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比天高——太空英雄启示录
20196300000020

第20章 第一个进入宇宙的人:尤里·加加林(3)

对于奥伦堡空军学校里的每一节课,加加林都觉得,有意思极了。他尤其爱听科德纳中校讲的课。中校把齐奥尔科夫斯基、恰普雷金、茄科夫斯基的生平和他们对发展世界航空事业的贡献讲得使人觉得他自己好像就站在那些伟人的身旁,并眼看着他们的伟大发现一个个地产生出来。“音障”这个题目在他的口中变成了史诗,描述了那些为征服天空而毅然献身的人们所走过的艰难而壮丽的历程。尤里·加加林竭力把科德纳讲课的内容都记在笔记本上。当然,那些曾经坐在他周围的同学们谁也没想到,他将是第一个看到自己乘坐的宇宙飞船外壁上的熊熊火光的人。

对于一个干什么事都认真的人来说,成功总是让人感觉是必然的。

此时此该,加加林的心中想的是,“我什么时候才能驾驶米格飞机?”每当飞机从头顶上呼啸而过的时候,一个不安的念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他的心头,那就是:“我能驾驶好喷气式飞机吗?”

一天,当加加林路过另一个年级的教室时,他从虚掩着门里居然看见了一架米格飞机的模型。他走了进去,跨进座舱,系好安全带,看了看仪表盘,不由得惊讶地大叫了一声:这么多的仪表。确实,这些各种各样的操纵杆、手柄、按钮,想清清楚楚地记住它们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加深对这些设备的印象,第二天,加加林又来到这个教室,坐进了座舱,系好安全带,平心静气地端详起座舱里的各种设备来……刚好科德纳中校也路过这里。科德纳中校不经意地往教室里看了一眼,发现加加林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仪表。加加林太专心致志了,他根本就没有发现教官。科德纳中校小心翼翼地掩上门,踮起脚尖,轻轻地走开了。他心中想到:“这小伙子简直就是为天空而生,他多急着飞上天啊!”

一个为梦想而痴迷的人,能够获取别人的欣赏之和帮助。

5.不平凡的一课

一次上课前,全班学员们都在等待着科德纳中校来上课。最后,进来的却是一位陌生的教官。学员们迷惑不解地互相看着。

“你们好,学员同志们!”陌生的教官说道。

“您好,中校同志!”

“稍息!谁是班长?”

“加加林。”

“今天科德纳教官病了,空中战术课上不了了。”

“我可以提个建议吗?”加加林问道。

“说吧。”

“我们能不能上自习课?”

“你们试一试吧。课后向我报告。”

“是。”

教官走了。加加林代替了他的位置。学员们看看那张从讲台后面勉强露出的孩子般的脸,以及脸上镶着的两个酒窝,都不禁发出一阵响亮的笑声。

“学员同志们,注意!”加加林来了个开场白。

这时的笑声更响了,加加林的眼睛里也露出了欢快的眼神。

“兹涪宾!杰尔古诺夫!列平!今天你们三人额外执勤!下厨房去!为全排包饺子!”

这个开头让大家十分开心,杰尔古诺夫 “起动”了:“厨师靠边站吧!这可是厨师,不是教授。”

加加林镇静地从讲台后面走出来,从自己的桌上拿起了几本教科书,一下子消失在讲台后面,再次出现时,他比刚才高出了整整一头。他做出神态庄严、精神集中的样子,因为脚下踩着厚厚的一摞书。他扬起下巴,以适当的坚定语气说道:

“杰尔古诺夫只重视高级权威,但是,我的朋友们,我相信,你们今天把这个古老的讲台让给暂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将来是不会后悔的。”

不管别人怎样看待自己,关键是要自己看得起自己。

同学们还没来得及承认这个刚出世的教授,他却深信不疑而又热情洋溢地说起来了: “登上月球,在月球表面举起石头,向星际空间发射空间站,围绕地球、月球和太阳建立起生命圈,这乍看起来可能更荒诞!但是,从使用喷气推进装置之日起,就开始了天文学上伟大的新纪元——更加深入研究天空的时代。难道我们不是过于害怕这种表面上难以克服的地球引力了吗?”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就沉默了。大家也都沉默不语。

尤里·杰尔古诺夫举起手,他对于每次的争论总是最后一个认输。

“教官同志,能提个小问题吗?”

