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睡眠的秘密
20185600000045

第45章 患有肝病的人该如何睡

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应以积极预防为主。

⑴肝脏疾病与睡眠的关系

“人卧则血归于肝”,只有足够的睡眠,才能让肝得到修复。临床医学证明,除去遗传、传染因素,睡眠质量不好的人,患肝病的概率比正常睡眠的高出一倍以上。过大的工作量、学习量,常常使人精神疲劳、肉体乏顿,再加上长期缺少睡眠,或者睡眠过少,长此以往,肝脏就慢慢出现病症。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偶尔熬夜或者通宵不睡,双眼就会出现赤红的血丝,这个从中医上说,就是肝火上升的典型症状。

肝病患者大都有失眠的毛病。中医认为,肝病患者一般有肝气抑郁或肾阴亏耗现象,而抑郁、脾气差、气血两亏都可以导致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肝脏状况和睡眠状况都是互相影响的:人火气大,睡不着,肝在新陈代谢方面就会出现问题;而肝出现问题,又会导致肝火上升,让人睡不沉。

⑵肝病患者的睡眠指导

肝病患者因病变致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全身的营养不足,免疫力下降。然而良好的睡眠可以减少营养的消耗,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利于肝病康复。所以说睡眠是肝病患者的福音。

肝病患者要想获得良好的睡眠,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择正确的睡眠姿势。肝病患者睡觉时宜采用右侧卧,避免脏器受压迫,不要将手放在胸前,易造成梦境,使其睡不沉,易惊醒。也不应蒙头睡觉。

②泻除肝热,保证睡眠。睡眠前泡脚,可以睡得更好,再配合以按摩太冲穴,即可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泻除肝热,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在脚拇趾与第二趾的夹缝缓慢上移,直到感觉有脉搏在指下跳动,那地方就是太冲穴。用拇指压动穴位,三分钟左右即可。

③经常敲足胆经

有个成语叫“肝胆相照”,肝胆互为表里,互相影响。在治疗肝病导致的睡眠不好时,也可以采用敲胆经的方法,养生的同时也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血气能量是中医判断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敲胆经正是改善血气能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历来为中医所重视。敲胆经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血气能量,达到强身健体、畅气活血的目的。

胆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循行于人体头、身侧面,如同掌管门户开合的转轴,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能够调节各脏腑功能。我们平日常说的“敲胆经”指的是敲足胆经,即敲打从环跳穴到足窍阴这段。

足胆经位置与寻穴方法

穴位

位置

环跳

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风市

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中渎

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在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膝阳关

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阳陵泉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阳交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外丘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

光明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阳辅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悬钟

小腿外侧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凹陷处。

丘墟

在足背,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距跟关节间凹陷处。

足临泣

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地五会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第4、5跖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侠溪

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足窍阴

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敲足胆经的手法很简单。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敲穴位以及按摩的两用小木棰,大家可以去买一个,然后每天根据穴位走向,按照每秒2下的节奏敲左右大腿,每天敲大概200下左右。由于大腿的肉很厚,所以在敲的力度上应适当大点,以便有效刺激穴位。当然,也不宜过重,以免造成腿部淤青。

如果能够按照专业地去学习一下,以辨认正确的穴位,运用适当的手法,是再好不过的事了。有些朋友不懂中医穴位,也可以随意敲打腿部,能误打误撞打到穴道,也会对促进健康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