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事情是这样的:节目临近结束时,就在最后一组学员演唱结束后,刘欢分别点评并说出“留在这个舞台上的是……”时,节目“惯例”般地插进广告,但是广告结束后,节目却告知观众这组结果要在下期节目才揭晓。这种“卖关子”的做法被众多网友评价为“涮了观众,得不偿失”。
由此可见,关子要卖得好、卖得巧,大家才会买账。卖关子幽默术要处理好“吊”和“揭”的关系。所谓“揭”就是先揭示需求,使对方了解需求,明白需求的重要性;接下来就要“吊”,一直吊到对方如饥似渴的程度,如此内驱力就充分激发出来了。但如果你吊足了对方的胃口,却又不公布答案,势必会惹起对方的不满。
5 入乡随俗的幽默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因有事需前往某地时,一般都会在出发前对那里的风土民情做个大致的了解,避免因不懂当地风俗规矩而出现什么差错,这便是入乡随俗的需要。
当然,作为明星级人物被邀请到外地出席各种活动也十分常见,许多有心之人便会在这项活动上提前下功夫,尽量做到入乡随俗,既尊重了当地风化,又迅速消除了与当地人之间的心理隔阂,活跃现场气氛。毕福剑在这一点上就是一个很会“来事儿”的人。
运动款鸭舌帽、橙色T 恤衫,时不时入乡随俗蹦出山东腔,从“国庆七天乐”的舞台变身到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讲台,受聘该院兼职教授的“毕姥爷”毕福剑一亮相,就把学生们逗得捧腹大笑。
当天的山东大学邵逸夫馆报告厅里,过道上和讲台前的地毯上,或站或坐挤满了来“听课”的学生。“毕姥爷!”戴着鸭舌帽的毕福剑一现身,学生们就鼓掌欢呼起来。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郑春给毕福剑发放兼职教授的聘书时,毕福剑打趣道:“我心里感觉特别茫然,也不知道这教授是正的还是副的?”刚一开口,报告厅里就溢满笑声。他继而表示,受聘为山大兼职教授,作为学校的一员,“一定要为咱们山大110 周年校庆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他还在报告会现场唱起了山东话版的《外婆的澎湖湾》,并不时用山东方言回答学生们的问题,赢得阵阵掌声。
老毕真实自然、幽默质朴的主持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大家见了他,“毕姥爷”喊得就真如自家“姥爷”那般亲。之所以赢得了这样的好人缘,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老毕的憨厚朴实,他那没有架子、不温不火的态度着实让人倍感亲切。
老毕“入乡随俗”这一点,更是强化了他在全国各地老百姓心中的“亲人”形象。比如,在录制“七天乐”时,由于拍摄场地绝大多数都选在户外,像徐州、梅州、漠河等地,老毕都能穿上当地的服饰,一身当地人的打扮,在现场不时说句当地方言,与观众们零距离接触逗乐子。在大家眼里,台上的毕福剑不是星光闪闪的“大牌”,而如邻家老哥一样说学逗唱,以一个普通民众的形象与大家打成一片。
入乡随俗的幽默是拉近与他人关系的最好方式,因为人们只有先接受了你,才会进一步认可并喜欢你。这对于奋斗在舞台上的公众人物尤为重要。
台湾可算是全球综艺节目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主持人才相当多,于是这几年有很多台湾主持大腕纷纷到内地淘金。但也许是主持风格的差异导致了南橘北枳,许多人都没能站稳脚跟,反而是以前一直不怎么火的欧弟,却在内地一炮而红。
当问及他是如何将台湾的主持风格“嫁接”到内地时,欧弟称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不同,大家的笑点也有区别,因此入乡随俗最重要。他也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刻意去融合:“我不是很注重这些差异化的东西,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在主持的过程中我很随性。”拥有超强模仿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欧弟在主持过程中很重视场上气氛,不让现场冷场。一旦冷场,他就想尽办法搞笑:“我不喜欢看到冷场,我会尽量让观众开心。”
欧弟将自己的成功归根于“入乡随俗”,就像他说的,因为风俗习惯的不同,大家的笑点也会有区别,而他就是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才能将独家的“欧式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为自己在大陆综艺圈赢得了一席之地。
有时候,对于一个地域来说,一种风俗就是一种潜意识中的传统概念。比如,某外国解说员说:“大家看,场边戴绿帽子的就是沙特队教练。”中国人在听到这句话后几乎人人都会忍不住爆笑。假设一个世界帽业巨头准备进军中国市场,不管他们给男士设计的帽子多好看,质量多好,价格多便宜,如果他们把帽子做成绿色的话,恐怕结果只会血本无归,因为他不仅没有做到入乡随俗,反倒还成了中国人眼中最强大的“幽默”。
