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20234100000108

第108章 开国皇帝(1)

石龟爬行

朱元璋为了夺得政权,建立新的王朝,出于政治的需要,把自己的出身大大地美化了一下。于是,本来极为平常的农民出身转眼间就成了无比尊贵的神。如果朱元璋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夺得天下,那必将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同样是人,一个脑袋两条腿,凭什么你能做皇帝,我就不能?所以说,有着这种不服和挑战心理的人的存在将会对一个新生的王朝非常不利。朱元璋本来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是个讨饭的人。小时为混口饭吃,只好替大户人家放牛,后来干脆到皇觉寺当了小和尚,苦度光阴。可是,等到他参加红巾军造反,推翻了元朝,当上了开国皇帝后,很快就被神化起来。如果稍微留意一下历史记载中的皇帝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身世大多不同寻常,他们的故事总是跟神或龙有关。一言以蔽之,他们都不是凡夫俗子。他们的母亲不是受到了什么神仙的点化而怀胎就是遇到了神仙而成孕,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神的后代,就是龙的子孙。历代的皇帝们都会编造一些传奇故事,以让人们五体投地的信服他。朱元璋也是如此,他就编造了许多有关自己的传说:话说有一天,他的母亲在河堤坡睡觉时,父亲朱五四发现一条大龙伏在其妻子身上……意思无非是要证明朱元璋是龙种、龙命,是真龙天子。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关于他出生的版本,如:在朱元璋出生的前一天晚上,正值秋收大忙季节,由于朱元璋家里人手不够,已经怀有身孕的母亲陈氏仍然坚持到田里劳作,干了一会儿活,感觉身体非常疲惫,她便靠在旁边的草垛上昏昏睡去。在梦中,陈氏梦到从麦场的北边走来了一个穿着红袍、头戴黄冠的长髯道士,这个道士走到她的跟前,并用简板在麦场的麦糠里翻了一会儿,从中找出了一个小药丸来,接着他把这个小药丸递到了陈氏的面前。陈氏发现这个药丸非比寻常,开始慢慢地变大,并且发起光来,便问这个道士,这是什么东西?道士告诉陈氏说:“此乃大丹,是个好东西,吃了之后,其妙无穷。”陈氏听从了道士的话,就把这颗药丸吞下肚,再找道士时,发现道士已经不见了。吃惊之下,陈氏一下从梦中醒来,便把这个梦告诉了丈夫,丈夫果然还能从陈氏嘴里闻到隐隐的药香。一个平常百姓家,摊上这么一件闻所未闻的、令人惊奇的故事怎能不让人奇怪,但是精彩的事情还在后面。到了第二天,陈氏仍然坚持在麦场里干活,干着干着突然觉着就要临盆了。于是她连忙往家赶,但是事有不巧,当她走到半路的时候就再也支持不住了,只好躲到山坡下的一个破烂的庙里生下了朱元璋。据说,朱元璋出生的时候,整个庙里面都在闪着红光,以至于映得附近的山岭也红彤彤的,这自然是不同凡响的事情。而当陈氏把朱元璋抱回家之后,乡亲们发现朱元璋的家里也是一片红光。起初,他们还以为朱元璋的家里起了火,就连忙拿着救火的工具跑了过来,等到了近处一看,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就是朱元璋的家里人,一年之中也经常发现家中有红光闪烁,最终发现原来是敬神的烛光。从此,朱家愈发认为朱元璋不是俗人凡胎。

