由银行监理处致函各银行,将新旧住宅楼宇按揭贷款,由原来的八九成,降至7成。

银行按揭的比例,直接关系到买家与炒家首期现金的承担,进而影响到楼市的兴衰,楼价下滑,地产商与代理商要双双栽进去。李嘉诚毫不示弱。11月21日,李嘉诚在其“家店”——希尔顿酒店,设宴招待来访的加拿大卑诗省总督。

李兆基、郑裕彤、郭炳湘、郭鹤年、罗嘉瑞等地产巨头应邀作陪。有人认为,这是向港府“示威”,如果逼人太甚,他们将把投资重点移向加拿大等美欧澳国家。

记者询问他们对政府降低按揭成数的反应。

一贯口讷、在公众场合甚少开腔的李兆基,率先表态,声称会透过自己旗下的财务公司,提供较高的按揭成数,防止楼市下跌。其他地产巨头异口同声附和,口气异常坚决。

李嘉诚在记者的穷追之下,最后也表态说,希望能与政府协调好关系,如果地产同仁都这样,他也会跟随潮流。

麦高乐等一批官员,对地产商的“对台戏”异常恼火。第二天,麦高乐与汇丰银行大班浦伟士、恒生银行主席利国伟紧急磋商,由两位金融寡头出面还击。

香港银行公会主席浦伟士措辞极为激烈,严厉警告地产商,如果一意孤行,日后其他发展计划将得不到银行的支持。

香港首席财主汇丰大班发了话,地产商马上妥协,在第一时间召开记者招待会,声明接受7成按揭规定,并无意与银行对立。但日后的事实证明,李嘉诚等地产巨头,只是作策略上的退让。按照李嘉诚的一贯性格,是不会自己撞在枪口上的。但是,他撞上了。

银行的7成按揭,并没有如港府预想的那样,对地产巨头构成致命打击。像长实等10余家大地产公司,以充沛的自有资金提供八九成按揭。银行家一时大为惊慌。因为地产按揭占银行业贷款总额的3成以上,银行将会丧失盈利的重要渠道。

李嘉诚与银行对着干,导致了他与汇丰“蜜月”的结束。1992年4月2日,汇丰控股宣布,李嘉诚将于5月份辞去汇丰控股及汇丰银行副主席一职。

李嘉诚召开记者招待会指出,辞职始于两年前,但一直未被接纳。他强调,辞职的理由是基于私人原因,拟将腾出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其他业务及发展个人兴趣。

这种态度,使李嘉诚在以后吃尽了苦头。

我们阐述过,李嘉诚一贯擅长在低潮时补地价。黄埔花园大型屋村,李嘉诚舍避原需28亿港元的地价,以39亿港元的惊人低价与港府达成协议,堪称补地价的经典之作。丽港城与海怡半岛,李嘉诚又选择“八七大股灾”后几个月搞掂,又得低价。李嘉诚与英商合伙将鹤园电厂旧址发展为商住屋村,又欲得低价。

1990年,聪明的李嘉诚,将补地价谈判选在港人信心出现危机,移民走资迁册潮兴起的大好时机,亲自出马,殷切之极。

然而,这一次李嘉诚并未能如愿。此时,李嘉诚与港府的关系已出现裂痕。港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效仿超人绝招,实行拖延战术。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内地改革的巨浪波及香港。香港楼市水涨船高,地价飚飞。好,港府现在来与李嘉诚拍板——你不是急于求成吗?现在就成全你。最后谈判结果,补地价38亿港元。李嘉诚没有占到半分便宜。

以前一些申请换地与洽谈补地价而受挫的地产商及业主,在政府面前宣泄怨气,说政府给李嘉诚太多的优惠,李嘉诚是政府的宠儿,把他们当后娘养的。过去,政府或许真的把李嘉诚当成宠儿,但现在,再不会为他大开绿灯了。

现在的问题是,李嘉诚尽管主观上不愿与政府对立,但实际上已造成这样的后果。港府即使不给李嘉诚小鞋穿,至少也不会迁就李嘉诚。

1993年,李嘉诚与邱德根家族推出荔园重建计划。该计划被普遍看好。然而,港府城规会于1994年7月正式通知长实,建议重建荔园的计划已遭该会否决。

端木先生撰文写道:“向来强于与政府谈判的长实,今次竟遭滑铁卢,铩羽而归。对看好此计划的长实中人,实在有点晴天霹雳。”

