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兴趣金字塔,就很容易知道如何养大一个兴趣。
兴趣饲养三步法:
第一步,让自己先沉浸在足够多的感官体验中,获得兴趣的第一步动力。
第二步,在感官兴趣还没有消退时,尽快掌握更多的知识,使自己的感官兴趣进化到自觉兴趣。
第三步,给自己找一个兑换价值的方式,把这个兴趣和你最感兴趣的价值绑定。别把自己的目标设定得太高,以免产生失落感。
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兴趣就会慢慢固化下来。
比如说你要培养锻炼减肥的兴趣,第一步最好是去一群身体健康的人——最好以前是和你一样的死胖子(比如说李春雨老师)——身边待着,让自己饱受刺激;翻出大学毕业时穿的衣服,让自己饱受刺激;偶尔生一场病,让自己饱受刺激……
总之,有一天你认定这样下去快不行啦。这时候,你冲出去跑步,三圈以后心跳加速,回来吹冷风还感冒了一次。一个兴趣就这么被你养死了。
这时候,你应该做的第二步是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发展直觉兴趣。知道自己的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了解大部分人是如何减肥的,知道什么减肥方法不靠谱、什么好一些,了解适合自己的方式、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一直到自己切实想根据这些知识动一动为止。
于是你买了一个体重计,计算自己每天摄入的热量,知道吃什么不吃什么,现在你热情满满地准备锻炼啦。但是在开始之前,请务必执行兴趣饲养的第三步:找到一个把成果与价值观链接在一起的目标。要记得这个目标有两个要求:第一是要与你真正看重的价值观绑定,第二是不要设计得太难以至于自己有挫败感。
比如说我每次要减肥总是没有动力:第一,因为我不太在意外表(太帅了对讲课不好啊,人家看不到我英俊背后的智慧啊,我总对自己这样说);第二,我觉得浪费时间,还不如看看书呢。看出来没智慧为上是我的重要价值观。
一直到有一个理由说服了我:如果每天锻炼一小时,人能多活5~10年,这应该是赚到了——人应该是越老越智慧,所以我其实是赚到了更多的智慧时间可以思考。同时,锻炼能让我每天精力更充沛,更好地看书和工作。价值找到了,再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目标,比如一个月减五斤,先做两个月,健身的兴趣慢慢就培养起来了。
用同样的兴趣饲养攻略,我们审视一下为什么很多人“想学好英语”,却永远没有真的成行。第一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被刺激到,“学好英语”顶多只是一个“我应该学好”或者“我渴望好一点”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真实的、浸泡式的体验,一个清晰的、可见的愿景。所以一旦刺激消失,他们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第二是因为他们没有及时地研究关于英语学习的各种观点和理论,找到自己想要付诸行动的。今天听听美剧,后天学学语法,不成系统,也无法进步。第三点最关键——他们有些学了也没用武之地,没有价值的兑换。有些目标订得太高,如“一年之内学好英语”,但是什么叫学多好才叫这样的目标即使你背过整本新概念4也没法儿达到。所以,他们的兴趣无法持续长大。
反观很多不会英语却被丢到英语环境里的人,他们为什么都能迅速学会一口让自己生存下去的英因为第一他们有被刺激的环境,第二有足够多的学习资料和机会,第三是他们的英语能马上兑换出价值。而且作为初学者,国外其实有比国内更宽容的环境,他们也不害怕讲错。集齐感官、知识和价值兑换机制这三种维生素,每个人都能养好自己的一个兴趣!
