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睡眠的秘密
20185600000051

第51章 失眠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失眠即“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是因为外感或内伤等病因,致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以致经常不得入寐的一种病证。正如《伤寒六书》中说:“阳盛阴虚,则昼夜不得眠,盖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卧安;若阴为阳所胜,故终夜烦扰而不得眠也”。

中医对治疗失眠有很多很好的方法,如中医药、针炙、按摩等,对症施术,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而且,中医药标本兼治,可以养心安神,疗效显著,而且安全、副作用小,能避免西药的不良反应。

⑴中医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引起失眠的因素很多,如阴虚不能纳阳、阳盛不得入阴等,根据具体病情,以及患者的年龄、体重,选择用药,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①食滞胃脘症

症状:失眠,仅在天亮前能睡上两三个小时,头昏,不想吃东西,见到东西就想吐,嘴巴里面总觉得酸酸的,有口气,大便黏滞,每天可能去两三次厕所。但是每次大便都不多,而且异常的秽臭难闻,舌尖红,舌苔黄厚,脉象弦滑而数。

病因:食物没能消化,停在胃里面,胃气流动受阻,胃病病人的消化系统本来就不好,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不要吃些过硬,难消化、吸收的东西。

方案:消食和胃。

药方:取焦四仙40克,炒莱菔子30克,枳实,黄芩、厚朴,藿香、连翘,鸡内金,佩兰各10克,半夏,陈皮,茯苓各12克,用水煎,每日服一剂。

②胸膈郁热症

症状:睡不好,心烦胸闷,头脑胀痛,注意力不集中,脸红,嘴唇干燥,容易口渴,有口臭,有时候会有口腔溃疡出现,舌尖红,舌苔干黄,大便干而且黄,脉浮洪数。

病因:心烦胸闷,又吃了辛辣的东西,就容易得这个病症。

方案:泄热萱胃。

药方:取大黄,栀子,甘草,黄芩,连翘,豆豉,枳实,元明粉(冲剂)各10克,薄荷6克,用水煎。每日服用一剂。

③腑实肠壅症

症状:神经衰弱,目光呆滞,寡言少语,爱睡觉,但是睡不好,长期大便不通畅,腹部鼓鼓的,而且按下去感觉有点硬硬的东西,有口气,舌尖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病因:吃了过多的辛热食物,精神衰弱,肠胃出了问题。

方案:开壅导滞、宣上荡下。

药方:取大黄(后放入),芒硝(冲剂),厚朴,枳实各10克,紫菀,升麻,桔梗,荷叶各8克,莱菔子30克,用水煎,每天服用一剂。药水喝下去,过会儿就有排泄感,如果排便通畅了,晚上就可以睡好了。第二天就减少剂量,再服用几次,直至痊愈。

④中焦虚寒症

症状:失眠多梦,四肢冷,腹部不舒服,浑身乏力,头昏脑涨,记忆力差,舌尖颜色淡,舌苔发白。

病因:身体阳气不足,或者是吃了生冷的东西,,让寒凉的东西伤了中阳,阴盛阳虚,使睡眠出现问题。

方案:温补中阳、建中和胃。

药方:取黄芪,百合,丹参各30克,人参(先煎),良姜,香附,桂枝,乌药各10克,白芍20克,炙甘草8克,大枣6枚,用水煎,每天服用一剂,等胃痛症状得到改善、睡觉质量有所好转后,剂量逐渐减少。

⑤中土阴虚症

症状:难以入睡且有日趋严重的迹象,胃部有灼痛的感觉,口中泛酸,食欲不振,四肢麻木,体形消瘦,头昏脑涨,记忆力衰退,舌尖暗红,舌苔呈黄色,很薄很干,脉细数。

病因:这种病一般发生在胃病很久的人身上,由于服用过多香燥的东西,胃液不足;或者是胃阴不足,浸亏液少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方案:滋润中土,养阴和胃。

药方:取生地,麦冬,元参,百合(这四味药先煎)、乌贼骨,龙骨,煅瓦楞,牡蛎各30克,北沙参白芍,半夏,淮山药,乌药,石斛,黄连各12克,苏叶,凹茱萸各4克,用水煎,每天服用一剂,等睡眠状况好转后,酌情减少药量。

⑥中焦湿热症

症状:入睡艰难,就算睡,只能睡两个小时左右,有头昏以及记忆力减退现象,腹部有胀痛感,偶有犯呕,大便黏滞,泛黄,舌尖红,舌苔黄,脉象弦滑而数。

病因:主要是饮食不当造成的,吃得太油腻,又吃得多,胃消化不好。

方案:清胃消毒。

药方:取霍香、佩兰、厚朴、枳壳、竹茹、黄芩、黄连、姜、半夏各10克,苏叶、白蔻各8克,六一散20克,用水煎,每日服用一剂,连服四天后逐渐减少药量。

⑦痰浊内扰症

症状:夜晚常常惊醒,然后睡不着,白天昏昏沉沉,记忆力减退,胸口总觉得闷,喉咙里面有痰而且黏,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不想吃,舌苔黄厚,脉弦滑数。

