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做女儿第一个闺蜜
20154800000027

第27章 与孩子谈谈这个世界(3)

“妈妈,我很搞不懂那些批判中国教育的学者教授,难道他们没有接受过中国教育吗?他们不也曾经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吗?而且,他们今天不也正在从事着他们批判的中国教育吗?”孩子这一连串的发问,问得我接不上来。我不知道,那些动辄以中国教育说事的专家学者们听孩子如此问的时候,会怎样回答。

近日在读余秋雨老师的《千年一叹》,跟着他的脚步、他的文字去见证世界几大文明古国曾经的繁荣与今天的衰落。相较于那些古文明今日的衰败,再看看我们依然在不断前行的中华文明,相信每一位读者心里都会受到冲击震撼。在他们一行结束那次千禧之旅,一脚踏上祖国大地的时候,余秋雨老师留下了如此深情的文字:离别之后读懂了它——这句话中包含着一份检讨。我们一直偎依它、吮吸它,却又埋怨它、轻视它、斥责它。它花了几千年的目光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常常嘲笑它为何不走另一条。它好不容易在沧海横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业、一份名誉、一份尊严,我们常常轻率地说保住这些干什么。我们娇宠张狂,一会儿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儿嫌它脸色不好,这次离开它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恼。

那些嘲笑,那些轻视,那些斥责的声音里,又何尝没有我们自己?

的确,还有太多的不如意、不完美,甚至是不公平、不公正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也可能会牢骚满腹,我却不想让自己,让我的孩子心生抱怨。我告诉孩子,当你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时,你就设法改变你自己。当你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冷漠时,请你保持你惯有的热情与温暖,也许你会融化你身边小小的一片寒冰,即使不能,你也不会给那些冷漠之外再裹上一层霜。当你的周围被一片抱怨声音包围的时候,请保持你清醒的大脑,相信你自己,只要自己肯努力,你总能想办法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即使最终不能如愿,你为之奋斗过,也可心安无悔。我们都已经不习惯向孩子灌输什么口号似的爱国主义教育了,但我还是希望我的孩子明白: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无论何时何时,孩子永远都没有理由嫌弃自己的母亲。

7含蓄之美

那天下午放学回家,淼淼一脸怒色:“妈妈,那位姐姐太不像样子了,居然在马路边上跟一个男孩子那个……亲热……穿的裙子本来就短,还不断用手把裙角掀起来……我们都不好意思看,急急忙忙就逃开了。”

我一笑,对她说:“你们中学校门外就有这种现象了吗?我们读大学时倒常在学校门外或者大街上见到,一对青年男女,当众搂搂抱抱。”

“我真搞不懂,在他们眼里,难道就没有一点羞耻心了吗?一点也不晓得什么是害羞了?”

“有些人是不懂了。他们把无限的开放当成一种热情,却不知开放过头就成了放荡。”

无独有偶,某日上网,打开一网页,就看到一画面占据了那网站极重要的位置:男生谢师宴上与众女生激吻。画面打了马赛克,可仍能看得见上面一男生和一女生搂着热吻的场景。我的眼睛仿佛被什么扎了下,抓紧关掉那个网页匆匆走开。

我不知道,当孩子们的师长看到在网上疯传的那段画面,又该如何做想。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这些原本青葱青涩的青少年男女变得如此放浪形骸,如此无所顾忌。

这些孩子,对美的定义内涵又如何来理解?

无限的敞开与暴露是美吗?不然,为什么走在大街上的年轻女孩子,身上穿得越来越薄、越来越透?露出大半个背,露出大半边胸,裤腰低得让人不忍看。每每与如此装束的女孩走个对面,我都忍不住想,如此青春的一张脸,为何不配以一袭清纯的衣衫却白白浪费那份大好的年华呢?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描画的这位千古美女,美在她恰如其分的美貌,更美在她那不胜娇羞的“嫣然一笑”。

宫廷乐师李延年在宫里轻启歌喉唱起自己的妹妹: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不见佳人貌,已为佳人迷。汉武帝只听歌,已为里面那倾城又倾国的佳人迷住,急急忙忙向李延年打听佳人在处。李延年很聪明,不动声色就将自己的妹妹送到皇帝身边。他没有直接对皇帝说那位佳人长得如何如何美,却用佳人的一顾再顾将那份摄人心魄的美传递给皇帝。这位北方佳人美也,美在她的轻轻一顾。“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的羞涩之美,与暴露、与热烈均无关系,却如一枝常开不败的花,在历史的烟雨中摇曳了千百年,芬芳了千百年。

外在的衣着打扮,各有各的审美观,各有各的喜好,喜欢什么、穿什么上街,也许不关别人的事。只是那份千百年来被人吟唱不已的爱情之美,为何也渐渐在现实里变得直露,变得那样不堪入目?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颗红豆,婉转唱尽相思心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轮淡黄月,几棵月下柳,摹尽恋人相约的幸福与娇羞;“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相爱的人,不必你侬我侬,所有的爱恋与热烈都织进了心中的千千结。古诗词里的爱情,从来都是如此的柔肠百转,如此让人心动难忘。那是一份含蓄之美啊。

