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憾也可以带来意外的收获。在艺术界,有的评论家甚至提出:“完美的趣味本身就是一种局限,单调的美容易使人淡忘,而一些缺点往往起到震撼心灵的作用,使创作更加生动真实。”的确,完美与缺憾本身就是相对存在的,如果没有缺憾又如何能显出完美的魅力?就像如果没有沙漠,人们就不会产生对绿洲的期待。
点石成金:
不仅仅是艺术领域,生活中其实也是如此。你可以搜索一下自己的记忆,你会发现你记忆犹新的和自以为美好的实际上并不是那些真正完美的事情,正如当初我们错过了一份美好的感情,如今每每都会想起,时时都会拿出来玩味,甚至到老还会记得曾经有一个多么美丽的姑娘或者多么帅的小伙子偷偷喜欢过自己,却阴差阳错地未能牵手,到了那时候,所有的遗憾都沉淀成了一种美丽的情愫。
自然事物中的缺陷、不完美,人生路上的悲欢离合、阴差阳错,都是造物主的自然作品,懂得了这一点,你将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欣赏蕴藏无穷奥妙的大自然,欣赏变化无常的人生。
怎样对待别人的意见
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福利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因为,当你有这种思想时,你就丧失了做别的事情的机会。这个人在做什么,为什么做,他说了什么,想了什么,争论什么,注意所有这些事情将使我们忽略了观察我们自己的支配力量。……一个人不应当听从所有人的意见,而只是听从那些明白地按照本性生活的人们的意见。但是对于那些不如此生活的人,他总是记住他们在家是什么样的人,离家是什么样的人;白天是什么样的人,晚上是什么样的人;记住他们做什么工作,他们和什么人在一起过一种不纯洁的生活。相应地,他就一点也不看重来自这一类人的赞扬,因为这类人甚至对自己也是不满的。
我常常觉得这是多么奇怪啊:每个人爱自己都超过爱所有其他人,但他重视别人关于他自己的意见,却更甚于重视自己关于自己的意见。那么如果一个神或一个明智的教师竟然来到一个人面前,命令他只是思考和计划那些他一旦想到就要说出来的念头,那他甚至一天也不能忍受。所以我们对我们的邻人将怎样想我们,比我们将怎样想自己要重视得多。
我们一生之中会听到来自各方面的各种不同意见,我们来看看马可·奥勒留是怎样对待别人的意见的:
“当你没有将思想指向公共福利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他只在考虑公共福利问题时,才会思考别人的意见。
“这个人在做什么,为什么做,他说了什么,想了什么,争论什么,注意所有这些事情将使我们忽略了观察我们自己的支配力量。”过于关注别人,你就没有足够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一个人不应当听从所有人的意见,而只是听从那些明白地按照本性生活的人们的意见。”
“对于那些不如此生活的人,他总是记住他们在家是什么样的人,离家是什么样的人;白天是什么样的人,晚上是什么样的人;记住他们做什么工作,他们和什么人在一起过一种不纯洁的生活。相应地,他就一点也不看重来自这一类人的赞扬,因为这类人甚至对自己也是不满的。”一个不按本性生活的人,就会在生活里有很多种面目,他们就连对自己的生活都不满,所以不要看重那些不按本性生活的人的意见。
“每个人爱自己都超过爱所有其他人,但他重视别人关于他自己的意见,却更甚于重视自己关于自己的意见。”很多人都会陷入这样一种误区,过于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却不够重视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其实,要获得一种良好的心理感受,自我认同非常关键。
叔本华说:“无法取悦所有人。”得到别人的尊敬和赞扬是人的天性,但是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想法。无论你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即便你做得近乎完美,也会有人不喜欢你,还会有人向你发出嘘声,甚至扔臭鸡蛋。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肯定,面对别人的鲜花和赞美,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别人的批评和指责,也不必苛责自己,更不要在别人的言论里迷失了自我。
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好后,他拿到市场上展出,并在画的旁边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觉得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做记号。
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第二天,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去试试。他又将那幅画临摹了一张,再拿到市场去展出。可这一次,他要求每个观赏者把认为最好的那一笔做上标记。当画家取回画时,整个画上又涂满了标记——一切曾被指责的画笔,如今都画满了标记!
