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少年儿童常见病诊疗调护禁忌
2021400000016

第16章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调护禁忌(4)

(2)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①吸入治疗:如用喘乐宁气雾剂,每日可用4-6次,每次l~2揿(100~200pg),吸入方法同上。或用碟式干粉吸入器,如用喘宁碟,则用200ug的剂型,每日4~6次,每次用1药泡。如在医院中治疗,亦可用0.5%ventolin以氧气或压缩空气作动力雾化吸入,每次用0.5%ventolin0.01~0.03ml/kg。最大量为每次lml,用2~3ml生理盐水稀释,氧气或压缩空气的气流量>6L/min,每1~2小时吸入1次。

②全特宁每日2次,每12小时1次,每次4mg。

(3)色甘酸钠气雾剂每日4次,每次2揿,吸入方法同前。

(4)茶碱缓释片每日2次,如用茶喘平,可按上述剂量将茶喘平1天总量平均分为3次给药。应用茶碱类药物,最好有血浆药浓度监测,以使血浆茶碱浓度为5~15ug/m1为宜。

(5)细胞膜稳定剂如用酮替芬,每次用0.5~lmg(3岁以下用0.5mg,3岁以上用lmg),每12小时用药1次。

肺脓肿

肺脓肿是由于细菌感染在肺内形成脓肿。本病多发生在3岁以上的儿童。肺脓肿多是由于气管感染、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引起,也可见于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变经血行感染肺部引起。肺脓肿起病急,高热,寒战,自述胸痛或腹痛。咳嗽逐渐加剧,吐脓痰。肺部呼吸音低,或见管性呼吸音及锣音。白细胞明显增高,X线检查可帮助确诊。

[诊疗禁忌]

1.忌诊断不清肺脓肿早期体征多不明显,至咳咯脓痰时才出现较明显的体征。因此,早期诊断肺脓肿就显得比较困难,常易相混淆的病症如肺炎、支气管扩张、肺囊肿感染、肺结核空洞、肺部转移性肿瘤等。

2.忌滥用抗生素合理应用抗生素要注意:①明确致病菌。引起脓肿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诊断致病菌可通过不同的症状、体征及痰液细菌培养进行。②要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可通过细菌药敏试验及治疗观察决定。应用抗生素时要做到早期、足量,并用至肺部炎症完全消失,否则可致病情迁延难愈。

3.忌体位引流不畅肺脓肿的体位引流对治疗本病有着重要作用,能加速肺内脓液的排出,缩短治疗过程。如果体位不当,排痰不畅,则妨碍疾病的顺利康复。其体位要通过X线检查,确定脓肿的部位后再决定,一般每日进行体位引流2~4次,每次20~30分钟。

4.忌忽视对症处理根据患儿不同的症状进行对症处理,是加速康复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在肺脓肿的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应当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5.忌忽视中医中药的作用治疗肺脓肿时合理地配用中药治疗,能够明显地缩短病期,提高治疗效果,根据病情选用。

[护理禁忌]

1.忌居室环境不佳居室要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湿度、温度适宜。

2.忌过度劳累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防止过度劳累。

3.忌交叉感染肺脓肿患儿免疫力低下,极易引起交叉感染。故要采取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4.忌着风受凉患儿着风受凉后极易发生感冒,使病情加剧,故要避之。

5.忌排痰不畅可通过应用体位引流,雾化吸入,服用祛痰剂等措施促使痰液顺利排除,以促进病愈。患儿的护理人员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6.忌忽视病情观察本病病程较长,且易发生脓气胸、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因此,要加强病情观察,尽早发现异常变化,以防发生意外。

[饮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大蒜、洋葱、胡椒等能刺激气管,损伤粘膜,使局部充血水肿,导致病情加剧,咳痰不畅,故应忌食。

2.忌油腻食物这类食物能蕴湿生痰,影响病情的顺利康复,故要避免过度应用。

3.忌过咸食物这类食物能使痰液增多,影响康复,故应忌食。

4.忌过甜食物这类食物能生湿为痰,又能降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影响疾病治疗,故避之。

5.忌营养补充不足肺脓肿患儿对能量的消耗大,易并发营养不良及贫血等,故要加强饮食营养,防止营养不良的产生。

除了诊疗护理饮食禁忌外,这里还专门就肺脓肿临床表现及治疗提出简便方案,以便家长及护理人员参考。

肺脓肿是由肺组织坏死而产生的局限性有脓液的空洞。同时伴有周围肺组织的炎症。病理过程以肺组织坏死为主要内容。如果以厌氧菌感染引发的肺脓肿,则表现为腐败性恶臭痰,而以需氧菌感染引发的肺脓肿,则表现为非脯败性痰液。但总以咯吐大量脓液痰为特征。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且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

