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2023400000035

第35章 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3)

在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身边总充斥着许多希望自己一年之内实现梦想的人——他们期待的“梦想”犹如房屋,已经建好且是精装修,推门进入即可。一旦碰壁,他们马上势利地全身而退,成为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这种人与其说是梦想家,不如说是梦想投机分子,梦想和自我实现只是他们的另外一种成功学。这种梦想投机分子,根本就不配谈梦想。

第二点,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鲁迅的时代提供了一些能让知识分子仅通过知识就能体面地赚取收入的机会,他自己也幸运地遇到一个理解他价值的职场贵人。如果今天的文化人拿着一份不那么体面的工资,他们就只好出卖文化让自己体面些。如果继续保持糟糕的知识产权保护,坚持低廉的书价,今天的中国很难再出现鲁迅,他可能会因为低廉版税和盗版穷死。

最后,鲁迅的职业生涯故事还告诉我们,如果他在46岁才开始全心写作,依然能成为现代影响力最大的几个作家之一。如果从现在开始,把你喝咖啡和刷微博的时间省下来,我想你的梦想一定也来得及实现。

从鲁迅那里,我们理解了从现实到理想的生涯三阶段的基本规律。下面我们要谈谈李开复的职场生涯。我们在决策阶段谈过他,这次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看,也许我们会理解职业线和事业线之间的关系。

5李开复的生涯三阶段:从职业线起跳

站在摩天大楼起跳,你好歹能落到楼顶

2009年9月4日,李开复从Google(谷歌)辞职,这比他四年前从微软辞职进入Google更让人震惊。网易甚至用了一整个专题来介绍他的故事——他的传奇经历,他一波三折的职业生涯,他那场微软的国际大官司,他有可能跳槽的各种大小道消息,下面还附上历届离开谷歌的人的照片和未来去向。更有好事者回帖说,据统计发现,离开Google的人都是射手座。四年前,李开复followhisheart(追随内心)从微软来到了谷歌;四年后,李开复又对谷歌说,别留恋哥,哥是个传说;四天以后,李开复宣布,创新工场成立。

对理解生涯三阶段的人来说,李开复的跳槽其实是顺应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生涯就像个人的生命一样,是一个不断发展和突破的过程。就好像孩子,该叛逆的时候要叛逆,该结婚的时候要结婚。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不同需求,这些不同需求没有必要非在同一个职位完成、同一个组织完成。一个希望拥有完整的职业生涯体验的人,往往会发生两到三次的巨大变动。理解职业人发展规律的公司,懂得提前为他们的员工设计自我实现的路径,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赢。

李开复的履历非常透明,所以我们正好可以清晰看到他生涯三阶段的良好发展过程,从中学到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李开复的第一个生涯阶段,从他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到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博士开始。

生存期

20~25/30岁

生存下来,先安身再立命

1983~1988

22~27岁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

1988

27岁

凭借语音识别技术,获《美国商业周刊》最重要发明奖

1988~1990

27~29岁

计算机系助理教授

20~30岁,正好是一个人收入最少、支出最大的阶段。我们需要继续学习,需要恋爱、结婚、买房、生子。每一样都是花钱的事情。这个时候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安身”,让自己生存下来,用自己最快的方式适应环境。作为博士的李开复,选择了最容易生存的方式——留在大学当助理教授。30岁那年,大女儿李德宁出生了。

职业发展期(探索期)

25/30~35岁

找到优胜领域

1990~1996

29~35岁

苹果公司互动多媒体副总裁

李开复在大学任教,两年过去,他发现自己当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最重要发明”的博士论文没得到任何商业应用。他的研究并没有真正落地,对于世界没有产生什么改变。这时恰逢一位苹果副总裁前来邀请他加入商业游戏,说:“开复,你要花你的余生写这么多像废纸一般的论文,还是要来苹果改变世”

这句话如此耳熟,以至于无法让人不回想起1983年的乔布斯正是用同样的句式打动百事可乐CEO斯卡利(JohnSculley)加入苹果:“你是愿意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想来苹果改变世”估计七年下来,苹果公司高管都学会放这一大招了,他们和每一个想招聘的牛人说:你是愿意一辈子××,还是来苹果改变世

越高级的人才,就越愿意被愿景驱动。我们所知的是,李开复被那愿景当场击中,离开了那所著名大学,加盟苹果公司任副总裁,从此开始技术管理者的职业生涯。无论从技术的创新、与人的交流,还是科技产品化等,都是更加适合李开复的一条发展道路。

