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性格上的缺陷宣战
康宁罕自小双腿因烫伤而无法走路,但是,他却能够成为奥运会历史上跑得最快的选手之一。他认为,一个运动员的成功,85%要靠信心和积极的思想。他说:“你必须在生理、心理与精神上去表现自己。而精神是最能帮助你的。”他又说:“我不相信天下有不可能的事。”
在生活中,有的人遇到一点儿困难就悲观失望,受到一点儿挫折就灰心丧气,而如果与别人相比,身体上有某种缺陷,则更是绝望不已,破罐子破摔,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差了一大截,不可能有什么成就了。其实,无论是缺陷也好,弱点也好,都不是成功的障碍,只是缺乏自信者的借口而已。
哲学家尼采认为,杰出的人“不仅能忍人所不能忍,并且乐于迎接这种挑战”。一些社会学家曾对许多身体有缺陷的成功者做过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些成功者,正是因为自身有某种缺陷才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威廉·詹姆士曾说:“我们最大的缺陷,也许会给我们提供一种出乎意料的助力。”这就是说,缺陷不仅不是障碍,还有可能成为激发事业成功的动力。
达尔文,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说:“如果我不是这么无能,我就不可能完成所有这些我辛勤努力完成的工作。”很显然,他承认自己身上存在弱点。
达尔文在英国诞生的同一天,在美国肯塔基州的小木屋里也诞生了一个婴儿。他也是受到自己缺陷的激发而成大事者,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据林肯自己说,如果他生长在一个富有的家庭,得到哈佛大学的法学学位,又有美满的婚姻,他可能永远不能在葛底斯堡做出那么深刻、不朽的演讲,更不会养成如他连任就职演说时提到的“对人无恶意,常怀慈悲于世人”的品行。
弥尔顿如果不是失去视力,可能就写不出那样精彩的诗篇;海伦·凯勒的创作事业完全是受到了耳聋目盲的激发;如果柴可夫斯基的婚姻不是那么悲惨,以至于几乎要自杀,他可能就难以创作出不朽的《第六交响曲(悲怆)》。
当然,不是说越有缺陷越容易成功,越是家境贫寒越容易成才,而是说只要你有志气,有决心,即使有弱点,你也完全可以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甚至还可以把你最弱的地方转化为最强的部分。那么,怎样将缺陷转化为优势呢?你不妨按照这样的步骤去努力:
首先,将缺陷孤立出来,并将它研究透彻,设计一个计划去对抗它:
其次,将你希望获得的结果,详细列举出来;
最后,将你自己最弱的地方变成最强,并在心中描绘出这种景象。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缺陷。不要拿自己的缺陷去和别人的优势相比,徒长他人的志气,而灭自己的威风。人固然要检查和分析自己的缺陷以进行弥补,但不能因此丧失自信。世界上的事情,有得必有失。不管出身如何,也不管文化水平是否够高,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总能找到自己通向成功的途径。
自信的人,未必一定是处处比别人强的人,相反,他们可能身体没有别人好,学历没有别人高,能力没有别人强。但他们有坚定的自信心,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懂得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克服弱势,而且在自信的心态下,他们的优势更容易被激发出来。这样的人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又怀有积极的态度,人的整体状态自然便会得到最佳优化组合。
而自卑的人处处要和别人比较,总觉得这也比不上别人,那也没有别人好,自然会未战先败。自信的人,把眼光放在已有的进步上,而自卑的人,时时把焦点聚在自己的缺陷上;自信的人总是对做什么事情都充满期待和希望,自卑的人总认为做什么都没有用。自信的人,能够认识自己的局限,并接受自己的局限;了解自己的所长,并发挥自己的所长。他们从不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但要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好。这种充满自信的人,就是容易成就事业、获得成功的人。
摆脱自卑,自信做人
有句话说:天下无人不自卑。无论圣人贤士、富豪王者,抑或贫民寒士、贩夫走卒,在孩提时代的潜意识里,都是充满自卑感的。但一个人若想成就大事,就必须战胜自卑感。
产生自卑有两种原因:一是孩提时代,都有自己是“弱小”的感受;二是大众对男女体格、品格有一种过于完美的追求倾向,使每一个男孩女孩都有一种自愧不如的自卑感觉。此外,还有一些实际产生自卑的原因。如从小家境不好,教育不当;或是受压抑,身心不畅;或是身心未得到开发。
十几年前,他从一个仅有20多万人口的北方小城考进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入学的第一天,与他邻桌的女同学第一句话就问他:“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在他的观念里,出生于小城,就意味着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肯定被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瞧不起。
就因为这个女同学的问话,使他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同班的女同学说话,一个学期过去了,很多同班的女同学竟然都不认识他!
