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短的时间内你就做好了啊。”主任笑着说道,“以后这种事,等周会的时候报告就可以了。”
“很抱歉,我是新来的,怕有做不周全的地方,所以想提早跟主任报告。要是有问题的话,主任可以提早指点我,这样我才不会闯祸,不会给公司制造麻烦。”徐盈很抱歉地说。
“没关系,你做的没有错。”主任知道徐盈是新人,所以理解她的举动。
徐盈走出了主任的办公室,但是她的形象已经留在主任的心中。主任认为:徐盈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而且办事非常利落。
要适当地把自己的优点和功劳表现出来。如果你的长处和功劳是属于幕后的、隐性的,那就别忘了给自己创造机会,让你的主管、领导看见你的长处。
抢功也要讲究艺术
一个人如果不明白如何抢功,功劳就很有可能会被别人给抢走。
如果你在大公司里工作,你是不是经常看见有些人只动一张嘴,而有些人却做得要死要活,可是领导却只认同那个动嘴巴的人呢?
假如你是那个工作得最多但却得不到重视的人,那你应该要看清楚,为什么别人动一动嘴就可以获得肯定。
如果你明白了他们的方法,你更应该把这种抢功劳的话术学习下来。
这里不是要教你阴谋诡计,而是希望读者不要被人抢走功劳,让自己所做的功劳可以获得肯定。
下面为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例子。
郑飞是某工厂的组长,他们小组负责的工作是机器维修和后勤支持,简单地说就是打杂工,别的组若是需要人手支持,他就派自己组的人去帮助。
这样的部门在公司中地位很低,是最不被看重的一个部门,可是郑飞却运用了简单的话术,使他成领导面前的红人。
有一回,他在厂房中来回视察设备,恰好看见A生产线送来的一台机器正在安装,郑飞于是走过去问道:“这一台机器就是公司花了五十万元买来的那一台吧?单从外观上看就很好。”
“没错,现在厂商方面的人在安装,待会儿试一下能不能顺利运转。”A生产线的组长说道。
郑飞点了点头,走过去问厂商的人:“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安装好呢?”
“半个小时后便能试机。”那人回答道。
之后,郑飞对A线组长说:“有需要再通知我。”说完后,他便又继续去巡厂了。
在工厂中逛了一段时间,郑飞便在半路上遇到他的领导——施总。
郑飞对施总说:“施总,早上好。A生产线的机器今天送到了,我刚过去看了,再过半个小时就可以试机了。”
“是吗?”施总欣赏地看着郑飞,认为他这人做事很是仔细,又道:“你去看了?”
“没错,我刚刚才和A线组长交流了一下看法,他还在那边监视装机,我就先到别的地方巡一巡,看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郑飞如是说。
“好,那你继续忙吧,我正要过去看看装机的情况。”说完,施总拍了拍郑飞的肩膀。
郑飞接着在工厂中视察,他来到了B生产线,恰好看见B生产线的员工们在讨论原料采购的有关事项。
他就问B生产线的员工:“有需要帮忙的吗?”
“郑组长,一切正常,没什么事情,就是最近B产品的销量挺好的,所以我们要再采购一些原料罢了。”B生产线的工人说道。
郑飞也认为是这样,闲聊道:“原料不能缺呀,要是一缺货,生产线就动不了了。对了,今天设备运转得还顺利吧,用不用我们组的人来帮忙?”
“今天设备运行得很好,谢谢郑组长。”一员工向郑飞简单地回道。
郑飞检查了一下,又离开了B生产线。
出乎意料的是,不久之后,B生产线果真出现原料短缺的状况。
B生产线组长猜想一定会受训,他惶恐地去向领导报告了这个事情。
施总听了之后忍不住大发雷霆:“原料怎么会不够?你平常都不注意库存量吗?”
“我平时都很注意的,只是原料厂那边也缺货,所以……”B生产线的组长万万没想到原料厂会缺货,他也很无奈。
但施总不愿听B生产线组长的这些借口,他生气地把B生产线的组长骂了一顿。
恰在这时候,郑飞前来报告进度,于是听见了施总责骂B生产线组长的过程。
不久之后,B生产线的组长灰头土脸地离开了施总的办公室。
这时,郑飞见状,就对施总报告说:“上星期我有提醒过B生产线,跟他们说原料绝对不能缺,没想到还是发生了这事。”
“上个星期原料就已经短缺了?”施总向郑飞问道。
“没错,但是我不是B生产线的主管,没有职权插手他们的事,所以只能提醒他们。”郑飞说完,然后就开始了他的工作进度报告。
施总听着郑飞的工作进程报告,心里却在想着别的事。
此后不久,郑飞被提拔成施总的特别助理。虽然他的头衔没变,可是他却拥有可以命令A、B生产线组长的权力,相当于他的权力大了很多。
在这个事例中,郑飞有拼死拼活地工作吗?他只是说过一句关心A生产线的话,就说成他去关心过情况,听起来他工作非常认真。而仅仅是随口一句关心B组的话,就说成了他曾阻止过错误的发生,进而让施总更肯定他的工作能力。
他仅仅利用5%的努力,就获得了100%的肯定,是不是挺取巧?
