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翠微史略:翠微寺与严福寺
20261600000005

第5章 翠微寺与严福寺的历史沿革(1)

众所周知,佛教源于古印度,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佛寺的最初创立,也是在这个时期。自东汉明帝敕建洛阳白马寺开始,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至两晋南北朝时,已经是梵刹林立、殿宇连亘的一番胜景了。

据《洛阳伽蓝记》:

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愈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于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竟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讲殿共阿房等壮。

据此可知,这些佛寺除君王敕修、僧人募建以外,多由贵族官僚舍宅而成。及至隋唐,佛教迅速勃兴,加快了中国化的进程,创宗立派,不但深入民心,而且更加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这种“舍宅为寺”的情形则更为普遍。

铜川玉华宫、麟游九成宫、周至仙游宫、终南山翠微宫被称为隋唐四大行宫。其中,玉华、仙游、翠微三大行宫最后均奉敕改建为寺。翠微寺,便是由太和宫基础上建立的翠微宫舍之而成。

§§§第一节 从太和宫到翠微寺

一、唐高祖建太和宫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发了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自隋大业七年始(611),天下大乱,而炀帝却置若罔闻,继续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大业十三年(617),太原留守李渊在次子李世民的劝说下起兵,年底即攻克长安,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次年夏,炀帝在江都兵变中被杀,于是李渊废杨侑,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唐,年号武德,是为唐高祖。

唐朝建立伊始,天下未平,各方政治势力仍在角逐,唐王朝的声威仅限于关中地区。李渊以关中为根据地,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武德元年至武德六年(618—623),唐王朝先后讨伐陇右,占据河西,恢复代北,进取洛阳,平定江南,真正在全国建立李唐的统治,应该是武德七年(624)。

武德八年(625),觉得江山已定、大功告成的李渊,敕旨在终南山的太和峪营造了太和宫,准备于此颐养天年。有关太和宫的兴建,《新唐书》《旧唐书》及《资治通鉴》中均有提及。其中,《资治通鉴》卷一九一所记内容如下:

(武德八年)夏,四月……甲申,上幸鄂县,校猎于甘谷,营太和宫于终南山;丙戌,还宫……六月,甲子,上幸太和宫……秋,七月……丙午,车驾还宫。

如上文所言,武德八年四月,高祖李渊出巡到鄂县(今西安市户县)甘谷一带打猎,亲身感受到了终南山的王者之气,乃命人于此地修建皇帝行宫。至六月时,太和宫便已建成,李渊迫不及待地住了进去。

在一些历史典籍中,往往将“太和宫”与“大和宫”二名并用,其实“太和”一词亦称“大和”,始见于《易经》,后来在道教学说中经常使用。据《易经·乾·彖辞》: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意思是说,这种“乾道即天”的法则时刻都在变化,从中孕育出宇宙万物的生命和本性,保持着自然界的和谐。古人通常认为,阳气为万物之始,故日“首出庶物”;立君而天下皆宁,所以叫“万国咸宁”。只有保持“太和”,万物才可沿着既定的生命轨道正常发展。唐王朝平定天下之后,李渊将其修建的第一座行宫命名为“太和宫”,亦是表达了那种“天下太平,江山永固”的统治愿望。

众所周知,老子李耳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被道教信徒奉为“太上老君”。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政权,李氏家族与其攀亲,奉老子为先祖,这也正是建立太和宫的目的之一。武德七年十月,在战乱初平、百废待兴之际,高祖李渊于百忙之中前往终南山拜谒楼观老子祠,紧接着又于次年修建终南山太和宫。他这一系列的举动,正是为了向世人宣称,李唐家族为老子后裔,做开国皇帝、住“太和”宫殿,乃是“天命所为”。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李渊营造太和宫后的次年六月,秦王李世民突然在长安太极宫玄武门发动兵变,剪除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及其诸子。一日之内,竟有二子十孙死于亲人之手,李渊惊悸惶恐,不亚于当年病榻上的隋文帝,于是马上立秦王为太子,紧接着就把皇位传给了他,自封为“太上皇”,将李世民原来居住的弘义宫改名为大安宫,迁徙而居。