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卑的阴影都占据着他的心灵,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每次照相时,他都要下意识地戴上一个大墨镜,以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
二十年前,她也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上学。
大部分日子,她也都在疑心、自卑中度过。她疑心同学们会在暗地里嘲笑她,嫌她肥胖的样子太难看。
她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大学时代快结束的时候,她差点儿毕不了业。不是因为功课太差,而是因为她不敢参加体育长跑测试。老师说:“只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可她就是不敢跑。她想跟老师解释,自己不是在抗拒,而是因为恐慌:自己肥胖的身体跑起步来一定非常的愚笨,一定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可是,她连向老师解释的勇气都没有,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傻乎乎地跟着老师走。老师回家做饭去了,她也跟着。最后老师烦了,勉强给了她一个及格。
在一个电视晚会上,她对他说:“要是那时候我们是同学,可能是永远不会说话的两个人。你会认为,人家是北京城里的姑娘,怎么会瞧得起我呢?而我则会想,人家长得那么帅,怎么会瞧得上我呢?”
他,现在是中央电视台着名节目主持人,经常对着全国几亿电视观众侃侃而谈,他主持节目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从容自信。他的名字叫白岩松。
她,现在也是中央电视台着名节目主持人,而且是第一个完全依靠才气而丝毫没有凭借外貌走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岗位的。她的名字叫张越。
原来是他们。
原来他们也会自卑。
原来自卑是可以彻底摆脱的。
我们愈研究那些有成就者的事业,就愈加深刻地感觉到,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开始的时候有一些事情会阻碍他们的成功,促使他们加倍地努力以得到更多的报偿。正如威廉·詹姆士所说的:“我们的缺陷对我们有意外的帮助。”
不管心理障碍大与小,我们总有灵验无比的“药方”来对付它。这个“药方”,便是停止消极思想,多回忆一些积极的事情。
对自己充满信心,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增添一步成功的途径。一个想成大事的人,首先要战胜自卑感,树立起信心,充实而坦然地面对生活。
自信能完成更大的事情
先说一个有关德克萨斯游骑兵的古老传说。
事情大约发生在20世纪初。有一帮横行美国西部的土匪,占据了一个小镇。他们枪击酒吧,威胁居民,并将警长撵走,镇长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有发电报给州长,要求派游骑兵来维持公共秩序。州长同意了,并告诉他这队游骑兵会在第二天乘火车来。
第二天,镇长亲自去接驾,令他不敢相信的是,只到了一位游骑兵。
“还有其他的队伍呢?”这位镇长问。
“没有其他人了。”这位游骑兵回答。
“一位游骑兵如何处理这大帮的土匪呢?”这位镇长气愤地问。
“好了,这里不是只有‘一’帮土匪吗?”这位游骑兵说。
这个传说并不见得是百分之百的真事,但它根据的是一个事实:不到一百位的游骑兵,保卫着整个德克萨斯州。尽管一位游骑兵单独执行任务,也从不感到对方的人多,他会看情况决定自己该怎样做。他会平静地激发和组织那些丧胆的民众,并引导执法人员采取行动。他们所遭遇的状况几乎全是极度危险的,但游骑兵习惯于领导别人出生入死。有这类的事实,才会产生刚才说的这个故事。
领导者如何能为这么多人的生活、工作,或是一家资本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负起责任?领导者如何能为国家前途,甚至是整个人类的未来负责?领导者又如何领导成千,甚至是数百万的男女完成某些事业?领导者在从事这些伟大任务时,似乎毫无恐惧和犹豫,他们是从哪里得到这样坚强的自信心?一本有关领导学的旧空军训练手册上说:“一个不能说服自己相信他能做好所赋予的任务的人,不会有自信心。”这句话一点不假,你要知道你能做好某件事,然后你才有自信去做。但事实上,你也有失败的可能。所以,问题就在你还没有试做一件事以前,你如何知道你一定会成功?