画家感慨地说:“我现在发现一个奥妙,那就是我们不论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
事实上,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听到来自各方面的意见,这些意见如果采纳得当,便能够帮助你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修正自己,让自己更完善。可是,如果过分重视别人的意见,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在需求,这些意见就将成为沉重的负担,为你的人格投上阴影。
著名诗人、作家罗伯特·布莱写过一本非常棒的书,名为《关于人类阴影的一本小书》(1988年),作者在书中把人格中的阴影比喻成拖在你身后的一条长长的口袋。原本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360°的人,是一个鼓鼓的、充满能量的、能四处飘移的球体。然而,随着时间的不停运转,你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削减自己的人格,就像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这一下,那一下。每当你削下来一片人格,就把它扔到身后的口袋里。“不许大喊大叫”、“不许生弟弟的气”、“别问那么多问题”、“不关你的事儿”;如果你是一个男孩,就会有人告诉你“只有女孩才跳舞”,如果你是一个女孩,又会有人说“打棒球可不是淑女干的事儿”。这些东西没完没了地向你涌来,让你不停地“修理”自己,至少一直延续到高中阶段。家长、老师、朋友甚至陌生人都会教你这样、那样,帮你一片一片地削掉自己的人格,并把它们扔到你身后的口袋里。而你也一样,也在帮助自己的朋友、孩子和学生去装满他们身后的口袋。
这样,到20出头的时候,你就成型了,变成一个非常“不错”的人,在别人眼里你是一个又细又长、小小的一条儿,甚至在你深爱的人眼里也是如此。你身后的口袋却已经装得满满当当了,躲在里头的都是这么多年来对你有影响的人不愿看到、不愿让你示人的东西。这个袋子越大,里面蕴藏的能量就越大,而你自己的分量就越轻,你人格中拥有的积极的能量就越少。如果你是一名男性,那么有可能你会把女性的一些东西掩藏起来,如直觉、敏感、关爱等都会被统统扔进口袋里。如果你是一名女性,那么有可能你会把男性的一些东西掩藏起来,如强悍、野心勃勃、愤怒、喜欢冒险等会成为你身后口袋里的填充物。与此同时,你也有可能把自己的性感、创造性以及面部表情丰富等特点一并扔了进去。就这样,被扔掉的能量越来越多,以至于你没给自己剩下什么——如果不学着把那些被关起来的能量释放出来,恐怕你就会成为一个相当无能的人了。你的能量以两种方式被消耗掉了,首先,你要花费能量把那些阴影压制下去,其次,在你维持自己的人格表象的时候也要花很大的力气,因为你的阴影和表象本身是难以调和的。
削减能量还不算最坏的事,更坏的是那些被你扔进口袋里的阴影变得一天比一天愤怒。它们实在不喜欢自己一直被你这么管着,它们被关得越久,对你就越憎恨。它们变得越来越生气,以至于早晚有一天会喷发出来——在一个非常不当的时候。它们将会对你的人格造成巨大伤害。对于这些阴影,也许你已经屡见不鲜,因为你常常在自己身上还有别人身上看到它们。但是,你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么以及它们对自己的影响。例如,想想我们以前都有可能见过的那个情形吧,一个好脾气的人(也许就是你)忽然暴怒起来,一下子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是因为羞愧或嫉妒被那个忽然暴怒的人压抑得太久了,这回一找到机会就彻底爆发出来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呢?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条拖在身后的长长的口袋,它们是多年在长辈的劝说、上司的训诫、朋友的建议、邻人的议论中形成的,是对你有影响的人不愿看到、不愿让你示人的东西。你越重视别人的意见,这个口袋就越沉重,总有一天,你会被它压得喘不过气,对一切失去热情和力量。不要过于重视别人是怎么想我的,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看法,除非你不爱自己,除非你爱别人胜过爱自己。
点石成金:
美国普利策奖获得者赫伯特·贝亚德·斯沃说过:“我无法给你成功的公式,但能给你失败的公式,它就是试图让每一个人都满意。”事实上,很多人会犯这样的错误,常常为了讨好所有人而在不觉中迷失了自我。
德国诗人歌德也曾说:“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走为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流言所吓倒,不受他人的观点所牵制。”我们每个人绝无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都来自于别人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但你怎样接受、理解和加工、组合,却是属于你个人的事情。谁是最高仲裁者?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在这一小节里,马可·奥勒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意见:除非思考公共福利问题,否则不要浪费时间思考别人的意见;只听从那些按本性生活的人的意见,因为只有他们的意见才能引导你过一种更好的生活。
为自己的行动订立目标和原则
人的灵魂的确摧残自身,是在它让自己的行动漫无目标,不加考虑和不辨真相地做事的时候,因为即使最小的事情,也只有在参照一个目标来做时才是对的,而理性动物的目的,就是要遵循理性和最古老的城邦和政府的法律。
……
那种在生活中没有一个始终如一的目标的人,不可能在他的毕生中是统一和一致的。但我所说的若不加上这一点就还是不够的:即这个目标应当是什么?因为,正像在所有被多数人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认为是善的事物上并没有一致意见,而只是对某些关系感到共同利益的事物有一致意见一样,我们也应当在我们的面前放置一个具有共同性质(社会性)和政治性质的目标。因为那使他自己的所有努力均指向这一目标的人,将使他所有的行为都相似,这样就将始终保持一致。
马可·奥勒留强调人做事应该有目标,并用这个目标来统一毕生的行为。他指出,“那种在生活中没有一个始终一贯的目标的人,不可能在他的毕生中是统一和一致的”。当你漫无目标、不加考虑和不辩真相地做事,就是在摧残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订立目标和原则,只有它才能指引你去到你想去的所在。
人们没有目标,就不会有所进步,更不会去采取任何实践的步骤。如果今天你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你就无事可做,你只能糊里糊涂地度日,毫无收获。同样,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也很难有一个完整的人生规划,可想而知,他的这一生也会像这一天一样,一事无成。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里。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里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里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还是转回到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
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了,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只有设定了目标,人生才有了真实的意义。
有个年轻人去采访朱利斯·法兰克博士。法兰克博士是一位心理学教授,虽然已经70高龄了,却保有相当年轻的体态。
“我在好多好多年前遇到过一个中国老人,”法兰克博士解释道,“那是二次大战期间,我在远东地区的俘虏集中营里。那里的情况很糟,简直无法忍受,食物短缺,没有干净的水,放眼所及全是患痢疾、疟疾等疾病的人。有些战俘在烈日下无法忍受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对他们来说,死已经变成最好的解脱。我自己也想过一死了之,但是有一天,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我的求生意念——一个中国老人。”
年轻人非常专注地听着法兰克博士诉说那天的遭遇。
“那天我坐在囚犯放风的广场上,身心俱疲。我心里正想着,要爬上通了电的围篱自杀是多么容易的事。一会儿,我发现身旁坐了个中国老人,我因为太虚弱了,还恍惚地以为是自己的幻觉。毕竟,在日本的战俘营区里,怎么可能突然出现一个中国人?”
“他转过头来问了我一个问题,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救了我的命。”
年轻人马上提出自己的疑惑:“是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救人一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