在微信公众号“新精英做自己”中输入“减肥”,我给你看一个我认为特别靠谱的帖子。
7为什么你活得无
理由一:你太“有用”
有趣等于适当的不确定。但是一件事物只有有明确、可计算的回报,才能被归纳为“有用”。一旦一件事被要求必须“有用”,事情就明确得无趣起来。在“有用”的人看来,有趣的人总是显得不安分、特立独行、乐呵呵、莽撞、好奇与想象力四溅,终日做着些“没什么用”的事情。有趣的人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批判:
找工作能赚钱啊!——旅行有什么能赚到钱
跑步能锻炼身体!——跳舞有什么能锻炼
考个会计证能加薪啊!——学画能卖钱
结婚就安定下来了啊!——谈恋爱搞浪还不是要结有什么
但你有没有想过:
不管你活成什么样,最后还是要死的。又有什么
无用的人生卑微,而无趣的人生悲哀。
所以,一旦一个人把是否“有用”作为事情的唯一评价标准,那么这个人活得无趣就天经地义。这种功利与短视的背后,是深刻的不安全感与焦虑。和这样的无趣之人对话特别费劲——你和他们谈起一个好玩的东西,他会先问你:“赚钱”然后是:“好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又会问:“肯定”这些问题只要有一个是否定的,他们就不感兴趣,转移方向。
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有同样的焦虑。家长把教育当教育产品,既然是教育产品,那么一段是付钱,一段就是高分数。这样的“教育”别说是投资未来,连购买现在家长们都嫌慢,恨不得今天花一万明天提五分。某著名培训机构的广告词就是“我们只教给孩子有用的”“提分快,来××”。一位家长告诉我,现在的孩子有三个学期:除了原来的两个学期,还有暑假。暑假开始,老师会叮嘱学生——假期时间千万不要浪费,然后列个清单:要阅读的50本书、要做的50件事。做完这些东西你总得有点感悟吧,感悟也别浪费,再写10篇作文。孩子喜欢运动,家长继续叮嘱,要做就做中考要考的运动,千万别做那些没用的运动。如果想发展个兴趣,那就发展能够评级的,千万别做那些没用的。我兄弟狒狒的女儿四岁,幼儿园低班第一个学期的暑假,老师告诉家长去网盘下一个假期作业包。他一开始还觉得蛮好玩,下下来就疯了,2.3G(GB的简称,1GB=1024MB)。
从生涯看,这样的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影当课堂外的一分一秒都充满了确定性,当每一个行为都必须在系统里置换出有用的结果,兴趣这个老师就彻底被开除了,随之而来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更无从谈起。
既然我们剥夺了一个孩子在童年寻求兴趣的时间,封闭了他们发展兴趣的可能,还亲手掐死了兴趣这个老师,就别困惑于为什么他/她会在高考前选专业毫无主见,追逐热门的“有用”的专业,在恋爱的时候找“少奋斗10年”的另一半,在选择工作时谋“定下来”的工作,在生活中选择“别折腾”的方式,明确地活成一个确定、无趣、毫无想象力的人。
标准答案,只能产生标准笨蛋。
没有了兴趣老师的提醒预习,我们只好等生命任务来临再开始补课——我们在该谈恋爱的时候学习,在该学习的时候玩,在该工作的时候学习,在该结婚的时候又在工作,专注副业一百年。
读书也一样。书在努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用”,各种“一本通”“精通”“大全”泛滥,甚至连读本小说也有功能——“治愈”“励志”“职场”“减压”……。你有多久没读过一本“没什么用”的书我是漫画迷、科幻迷,书丢在办公室,也经常被人问:你现在还会读这样的没用的我告诉他们,当年我做GRE老师,心理学就是没用的书;后来我学心理,职业规划就是没用的书;后来我写《拆墙》,画小人就变得有用了,而职业规划成为我的事业。再说——读书只求有用,就如吃饭只管饱一样——我干吗非要有用!
