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从大一开始,我就既不喜欢这门学问,也没有获得过什么好分数。毕业后,做了半年建筑工程师就彻底脱离了这个行业,再未回去过。但回头看去,我的确从建筑工程这门学问中获得不少好处——这门学科带给我理科生的思考框架、工科生的实用观——这让我在研究生涯的时候,一方面不会太文艺(我已经够文艺的了),能区分科学和忽悠;一方面很注意实用的技术,我宁愿设计一个简单能用的模型,也不愿复杂得谁都不明白。我大学时代的建筑施工图还处于需要手绘的时代,需要用2B铅笔画根粗线代表墙体,然后用2H在外面一毫米的地方画一根细线代表有抹灰,然后用3B铅笔在里面画一根粗的代表钢筋,最后还要在钢筋和墙体之间点上点、加上三角形,代表这里填满混凝土——所有这一切都需要用在键盘上不超过一个字母宽的宽度上完成。这个过程让我每次恨不得拿起铅笔出门插几个人。有细节控的人光削各种型号的铅笔就能用一小时。后来我上班,开始每天12小时的AutoCAD(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来绘图的程序),这让我今天在设计PPT时,觉得简单得简直要狂笑出来。我的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个性类型测量表)老师一直好奇我作为一个ENFP(外向、直觉、情感、感知,一种人格测试的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伟大的激发者+著名的不靠谱者”),为什么对细节、字号、颜色、字体有那么多设计要求。她认为这和我的人格不符。我会告诉她,这是我在一个格子间里每天改12小时设计图,就因为一个破字号或者线条就需要重新返工练出来的估计就是在那时,我人格分裂了,一个说:“我要做伟大的激发者!”一个说:“别瞎想,图又来啦,你还是靠谱点吧!”
那年我20岁,完全不理解什么能力三核。当时的我对未来全无规划,也不知道练习AutoCAD对未来有何用。只有一个朴素的信念:只要你认真做事情,总是有回报的。
推而广之,何尝有任何一件事是白费的我写诗歌要做文艺青年,写长信和远方的女孩谈恋爱,这些经历成为我的文字启蒙。我和小明、王伯骑单车从长沙到北京,其间困难纠纷无数,而这是一次深远的团队组建。很多人夸新精英的战略布局稳健,项目虽然慢,但是出来一个就是精品,可他们知道我当年打《星际争霸》是使神族的什么时候防守,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攀科技树,什么时候开分基地(公司),都有规律。
当下即道场,把经历炼成才干带走,怎么会浪
4职场的技能迁移策略
经常会有人过来问我:“如果我努力做好现在的工作,把能力炼得很好,可万一这不是我要的工作,那怎么”
“如果你努力做好现在的工作,赚到了钱,万一这不是你要的工作,那怎么”我反问。
“那我就带着钱走,换下一份工作呗。”
“能力也一样。”我告诉他。
对于职场,我们脑子里总有一些与期末考试或《魔兽争霸》的类比(这也可能是我们成年之前,唯一体会过的两段职业生涯)。比如说在考试的时候,语文98分,英语却只有58分,可我们不能匀2分过去,这个学期的高分也不能存到下个学期去;同样的道理,在《魔兽争霸》里,如果你发展了一棵科技树,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棵科技树,不能退回来。
学校里培养的思维,固化了我们脑子里对职场的想象——职业类似于一棵棵科技树,当我们攀上其中一棵职业树,如果还想爬另外一棵,我们需要先跳到地面,然后重新来过——就像你放弃物理转读金融一样。这样一来,最好的策略就是,留在地面上,先看好了树再行动,免得多费力气。
但是你到底适合哪一棵树你总得做几次模考,才知道考试大概能考多少分;你得玩几局,才知道自己适合玩哪个英雄,是不职场这棵树也是这样——枝繁叶茂,你站在下面,永远只能看到上面几米的风景——如果你不试着爬一爬,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哪棵树,即使你在树下做再多的测评、看再多的帖子,也不行。很多人都在树下等待一个最好的答案,等到某一天被当年的同龄人的“猿粪”砸到,才追悔莫及。
如果不试着爬几米,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哪棵树。一旦你开始决定爬几步,那个问题又开始浮现出来:万一我跑到树顶,发现不是自己的树,那我岂不是在浪费时
对于这个问题,生涯学里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你这只猴子可以从一棵树直接跳到另外一棵树上,而没有必要下地重新来过。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一个行业转入另外一个行业,而不需要从头来过,这个技术就是:技能迁移。
技能迁移是职业规划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如何把从上一份工作中学习到的能力,无损地转换到下一份工作里去。这意味着当你做好了某一项工作,你就可以在你现在的工作和你理想的工作之间找到链接,然后把很多技能迁移过去——就像出国前你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一样方便,就像你可以把一部AVI格式的片子转换成RMVB格式的,但内容一样精彩。这也意味着,以前一维到头的工作观可以改变——只要你懂得技能迁移,就可以从一个貌似完全没有关系的领域,一步步迁移到自己喜欢的目标职业。