有关朱元璋身世的这样的神话层出不穷。关于朱元璋当和尚后在菩萨身上写的“发配三千里”的事,也被描述得绘声绘色。传说朱元璋因为伽蓝殿案上的红蜡烛被老鼠咬坏而受到长老的责怪后,朱元璋拿起笤帚去扫地,抬眼望见伽蓝神那神气的样子,气上加气。心想:伽监神是寺院的守护神,自己看护不好物品,才该挨罚呢,举起扫把,“噼里啪啦”在伽蓝神身上写上“发配三千里”五个字,并说:“神仙犯法与凡人同罪。方丈不敢罚你,我敢罚你。”朱元璋气倒是出了,但时间耽误了,天近晌午才扫到大殿,心中不免发急。他扫着扫着,顺口说道:“大菩萨、小菩萨,快快站到一边去,别妨碍我扫地。”大小菩萨一个个真的都站到了扫过的一边。朱元璋两三笤帚扫得干干净,然后又说:“大菩萨、小菩萨,地已打扫完毕,就各归各位吧。”大小菩萨又一个个回到了原位上。一天,朱元璋打罚伽蓝神及支使菩萨的事,被人告发到方丈那儿。方丈半信半疑,就去看个究竟,当他见伽蓝神身上果然写有五个字,很是生气,一面叫人把字擦掉,一面去找朱元璋算账。可是,找到大殿望见朱元璋扫地,又在那支使菩萨,便惶恐不安地念着“善哉善哉”低头走了。回到方丈室,心里想:“这小行童造化不小,竟能使动神灵,长此下去,如何了得?”于是,他借口寺里管不起饭吃,打发朱元璋僧游四方。还有一个凤凰的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七八岁就在这一带给财主家放牛。每到农忙季节,他就跟其他孩子们下地干活,中午别人都回家吃饭去了,只有他还留在山坡上放牛。肚子饿了就摘些野果子充饥,只是头上长的秃疮在太阳底下晒得难熬。头几天,他还牵着牛拣草多的地方放,后来秃疮被晒得钻心的痒,他索性把牛撒在西山坡,自己往大石板上一躺,来个瞎子放牛——随它去。说来也怪,每天只要他躺下一合眼,顿时觉得全身凉快,秃疮也不痒了,天天中午都能睡上一个好觉。原来,每天朱元璋睡着以后,不知打哪儿飞来一只美丽的凤凰,落在雁子山西坡,以金鸡独立的姿势,屹立在石板上方的石头台上,展开五彩缤纷的翅膀,如同一把硕大的凉伞,为朱元璋遮挡烈日。一天,村上有人见此情景,感到惊奇,就传扬开去,大伙似信非信,都朝西山坡跑去,想亲眼见一见凤凰。可是,凤凰见了人群,很快收回翅膀,展翅飞向天空。朱元璋被吵醒,大家七嘴八舌地把看到的情景一说,他才弄清每天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谁知打那以后,凤凰再也没有飞来。后来,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乡亲们想起这件事,都说,雁子山是“卧龙降凤”的好地方。于是,就把当年朱元璋睡过的石板叫做“卧龙石”,把凤凰落脚的石头叫做“凤凰台”。还推选木匠把凤凰画成画,献给皇上。木匠根据大伙说的凤凰形象,画了两幅凤凰,凤凰的造型都是“蛇头、龟背、九尾十八翅、鹰嘴、鸡爪、如意冠”。这一天,朱元璋正为建都何地而犹豫,忽听家乡有人来献画,立刻宣召进殿。他接过画卷,展开一看,见是“龙凤呈祥”、“丹凤朝阳”两幅画,心想:“自己既是龙的化身,又是凤凰的形象,我岂不应在龙凤之乡、发祥之地建都呢?”想到这,不禁龙颜大悦,连声说:“画得好,画得好!”他重赏画工之后,对老画匠说:“朕决定把都城建在家乡,你回去带一帮徒弟,以后住在京城里,就专门给我画凤凰,画得好,每年我都重重有赏!”朱元璋特别喜欢凤画,把紫禁城后面东西相连的几座山峦,赐名为“凤凰山”,又取凤画《丹凤朝阳》之义,将家乡定名为凤阳,意喻家乡像一只美丽的凤凰,朝着太阳,永远吉祥。虽然后来凤阳没成为京城,但府东街凤画庵林立,被称为“凤凰街”。自此凤画逐渐成为凤阳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一直流传至今。

