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注重落实,真抓落实——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2026000000024

第24章 崇尚求真务实的作风——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3)

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召开之后,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出了全面切实的部署。现在的关键就是要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坚持以求真务实精神去抓落实,并在抓落实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经验证明,在抓落实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既要坚持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意克服脱离实际、照本宣科的教条式做法,又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在大局下行动的自觉性,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

二是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认真纠正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的衙门作风,又要着眼未来发展,建立长效机制,追求长期效果,坚决防止急功近利、寅吃卯粮的短期行为。

三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要坚持和发扬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又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观念和行为。

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是衡量领导干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落空。抓好落实,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就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尤其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求真务实的精神牢固地树立起来,以求真务实的行动抓好各项工作。

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

坚持求真务实,不仅要从思想上强调,而且要从制度上落实,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来保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制度建设和创新,主要是:坚持和完善各项学习制度,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指导工作的能力。坚持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不断提高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和完善联系群众的制度,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坚持集体领导,落实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不断提高全党和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和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严格执行程序,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坚持和完善各项公开办事制度,自觉接受群众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工作的监督,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做到求真务实,关键在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执行并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尤其需要在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激励干部做到求真务实,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和方法,形成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为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既要看经济建设的成果,又要看社会进步的成果;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又要看党的建设的成效。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还要有周密完善的方法,既要听取上级领导的意见,又要听取一般干部群众的意见;既要听取机关内部的意见,又要听取服务对象和相关单位的意见。只有使干部的工作成绩得到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进一步营造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

二是激励干部做到求真务实,必须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的工作实绩选拔使用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不能认为干部只要不违纪违法,作风不实不是大问题。必须看到,干部作风不实,不仅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危害,而且也会给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带来严重损害。在督促领导干部做到求真务实上要有硬措施,对那些不能做到求真务实、经过组织教育和帮助又不愿改正、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要坚决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另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有些人早就有不廉洁行为了,但我们在考察干部时却未能发现,结果导致其中一些人仍继续得到提拔和重用。对这种“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的现象,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到底,在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还不完善,有些管用的制度没有真正坚持。如何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并依照制度准确选拔使用干部依然是干部工作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和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三是激励干部做到求真务实,必须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及时发现并坚决纠正违背求真务实精神的各种不正之风和错误做法,保证干部全面准确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保证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决策和各项职务行为负责。要着力健全发现问题的机制,扩大信息来源,前移监督关口,做到防患于未然。要着力健全纠正错误的机制,促使发现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防止小错拖成大错。要着力健全追究责任的机制,干部在工作中出了问题,该给什么处罚就给什么处罚,决不袒护姑息。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有了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坚持求真务实就有了坚强的体制保证,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就能够在全党蔚然成风,长期坚持,进一步发扬光大。

重“务实”也要重“细节”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事故调查小组的专家认为,航天飞机机翼上的碳制高温保护板是导致整个航天飞机坠毁的罪魁祸首。由于航天飞机的建造者们“想当然地将星际物质撞击航天器的风险假定为零”,将设计强度定得过低,最终导致航天飞机不堪一击;

2003年北美历史上最严重的大停电造成60亿美元的损失,联合调查小组的专家证实,原因非常简单:一些长得过分茂密的树丛使俄亥俄州克里夫兰附近的电线短路。

这是因为细节上的失误而造成的重大事故,当然,也有注意细节而避免重大灾难的:

我国某地曾发生了一次局部地区突发性大暴雨,山洪将一个村庄夷为平地。由于当地气象台及时发布了警报,避免了人员伤亡。当预报员被问到是如何预报出来这一过程的,他们指着雷达屏幕上的一个小亮点说,因为及时发现了这一信号。

以上这些事例,反映的都是一些细节问题,而这些关键细节往往是不能忽视的,忽视了就要付出惨重代价。

制定战略要讲宏观,解决问题则要注重每一个步骤。古人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强调的是不要忽视小的失误;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则表明,要想取得成功,也必须一步一步做起。有位学者曾以“钻木取火”这一古老的技术为例,强调细节操作的重要性:“把干枯的朽木劈开一条缝隙,沿缝隙方向在朽木上凿出一狭长沟痕,用燧石打磨这沟痕,务求平滑,使圆木‘钻头’可在沟痕内迅速往返摩擦,但又不可过分平滑以致减少了摩擦所生的热量。然后,把一束晒干了的椰子外壳纤维塞入朽木的缝隙内,呈松散状,谓之‘火引’。最后,择一烈日炎炎的时刻,以便充分发挥干燥空气的效果,用精心打磨过的圆木钻头在上述那条沟痕上拼力来回摩擦,在钻头与沟痕之间开始冒烟时,以口对准那团椰壳纤维丝平缓而充足地送气。反复行此法,火生焉。”今人取火,显然用不着这么复杂。但通过古人从劳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可以体会到技术细节的重要。如果没有对每一步骤的准确把握,“钻木取火”这样简单的目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提及这一话题,缘于常听到或见到一些事做得过于浮躁潦草,往往是大而无当的计划替代了求真务实的执行细节。有些项目花费了不少资金,通过了论证和评审,甚至获了奖,却见不到实在可用的成果。曾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一些地方竟会出现子虚乌有的工程被评为“优质工程”,并套取国家几百万元投入的咄咄怪事。如此“优质工程”是如何通过一道道审查关口的?论证、评审结果是否距实际相差太远了?

发现问题是基础,但关键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并不简单,是需要通过细致的分析,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并严格实施才能实现的。所谓求真,就是要讲究科学、尊重科学;所谓务实,就是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现代化建设是由无数工作细节组成的,因此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十分重要。我们应在全社会提倡一种严谨些,再严谨些;细致些,再细致些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质量。这样,我们就能够大大减少工作失误,大大提高工作水平,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