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睡眠的秘密
20185600000048

第48章 患有糖尿病的人该如何睡

糖尿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它的典型症状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表现,即“三多一轻”。

糖尿病已经成为继癌症、冠心病之后,第三种最为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它的危害性并不仅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的并发症非常多。与正常人相比较,糖尿病病人患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多种疾病的机会要多得多。

⑴糖尿病与睡眠的关系

医学研究发现,睡眠不仅仅会影响大脑和肠胃的功能,还会影响人体荷尔蒙功能及新陈代谢。有医学专家曾挑选了十一位身体健康的男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项关于睡眠的试验。试验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从全面检测的第一个晚上开始,让他们按照正常人的平均标准,睡上八个小时,用各项仪器记录下他们的身体各方面的情况以及确切的数据;第二个阶段是此后的六个晚上,每晚都只睡四个小时;最后的一个周期,让他们连续七个晚上只睡两小时。研究人员将试验者不同阶段的身体数据(包括身体新陈代谢速度、影响血糖浓度的荷尔蒙皮质醇水平以及心跳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全部十一名参与测试的健康男士,他们的血糖水平都上升了,并出现荷尔蒙失调现象。而血糖增高,荷尔蒙失调等都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众多疾病的高危因素。

临床医学也已经证实,长期的睡眠缺乏,会导致人体的应激系统激活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失常——而这两点正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所以,长期睡眠有问题的人,有很大程度的患糖尿病的可能。

除此之外,人在睡眠时间不够或者睡眠质量太差的时候,体内的皮质醇以及肾上腺素会变得过于活跃,影响到人体对糖分的吸收,从而产生患糖尿病的隐患。

由此可见睡眠对糖尿病的重大影响。

患有糖尿病的人也容易导致各种睡眠障碍,主要原因是一些患了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糖过高,老是感到口渴,夜尿多,没办法睡好;又由于一些心理压力,造成心理性的慢性失眠。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好转的话,很容易形成睡眠不好得糖尿病,有糖尿病睡眠更差,睡眠更差糖尿病更严重的恶性循环。

⑵糖尿病患者的睡眠指导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只能预防,很难治愈,因此,我们从中年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尤其是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不能忽视睡眠的重要性。除保持心胸开朗外,多睡点觉是很有好处的。

对于那些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睡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睡前忌饮食油腻。

睡觉前吃了油腻食物,睡眠中,由于人体的新陈代谢不断进行,食物消化会使血糖升高,对患者易产生危险。因此,糖尿病患者的晚餐应以清淡为主,忌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小细节:糖尿病导致失眠的治疗药方——补肾化瘀汤

症状:失眠,乏力,头昏眼花,记忆力衰退,老是感到口渴,夜尿多,四肢酸痛,舌尖淡,舌苔白,脉沉细无力。

药方:黄芪50克,生地黄25克,山茱萸、三七片、菟丝子、龟板、何首乌各15克,太子参20克,龙齿(这味药要先煎)30克,琥珀粉(要冲服)1.5克。

功效:益气养阴,补肾化瘀、佐以安神。

②上下床动作要放慢

对于一些体位性糖尿病患者,猛然间起身或蹲下,易感到头晕、失明、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因此,这些病人在上下床时,应尽量放慢动作,不要猛然坐起或躺下,避免发生意外。

③入睡方式要注意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循环有问题,因此在睡觉时,最好把床头垫高20~30厘米,以斜坡的方式入睡,比较容易平衡患者的血液循环。

④如果夜晚没睡好,切不可利用早晨来补觉。

因为早晨4点到上午9点,是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时段。专家称,糖尿病患者不宜睡懒觉。早晨没有按时起床,按时吃饭用药,整个白天的血糖规律就被彻底打乱,会引起血糖的升高,增加肾脏的负担,导致血糖的波动,增加对血管的伤害,也加重病情。特别是使用中长效胰岛素的病人,如果不及时吃饭继续睡觉,前一天晚上用的药物还在起作用,容易造成低血糖的危险。如果实在需要早晨“补补觉”,最好在早晨6~8点的时候起来服用降糖药或补充胰岛素,这样才能保证血糖不受影晌。

小细节:

糖尿病患者不可过度节食,各种营养物质、微量元素补充不足不仅对治疗糖尿病没有好处,对自身健康也会带来更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