我们身边充满这种无趣之人,当你一次次地解释后,也就开始懒得对他们说明——从功能主义心理学来说,有趣是我们为未来做的准备,给未知的未来的存款。有趣是勇敢者的游戏:有趣的事情可能有用,也有可能无用;有趣是投资能力,而不是消费生活。有趣能让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可能,同时也越来越生机勃勃。而无趣之人逐渐长大,世界与他们越来越无关了。
在我自己看来,有趣怎么也不为过,有趣是种活着的、元气淋漓的状态,有趣证明我们还年轻,还在打开新的世界,还在长大,没有长老。
批注《水浒传》的才子金圣叹,54岁因为“哭庙案”入狱,临刑前儿子花钱打点关系,在大牢见到他,他大笔一挥给儿子写好遗书,叮嘱回家看。
这么一位才气纵横的文学家,因充满浩然正气,发动大家反文字狱而入狱,见大儿子最后一面,会写点什么儿子回家打开字条:
“字付大儿看: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我无遗憾矣。金圣叹绝笔。”
几天后在南京三山街行刑,他的首级落地,耳里滚出两个纸团:“好”“疼”。
这种人,在有趣里永生。
兴趣攻略:避免活得太有用
1.DifferentNight
要想在生活中创造不确定性,先要留出生命中的空白。
我们的大脑喜欢空白,一旦出现空白,就会把自己潜意识里迫切的东西填进去。
每周给自己设定一个differentnight(第八夜),不要设定任何比如说“我要养成一个习惯”或者“要发现自己的兴趣”这样的期待;然后以自己最放松的状态投入,随便干点什么——你可以漫步某个地方,约一个不常见的人,或者参加一个此前不会参加的聚会,总之,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给自己定一下闹钟,在铃声响起之前,不准看表,不准做重复的事。
回家给自己做个梳理,三四次以后,必有收获。
2.与有趣的人待在一起
找到身边你觉得有趣的人,和他们待在一起,看看他们业余时间在干什么。作为讲师,总需要出差。头几年还觉得有趣,看看名胜古迹,几年下来全国好玩的地方都去过了。但全国也迅速地变得越来越一模一样,我对出差开始厌倦。直到我有一天想:既然地方被扫荡完了,为什么不找有趣的
于是我做了一张中国好玩的人地图——每一个城市,我都标出来自己想认识的人,出发前给他们私信,要求拜访。
@秋叶语录老师就是这么认识的。我开始爱出差去武汉了。
3.读些无用却有趣的书
4.不跟团的自助游
5.加入一个全新的兴趣小组
理由二:深陷感官兴趣的泥潭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类历史上感官刺激最集中的年代,调查说现代人每天要看近150条广告:你走入地铁车厢,看着每20秒刷屏一次的微博和微信,快速回复一封工作邮件;门缓缓关上,车内的电视响起,准备推荐某档电视节目;车启动了,摇晃的车身让你看一眼扶手,扶手上端有个牌子告诉你某洗发水有多好;隧道内车窗闪过的LED屏串成动画,告诉你该去哪里上课;你走出地铁站,街边商场的音乐、面包店的气味扑面而来,你的书包里放着想读的几本书,但是每次你的手指都越过他们,拿起旁边的iPadmini。
我们从读书时代迅速进入博客时代、微博时代、读图时代、视频时代。这都是为了满足我们永不满足的感官兴趣——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接着一个,不要停。请注意这种碎片化信息流的危险,它们无穷无尽、日益刺激、频率切换太快,这些都让我们没有时间深度思考,进入自觉兴趣。
为什么你总是放下一本哲学书去看微就是因为微博里面有不确定的刺激,下一秒可能汪峰就上了头条,而罗素肯定不会在你看《西方哲学史》第23页时,出来写“×××,贱人也,鉴定完毕。”
活在感官轰炸中的人,往往依赖性地看着一条又一条新信息,感受那种瞬间的推背兴奋感,以及结束后的深深失落感。当你的大脑吃惯街边麻辣烫,就再也无法感受到食物细致的原味了。人的注意力资源有限,当你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陷入感官刺激的泥潭,你也就没有精力发展出那个兴趣金字塔的尖,取而代之的是,你把自己发展成一块板砖——知识面狂宽,但是肤浅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