“可以。”

“您这么悲观失望地引述的是谁的话?怎么这么熟悉呀?”

加加林惊讶地、像戴着眼镜似地扫视了一下教室,严厉地问道:

“谁还想提类似的问题吗?”

他等了一会儿,看没有人再发言,于是就不客气地做出了结论:

“我今天必须给学员杰尔古诺夫,我们这个大博学家,一个大大的2分,但我高兴而且希望的是,他是惟一一个不熟悉伟大预言家著作的人。”

加加林走到黑板面前,在上面写了“杰尔古诺夫”几个字,沉痛地低下了头。站了片刻,他在杰尔古诺夫名字旁边写上了一个大大的1分。

杰尔古诺夫又举起了手:

“我能否向尊敬的教授问一下,你凭什么给我打了这个最低分?”

“好吧!我回答你的问题,我这样做是因为您的脑袋里装的满是琐碎小事。而半个世纪前火箭飞行科学的奠基人康斯坦丁·爱德华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的话您却忘记了……”

“教授,您知道保尔·魏尔兰的美丽诗句吗?”

“学员杰尔古诺夫,不要太放肆了。今天我们不是上优雅的文学课。你马上离开教室,去读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著作!”

“尊敬的教授,如果您也能回答我一个问题,我一定按您的要求去做。”

“好吧。”

“基巴利契奇是何许人也?”

“对不起,您说什么?不过,我没必要回答您的问题。”

“别耍滑头,教授。”

同学们齐声说:

“教授靠边站!”

“教授辞职吧!”

加加林向周围的人点头行礼,威严地走下了讲台。

在众人攻击下,也不应失去礼节。

杰尔古诺夫一边搔弄着短头发,一边站到了加加林的位置上,快活地对大家使了个眼色:

“学员同志们,全体起立,为加加林教授默哀。”

大家都站了起来。他又继续发号施令:

“大家齐喊三声‘永垂不朽!’可是,别让教官们听到,罚全排今天去扫走廊。”

大家非常整齐地低声喊了三次。

“现在继续上课。我们要对加加林教授给予应有的评价:他认真研究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著作。请问,是在什么高等学府呀?”

“萨拉托夫工业技术学校……”

“哈!真不错!这使人确信……”

杰尔古诺夫兴奋地摇了摇剪得短短的脑袋,继续说:

“现在,给那些孤陋寡闻的人做个答复。早在上个世纪末,俄国革命者基巴利契奇在他临刑前数小时于监狱里写道,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入宇宙。他甚至试图从技术上解答他的构想,就在上绞架前几小时还写出了公式,当时他身边就站着宪兵呢。他的全部著作都在暗探局的档案里保存着,直到革命爆发。稍后,齐奥尔科夫斯基创立了多级火箭的理论基础,并在世界上首次指出,星际旅行很快将会变为现实……加加林同志,我是否准确地表达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思想?”

“是的。我还想补充一下,他的遗言是:‘地球是智慧的摇篮,但是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全排的人都挺直身子坐着,没人写字,也没人看书。

“大家都听见康·爱·齐奥尔科夫斯基的遗训了吧?我们在摇篮里住够了。行了!住到什么时候,现在你们都动动脑筋估计一下,我们何时才能做这种星际旅行呢?”

教室里立刻乱了起来:

“嗨,扯到哪儿去了!”

“说不定,要过上百年才行……。”

“不,要早。过30年左右。”

“现在想这些还早了点儿……”

这堂开玩笑的课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一次很重要的讨论。杰尔古诺夫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他变得严肃起来,说话的声音也变了。

不同的人对问题的预测是不同的。

“学员瓦连京·兹洛宾,您对此是怎么想的?”