李嘉诚再寄厚望于另一项计划。该计划是争取政府拥有的邻靠荔园的巴士站地皮发展权,以长实持有的部分荔园地皮和宋城作交换,使政府可获整块土地完整发展。

李嘉诚拟在巴士站地皮建两幢酒店,该幅地皮8万平方英尺,楼面面积70万平方英尺,估计利润不薄,前景甚好。

申请同样遭到城管会否决。

李嘉诚的计划遭否决,补地价被港府如法炮制,还治其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事情做得太绝了,没有留下余地。

好风凭借力,借“壳”能上市

在体育竞赛中,撑杆跳很有意思,运动员手持长杆,助跑加速,长杆点地,身子腾空而起,十几米高的横杆轻松越过。运动员之所以能越过如此高的横杆,就在于会借力。在商战中,高明的商家就善于借力。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巧借别人的力量为自己服务,既可以广交朋友,又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来港资历浅,或会计制度不合上市要求,香港的中资公司一般很难通过正常途径上市。要想上市,只有在一些资产少或经营差的上市公司身上打主意,他们可以打着上市公司的旗号上市。

有买壳者,自然就有造壳者。一些集团有意将公司分拆上市,或掏空上市公司的“肉”,使其变成空壳,然后待价而沽。他们的做法自然迎合了买家的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买家买的不是肉,而是壳——即上市地位。

在李嘉诚看来,“借壳上市”是协助中资的一个好办法。因为他可以以自己的实力帮助中资购得上市公司的壳,使得中资能够在香港上市。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在港一家中资公司董事长荣智健和李嘉诚的看法一致。

李嘉诚、荣智健二人不谋而合,通过多方寻找和权衡,他们相中了泰富发展。

泰富发展的前身是香港证券大亨冯景僖旗下的公司,几经改组后,控股权落入毛纺巨子曹光彪的手中。1988年8月,曹氏拥有泰富发展507%的股权,成为了泰福发展主席,对泰福发展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李、荣二人之所以相中泰福发展是有原因可循的。一方面,泰富经营地产及投资,状况良好;另一方面,曹光彪经营的大项目港龙航空正在与太古洋行的国泰航空进行激烈的空中争霸战。曹氏因不敌对手弄得财力枯竭,焦头烂额。为摆脱困境,曹氏不得不“减磅”。

当时,在长实出任主席的百富勤同时也是中信的收购代表。1990年1月,百富勤以中信的名义向泰富主席曹光彪以12元/股的价格购入其泰富股份,并以同样的价格向小股东全面收购泰福股份。其实,中信在那时并没有付出现金收购泰福股份,而是通过复杂的换股以及物业作价的步骤完成的。另外,李嘉诚和荣智健都曾是港龙的股东,都与曹光彪打过交道,从这两点来看,这次的收购行动是经过各方缜密协商过的,对各方来讲,都是有利的,公平的。

到1991年6月,泰富经改组、集资、扩股之后,股权的分配结构为:中信49%、郭鹤年20%、李嘉诚5%、曹光彪5%。泰富正式改名中信泰富,荣智健任董事长。从股权分配上可以看出李嘉诚旨在促成这件事,并无意从中获取权益。

其实,早在1990年初,李嘉诚辅佐中信收购泰富起,香港中资与内地国企已纷纷扯其衫尾,想借超人之力购壳上市。然后利用双方的优势合组联营公司,在香港和内地同时拓展业务。面对众多的合作伙伴,李嘉诚并没有盲目与其合作,而是以独到的眼光从中选择了首钢为合作伙伴。

李嘉诚之所以选择首钢,有一个机遇因素。

香港有一家以经销钢铁为主的上市公司,名为“东荣钢铁”,它为李明治的联合系集团所控。1990年,该公司仅钢筋一项就进口33万吨,占香港同年市场的1/3。李明治是香港股市上着名的魔术师,他不停地将全系各上市公司的股份倒来倒去,据说买家卖家都是他一人,害得小股东叫苦连天,不知所措。

此时的李明治正涉嫌触犯证券条例,招致证监会等机构的大调查。如果证据成立,李明治及其联合系集团将会受到严厉处罚。在这种情况下,走为上策,李明治有意将旗下上市公司作壳出售。

首钢即首都钢铁企业总公司,它是中国特大型四大钢铁基地之一,职工人数多达27万。规模宏大,在国内拥有100多家大中型工厂和70家联营公司,在海外拥有独资、合资企业18家;经营多元化,包括钢铁、采矿、电子、建筑、航运、金融等18个行业。