里梅将军将美国战略空军发展成一支前所未有的强大武力,后来他又担任过空军参谋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只是一位30岁的空军上尉,职务是B-17轰炸机的领航员。正式说来,他领导的只是自己一个人;五年以后,他就升到少将,领导着数千人。他不但要为这些人的生命和福祉负责,而且也要为影响战争结果的重大任务负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里梅以上校大队长的身份被派到欧洲作战。在里梅抵达以前,轰炸作战的成果糟透了,这是德军集中猛烈防空炮火对付轰炸机的结果。
那些老资格的轰炸机人员告诉里梅说:“你无法直线平飞几秒钟,要是勉强这样做,你一定被打下来。”
当时的轰炸机必须缓慢地直线平飞,精确的选定瞄准点,计算好风向、风速,然后丢下炸弹,才能命中目标。这段时间至少要15秒,不然,炸弹就绝不可能击中目标。
里梅注意到飞机的损失,同时也注意到轰炸成果。由于成:果太糟,轰炸机就不得不为同一个目标来回两三趟。
没多久他下达一项新命令:“每架飞机在丢炸弹以前,必须直线平飞10分钟。”有些专家对他提出警告,他这样做也许会使全军覆灭。里梅虽然是将专家的话听在耳中,心中却肯定自己是对的。
实施以来,炸弹果然都能精确地命中目标,虽然平均每次任务损失的飞机数量都在增加,但摧毁目标和损失飞机的比率却大量下降了(因为不用再为同一目标来回两三趟)。后来,里梅因此升了准将。
两年以后,里梅又以少将的身份派到太平洋战区,领导B-29轰炸机对日本作战。B-29是值得一谈的机种。它是以“超级空中堡垒”为设计构想,各种角度都有火力可以掩护:它有四具马力强大的引擎,可以飞到任何防空炮火射击不到的高度;精密的压力舱和供氧系统,再加上其他的设备,可以说是当时最理想的高空轰炸机。
性能优越,造价当然昂贵。因此,陆军航空队总司令艾诺德将军告诉里梅,对待B-29轰炸机,千万不能像对待其他造价较便宜的飞机一样。艾诺德认为,不管是在作战或平时飞行,只要有一架B-29遭到损失,都应举行一次特别调整。他告诉里梅,处理每一架B-29损失的态度,要像海军处理一艘航空母舰或主力舰的损失一样郑重。
里梅开始展开对日本的轰炸作战。轰炸成果糟透了。问题当然不是出在日本的防空炮火上;问题是在风的切变:B-29飞行高度的风势,和低空飞行时完全不一样。对炸弹至目标的影响时间比低空长,因此准确度很难控制——他们会击中任何地方,就是炸不到目标。
里梅研究这种情形,并听取幕僚人员和实际作战机员的建议,然后自己做成决定。他下令将机上所有压力舱和氧气设备全部拆除,并命令将防护炮拆掉,没有炮,当然也就不用带炮手。减少了这些装备和人员以后,就可以带更多的炸弹;然后他命令他属下的B-29飞行高度不得超过7000英尺——而不是原来的29000英尺。
那些专家又警告里梅做错了。他们说这样做会弄得全军覆灭,同时他们说,放着花了大笔经费制造的高空设备和防护火力不用,让机员去冒生命危险,艾诺德会撤换他的职务。
里梅要机员在七千英尺投弹的命令的确有效,对日本所造成的灾难大得难以形容。它所达成的战果,远超过空军史上任何一个战役。
是什么使里梅敢做这样冒险的决定?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勇气和自信?在前不久,他才只指挥一个大队,再往前推溯不久,他所指挥的只是他自己一个人,他哪来这么大的自信心?无疑问的,里梅在下达这项命令以前,就知道他会成功,是什么想法使他相信自己会成功?有句老话说:“没有比成功能更导致成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成功会制造成功;成功的人会变得更成功。换句话说,假若你在过去成功,就会有更大的机会在未来得到成功。
但在你没成功以前,你如何达到成功呢?这就像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没有蛋就不会生鸡,但没有鸡又哪来蛋?
幸运的是,你可以在一次大成功前,先得到一些小成功。不要小看小成功,对培养自信心,这些小成功和大成功同样的重要。因此,假若你能在某方面的事上先赢得一些小胜利,你就会培养出一种心理:自信能完成更大的事情。
很多领袖就是这样训练出来的。他们由于领导的团体越来越大,得到成功的次数越来越多,而培养出自信和自尊。每前进一步,他们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信心就增加一点。正如我们所见到的,这种认为自己会成功的信心,乃是培养自信的要件;而自信又是成功的必需条件。
一般人都会这样想:这些领导者在工作上有发展,是因为他们在每件事上累积了技术经验和生产知识。不过,在如今这种技术专门的年代,你不可能在你的工作上样样精通。这就是说,培养你的自信比专门知识更为重要。
不幸的是,有很多人却没有这种领导大团体的训练机会。有的人有此能力,却无法离开现职;有的人终生怀才不遇,直至事业生涯的末期才受到重用。因此,他们必须打肿脸充胖子——随时做好当领导的准备。
胆小不得将军做
作为一个上司,你必须表现得比下属更富有勇气和胆量,才能让他们围着你转。如果一个领导者畏畏缩缩前怕狼后怕虎,还怎么指望下属听他的?不骑在他脖子上拉尿算对得起他!
其实,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害怕某样东西,大部分恐惧感都是遗传的。但你必须先克服你的恐惧感,然后才能在你的生命中获得任何有价值的成就。
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这些见不到的恐惧感的控制。要想消灭这些敌人,第一步就是找出它们究竟在何处,并认识它们。
它们通过两个遗传方式,占据你的身心。第一种是所谓的肉体遗传(达尔文对此做过很多研究);另一种是所谓的社会遗传。生存在黑暗时代的人们,用这种遗传方式,把他们的恐惧、迷信及信仰,一代一代地往下传,一直传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