自此,终南山太和宫便闲置下来。

二、唐太宗舍宫立寺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李世民在太和宫建立了龙田寺。由众人推举,被唐初名相杜如晦称为“护法菩萨”的佛教领袖法琳法师做了第一任寺主。终南山太和峪始建寺庙,即始于此时。

据法琳法师《辩正论》记载:

又昔因避暑,躬幸南山,卜此神居,启兹大壮,其地也,带秦川之眇眇,接陇岫之苍苍,东观浴日之波,西临悬月之浦,凤企穷奇之石,郁律钻天;龙盘谲诡之崖,穹窿刺汉,岂独岩松拨日,抑亦涧竹捎云,实四皓养德之场,盖三秦作固之所,为太武皇帝舍而为寺,既增利见,因日龙田,又送太武及主上等身夹纻像六躯,永镇供养,大众所资,有司供给,无劳买地,不待布金,逆风和气之香,氛氩满院;吉祥柔滑之草,澜漫垂阶。

这段文字是现存史料中最早对于太和宫地理环境的详实描述。其文辞俊秀,气势如虹。在法琳眼里,太和宫所在地“带川接陇、奇石嶙峋、岩松拨日、涧竹捎云”,颇具王者气魄,暗合了高祖李渊能在此“四皓养德,三秦作固”之地建造离宫的心愿。而太宗李世民能为父舍宫建寺,并使“大众所资、有司供给”,又让这个奇峻之地增加了“和气吉祥、氛氲澜漫”的意境。文中也提到了龙田寺寺名的由来,即“为太武皇帝舍而为寺,既增利见,因日龙田”是也。

据唐初长安弘福寺僧彦琮法师撰写的《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记载:

贞现元年,文帝舍大和宫,奉为高祖置龙田寺。既而山泉胜美,栖心是寄,而法师雅好美之,乃徙居焉。

又唐玄宗开元时期智升法师所撰《开元释教录·法琳传》云:

贞观初,文帝舍终南山太和旧宫,置龙田寺,后却为翠微宫,即今翠微寺。

根据以上两段文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李世民将太和宫废为龙田寺,是打着为父亲李渊祈福的名义。然而此时李渊刚刚退位,太和宫建成也仅有两年的时间,且“太和”之名,本意与道教攀亲,若轻易地将其完全舍为佛寺,而后又将寺院改为行宫,这样反复的行为对于以“英明豁达”而名留青史的唐太宗来说,似乎稍显不妥。笔者在唐代僧人道宣法师撰写的《续高僧传·法琳传》中找到了答案,得以消除疑虑:

贞观初年,帝于南山大和宫旧宅,置龙田寺。琳性欣幽静,就而住之,众所推美,举知寺任,从容山服,咏歌林野。

此文提到了“太和宫旧宅”一说,由此可知,李世民并非把太和宫完全舍之,而是将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太和宫内的“秦王宫”舍为龙田寺。

关于龙田寺建立的原因,笔者认为,除了“为太上皇祈福”之外,它亦应是唐初佛道二教之间斗争、融合的产物。

历史上的中国宗教,是佛教、儒教、道教兼容并蓄、取长补短的局面,三教论衡的场景也曾出现过多次。唐朝建立之初,与高祖李渊私交颇深的傅奕被擢升为太史令,这位“还俗道士”同时也是一位顽固的反佛论者。武德四年(621),傅奕上疏高祖请求废佛,李渊开始准备采纳,结果遭到了众多大臣的抵制,于是颁发了《问出家损益诏》征求沙门的意见。以法琳法师为首的众多佛教僧俗信士,纷纷著书立说,倡言佛教兴国利民的种种益处。法琳将其著作《破邪论》分别呈与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并撰写了《上殿下破邪论启》和《上奉秦王论启》,请求他们的帮助。在听取了两位皇子对法琳《破邪论》的称赞后,李渊最终将傅奕的上奏置之不论,废佛之事暂时搁置下来。