1.起病大多急骤,周身不适、畏寒、寒战,高热可达39℃以上,咳嗽带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可有胸痛。

2.发病持续一周左右,开始咯吐大量脓性痰,每日终痰量可达数百毫升。体温下降。

3.如发展为慢性消耗性病变,仍有咳嗽,咯脓痰,痰量时多时少,且有反复咯血及不规则发热,消瘦等,甚者出现贫血。

[诊断]

1.典型临床表现

2.血象检查:急性期白细胞计数20-30XlO?/L,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慢性患者可无明显改变。

3.患者痰液恶臭,为厌氧菌所致。如无明显臭气,为需氧菌所致。

4.病变范围较小,且部位较深者,可无异常体征。病变范围较大,伴有大量炎症时,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可闻呼吸音减低,或有湿性罗音。

5.x线检查:早期呈大片状密度增高的阴影。成脓期,可见圆形单个空洞,内有液平面。溃脓期,空洞壁变厚。恢复期可见纵膈向患侧移位,胸膜增厚。

6.痰涂片、痰培养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原菌及选择药物。

7.应注煮与细菌性肺炎、空洞性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病相鉴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抗生京治疗:首选青霉素,每日200万—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对青霉素不敏感者,选用林可霉素或克林霉素,每次600毫克,每日3次,静脉滴注。待x线检查肺部病变完全消失后,方可停用抗生素。

(2)对症治疗

①补充体液,高热者予以退热药物。

②排痰:用祛痰药:沐舒痰30毫克,每日3次。或必嗽定30毫克,每日3次;采用药物雾化吸人或用纤维支气管镜冲洗吸痰;采取体位引流.促进痰液排出。每日2~3次。

(3)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脓肿经久治不愈,脓腔仍不缩,感染不能控制,无手术禁忌症者。

2.中医药治疗

(1)初期(温邪袭肺):发热傲恶寒,咳嗽,胸痛,咯吐白色黏痰,口干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治法:疏风清热,宜肺化痰。

方药:金银花30克、连翘20克、牛蒡子10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苏子叶各10克、瓜萎30克、鱼腥草30克、淡竹叶10克、薄荷10克。

中成药:羚羊清肺丸。

(2)成痈期(热邪壅肺):高热不退,咳嗽气急,咳痰量增多,咯吐黄稠脓痰,气味腥臭,胸痛,口干咽燥,烦躁不安,舌虹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淤消痈。

方药:芦根60克、薏苡仁30克、桃仁10克、冬瓜子30克、丹皮10克、鱼腥草30克、川贝母10克、金银花30克、桔梗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连翘20克。

中成药:清开灵口服液。

(3)溃脓期(热毒伤肺、成痈溃脓):热势渐退,咳吐大量脓性稠浊痰液,或如米粥,可痰血相兼,腥臭异常,咳嗽气喘时胸痛,心烦面赤,口干渴,舌红绛、苔厚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排脓。

方药:桔梗10克、芦根60克、桃仁15克、冬瓜仁40克、黄芩10克、鱼腥草30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白芨10克、川贝母10克、瓜蒌30克。

中成药:犀黄丸。

(4)恢复期(虚邪留恋、气阴两仿)身热渐退,咳嗽减轻,脓痰日渐减少,胸部隐痛,短气,易汗出,神疲乏力,盗汗,口咽干燥,舌虹偏蜂而干、苔黄,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清除余邪。

方药:沙参30克、太子叁10克、麦冬10克。百合15克、薏苡仁30克、冬皿子2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玉竹15克、生黄芪20克、鸡血藤15克、自芨10克。

中成药:养阴清肺膏。

(1)针炙治疗

①初期:取合谷、曲池、尺泽、大椎穴。

②成痈及溃脓期:取合谷、曲池、尺泽、内关、大椎、肺俞、膻中、期门等穴,用泻法,清泻肺热、促进排脓。

③恢复期:取太溪、复溜、尺泽、玄门、肺俞、气海等穴,用平补平泻手法,促使气阴恢复。

[预防与调养]

1.平素体弱者,注意避免受寒,忌烟酒及辛辣饮食。

2.积极配合治疗,彻底治疗。

3.病后注意清淡及富于营养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