一块普通的石板和石头台子,却因为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系,所以这雁子山西坡的“卧龙石”和“凤凰台”也因此沾上仙气。有关朱元璋与凤凰的传说还有许多,其中有一则与朱元璋父母的墓地有关。相传元朝末年的一天,凤阳上空突然飞来一只彩凤,盘旋两圈之后,便向西南方向飞去,降落在一片荒滩之上。消息传开,人们纷纷赶到那里观看。且说此时,府官巡视路过这里,见有只凤凰冲着自己落下,心想:凤凰是种神鸟,象征吉祥,如能捉住它,献给皇上,真是做官不贪财,富贵天上来!想到这,非常兴奋,一纵身扑了上去。那凤凰低首长鸣一声,展开双翅,腾空而起,飞进云彩里去了。围观的人见凤凰飞走,便一哄而散。而府官却两手一动不动地按在凤凰落下的地方,大声喊衙役:“你们快拿锹来挖,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里一定有宝!”衙役们找来铁锹,从上午挖到傍晚,结果一无所获。府官只好拂袖而去,留下一个又大又深的土坑。不久,朱元璋父母相继去世。当时,他还是个孩子,父母是个佃户,一生穷困,死后连个葬身之地都没有。朱元璋和他二哥用草席卷好二老尸体,放在独轮车上,去荒滩埋葬。刚到凤凰降落、府官挖坑的地方,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吼,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倒将下来,不料尸体滑进坑中,两人便到一棵大树下避雨去了。不一会儿,风停雨止,两人走进一看,大吃一惊,土坑不仅被暴雨冲平,还被狂风卷成一个高大的土堆,人们都说这是天意,是老天给埋葬起来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多次考虑启坟改葬,他亲自到凤阳选择地势,后因有人劝谏,说他之所以得了天下,是因为“凤凰点穴,府官打坑”的“宝地”被他父母占着了,如若改葬,破了“风水宝地”。一来使先人在里面魂魄不安;二来会对大明江山不利。朱元璋信了这话,于是命令在原墓地培土厚封,修建陵寝,这就成了现在的明皇陵。民间关于刘伯温与朱元璋的相识也有传说。传说朱元璋投军之后,见郭子兴和几位元帅不和,心想不如自己打江山,可是苦于手头无钱。有一天,朱元璋在进城途中遇到一位算卦的道士。那道士好奇地看了看他,说:“这位壮士,你眼下该走财运了!来,我给你二百铜钱,你去跑趟生意。”说着从怀中掏出铜钱。朱元璋接过钱又感激又为难,说:“这二百个铜钱能做什么生意呢?”道士说:“眼下芜湖的乌梅便宜,你去买来后运到金陵去卖,保证能发大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后会有期!”说罢头也不回就走了。几天之后,朱元璋半信半疑地来到芜湖,找一家大药店问到:“有乌梅卖吗?”掌柜的应道:“有,买多少?”“买二百铜钱的!”朱元璋说。当时芜湖乌梅滞销,此家店主早想处理乌梅腾仓进货,忽听有人要买二百铜钱的乌梅,便带朱元璋来到库房,指着堆积如山打好包的乌梅说:“二百铜钱你尽管运。”朱元璋说:“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于是,朱元璋付过钱,然后雇来一只大船,满载乌梅,一昼夜便来到金陵,找了家客店住下。店老板一见这么多乌梅,惊讶地说:“客官是朱元璋吧?我们这里有钱也买不到乌梅呀!你运来这么多,不仅自己能发财,还能为许多人消灾除病呢,你不知道,昨晚有位道士大街小巷地唱:‘二更天到来鼓二擂,朱元璋到此卖乌梅。乌梅汤来真灵验,驱瘟除疫寿万年。"”朱元璋听了,更加感激那道士的暗中相助,立即贴出“朱元璋在此卖乌梅”的招牌。消息很快传遍全城,前来购买者人山人海。朱元璋想起从前父母、兄长死于瘟疫的惨景,便本着“穷人吃药、富人给钱”的想法,见是穷人不收钱,见是富人多收钱。结果卖的乌梅只剩下两筐了,朱元璋猛然想到现在家乡也流行瘟疫,既然乌梅汤如此灵验,何不带回去搭救乡亲们呢?于是朱元璋挑着两筐乌梅,带着赚来的一大笔钱往回赶。