然而傅奕并未死心,武德七年再次上疏请求废佛,这次反佛风波又在宰相萧瑀等多位大臣的强烈反对中平息下来。从武德四年开始至武德九年,傅奕先后七次上疏奏求废佛,最终,武德九年五月,高祖下诏沙汰僧、尼、道士、女冠,“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余悉罢之”。

傅奕恰恰没有想到,他屡次的上疏废佛,终于招致唐高祖的反感,所下诏令不仅沙汰僧尼和佛寺,连道士、女冠、道观也在其中。可是,在《旧唐书·高祖纪》里面,对于此事的记载附录有“事竟不行”四字。原来,在此诏令颁发之后,还未真正执行之际,就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兵变当日,高祖大赦天下,同时撤销了沙汰僧尼、道士、女冠的诏令。据《资治通鉴》卷一九一:

(武德九年六月庚申)是日,下诏赦天下。凶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自余党与,一无所问。其僧、尼、道士、女冠并宜仍旧。国家庶事,皆取秦王处分。

据说,太史令傅奕在玄武门之变爆发的前一天,曾向高祖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有天下。”高祖接到密奏后,转交给了秦王,于是秦王李世民立即发动了兵变。据日本学者砺波护所著《隋唐佛教文化》:

对于排佛论者傅奕而言,皇太子李建成认为佛教优于儒教和道教,若他不久后即位,就会是个严重的威胁,因此傅奕大胆下赌,促使秦王下决心除掉皇太子,获得成功,傅奕所希望的应该只是解除对道教的沙汰,没想到政治是无情的,不怕舆论责难而用强杀害长兄皇太子的李世民,以及他身边的人认为,一并撤销淘汰佛教的政策,是拉拢人心的上上策。

李世民在登基后的第二年,即以“为高祖祈福”的名义,将自己在太和宫的旧宅舍为龙田寺,并由在唐初第一次佛道之争中具有突出贡献的法琳法师为寺主,继而“诏断屠杀,每岁以三月六日皆蔬素,凡昔日征讨行阵之处,必置佛寺”。这些举动的用意便是向世人宣称自己异于高祖的宗教政策,也不失为一个巩固政权、拉拢人心的上上策。然而,李世民毕竟曾弑兄篡位,其一系列的崇佛政策又与高祖的行为大相径庭,对此,他亦有妙计用来掩饰自己目无尊长、弃毁忠孝的嫌疑。据长安西明寺僧道世法师所撰《法苑珠林》卷一百记载:

(唐太宗)又为太武皇帝,于终南山造龙田寺,并送武帝(唐高祖)等身像六躯,永充供养,又为穆太后造弘福寺,寺成之后,帝亲幸焉。

另外在法琳《辩正论》中也提到了“又送太武及主上等身夹纻像六躯,永镇供养”一说。原来,龙田寺虽然名为佛教寺院,里面却同时供奉着“武帝等身像”,从现实意义上来讲,龙田寺更像是李家的祠堂。这样一来,李世民既可以安抚宗教、巩固政权,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自己的忠孝之心,不必担负“忤逆”的罪名了。

据《新唐书·地理志一》:

(长安)南五十里太和谷有太和宫,武德八年置,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复置,日翠微宫,笼山为苑,元和中以为翠微寺。

在这里,提到了太和宫于“贞观十年废”,废宫原因没有记载。由此得知,自贞观十年(636)废太和宫到贞观二十一年(647)置翠微宫期间,唐太宗一直没有来过这里。这十年间,太和宫留下的多是僧人的足迹。

三、终南奇葩翠微宫

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作都邑之南屏,为雍梁之巨障”,她的雄伟壮丽,一直是历代文人权贵都不曾忽视的。能够身居终南,俯瞰长安,体会那种君临天下的王者气概,亦是唐太宗李世民无法割舍的情结。

