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狼道智慧
2014600000029

第29章 打碎桎梏能者为上(6)

功成身退,避祸自保,避免与敌手正面相撞,使自己得不偿失,同时也体现一个人的胸襟。美国第一位总统乔治·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主动辞去大陆军总司令职务,不当国王当农夫,回到了蒙特维尔农庄当他的种植园主,重温“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绿阴下享受宁静的生活”。嗣后,即在连任两屑美国总统后,华盛顿又主动辞去总统职务,不搞终身制,可以说,华盛顿的任职与辞职,都是为国为民,不存在为个人索取什么,这充分体现了一个伟人的坦荡胸怀和一位将帅崇高品格的风范。1782年,美国独立战争已结束,胜利后不久,一些阶层和集团都主张华盛顿效仿英国政体——君主制,“登基”做美利坚合众国的“国王”。华盛顿统率的军队也表示支持。对此,华盛顿表示愤怒和坚决反对。他挥笔疾书:“让我恳求你们,如果你们对你们的国家还有一丝尊敬之情,如果你们还为你们自己和你们的子孙后代着想,或者你们还尊重我的话,那么就从你们的头脑中彻底清除这种念头。我认为这个念头包藏着可能降临我国的巨大灾难。”1783年12月23日,华盛顿即在安那波利斯正式交还大陆军总司令委任状,返回到蒙特维尔农庄与家人团聚,恢复了一个平民的身份。

美国独立后,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和奴隶主联合专政。当时,软弱的联邦政府毫无实权,国库空虚,负债累累,投机商人囤积居奇,大发横财。作为革命原动力的广大人民群众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美国人民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1786年秋,在独立战争发源地的马萨诸塞州爆发了一场谢斯农民起义。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果实正“濒临混乱和毁灭的边缘”(华盛顿语)。为此,华盛顿决定再度出山。1787年,华盛顿主持制定宪法会议。1789年,华盛顿又以他的特殊地位、荣誉和声望,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宪法规定,每届总统任期4年。华盛顿连任了两届后。就在他离世的前一年1798年,在美法关系恶化、战争一触即发之时,已经卸职回到蒙特维尔农庄的华盛顿,又应新总统的召唤重披戎装,担任一支新建军队的总司令,继续为国效劳。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华盛顿任职与辞职的本质所在!更是功成身退的至高境界!

尤其是,当你已经预见到了将来的生存危机,而你想追求的又是另外一种生活的时候,不妨作个有先见之明的人,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毫不犹豫地“功成身退”,现在的社会给我们提供了相当宽松的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机遇,抓不抓得住全凭我们自己。

狼道智慧之六十三:注重实效,忽略虚荣

人们常讲“死要面子活受罪”,一句普通的话语里包含着深刻的人际关系原理。

所谓的“面子”,美国的Pro.StevenW.Littlejohn在《TheoriesofHumanCommu-nication》里有这样的定义:面子是指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它包括有关尊敬、荣誉、地位、联系、忠诚和其他类似的有价值的感受。也就是说,面子是一种文化感受,拥有了它,这个人就可以在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范围内获得良好的自我感受。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面子,即不同的成功和感受。对一个人来讲,面子可能就是指他是一位好父亲;对另外一个人来说,面子意味着对商场商品的购买力。当然,因在某一专业的成功而可能获得的许多东西也是面子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一些人们,他们在互相的交往过程中,彼此之间的态度会决定面子的有无。因此,受相同的社会文化规范约束,从极端来说,人的交往就是面子的维护过程——不是保护当前的面子不被毁坏,就是在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面子。许多文化都在宣扬个人价值,其实这种价值的体现就是是否得到社会的承认,这种身份的认同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面子问题。个人如果想要在所处社会群体中有面子,他就不得不去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并追求社会人群的高影响力,所以说面子维持了社会群体规范的延续和发展,而这个社会群体规范,我们用了一个非纯粹的纯粹用语:文化。这也就是任何一个社会中,个人总要看重集体荣誉,并视自己的贡献为“有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这个人宁愿做出牺牲,也不愿危害群体的典型例子。

面子在同等的人群中具有很重要的桥梁的作用。古人讲“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维护面子而制定行动准则的一种体现。对庶人不讲礼的权力,使大夫阶层在庶人面前“很有面子”,庶人承认大夫阶级的权威,在交流过程中会学习去使用礼仪,而尽量去避免刑罚;同理,刑罚也起到了相同的效用。