病因:如果有胃病的人,心情不好,连着几天特别郁闷,那么就有可能感觉喉咙里面有口痰堵着,不吐不快,卡着难受,睡不着觉。

方案:去痰和胃。

药方:取黄连,半夏,茯苓,枳实、橘红,炙甘草,生姜各10克,竹茹,柴胡各7克,牡蛎,龙骨(这两药先煎),栝蒌各30克,用水煎,每日服用一剂,等症状好转后逐渐减少药量。

⑵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失眠,在于能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首先,调和阴阳。人体在睡眠正常的情况下,是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虚胆怯、胃气不和等,均可导致阴阳失和而失眠。针灸治疗失眠,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阴阳平衡,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

其次,扶正祛邪。失眠找发生,发展在一些情况下也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针灸可以扶正祛邪,故可收到改善睡眠之功效。

第三,疏通经络。经络和气血及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失眠可以与气血失和、脏腑失调有关,这些病理特征是可以反头在经络上的。通过针灸调节经络与脏腑气血的平衡,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利用针灸的方法治疗失眠,安全、经济、无副作用,不改变睡眠的正常模式,其优势在于辨证施治,整体调理,在改善睡眠的同时,其他伴随症状也可得到改善。但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医疗知识,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⑶穴位按摩

刺激和按摩穴位能缓解紧张,消除疲劳,可以达到预防和改善睡眠问题的目的。下面介绍几个穴位,以帮助有睡眠问题的人可以通过自我按摩达到治疗的效果。

①风池穴和太阳穴。用两个拇指按摩颈部后面的枕骨下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用两个小指按摩眉梢和外眼角的后方的凹陷处的太阳穴。其他的手指同时按摩头部的两侧。按摩风池穴和太阳穴的方法有助于心神稳定,从而达到促进睡眠的效果。

②百会穴。躺在床上,用食指、中指轻轻按摩头顶的中线和两侧耳尖连线交接处的百会穴。按摩的时间不宜太长,1分钟即可。按摩百会穴也有利于心神稳定,从而达到促进睡眠的效果。

③神门穴。神门穴位于手腕的横纹侧端,即尺侧屈肌腱桡侧缘的凹陷处。坐到床上或者椅子上,用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相互叠加,按摩另一只手的神门穴,按摩的时间1~2分钟。按摩神门穴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使精神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从而促进睡眠。

④中脘穴和关元穴。呼气的时候,左手放到腹部正中央,在肚脐上面13厘米处的中脘穴上进行按摩;吸气的时候,右手放到肚脐下面10厘米处的关元穴上进行按摩,按摩的时问大约需要2分钟。中脘穴、关元穴和肠胃息息相关,通过对中脘穴和关元穴的按摩可以调节肠胃,保证肠胃的功能正常,从而促进睡眠。

⑤涌泉穴。坐到床上或者椅子上,随着呼吸的节奏,用双手的中指按摩两个脚脚掌中央的涌泉穴。按摩的时间大约需要1分钟。按摩涌泉穴有平衡气血的作用,也能间接地促进睡眠。

⑥眼部按摩。仰卧,闭眼,用中指按摩眼球的上部,用无名指按摩眼球的下部,同时轻轻按摩,按摩的时间大约为1分钟。然后再对眼眶周围进行1分钟的放松按摩。对眼部的按摩有利于心气的滋养和调节,从而促进睡眠。

小细节:

按摩时不用贪多,选择1~3个即可。

按摩时间要适中,大约睡前1小时。过早对睡眠没有多大的效果;过晚人易疲劳,不能够充分进行按摩。

⑷药枕治疗

药枕疗法是将药物加工整理或炮制以后,装入枕心之中或者直接做成药袋置于普通枕头上,睡时枕用的一种疗法。

药枕疗法借助于人体头部与药枕长时间接触,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呼吸道进入人体,并同时可刺激头、颈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调整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和脏腑生理机能,达到养血、健脑、安神定志、祛病延年的目的。

除第二章介绍的传统的民间药枕以外,现代研究制成的“磁疗枕”、“催眠枕”也属助眠的“药枕”。如“催眠枕”是日本学者经过试验,发现人的头部在25℃~30℃是睡眠的最佳温度,若保持温度,就可以催眠作用。这种枕是把枕头中小水箱内的水,吸到一种特别的面满纤毛的表层中,纤毛层反贴在枕头下,不断缓慢地吸收、蒸发散热,因而使枕头始终保持在25℃~30℃范围内,头枕上后就会很快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