不过也算他点背,在苹果的六年,李开复经历了苹果有史以来最烂的几任CEO,前三年任职的是被同一句式从百事可乐“勾引”来的斯卡利,然后是迈克尔·斯平德勒(MichaelSpindler)和吉尔·阿梅里奥(GillAmelio),长期的裁员和人事变动让34岁的李开复觉得苹果要完蛋了,开始萌生退意。其实如果他能再多熬一年,他会在自己的办公室遇见穿着黑套头衫和蓝色牛仔裤、宣布自己重返苹果的CEO乔布斯,并开始苹果最好的年代。李开复没有等到,他跳槽进入当时硅谷最炫的、打造过《侏罗纪公园》《玩具总动员》等电影的SGI(硅谷图形公司)。

今天的社会中,如果一个人在35岁之前,还没找到能发挥自己特长的领域,这个人的职业发展则相当堪忧。30岁以后,我们的体能开始下降,努力不会成为核心竞争力,只能通过经验胜过年轻人、通过才干和资源胜过同龄人、通过聚焦来胜过更强者。

在这个阶段,主要的生涯任务是寻找自己的优势和特质,定位自己能够胜出的职业领域。巴菲特在32岁第一次成立投资公司,马云在31岁看好互联网,张朝阳在32岁开始风投搜狐。李开复在这个阶段选择进入苹果,发现自己搞IT科技如鱼得水,从此在这条道上一路狂奔。

李开复在SGI工作了两年,直到新进来的CEO把他所在的部门裁掉。他很快通过朋友找到下家微软,受命在中国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37岁的李开复来到当年朝气蓬勃的中关村,两年后因为成绩卓著被调回微软总部,出任全球副总裁。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开始写第一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在国内学生中引起巨大反响,他教育者的事业线开始出现。

35~45岁这个阶段是职业线发展的最高峰,现在占据媒体的头条、杂志版面的人,大多都是这个阶段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如果你在前两个阶段职业生涯发展顺利,到了这个年纪,就要专业有专业、要人脉有人脉、要财力也有财力,你具有冲击职业顶峰的能力。

职业发展后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找到进入职业顶峰的道路,并坚持走下去,同时积极探索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在职业发展前期定位到自己的优胜领域后,你更需要的是毅力和坚持去形成你自己的“道”——其实所谓“道”,并不是地上画好的线条,而是你回首的时候自己踏出来的那条路。

俞敏洪31岁建立新东方,44岁时新东方在纽约上市,他的坚持踏出来一条属于自己的“道”。李开复在这段时间也很“上道”,微软公司副总裁几乎是他作为IT科技人士的职业顶峰。在他的工作生涯中,在微软的几年,是他做得最久的几年。

创新工场合伙人

2005年的李开复在微软微微疲软。刚回到美国的前两年在比尔·盖茨身边学东西的兴奋劲头逐渐消失——2005年的微软像个中年人,四平八稳,李开复觉得自己像“一个机器里的零件”,感觉不到当年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冲劲。而此时的李开复给学生的信已经写到第七封,并在2004年建立了开复学生网,在远隔重洋的中国青年人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当你公司有个高管在大街上人人皆知,在公司却谁都不待见,那么他离开只是个时间问题——李开复知道谷歌在中国开了办事处,给谷歌CEO发了一封邮件。他要回中国,他要创新,这个是他血液中的东西。

2005年7月,他从微软跳到谷歌,惹上一场国际官司。同年九月《做最好的自己》一书出版。这两者相互借力,使他在青年人中的影响力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在谷歌中国的工作定位也就顺其自然:公共关系和中国工程院的运营。至此,李开复青年导师的身份就非常清晰了。他在接下来几年中,在大学做了近千场讲座。这些投入也有很好的回报,2006年,有70多名中国大学中最精英的学生陆续加入谷歌中国,成为中坚技术力量。李开复也凭借谷歌副总裁的身份,接触到国内最知名的投资人、企业家、政府相关部门人士,深入了解了中国商业生态。

进入这个阶段,职业发展从关注外在成功的职业阶段(career),进入关注内在成功的事业阶段(calling),也就是我们说的道法自然——成长为自己的样子。什么叫“自然“然”是“……的样子”的意思,“自然”就是“自己的样子”。

事业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最高境界:职业成为自我实现的方式,而不是外界的评价和成功。站在成功的顶峰上气喘吁吁,他们深感体力下降、时间不长、成事艰难,一种迫切为自己、为世界做些什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于是在外界的惊叹中潇洒转身,安心下山做自己去也。

但事实上,能进入这个阶段的人不多,大多数的成功人士还赖在过去的山上,直到有一天被别人赶下来。

比尔·盖茨53岁开始做慈善,王石53岁爬上了珠峰,李开复在44岁的时候追随我心一把,来到了谷歌,开始“做最好的自己”。

至于今天你所知道的创新工场,按照李开复本人的说法,源于2009年6月的一场疾病。请原谅我精神病般的联想癖,我们闪回一下,乔布斯据说也是在一场死里逃生的胰腺癌后,想明白要把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活。