另外,当我们在不熟悉的地方因没能做到入乡随俗时,也要保持幽默地自我反省的态度,以防下次再犯。著名记者杨锦麟在日本采访时,曾发了一条反省微博:“在京都前往大阪的火车上,接到老友电话,顿时整个车厢的人向我投来惊异甚至有点责备的目光。陪同说,日本火车上禁止接打电话,他们认为这很不礼貌,也影响大家休息。实在抱歉得很,稍候观察果然没有一个人接打电话,和咱们国家地铁上经常看到的大呼小叫迥然不同。”
现在国人出国多了,出门之前,要先了解了解他国文化,入乡随俗,万一未能随俗的,大可像老杨一样,自我反省,保持幽默。
6 荒诞的无厘头式幽默
“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俚语,意思是一个人说话做事都令人难以理解,没有中心,莫名其妙,其语言和行为粗俗随意,还经常乱发牢骚。如果一个人经常有无厘头的表现,会被别人看不起。但如果这种表现是故意的,并且没有恶意,我们不妨将其理解为自我贬损式的幽默感。
有些综艺、娱乐节目,为了用幽默来吸引观众,或是增加节目的趣味性,抓住观众的眼球,主持人往往会采用一些荒诞的无厘头式幽默,逗乐全场,使得气氛高涨,节目声情并茂,更有看点。毕福剑在节目中也经常会无厘头一把,别看岁数不小了,幽默起来效果斐然。每次节目自打他悠悠出场,观众几乎就开始乐得合不拢嘴了。
2010 年,重新改版的《唱到北京去》第一期选在山东省阳谷县知名企业“绿灯行”电缆厂,由三个小合唱分队争夺进入《唱到北京去》的机会。
节目中,毕福剑延续“无厘头恶搞路线”,兴致勃勃地将山东阳谷县最“著名”的历史人物武大郎、潘金莲拉上了舞台,自己则穿上华服扮演起“武松”。不仅如此,连说话都不忘与观众们逗贫:“本人毕福剑,小名叫贱贱(剑)”、“老妹儿,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恶搞别人也捎带上自己,老毕无厘头式的幽默调侃,让现场的气氛热火朝天。
老毕的无厘头可称得上是装疯卖傻,以其荒诞搞笑的形象“笑倒众生”。但大家看得开心,老毕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的初衷正是给终日因忙碌而找不到生活乐趣的人们送去久违的欢笑与快乐。
无厘头虽然荒诞,虽然与现实八竿子打不着,或是根本行不通,但人们仍然看得津津有味,原因就在于人们从这些看似荒唐的情节表演中感受到了幽默的力量。看多了令人欲罢不能的爱恨纠葛之戏,一部轻松搞笑的喜剧就备受欢迎和热捧,周星驰就是典型的代表。
当“无厘头”元素被注入周星驰的电影之后,星爷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并最终成为其电影的标签语、幽默搞笑的代名词。可以说,星爷的“无厘头”电影所到之处,尽管有时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但更多的必然是观众的疯狂笑声和极力模仿,以及刮起的一阵阵“周星驰无厘头”旋风。
电影《 唐伯虎点秋香》中,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路遇一美女,心生搭讪之念。此时电影和着如临仙境的配乐,出现了该美女婀娜多姿的背影。正看得唐伯虎神魂颠倒之时,忽然一阵清风将该美女手上的丝巾吹到他身旁,唐伯虎陶醉地闻了闻丝巾的清香,这一幕何其引人遐想!
然而,等到该美女伴着配乐缓缓回首,映在唐伯虎眼中的美女形象并不是他理想中的国色天香,而是一抠着鼻孔、浓眉大眼、形容猥琐的男扮女装的怪物!于是,唐伯虎痛不欲生呼天抢地,观众们却早已仰天大笑不能自已。
康德说:“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变成空白时的感情爆发。”
周星驰的作品是出了名的无厘头,虽然期间也不乏粗俗、不可思议的情景,但仍赢得了许多影迷的热心追捧。
幽默需要用心去体会,它并不是纯粹出于搞笑,它超越生活,却又基于生活。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往往有着比较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可直接触及事物的实质,比如曾经火极一时至今仍为人所推崇的《大话西游》。
看《大话西游》,有种一个大人看一群孩子过家家的感觉。孩子们入戏很深,表现得郑重其事、一脸严肃,大人在旁边却早已笑得“肝肠寸断”了。整部电影颠倒了传统的秩序:大闹天宫英勇无双的孙悟空被脱去了紫金冠、黄金甲,沦落为无能无用无胆无谋的至尊宝;执着进取虔诚大善的唐僧走下神坛,变得婆婆妈妈啰里啰唆像个老太太。所有的神圣,在影片之外的我们看来似乎无异于一场闹剧。
然而,伟大的喜剧作品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留给了观众反思的空间。笑过之后,我们看见了真正的至尊宝,他玩世不恭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脆弱敏感的心,正如你我衣冠楚楚、无畏无惧的外表下都有一个卑微怯懦的“小我”一般。
无厘头式的作品以博人一笑为目的,但它一旦走入人们的生活、心灵深处,又会引人深思,对生活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但如果太不符合实际,太虚假,难免又会让人生厌。比如一度炙手可热的“穿越小说”,作者全凭虚构想象,故事情节往往荒诞不经,甚至是无厘头,譬如女主人公穿越时空的恋爱对象总是皇帝、大官一类,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沦为了演绎风花雪月恋爱经历的配角和工具。虽然这也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的消遣,但看得多了,没了新鲜感,反倒会让人觉得哗众取宠、贻笑大方。