时代在发展,我们不可能再以古人的要求来要求我们的女孩子“笑不露齿”,更不能要求我们的青春男女“授受不亲”。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当今社会是一个万花筒般瞬息万变的社会,你可以自由地、尽情地向世界展示你的美丽,但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如果女孩子懂得一点点害羞,懂得一点点含蓄,那么我想这样的女孩子一定会像美丽的珍珠一样大放异彩,会让人珍惜疼爱。

有人说,含蓄含羞之美,是比美丽的外表更高层次的美,是意向之美。这样的美,耐人寻味,让人回味无穷,是外在的形式之美远远无法比及的。这是一种大美无言的境界,含羞意象之美所表现的无言的妙韵,最是那充盈动人之美。

“羞答答的玫瑰静静地开,轻柔柔地绽放羞涩的美。”爱美的女孩儿,不要只顾着修饰你的外表,一定还要修得一颗懂得害羞、懂得含蓄的心,只有这样,你才能像檀香一样,素淡悠远,美丽永驻。

8别让电视夺走你的想象力

暑假回老家,到邻居婶子大娘家里去串门儿,发现一个极有意思又极让人忧心的现象:几乎每到一家,家里都开着电视机,也总有一两个孩子,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几只羊与两只狼,就把孩子们整个暑假给占据了。

“拍这个电视剧的人真是太可恨了,把小孩子们的心全都拴住了。放学回来,不做别的事,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视机看这个……”有位大婶儿如此发牢骚。

我也不能否认,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部拍得不错的动画片,也能教给孩子们一些为人的道理,但这样子无休无止成百集地演下来,这样牢牢地把孩子们的视线拴住,对孩子们来说实在算不上一件好事了。热热闹闹的故事情节,五彩斑斓的动画画面,惹得孩子们欢笑阵阵,但笑过之后呢?也就过去了。脑子里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思考。电视节目给人们提供了视觉听觉的盛宴,却把人的想象空间挤得越来越小。面对一闪而过的镜头画面,哪里来得及思考?一个镜头就能拍下一大组文字的叙述,哪里还愿意去思考?估计这就是时下的现代人,为什么越来越爱拿起电视控制器却越来越少摸书的原因吧。

人年纪越长越容易怀旧,看着身边的孩子们天天沉浸在电视里面,总不免要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的农村,见不到电视,更不用说有长篇累牍的动画片、连续剧来让我们消遣,可那时的我们,日子过得一点不比现在的孩子贫穷(在精神上)。常记得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天夜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就着一盏昏暗的油灯,围着烧得热腾腾的火盆,母亲在灯下缝缝补补,父亲点一袋旱烟,慢腾腾地给我们讲故事。都是那些民间流传很久的故事,鬼狐神仙,无所不包,却多是教人向美、向善的。父亲其实并不是个擅长讲故事的人,但他那平静的语调还是常常把我引到一片神奇的世界里去。冬天的屋外寒风呼啸,耳边听着那样的风声,就如同听到故事里的鬼哭狼嚎。夜深,一家人收拾去睡。躺在床上,闭了眼睛,回忆父亲讲过的故事,便不知身在何处。跟嫦娥一起飞,跟大鸟一起去太阳山拾金子,跟那个被后娘抛弃的小姑娘一起在深山小屋里生火做饭……总之,年少的我,根据父亲有限的口头讲述,在竭力地勾画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世界。那样的勾画,完全出于一个孩子的想象力,谁又能说它不美呢?那些没有电视、没有游戏的夜晚,有父亲的故事相伴,有一个孩子自发的想象力相伴,谁又能说那样的夜晚不充实呢?

淼淼读小学时,也很迷恋电视。每天下午放学回来,总是惦记着电视里的动画片。在她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我们也不反对她看一些自己喜欢的节目,但我们决不允许她像一些孩子那样沉溺其中。相较于电视节目,我更赞成孩子多读一些书。为了刺激她读书的欲望,我在家里的角角落落都随手放上几本书——沙发一角,床头柜上,就连吃饭桌子的底层也放上两本儿。那些书,孩子伸手就能拿起来,拿起来就难免会翻看两眼。天长日久,就慢慢让读书成了一种习惯。淼淼也因此更喜欢与我们交流。她看过的一些书,有些觉得很好,想跟我们分享,有些看不甚懂,就来找我们讨教。一来二去,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慢慢变得更加理性成熟。

家里的电视机,我们一向很少开的,除了关注一些新闻、法制频道,娱乐节目一向很少看。最开始,淼淼还会有所惦念,惦记着她的动画片,时间久了,看动画片的心思也淡了。尤其读了初中以后,回家有限的空闲时间里,她更愿意摸起本书翻一翻或者坐在沙发上跟我们随意聊聊学习生活。