虽然A生产线的组长全程施工时都在现场,却因为被认为是分内的事,而没有特别的功劳。
虽然B线组长非常努力寻找原料,想办法弥补这个错误,可是却因为责任得由他来扛,所以就算弥补了这个错误,他的功劳却比不上郑飞说的几句话。
因此,常常关心你管辖范围外的事,可以提升你在领导眼中的形象;当别人来插手你的事时,也请注意他是不是想要邀功。假如你不愿自己的功劳被别人抢走,给你一个建议:不要透露太多工作上的信息给别人。
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就连在学校也经常发生。
在大学的学习中,教授往往会要求学生分组作报告。
有一回,某教授让班中同学组合成为小组,然后交报告。
利瓦伊是特别懒惰的同学,分组之后,他除了讨论的时候会到场之外,大家分工的工作并没有认真去做,因此,其他的同学承担了他的工作量。
最终,报告成功地完成了。
这时,利瓦伊好像突然换了一个人一样,于是跟同学们说道:“这次的报告多亏大家,我做得太少了,那我上台去讲报告怎么样?”
大家早就对利瓦伊很不满意,现在利瓦伊自己说要分担工作,于是大家纷纷同意,在心里认为该给利瓦伊一些事情做,不然的话,利瓦伊不就太占便宜了吗?
在最终的报告发表会中,利瓦伊上台了,成功地完成了最后一项工作。
之后,教授给予了这个小组很好的成绩,而利瓦伊和其他组员一样,同样在这个项目中拿到了高分。同时,因为他的上台演讲,教授对利瓦伊印象很深刻。
常常关心你管辖范围外的事,可以提升你在领导眼中的形象;当别人来插手你的事时,也请注意他是不是想要邀功。假如你不愿自己的功劳被别人抢走,给你一个建议:不要透露太多工作上的信息给别人。
把握上司心理,把握说话时机
身为职场中人,在和上级进行交流的时候,除了说话的内容、场合等情况需要注意之外,对说话时机的把握也是不可忽略的。在正确的时机说话,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机会,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能会因为一句话就办成一件大事。相反,如果话说得不合时宜,就会造成意外的麻烦。
20世纪90年代初期,计算机还不是特别普及。某企业因生产需要,便购置了一批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而且要建一个机房。但是,机房负责人王静遥在申请机房安装空调的事上,却屡次被领导驳回。理由是:其他部门人员都是在无空调环境中工作,不宜单独对机房破例。虽然王静遥一再声称安装空调是因为机房温度太高,怕影响计算机的使用,但是,领导一直不同意。
之后,一个很意外的机会,单位组织出去旅游,在旅游途中,参观一个文物展览会,领导发现一些文物有些破损,经询问解说员得知,文物之所以有些破损,是由于经费问题,文物不能在恒温条件下保存所致。如果有制冷设备,文物可以保护得更好。
此时,站在一旁的机房负责人王静遥趁机会对领导低语:“其实,机房里装空调同样是这个道理!”领导看了她一眼,沉思片刻说:“你再写一个报告报上来。”很快,领导就批准了机房的要求,在机房装上了空调。
王静遥正是选对了时机,在领导对文物破损有所感悟时,用“机房里装空调也是这个道理”,趁机提出机房空调的事情,正好符合了领导当时的心理,因此领导很快就批准了这件事。因此,说话要把握时机,如果该说的时候不说,机会转瞬即逝,便有可能错过机会。如果王静遥不是在当时就说,而是回到单位以后再提,领导或许已经在心里把这件事放下了,到时候也许就申请不上了。
在正确的时机说话,除了要看当时的情况,还要看上司的心情。聪明的职场丽人懂得: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对否定性意见的接受状况也会有很大区别。所以,作为下级,在对上司的说服上不能不思考到这一点。要善于把握他们心境最佳的时刻,比如,人逢喜事精神正爽时;一项工作完满完成时;取得成绩,受到更上一级的赞美时。这时候,上司易于听进不同意见,哪怕较为尖锐的话,也容易接受。相反,当他们遭遇挫折、心情烦闷、工作繁忙、情绪急躁时,那么,最好别说。
掌握好时机不是天赋,而是在平时生活中自己慢慢体味出来的。不论在什么地方,恰当地把握说话时机都是迈向成功之途不可缺少的因素。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懂得把握说话的时机,所以错过了很多好时机。
“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具体到说话而言,只有注意到“天时”和“地利”,选择好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再把你想要说的话说出来,才能最终取得“人和”的结果。
在正确的时机说话,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机会,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能会因为一句话就办成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