技能迁移的故事并不新鲜,事实上所有行业的第一批先驱者都是转行而来,他们是技能迁移的应用者。他们把原来的行业的能力迁移到新的行业,形成新的竞争力。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老总袁岳先生原来是国家司法部办公厅的笔杆子;柴静恬静温情的访谈来自之前电台节目主持经验的迁移;奥巴马和马云的演讲技能,都来自他们的大学讲师身份——马云是杭州“十大优秀青年教师”,而奥巴马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当了两年宪法讲师;而马丁·路德·金在成为伟大的民权领袖之前,是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浸信会教堂的一名牧师,《我有一个梦想》只不过是他的又一次布道而已。
我最想讲的是下面这个技能迁移之神的故事:他用了将近60年的时间,横跨七个完全不同的行业,一点点积累自己的能力,从一个贫民窟的小男孩,到演员协会的会长、《GE剧场》的主持人,继而到州长和美国总统。我想你也猜到了,他是美国年龄最大的总统——里根,在他70岁成为总统的那一瞬间,没有人知道他走过了漫长的迁移之路。
5六次转行成总统——技能迁移之神里根
先来看里根的职业发展年表:
1911年出生
16~23岁
救生员七年,总共救起77名溺水者,还被当地报纸报道
17~21岁
读大学,做学生领袖四年,锻炼了领导力
21~26岁
在WOC广播电台和WHO广播电台当体育解说员四年,学会演讲、表演
26~30岁
二流演员(B级片)
29岁
结婚。1941年女儿出生,1945年收养男孩,1947年次女出生(早夭)
30~34岁
24岁成为美国陆军的预备役军官;30岁入伍(1941年11月入伍,12月爆发了珍珠港事件,同期的还有飞行员老布什),由于眼睛散光(乱视),没有到第一线;珍珠港事件后,调入好莱坞做教学影片;1945年退伍
36~41岁
1947年成为备选主席,因为在二战中的履历,在1947—1952年、1959—1960年成为美国演员协会主席
37岁
离婚
41岁
再婚,与夫人南希生下女儿Patti,南希在1958年生下他们的第二个孩子Ron
44岁后
慢慢退出电影圈,专注于媒体工作,签约《GE剧场》——成为公众人物,每年需要在GE演讲16周
53岁
1964年,最后一次作为演员出现,完全告别演员生涯
56岁~64岁
两届加州州长(1967—1975年)
70~78岁
两届总统(1981年1月20日—1985年1月20日,1985年1月20日—1989年1月20日),后遇刺,幸免于难
83岁
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
93岁
去世
里根1911年出生于贫困白人家庭。16岁时,为了15美元的周薪,他成为罗克河(RockRiver)畔的LowellPark救生队队员。在能胜任更好的工作之前,他干了七年,是名挺出色的救生员。七年里他救起来77个人,受到了当地报纸的表扬。和所有人成功后最怀念的就是自己的屌丝岁月一样,16岁的屌丝里根不知道他未来会多自豪于这段工作,不知道多年后他成为总统,会向白宫的访客展示挂在椭圆办公室里的罗克河照片;他也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老年痴呆,而那时他唯一记得起来的职业就是救生员。
救生员的收入让里根次年(1928年)自费进入伊利诺伊州的尤雷卡学院(EurekaCollege),主修经济学与社会学。对于自己的大学,里根回忆说,他花了很少时间在课业上,却担任了大量俱乐部和运动队的领导人角色,被称为“校园里的大角色”。健壮的救生员身板让他顺利进入运动员俱乐部。那时候,里根最崇拜的就是罗斯福面对电台的演讲功夫。他开始在运动员俱乐部平台上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等他毕业的时候,他希望成为一名电台播音员。
由于“运动员+演讲”的背景,他先后成为WOC广播电台和WHO广播电台的体育解说员,负责芝加哥杯棒球赛。里根在体育解说员的位置上工作到第三年半时,一个机缘巧合,让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惊喜的发现。
当时电视尚未流行,所谓的体育直播是从现场把比分用电报发到播音室,然后播音员按照自己的想象力来解说具体细节——如果今天你打开网页的文字直播,然后试着给你周围的朋友做一个现场直播,你会发现这不是件简单的事——这几乎是在自编自导自演一场比赛,你需要用想象力填满所有比分中的空白。有一次,当棒球比赛进行到第九局的时候,收报线突然发生故障,收不到任何信号。混乱可想而知,而里根继续清晰流利地“播报”这场比赛。一直到半个小时后,收报线重新恢复,里根才开始把剧情往回圆,没有人听出来发生了中断。
台里的人拍手庆贺,而那天的里根懵懵懂懂地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发现:很有表演天赋!