贞观二十一年三月,李世民患了痛风病,当时的长安天气又极其炎热,这样的情况,令他备受煎熬。于是,四月九日,李世民下诏修复已经废弃的太和宫,并改名为翠微宫,以为避暑疗养之地。五月三日,李世民便住了进去。

据北宋王溥撰《唐会要》卷三十《太和宫》条:

至二十一年四月九日,上不豫,公卿上言:“请修废太和宫,厥地清凉,可以清暑,臣等请彻俸禄,率子弟微加功力,不日而就,”手诏曰:“比者风虚颇积,为弊至深,况复炎景蒸时,温风铿节,沈屙属此,理所不堪,久欲追凉,恐成劳扰,今卿等有请,即相机行,”于是遣将作大匠阎立德,于顺阳王第取材瓦以建之,包山为苑,自裁木至于设幄,九日而毕功,因改为翠微宫。

要在终南山建成一座宫殿,须得大兴土木,实有烦扰百姓的弊端,李世民自然是不敢轻率为之的。恰好有大臣以太和宫“厥地清凉,可以清暑”的理由上奏,李世民顺水推舟,马上就下诏答应了。这幅君臣之间上演的一唱一和的情景,让人感觉到翠微宫的兴建实在是理所应当。即便如此,李世民还是不敢滥兴土木,而是“于顺阳王第取材瓦以建之”。负责此项建筑的便是“将作大匠阎立德”。

顺阳王,是唐太宗的第四个儿子李泰(618—652)。李泰于贞观十年封魏王,心怀夺嫡之计,于是和太子李承乾各树朋党,争夺王储之位。太子死后,李泰也被“幽闭”起来,后改封为顺阳王,迁居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的郧乡县。贞观二十一年,进封濮王。高宗永徽三年(652),薨于郧乡,年三十五岁。

阎立德(?—656),唐代建筑家,工艺美术家,画家。字让,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工程世家,唐武德至贞观年间任尚衣奉御、将作少匠、大匠、工部尚书等。曾受命营造唐高祖山陵,督造翠微、玉华两宫,营建昭陵,主持修筑唐长安城外郭和城楼等。著名作品有《文成公主和蕃图》、《封禅图》、《七曜图》、《玉华宫图》、《斗鸡图》、《诗意图》等,与其弟阎立本、其父阎毗同为著名画家。

有阎立德这样的能工巧匠做指挥,再以太和宫的基础,加上顺阳王府第的建材,翠微宫仅用九天的时间便修葺一新。关于翠微宫的建筑情况,除《唐会要》外,宋代王钦若等编修的《册府元龟》卷十四里也有记载:

正门北开,谓之云霞门,视朝殿名翠微殿,其寝殿名含风殿;并为皇太子构别宫,去台连延里余,正门西开,名金华门,内殿名喜安殿。

据此可知,翠微宫是一组殿宇台阁绵延数里的庞大建筑群,它的范围包括苑林区和宫城区,苑林包围着宫城,这是汉唐离宫的普遍形制。看到这些史料的描述,我们不难想象翠微宫那“笼山为苑,据峰为宫,丛山环列,白云缭绕”的壮观场景。

唐太宗入住翠微宫后,进士张昌龄呈献了他的著作《翠微宫颂》,李世民特别喜欢这篇文章,马上命他到通事舍人的衙门里上任,负责传宣诏命、递呈奏章的上作。《翠微宫颂》这篇文章如今已经佚矢,而李世民本人写的《秋日翠微宫》则收录于《全唐诗》,流传至今:

秋日凝翠岭,凉吹肃离宫。

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

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

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唐代史学家吴兢在《贞观政要卷三·择官第七》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游幸翠微宫时,决定授司农卿李纬以户部尚书。这时房玄龄留守京城。有人自京师来翠微宫,太宗问:“玄龄听说李纬官拜户部尚书,有什么表示?”来人说:“他只说李纬长了好大一把胡须,再没别的了。”太宗因此改授李纬为洛州刺史。从这一典故中我们可感觉到,在贞观盛世,四海升平之时,有贤臣助其操劳国事,李世民在翠微宫是何等的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