7 巧妙恭维,展现幽默的魅力
很多人都对恭维话不屑一顾,认为没有必要或者斥之为庸俗。但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人人都爱听好话。在人际交往中,恭维可以算是最为有效的润滑剂之一,尤其是初次见面,恰当的恭维会令对方心花怒放,彼此之间的交谈也会更加和谐有趣。
一次录“七天乐”时,毕福剑带领剧组一干人马来到青岛拍摄节目。
在社区录制完后,老毕和栏目组又去了岛城一户孙姓居民家中,碰巧这家的一位小主人正过11 岁生日。一进门毕福剑就开始“忽悠”起来:“听说你家有高人,我来瞅瞅。”三位小女孩不甘示弱地表演了绕口令、唱英文歌等。后来毕福剑又给一位小女孩下了个“套”,让她喝完水再唱,果然很出彩。毕福剑夸道:“你家的水真神啊!”一句话将一家人逗得哈哈大笑。
还有一次,老毕在“五一七天乐” 首度牵手原唱龙梅子,对这位歌手的《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啦》点评时,幽默地说:“这首歌通俗而不低俗,大俗却不媚俗,乍一听朗朗上口,仔细一品,却又别有一番风味。而且这首歌寓意也不错,希望能借这首《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啦》警示年轻朋友们,做人做事都要自信执着。自己漂亮的姑娘嫁给别人了,你就悔之晚也!”此言一出,立马引起一片叫好之声。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 在很多时候,恭维之语并不是纯粹的溜须拍马、虚伪做作,它反而是拉近与对方心理距离的一条纽带。就像老毕夸人,摒弃了一见面就大赞“唱得好”、“很棒很厉害”等一些早被人听腻了的俗话,而是以一个邻家大叔的形象,幽默地道明来意——“瞅高人”。之后在与对方互动当中,连人带水一起夸了,着实令一家人高兴不已。老毕在点评龙梅子的歌曲时,言谈细致,给人一种真诚之感。说到最后还不忘幽人一默,更是点睛之笔,既含而不露地夸赞了此曲的寓意与影响力,又调侃了一下年轻观众们,营造出轻松风趣的交流氛围来。赞美之词一般来说都是善意的,不是来捧杀别人的。恭维话要坦诚得体,必须说中对方的长处。对方心里虽然知道别人说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因此,恭维也要讲究技巧,有的人在恭维他人的同时加些调侃的料,会有别样的趣味生出。
一次,姚明和冯小刚携手代言某人寿保险。发布会上,姚明的出场很有意思,主办方特意用一个篮球将姚明给“砸”了出来。而冯小刚接着从另外一边的门里闪耀而出。
两人一见,“分外眼红”。冯小刚导演先是对姚明来了一段夸奖脱口秀,他幽默地说:“出名的文体明星多,负面新闻少的也多,但是像姚明这样的,少!他确实是一个民族英雄,而且他还保留了自身鲜明的特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接着冯导开始“夸奖”自己。“有报道称,姚明刚去美国打比赛的时候由于语言不通,经常在比赛结束以后观看我的贺岁片,并且他看过片子以后非常高兴。看到这篇报道以后我非常开心。”
面对冯导的“咄咄逼人”,姚明也开始“还击”:“我很喜欢冯导的《甲方乙方》,对他的评价是四个字——‘人不可貌相’。”姚明这番话也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主持人带领大家数了数,其实是五个字。
姚明和冯小刚的互相恭维幽默“对侃”,成了现场的一大亮点,使人们看到了不轻易显于人前的大腕的另一面,幽默的对白令人忍俊不禁。当然,在相互比较熟识的人之间,这样极具调侃趣味的恭维并不伤大雅,反而还会令双方关系更显亲密;但如果双方向来没有过多接触,在刚见面时就要注意恭维分寸了。话要说得巧妙,才能令对方欣然接受,不然就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不快了。
那么如何正确地使用恭维话呢?
第一,恭维话要坦诚得体。
有一回,毕福剑在外录制节目时,有人夸赞他“秀气”,老毕一听这评价就乐了,说:“我老毕五十多岁了,第一次被人夸秀气。姑娘啊,你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呀!”
看来,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因而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从而产生不快的感觉。
第二,赞扬要准。
最好避免以对方的人品或性格为对象,去称赞他过去的成就、行为或所属物等具体事物。如果赞美对方“你真是个好人”,即使是由衷之言,对方也容易产生“才第一次见面,你怎么知道我是好人”的疑念及戒备心。因此,高帽尽管好,尺寸也得合乎规格才行,滥做过重的高帽是不明智的。当人们发现你言过其实时,常常会感到自己受到了愚弄。所以,这个时候宁肯不去恭维,也不宜夸大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