某天,淼淼盯着黑着脸的电视机说:“我发现咱家没有电视一样过得很快乐、很充实呢。多读书,多跟爸爸妈妈聊天,我觉得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深刻。”她为自己慢慢地变深刻而高兴呢。我也喜欢。

我的小侄子,在农村生活,爸爸妈妈到外地打工,他跟爷爷奶奶在一起。从幼儿园到小学,陪伴他最多的就是电视机。小家伙脑袋瓜子不笨,从小语言表达清晰、有条理。可他上四年级了,面对语文考试卷子,每每都会急得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老师一次又一次打电话说,不懂阅读,不会写作文,根本就是一点也不通,让家长朋友操心抓一下。孩子爸爸急得要给他找家教,我只说让他少看电视多读书。找了淼淼已经不读的童话、故事、科普书籍,给他寄回去一大箱子。小家伙还真是听话,从此远离了自己心爱的动画片,一头扎进书里。

“姑姑,你给我寄的书真是好看啊,我看着上瘾呢。”

“姑姑,我这次作文得了九十六分,全班第二名。”

“姑姑,这次考试,你猜我作文减了几分?五分?不对。四分?不对……哈,一分。”

……

听着他在电话里跟我喜滋滋地谈着自己读书写作的快乐,我心甚慰——书籍能给孩子的想象力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

如此一通赘述,并不是主张我们从此远离电视,只希望家长和我们的孩子都能正确对待而已。毋庸置疑,电视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许多多的方便与色彩,它像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让我们足不出户就一览天下。只是,在享受电视带给我们的方便与欢乐时,莫让它把我们的想象力掠夺。

9拯救男孩,还是拯救男孩的家长

电视台直播间里,主持人、专家嘉宾谈得正欢,现场气氛很是热烈,正方反方,各执一词,大有唇枪舌剑之势。他们在谈“拯救男孩”这个话题——已经被时人翻来覆去谈熟了也谈不出个结果的话题。

虎头虎脑,虎虎生气,阳刚蓬勃,男子汉大丈夫……这一切一切充满着阳刚与力量的词,曾经是男孩子的专有形容词,如今,再拿来用到他们身上,总让人感觉底气不足了——男孩子越来越胆小,越来越爱哭,男孩子虎虎的生气越来越被一种文文弱弱的苍白代替,男孩子再不能在学业上将女孩子甩得很远,男孩子甚至不如女孩子敢于担当……男孩子的好时光,被一个叫“阴盛阳衰”的词无情地代替。有人说,这话说重了,那只是个别现象。可谁也不能否认,这样的男孩子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且有越来越多之势。所以,拯救男孩——当务之急。

“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首要原因,是现今的教育——男女教师的比例失衡。我做过调查,如今在中小学中,女教师占了大约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名额。女老师有女老师的细腻与温柔,却缺少了一份阳刚之气,试想,男孩子天天与这样的老师待在一起,能不受影响吗?”发表这番演说的,是一位女专家。

女专家此语一出,立即招致现场的反对声一片。出语最尖刻的是那位坐在女专家对面的男专家,他说:“我从小学到中学,教我的一直是女老师多于男老师,可是我觉得今天的我一点也不少阳刚气。我倒是觉得现在很多的女人不像女人,女孩子不像女孩子,女孩子太强势,所以,男孩子就显得弱势了。”这位专家的观点更新鲜,男孩子的软弱是因为女孩子的强势:女孩子比男孩子能跑能跳,女孩子琴棋书画样样都精,女孩子在学业上不肯让男孩子半步,女孩子太过独立坚强,女孩子也开始舞枪弄棒把自己搞得一点也不像女孩子……

那天,打开电视看到这一段电视节目时,我们正在吃晚饭。听那位男专家就现在的男孩子太弱都是被太强的女孩子给比下去的,淼淼当时就不乐意了:“这是什么逻辑啊,难道要牺牲我们女孩子的强势来换男孩子的强势吗?男孩子不像男孩子,跟我们女生有什么关系啊?真是莫名其妙。”

不怪她有意见,对那位学者的片面之词,我听了心里也很不痛快。

男孩子的整体素质逐年呈下降趋势,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才有越来越强烈的“拯救男孩”的呼声。可造成男孩子越来越脆弱的原因却绝不像那些专家们所说得那么简单,这其中其实有很多方面的因素: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那位女专家说得也许有一定的道理,那位男专家说得也有一部分是有道理的,但把男孩子的弱归结为是因为女孩子太强势,这一条我却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满怀着期待与惊奇听下去,希望能听到一点有益的建议,可在那天的节目中,我瞪大眼睛听到最后也没能听到一份现实可行的“拯救男孩”的办法。说女老师的阴柔对男孩子影响太大,可她们照样也教出了一些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说男孩子被时下的考试制度把天性都压抑了,任是谁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将这种现状改变,再说,同样的教育制度下,也照样教育出很多优秀的男孩子……

“淼淼,你觉得有必要来拯救男孩子么?眼下该如何来拯救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