“我还没想过。”

“很遗憾……尼古拉·列平,您的看法呢?”

“我得自己乘上哪怕是米格飞机,亲自体会—下什么是同温层,然后再说出我的意见。”

“学员戈里亚切夫,您是怎么想的?”

“我已准备好哪怕是今天就加入星际旅行志愿者的队伍。”

“这才是契卡洛夫航校学员应有的答复呢!”

只有先有了梦想,才可能使看似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

瓦连京·兹洛宾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激动地挥着手说:

“瞧,他想的是什么!他想去星际旅行,好像我不想似的……”

科利亚·列平从课桌后面跑出来,站到杰尔古诺夫身边说:

“往哪儿写申请?我要立刻就写申请书!”

“要按组织系统,亲爱的。回到座位上去,写好申请书,然后按照通常士兵们的程序送上去。”

列平顺从地走回座位,又问了一句:

“写给谁?”

“当然写给我了”

接着,杰尔古诺夫又给大家想出了新点子:

“写吧,写吧,共青团员同志们。下课后交来,然后我们不用大事声张就可以搞清楚,谁能得几分,同时还能检查一下你们的文化水平。星际航行家应该是有高度文化水平的;为了让火星人能和人类建立接触,还得教会你们学俄语呢。加加林,您怎么奇怪地不吭气了?”

加加林没有回答,伏在课桌上全神贯注地想着什么。大家都扭过脸来看着他。这时他站起身来,推开一页练习本纸,沉思地说道:

“写申请书——这不是开玩笑。这当然一口气就可以写好。我正试图画出宇宙飞船的模型来。教授,请看……”

“快拿出来!”

“尤里,给我们看看!”

“真有意思!”

第一个看图的当然是杰尔古诺夫。他翻来覆去地把图纸翻看了一阵,满意地哼了一声总结说:

“这当然是某种抽象的东西。加加休,你在耍滑头,你的想法还不清晰。可对你敢做敢为的精神还是应该发扬的。把图传给别人看看!”

要想成功,关键是要有敢做敢为的精神。

那张图被同学们逐桌传阅着。这时,杰尔古诺夫下了新的命令:

“现在,请把你们手中的申请书先放一放。到需要时,我们一定会一下子写出来的。请你们都潜身到宇宙的寂静之中,亲身体验一下它的宏伟,然后每人都设计出自己的宇宙飞船模型。要大胆地设想,不过,大胆行动的基础是周密的数学计算和坚信自己的想法。好,现在就创作未来的飞船吧,大家都来设计!”

就这样,这节课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设计宇宙飞船模型了。一个个头发剪得短短的脑袋又都俯在课桌上。

杰尔古诺夫从讲台上走下来,在教室里踱来踱去,然后站在教室中间说道:

“同学们,天晓得你们画的这是什么呀!气球,大轮船,各种飞机,可就是没有星际火箭。作业当然很难,需要有很高的理论修养。看来,今天你们对此还没准备好。下次上课前,你们先看看基巴利契奇的图纸,再看看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操纵系统和公式。那些东西说不定会让你们的想像力更丰富一些。加加林画的图,有一点还是使我喜欢:在第二张宇宙飞船图纸上,他把我画成了指令长,你们可以看看!”

但他还是谨慎地没有让别人去看,自己对这张图评论起来:

“这指令长当然是我!脸上充满灵感,勇敢坚定,满怀夺取胜利的信心。同学们,老实说,我可不是那样的天使。我们最好还是说,尤里是给我们大家画了一张像,这张像对一个人来说太慷慨了。都同意吧?我想没有人反对吧?”

“同意!”全班异口同声地说。

这时,下课铃声响了,一节课这么快就过去了,不过,这并没有使大家感到高兴。临下课时,尤里·杰尔古诺夫对加加林这天出的这个好主意表示感谢。学员们谁都没离开自己的座位,等着他把最后的一段话说完:

“好了,朋友们,现在让我来对今天的课做个总结。我认为,我们以后可以独立地掌握空战公式的秘密。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同样重要的问题,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今天的这一课已经上完了。加加林,我允许您以班长的身份,就这样向上级报告!”