人在社会上是社会性的人,自我在社会中有趋于塑造自己形象的动力,即会按照社会认可度来强化自己的“人格面貌”,这种追求面子的行为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良性的循环,许多人会有意地去改变自我形象来达到面子的要求。

跨文化的交流具有很多不确定的一些因素,一方认为符合面子的行为,对另一方可能是一些具有不给面子的动作。因此,了解并维护对方的面子,避免因损伤对方面子而产生冲突是跨文化交流的最有效途径。

不知是哪一年的春节晚会上有一个小品,名字叫做《有事您说话》。讽刺的是一个极其顾及自己面子的丈夫,到处逞能,到处夸下海口,不仅自己搞出许多尴尬的笑话、闹出伤病,乃至于他的父亲还有妻子都跟着一起受罪,害得好心的家人一起为他尽量遮掩,找面子。可是呢,他的口气却越来越大,嘴上还时不时地挂着这句“有事您说话”的口头语,很怕别人会小瞧了他。

一提到面子,就会想到有种虚荣的感觉,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面子,才让人们从此有了荣誉感、羞耻心。如果一点点都不顾及自己的面子,那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的初级精神文明。试想,如果人类个个都不顾及自己的面子,不懂得羞耻,哪里还会穿什么衣服,哪里还有什么美丑之分。如果没有为面子所引起的比较与追逐,又哪里还会有进步这个词语的存在,那我们的社会也就不会有什么发展可言了,没有了比较与追求,精神上也就停滞不前。但是,比较和追逐还是要有个限度的,不能一概地为了自己增加一点可微的面子,而形成不良的吹嘘或者是攀比之风。

对中国人来说,“面子”是个特别重要的东西。每个人都是很要面子,这毛病还是很难改。所以生活在别人挑剔的目光下,我们自然都“很要面子”。

“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一句话说得非常经典,之所以说它经典关键在于一个“死”字。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画龙点睛地说明了把握自己面子的“度”的重要性。恰到好处地考虑到自己的面子,可以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也会使自己的面子(脸)更有面子;在大庭广众之下,都要为朋友的面子考虑一下,说话是一门艺术,或者说话有时候拐弯抹角也是善意的,为了不伤害对方的面子;然而极度要面子,泛滥虚荣,难免会口无遮拦,胡乱吹嘘,这样的人自作自受,当然要活受罪了。

《孟子》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齐国人,每次外出的时候,总是酒足饭饱醉醺醺地回家来,还在妻子面前夸口说,都是在富贵人家吃的酒。但从不见有富贵之人到他家来,所以他的妻子颇为怀疑。一天,这人又出门了,他妻子跟踪其后,发现城里并没有什么人同他说话打招呼。后来,这个人到了城外坟地中,向前来祭奠的人讨残酒和剩菜。妻子才恍然大悟:原来她的丈夫所说在“富贵人家”喝酒的真相就是如此。

这个故事中的齐人,为了在妻子面前维护自己“大丈夫”的尊严,不失“面子”而只能去向别人讨点残羹剩饭,真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要面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维护个人尊严的一种表现,“要面子”的人,是想用表面上的荣耀来满足自己的尊严感,这和虚荣心也是相似的。所以大凡不顾实际需要去“要面子”的人,在生活中往往只能是“活受罪”。不过,如果某种“面子”真的涉及荣誉或尊严,有点“活受罪”也是必须忍受的。

麦克阿瑟是美国的一位上将,在赴菲律宾参加战斗的时候,他是乘船去的。临行前,他说,“我是怎样去的,我将怎样回来”。当麦克阿瑟准备乘飞机回国时,想起了自己曾说过的话,该怎么办呢?于是派人去测量岸边的海水深度。回国那天,飞机停在了海水中。迎接麦克阿瑟的人看见飞机停在水中,大为吃惊,以为飞机出了故障被迫降落在浅滩上。这时,只见麦克阿瑟穿着高筒战靴,从容地从飞机舷梯上走下来。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由于海水涨潮,水一直没到麦克阿瑟的腰际。然而麦克阿瑟没有后退,他从容地向对岸欢迎他的人说:“我是怎样去的,又怎样回来了。”话音刚落,岸上的人群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件事对于叱咤风云的将军来说,似乎并不算是什么大事,但是如此认真,是不是有些死要面子?问题在于,麦克阿瑟是以言行一致的作风出名的,为了保持这个作风,不失自己的尊严,麦克阿瑟不仅处处谨慎,而且对于越是能显示这种作风的小事他就越认真。如果说,麦克阿瑟一连穿了几个小时的湿衣服是一种活受罪,那么这件事也说明一个道理,即若要维护尊严,必须付出代价。