2009年的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躺在医院里,看到周围生老病死来往如织,深感职业生涯还有不到15年。如何活得更快乐更有意住院的时间充足到让他有机会回想起自己的所有职业经历,想来最快乐的,就是建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和在谷歌中国的前两年——他喜欢创造、青年、中国、教育——所有这些旋律交织在一起,变成了创新工场的灵感原型。

病床上的李开复无意中使用了职业生涯咨询中一种有趣的技术:成就事件分析。把过去经历中感觉最有成就的事件做分析,找到背后重复出现的才干、价值观和成功模式,然后构建未来的愿景。这些成就事件往往是内在的优势和外在回应的完美结合。过去的成就事件是一些美好的偶然,但如果能发现内在模式,在未来,有意识地创造就变得可能。

与所有这个年龄段的人一样,一旦找到自己的愿景,李开复就觉得一刻都不能再等下去了。2009年9月4日,他宣布辞职。在让公众“全民猜猜猜”三天以后,他正式宣布创办“创新工场”——致力于早期的高科技创业投资,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培育。

李开复为何能四天创建创新工

从李开复的生涯三阶段中,我们又能学会些什

和鲁迅平稳的公务员生涯不同,李开复在职业发展阶段就已经功成名就。这段非常成功的职业经历,对于他了解自我,积累能力和资源,以及最后实践理想有着巨大的意义。

李开复的职业线围绕IT专家、创新者展开,他的事业线的轴心则是教育者、影响力。而创新工场是两者的结合——培育和支持青年人从事IT技术创业。

普通人的事业线,在探索确认后需要漫长的投资期,慢慢等待回报,最后达到逆转点,这过程经常长达五年甚至十年。但是李开复的这个阶段推进非常迅速——从6月产生清晰的念头开始,到9月7日正式开始运作,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3个月。为什么李开复能这么快开始自己的梦

创办一个像创新工场这样的机构,需要几个核心要素:投资人、管理团队、客户,以及围绕于此事的商业模式。这些资源其实在李开复的职业发展期,就有意无意地准备好了,就好像切好的菜,只等下锅了。

在谷歌中国任总裁期间,李开复负责公共关系,这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中国企业界、政府界的一群大佬。在创新工场开始的前几天,中经合集团创始人刘宇环第一个投资加入,随之而来的柳传志、俞敏洪、郭台铭、陈士骏等知名企业家们也加入了投资队伍。联想柳传志为他背书:“李开复先生曾经在中国的谷歌、微软都做过领导工作,既有领导的实践经验,又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他用创新工场这种新的模式开展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非常值得支持和鼓励。”在创新工场创建的45天内,就确立了未来五年投入八亿的蓝图。

在中国任高管的几年,李开复也搭建起从管理到技术的本土化团队。创新工场的四位创始人分别是他自己、管理合伙人汪华、产品总经理王晖和新闻发言人王肇辉。汪华是原谷歌的商务发展部负责人,王晖是李开复在谷歌时的特别助理,王肇辉原来是《大学生杂志》编辑,协助处理谷歌校园的工作。技术员则更加不愁——李开复的个人品牌和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让创新工场“创办第一天就收到了7000份简历”,随着模式逐渐清晰,大量的创业者也涌来,现在有近50个项目。创新工场不缺人力资源,也不缺客户,这些都来自李开复早年打造的个人品牌基础之上。

至此,投资人、团队全部确立。

退回到2009年医院里的李开复灵光一闪的那个上午,如果你也有数十年的IT技术经验,有强大的企业界关系,还有对于青年人的影响力,热爱创新和教育,你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创新工场的商业模式——提供创业指导,连接起资本方和青年创业者。

正如你所见,李开复成功的职业生涯,几乎提供了他进入事业期的所有资源。与很多阴谋论者相反,我并不认为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策划——恰恰相反,大部分的梦想和愿景会以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存在,一直到某天你达到某一个高度,清晰地看到一个目标,可以马上告诉自己,就是这个。除非你走到这座山顶,否则你永远无法看到通往下一座山的路。

这个生涯故事也完美地说明一个生涯三阶段的道理——发展好当前的职业生涯是自我实现的重要手段。从山顶起跳,好歹也能落在山腰上。

如果你暂时找不到自己清晰的梦想,那么踏踏实实地做好现在这份职业,让自己努力向顶峰走去。在上山途中积累的所有一切都会在梦想出现时刻,转化成自我实现的力量。你的职业线画得越好,你就为你的梦想积累越多的“存款”,当你的事业线出现的那一刻,你就能越快地投入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