表演天赋、清晰稳定的嗓音,加上救生员锻炼出来的运动员般的体格,26岁的里根下一步成为演员变得顺理成章。他在一年后辞去了播音员的工作,在1937年与华纳兄弟公司签订了七年的合同,成为一名演员。
接下来里根的成绩表现平平,在演员圈混了三年,主演了几部不温不火的电影。那个年代,秀兰·邓波儿六岁拿到奥斯卡奖,费雯丽出演《乱世佳人》和《魂断蓝桥》,而里根几乎完全没有实力进入一流演员的圈子。
1939年,二战爆发了。
1941年11月,30岁的里根作为预备役军官入伍,但又因为散光没有奔赴前线。一个月后,珍珠港事件爆发,他又从军队被调回到好莱坞,从事军方的教学影片录制——因为他是电影人中的军人,也是军人中最懂得电影的人——里根把演员技能迁移到了军队生涯中,帮他获得了新的机会。同年,由于在军方和演艺圈的声誉(二战中的军人是全国偶像,而里根是演员里面的军人!),他成了美国的电影演员协会SAG(Screen ActorsGuild)备选主席,六年后,他正式成为美国电影演员协会主席。这也给他带来不菲的收入,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某一年里,里根的收入高达5000美元(约为2006年的80万美元)。至此,里根的政治道路徐徐展开。
里根意识到自己在演员行当没有走上顶峰的能力,他决定换条路试试看。44岁的他开始把目标转向传媒。当时的GE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有一档很受欢迎的周播节目《GE剧场》,里根因为演员的外形与演讲力被聘为主持人。合同要求他在通用电气下属公司中,做每年10周、每天平均多达14场的演讲。这让他每年进账12.5万美元(大概相当于2011年的107万美元)。在《GE剧场》,里根接触到了商界、政界人物,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公众认知度,成为公众人物。现在的里根,可以尝试闯荡童年羡慕的政治道路了。
70岁,里根就任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年龄最大的总统。两个月后被刺,奇迹般存活,连干两届,一直到78岁卸任。
1966年,55岁的里根当选美国加州州长,连任两届。57岁成为共和党候选人提名,失败。65岁再参与,仍失败。69岁,第三次竞选党内候选人,终于成功提名。
和之前六次漂亮的技能迁移一样,里根的总统生涯也是技能迁移技术派典范。里根用以前的各种经历和技能组合出自己独特的政治魅力:穷孩子、电台节目解说员、电影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使里根成为历届总统中政治技巧一流的人。他会用播音员一样清晰有力的声音,对国会和民众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自己如何在河边赚到15美元的周薪;如何在30岁的时候还穿着内裤给一群学雕塑的大学生做模特儿(身材不错嘛);如何作为一个二流演员一年接拍七部电影,却大部分用于缴税,让妻儿吃苦。这些苦难也被他变成了有力的政治武器,让老百姓笃信他的观点——一个“大政府”是可怕的。他是美国战后历史上少有的既能同媒体又能同美国国会保持良好关系的总统,这为他赢得了极好的声望。
正是因为在国会与民众中间游刃有余,里根得以在国会通过一系列对抗“大政府”的法律,他削减税收,降低政府开支,刺激经济的发展,抑制通货膨胀和加强国防,还有美国人认为的搞垮苏联——老美一直认为,在军备方面的竞赛是最终导致苏联经济垮台的主要原因。在里根推动下,“冷战”结束,美国从此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世纪(AmericanCentury)来临。20世纪80年代被称为“里根年代”时。
卸任五年后,里根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患者。再过10年,里根以93岁的高龄离开人世,是美国总统中最长寿的。
行笔至此,我对里根的崇拜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他简直是职业规划之神、乾坤大挪移之父,以一手技能迁移绝技行天下。他的一生有六次职业迁移:
第一次:他用救生员赚来的钱读大学,用大学生涯修成领导力与演讲能力;
第二次:凭借演讲能力成为播音员,在播音间抓住机会展现了表演才能;
第三次:凭借表演能力成为演员;
第四次:战争来临,在军队中用演员身份发展权力,成为电影演员协会主席;
第五次:利用主席的名声成为主持人,赚钱的同时,获得商业经验和公众注意力。
第六次:带着这些经历,55岁进入政坛,连续努力15年,最终成为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