很多问题,只有在讨论的过程中,才能看得更清楚,进而才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6.奥伦堡的天空

1957年参加前苏联军队,并成为北海舰队航空军团的一名歼击机飞行员。

橙黄色的阳光均匀地照在草原上,被朝阳烤得暖洋洋的晨风,吹拂着学员们被中午的炎热晒得黝黑的脸,这些学员们正列队站在一排歼击机前。无论是航校的机场,科洛索夫上尉飞行大队的停机坪,还是小伙子们那激动的面庞,这一切都显得与往常不同。从教官到学员,人人都精神振奋,情绪昂扬。科洛索夫走到队前,说道:

“学员同志们!驾驶技术考核已经结束。你们很快就要学习驾驶喷气式歼击机了。学会驾驶这种飞机是很不容易的。你们都还记得,米格飞机生命的开端是在1942年,当时格里戈里·巴赫奇万吉把第一架前苏联的喷气式飞机比—1升上天空。看来,喷气飞行的开端是与我们学校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格里戈里·巴赫奇万吉与几十个传奇式的英雄、光荣的雄鹰、祖国的忠诚儿子一样,是我们奥伦堡航校的毕业生。永远记住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吧!今天,你们是他们的同团战友,你们和他们在精神、追求和热爱祖国方面都是一致的。

“加加林中士表现得很好。他是个非常坚定、顽强的学员。今天我们许多人都可以拿他作榜样。如果你们想学习,可以从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钢铁般的意志,细心,正直,勇敢,满怀信心,不怕担风险,善于合乎逻辑地、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把它与实际结合起来——这些都是加加林的优点。他珍惜自修的每一分钟,在课余活动时间里,他不是看教科书,就是看空气动力学。”

只有把理想与行动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成功。

其他的学员听着别人对自己的同学的这种赞扬,他们不由得都有点儿违反条令,斜眼看了看加加林。加加林站在身材高大魁梧的扎哈罗夫旁边,瘦得像个大孩子,脸涨得像块大红布,眼睛微微向地下看着。

“对他和对他们,说得够多了,今天就到此为止。”科洛索夫心想,“他们现在还不能理解我们这些有经验的飞行员所看到的东西。这个个子不高、长着淡褐色头发的孩子,还完全不是民歌中的那种勇士。可是,在他身上却融合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敢精神和对于冒险的向往,以及人的魅力和闪光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个人在没有成功之前,人们是不容易承认他的那些利于成功的优点的。

最后,科洛索夫又用实事求而又平常的语调结束道:

“总之,加加林中士从明天起就转到阿克布拉托夫机组去练习空战科目了。我相信,他在新同志当中也会很快得到友爱和尊重。”

加加林非常乐观、热情而又平易近人。在新的分队里,他很快就成为新队员的一个好伙伴,虽然他比许多学员要年轻。在这里,这个个子不高的年轻人的地位很快也被大家所公认,尽管他从未显示和炫耀过自己,这是因为他不但工作好,而且学习成绩优异,博学多识。

真正优秀的人不需要自己的显示与炫耀。

7.天空是不会原谅错误的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之间,尤里·加加林在奥伦堡已经呆了一年。夏季来了,航校撤到了露营地。第五飞行大队就驻扎在乌拉尔河岸边。飞机的马达轰鸣不已,伴着这忽高忽低的轰鸣,学员们过着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生活。尤里为度过的一天高兴,因为他知道明天即将到来。

对明天充满憧憬的人,在什么样的现实生活,都能愉快地度过。

大学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与飞机是融成一体的。每天他们都要一次次地飞上蓝天,然后飞特技螺旋,最后带着一种意识到只有自己才能随意制止这种坠落的极大的快感向下俯冲,然后转弯,一次又一次地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