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睡眠的秘密
20185600000032

第32章 晨起后的宜与忌

经过一夜的睡眠,早晨醒来后伸一下懒腰就该起床了。但是有很多人重视了睡前的细节,却忽视晨起时的一些问题,导致出现很多健康隐患。

⑴睡醒后不宜立即起床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觉醒来后立即穿衣起床,会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的情况。而且很多中老年人在早上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有人把早上起床的时间也称为“魔鬼时间”。

首先,刚睡醒时心脑供血不足。人在睡眠的时候,摄入体内的水分较少,而同时由于汗液、尿液的大量排出,导致体内水的含量减少,因此。血液浓度变高,血流速度较低。此时醒来,如果马上起床,血液循环依然阻力较大,就很容易引起心脏、大脑供血不足,容易诱发疾病。

其次,刚睡醒时生理的反差大。人在睡觉的时候,人体组织器官都处于相对抑制的状态,如新陈代谢缓慢、心跳、呼吸的频率较低、血压较低,身体处于全面放松的状态。一旦醒来后,在交感神经刺激作用下,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导致人体的生理功能瞬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如果在这个时候立刻起床,不利于身体健康。

因此,睡醒后先不忙起床,静卧几分钟后,先向左侧,再向右侧,其间伸懒腰,使关节充分舒展活动,然后,可打个大大的呵欠,随即起床。

⑵起床后不宜立即直立解小便

早上一觉醒来后,可能膀胱内已充满了尿液,有急不可待的排尿感。越是尿意紧迫,越要沉得住气,绝不可立即起身小便,尤其是直立位解小便更属禁忌。否则很容易因膀胱排空而引起头晕,甚至会出现排尿性晕厥。

⑶起床后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

晨起后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确是有很多益处,但这些运动必须在晨起后稍休息一下,待气血阴阳运行平衡后方可进行。如果起床后未经运动前准备,马上投入比较剧烈的活动,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特别谨慎。

⑷起床后不宜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

有的人工作任务紧迫,睡觉醒来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工作效率降低,容易产生疲倦感,并且也严重影响了气血阴阳的变化,对健康十分不利。

⑸起床后不宜行房事

行房时伤气耗精,房事以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体力方可恢复。中医认为,晨起时阳气渐升,阴气渐降,此时行房易使机体的阳气受到戕伐,可致终日精神委摩不振。

⑹晨起后宜饮水一杯

很多人没有早晨起来后饮水的习惯。其实,早晨起床后适当饮水,既是人体生理代谢的需要,又是防病健身的有效措施。

人在晚间睡眠中主要是通过呼吸、皮肤和便溺会损失大量水分,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甚至众多细胞都缺水。特别是在北方比较干旱的冬季里,晨起时体内失水更为严重。晨起后及时补充水分,既是对机体细胞缺水的一次有效补偿,也是对体内液体的一次净化。

晨起及时喝水,诸多的废物即可随尿排出体外,起到了净化血液的目的,并可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的形成。而且使皮肤及皮肤下脂肪中含有充足的水分而显得滋润,达到皮肤的健美。晨起喝水,有助于大便通畅。

清晨饮水,80%的水分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使血液得到稀释和净化,降低了血液的黏稠度,可有效地防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清晨因血液浓缩发生的意外。据研究证实,上午八九点钟是心脏血管病发病的高峰,有50%~60%的患者在此时发病,这与晨起没有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而使血液浓度升高有关。

因此须养成晨起饮水的好习惯。夏季可饮凉白开水,冬季可饮温开水,饮水以1杯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