那天,朱元璋挑着乌梅急忙往家赶,一路上又施舍些给有病的穷人,到村里只有一点点了。他心想,这点乌梅能救几个人呢?正在犯愁之时,忽见有人到於皇寺(现为龙兴寺)的井里挑水,他急中生智,把筐底的乌梅全倒在了井里,顿时,井里散发出一股股乌梅味。他转愁为喜,对前来打水的乡亲们说:“乌梅汤能驱瘟除疫,这井水变成了乌梅汤,喝下水,有病能治病,无病能预防。”当即有几个病人喝了这井水,果真水到病除。好事传千里,很快四乡八邻的人都来取这井水治病,从此,人们就把这井叫“乌梅井”,一直传到今天。后来,朱元璋靠这笔钱招兵买马,组建了自己的队伍,很快打下金陵。朱元璋听说那道士原来是刘伯温装扮的,便把刘伯温请来做了军师。关于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话说朱元璋自从到濠州投军后,南征北战十几年,在南京登上了皇帝宝座。但他对在此地建都并不满意,便于登基次年,下令在自己家乡建造一座比历代都要好的都城。圣旨传下来,全国的能工巧匠一时间云集凤阳。经过六年紧张的营建,一座精彩绝伦的城池宫阙赫然屹立在凤阳大地上。此时,朱元璋从南京兴冲冲地赶来验工犒赏,一到凤阳,他即率领文武百官,站在紫禁城城头观胜。文武百官个个把新城夸得天花乱坠。朱元璋心里很高兴,但他见刘伯温没吭声,于是问道:“刘爱卿,今日陪朕游览中都形胜,为何缄口不言?”刘伯温见朱元璋发问,“扑通”一声跪地:“我主万岁,依臣愚见,凤阳曼衍,远有方丘湖,近有马鞍山,今虽已置中都,然非天子可居也。”朱元璋听了一惊,忙扶起刘伯温,说:“你快说说,这地势有哪些忌讳?”刘伯温说:“北面的方丘湖芦苇冲天,里面能藏兵百万;西北的马鞍山高耸城外,上面支炮,一炮即轰倒紫禁城。请皇上速加择地建都,不然对大明江山不利。”朱元璋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便问道:“那依你看,把都城改在哪儿好呢?”刘伯温知道朱元璋真心想把都城建在帝乡,信口答道:“向东南移一箭之地。”朱元璋想,一箭之地反正超不出家乡,就同意了。刘伯温随即派人取来弓箭,对朱元璋说:“凭皇上神力往东南射一箭,箭落哪儿就在哪儿改建都城。”朱元璋拉开弓,箭在弦,“嗖”的一声,御箭飞行45里,失去了气力,便朝下落去。此时,天上的太白金星算到朱元璋该在南京定都,于是化作一只金鹰飞来,嘴一张,衔住下落的箭冲天再起,穿云破雾直到南京才丢下那支箭。过后,朱元璋闻报只好改变初衷,按中都宫阙的模样,把南京扩建成都城。此后,那只金鹰夹住箭的地方,被人们称作“夹鹰箭”或“鹰接箭”。久而久之,当地傍涧而居的殷氏人家,取名“殷家涧”。后逐渐发展成村落、集镇,简称“殷涧”。在众多的故事里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当年江淮大地上流言四起,盛传要接新天子。朱元璋好奇,也站在一块倒在地上的石碑上,爬上石龟背上眺望远方,石龟居然向前爬了十几步!朱元璋也就由人变成神,成了人间活菩萨。传说如此美丽,但往往并不真实。熟悉朱元璋历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在出生之前,他的父亲朱五四已经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家庭负担早已承受不起。为了生计,陈氏怀胎十月还要在田间坚持劳作,以至于最后只能在庙里把朱元璋生下来。这些事实远不如传说中的那样浪漫。而后人则牵强附会地把这种尴尬的事情说得浪漫无比,而且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显然是为了使“龙颜大悦”。而这样的记载之所以能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明朝的正史上,显然也是经过皇帝的亲自审阅和批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