真正的爱慕虚荣,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典型,奠过于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她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舞会上的“面子”而去向朋友借项链,结果项链丢失,她用十年的辛劳才偿还了债务。也就是十年的受罪仅为了一晚的荣光,这代价也确实太大了。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她丢的那串项链是个赝品,根本不值钱。

然而,在我们现实的这个社会里,也是有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一些人。他们爱攀比,讲排场,否则就觉得太没面子。没有钱就去借,非得“上档次”,争个面子不可,结果是负债累累,一时的风光之后,便长久地困苦不堪。许多人后悔不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有的学生家境并不好,但偏偏出手大方,目的是为了自己在同学面前不失面子。一部电影中反映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富商的儿子庆祝自己的生日,在豪华酒店里请几位好同学,花了1000多元。后来,就是在被请来的几位同学中也有一位男生要过生日了,但是由于他家境不好,死缠硬磨才向爸妈要来了100元钱,但是酒店里的一个包间最低价也要500元。怎么办?为了不失面子,只好去打工,每天放学后都到建筑工地去筛沙子,但就在他生日的前一天,被突然倒下的大钢筋砸死了。这是一个惨痛的故事,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朋友们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面子”当然是表面的东西,它并不能与真正的尊严画等号。为了真正的尊严,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但是为了小小的“面子”,为了虚假的尊严而这样备受磨难,甚至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那么代价未免也太过于惨重了,是要不得的。

有时我们需要有“面子”,中国作为五千年文化的礼仪之邦,要面子就是一个突出的特点。但这个“面子”不是来自于空虚的心灵,也不能流于轻浮,“面子”应是内心尊严感的真实流露,要靠真才实学和踏实勤奋来维护,同时也必须有真诚的感情才行。的确对于要什么样的“面子”、怎样去要这个“面子”,是我们尊严修养方面的重要问题。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真诚和信任,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就会大大减少。在年少的时候,我们的心思要用在学习上,“面子”是要靠自己各方面的成绩来获得的,从功课到做人,每一步都给我们“要面子”的机会,也就是培养尊严的机会,所以,这些就是考验的机会!

狼道智慧之六十四:积极应对,灵活多变

当狼靠近猎物时,会咬住猎物后腿踢不到自己的位置,像肩部、臀部、颈部等。狼群为达到目标所使用的策略是变化万千的,这就是狼性的多变,它们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因为这是它们智慧的生存法则,狼群正是凭借这种高明的策略而达到最终目的的。

说到以动制动、灵活应变,有人可能会认为主要体现在用兵之上。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处理事务也应当这样。以动制动也可以算是对“以静制动”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当然,这里所说的动,并不是主观、盲动和冒险,而是要积极主动、灵活应变。

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临事之智》曾云:“大凡临事无大小,皆贵乎智。智者何?随机应变,足以得患济事者是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智者正是那些做事出人意料、见风使舵、以变应变之人。

在1966年,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林语堂从美国回到台湾定居下来。同年6月,台北某学院举行毕业典礼,特邀林语堂参加,并请他即席演讲。安排在林语堂之前的几位颇有身份的演讲者,发表了冗长乏味的演讲,令台下听众昏昏欲睡。轮到林语堂时,他抬腕看了看表,已是十一点半了,于是就改弦换调。他快步走上讲台,仅说了一句话:“绅士的演讲应该像女人穿的‘迷你裙’,越短越好。”然后就结束了演讲。他的话一出,大家先是一愣,几秒钟后,会场上“哗”地响起一片笑声,接着与会者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他们对这位优秀演讲家的拥戴。在第二天,台北各大报纸上均出现了“幽默大师名不虚传”的消息。

这里,不难看出林语堂面对昏昏欲睡的听众,所采取的正是出人意料、见风使舵、随机应变的策略,并且收到了神奇的效果,充分展示出了以变应变之术的扭力。

由此可见,不管是战场还是生活,都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只有适应变化才能生存。“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不变法则,而这个“适”就是一种以变应变。

孙子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就如同天上的云彩一样变幻莫测,常人很难做到”看云识天气”;世上的事,亦常常是风云突变,叫人难以把握。因此我们很难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很难知道明天我们要面临什么。也就是说未来是很难预测的,因此,特别是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更要懂得变通的学问,在制定和执行决策时,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变化。只有做到了。因利而制权”,适机而动,以变应变,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现代社会正是一个加速巨变的时代,凡是不能随着变化而调整脚步的企业和企业家,恐怕越来越难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