首钢的实力雄厚,再加上东荣钢铁与首钢的入港发展方向相吻合,它既可消化首钢的钢铁,还可将部分钢铁销往海外,于是就有了李嘉诚与首钢的第一次合作。

1992年10月23日,首都钢铁、长江实业、怡东财务和东荣钢铁四方在北京签订有关收购东荣的协议,商定的收购价为928港元/股,涉资234亿港元。收购方的股权分配是:首钢51%,长实21%,怡东3%,一共占有东荣股权的75%。收购停牌前,东荣市价为92港元/股。

东荣的市价及收购价均低于其股票面额,足见东荣当时在股市上的信誉之低。东荣虽是一只没有肉的微型空壳,但是并不会限制它的未来主人将其发展成大型中资企业。

次年,李明治的联合系进一步斩缆,将旗下的上市公司三泰实业出售。三泰实业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因为它的出售,于是有了与首长的第二次合作。

4月2日,首钢、长实、怡东再次联手,收购了联合系三泰实业678%的股权,每股作价169港元,涉资314亿港元。收购后,三家的股权分配是:首钢46%,长实19%,怡东27%。

5月,东荣从长实和怡东手中购回三泰股份。同月,东荣正式改名为首长国际。大股东仍是首钢、长实、怡东三家,三泰实业则挂在首长国际旗下。收购完毕后,首长国际开始投资,重整结构,并将其改名为首长四方。

8月12日,收购建筑公司海成集团,斥资174亿港元。

9月12日,首长国际全面收购宝佳集团,涉及资金11亿港元。宝佳的业务以黑色金属为主,对它的收购是首长国际金额最大的一次收购。

经过这几次收购后,首长国际在香港站稳了脚跟,实力大增,于是调头向内地进军。在与内地政府及企业合作的投资项目中,首长国际的累计投资金额高达百亿以上。

从1992年起,借壳上市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中资公司采用,不仅如此,招股上市在香港也呈现出蔚然成风的景象,其中红筹股成为股市令人瞩目的股种。

香港证券界评出1995年中资上市公司四大天王,市值排名如下:

第一名,中信泰富,4747亿港元;第二名,粤海投资(广东省政府驻港投资机构),894亿港元;第三名,首长国际,636亿港元;第四名,越秀投资(直属广州市政府),509亿港元。

中信泰富发展极为迅速,在1994年跻身香港十大财团榜。据1995年1月1日的《快报》,中泰以375亿市值,排名第8位。风头之劲,使得香港老牌华资和英资大财团都感到可畏。

有人说,中信在中资坐大,是其背景大。其高层人员要么自身是高干,要么出身是高干。更重要的是,中信是直属国务院的一级公司,级别相当于部级。

香港中信,拉香港超级富豪助威,其中一位是香港首富李嘉诚,另一位是来自马来西亚的首富郭鹤年。权势加财势,任何一家大财团都莫与争锋。

中资大举进军香港,曾引起英资的恐慌,让英资认为中资将要取代他们的地位;也引起了华资的不安,使他们觉得中资是来港占地盘抢饭碗的。

很明显,中资在香港上市给香港的金融业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原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指出,“在未来的特别行政区,所有的本地资金和外来资金(注:包括中资、英资在内)将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所有资本将在无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公开、公平地竞争”;“中资现在和将来都要遵守香港的法律、法规,并且平等地与其他资本竞争”;“中资公司到香港完全按照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方式去竞争,对我们来讲还是个新课题,我们仍在学习之中”。

由此可见,“借壳上市”的确是一个快速上市的好办法,也可见李嘉诚在协助中资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多付出一点,更可多赢一点。就像参加奥运会一样,你看第一、二、三名,跑第一的胜出第二及第三,就是快了那么一点点,若是跑短程的可能是不够一秒之差,只赢一点,所以快一点就是赢!

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李嘉诚刚进入推销行业时,第一的技巧就是选准对象,运用直销的方式。他选的第一批对象是酒楼旅店,直接打入酒店旅店,他这一招一出手,便大获成功。第二次是李嘉诚直接在社区中推销,选准了闲居在家的老太太,结果又产生了奇效。

以诚实打动顾客,获得顾客的认可,也是一个推销技巧。有些人认为,推销靠的是口才,靠的是“把稻草说成金条”的本事。这恐怕只是一种误解。靠提供虚假信息欺骗顾客,做的是“绝路”生意,长不了。如果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这种方法或许管用。如果想在这一行有所发展,还需以诚实为本,让顾客当时欢喜,过后不悔。李嘉诚在推销时,总是能够替客户着想,最终就会感动客户,达到推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