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活在此刻享受当下
20106000000026

第26章 立即行动,一切荣耀从“现在”开始(5)

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准备安营扎寨的时候,忽然在他们的周围出现了一束耀眼的光芒。他们知道,天神就要出现了。因此,他们满怀殷切地期盼、恭候来自上苍的重要旨意。这时神说话了:“你们沿路要多捡一些鹅卵石,并把它们放在你们的马靴子里。明天晚上,你们会非常快乐,但也会非常懊悔。”说完,神就消失了。牧民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盼天神能够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但没想到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毫无意义的事。但是不管怎样,那毕竟是神的旨意,他们虽然有些不解,但是仍旧各自捡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到他们的马靴子里。就这样,他们又走了一天。当夜幕再次降临,他们开始安营扎寨,他们发现白天放进马靴子里的鹅卵石竟然全都变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懊悔极了,后悔没有拾更多的鹅卵石。

华为集团的总裁任正非曾在文章中说道: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有点全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的,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作为员工,就是要有这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就体现在对于工作的珍惜程度上,危机感愈强的员工,总会对工作倍加珍惜。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珍惜工作,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被别人替代,就有可能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命运。“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我们应该在很多的招聘市场上看到过,这反映了现代人对工作的危机感。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占有市场领地的竞争日趋激烈,高学历、高能力的人才大批涌入社会,“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与此同时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各行的在职人员倘若不称职,随时会有失业的可能。作为员工,心中常有危机感对你将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从表面上看,人们的努力工作是被环境及生活所迫,但真正的动机却是发自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心中危机感的驱使。努力工作并不是别人勉强你去拼搏,而是你自己内心里有一股潜在的向上的力量,它驱使你活得成功而快乐。

要想不失业,唯一的办法就是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工作,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在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努力工作就是成全自己,工作要有责任感、使命感,更要有危机感和压力感。努力工作的关键就是要珍惜自己的岗位,力争把自己锻炼成岗位能手。非常遗憾的是,很多人工作时候不努力,总是在失业之后才恍然大悟,在找工作的艰难中才想到自己以前应该好好工作,但是,为时已晚。更可悲的是,很多人就这样“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地重复着日子,他们很少认为是自己错了,更多的是责怪公司和他们的领导。

“今天我努力工作”,这不仅是一名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更是你拓宽未来之路的最佳手段。试想我们如果不去努力工作、学习,我们下岗甚至失业后的情况,那时我们将不再有年龄的优势,不再有蓬勃的朝气,更不具备高学历、高能力,我们又如何再就业、如何继续维持生存!到那时,我们面临的将不再是单纯地努力找工作,还要努力学习,努力适应新的行业,努力面对一系列的社会难题。

现在是一个讲求高效率的社会,没有一个单位能够在效率低下的状况下得到发展。所以,这些单位必然会让那些工作不努力的人下岗。无论你在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你都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大家都是这样,能混一天算一天。如此到头来,终有一天你还是难以逃脱被裁掉的命运。

所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现在已成为人们的“警世良言”了。今天不努力工作是容易做到的,明天努力找工作却是很难做得到。与其明天努力找工作,不如今天好好努力工作。

对于每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来说,工作就是财富,工作就是幸福,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珍惜工作的每一天。做一个有所准备的人吧!让自己珍惜工作的每一天,因为在每一天机遇与财富都可能会降临在你的头上。

品悟人生

当幸福在我们手中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到幸福的存在;只有幸福离我们而去,我们才知道它的珍贵。

摒弃光想不做的习惯才能成功

“人一听到善道就应该马上依此去行动,哪里还要等人劝?”只要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就要马上付诸实践,不要成天在那儿幻想。也就是说,摒弃光想不做的心态。只要是敢于开始,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是,只要在做,事情总是朝着目标而去,事情就会取得成功。

鉴真14岁时就随父亲入大云寺,看到佛像庄严,触动了长久积存在心中的向佛之愿,就对父亲讲要求出家,得到父亲的同意,父子俩同为一师。后来,在诸家名僧的指导下,鉴真学业大进,取得了很大成就。

天宝元年,鉴真受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邀请决定去日本传法,从此开始了他六次东渡的艰难历程。

正当鉴真一行在筹备船粮时,由于受到学者如海的诬告,官方以海贼盛行为由,不许出海,没收所造船只,物品还僧,如海被杖六十后发回原籍还俗。四位日僧放还回国,但荣睿和普照让另外两位先回去。第一次东渡计划失败。

荣睿和普照避开官府,又来找鉴真商量。鉴真另想办法,买来一条军用船只,雇了18位船工,置办了大量物资和佛教经像法器,带上连两位日僧在内的几位僧人,各类工匠85人,于天宝二年开航。但船行到狼沟浦,被恶浪打翻,众人落水。第二次东渡又遭挫。

船修好后,到大屿山一带停了一个月,结果又遭风浪,船再次被打坏,水米全无,人员饿了三天,才得到当地人的救援,安置在明州的阿育王寺。第三次渡海又失败。

天宝三年初,鉴真遣三人前往福州买船置粮,自己率三十多人南下。到温州时被拦截,原来扬州僧人--鉴真弟子灵莫担心师父,数年间生死不明,请各地发现后留住。鉴真又被护送回扬州。第四次渡海的努力又受挫。

天宝七年春,荣睿和普照又来到扬州崇福寺找到鉴真,鉴真又开始准备渡海用品,自六月于新河出发,同年十月中旬,在航海途中被狂风吹到了振州。上岸后渡过海峡到雷州,经广西而到广州。这时日僧荣睿因病在端州去世。鉴真到广州后住了几个月,又到韶州,另一位日僧普照这时告别鉴真北上明州阿育王寺,临别时,鉴真执手悲泣。由于长期奔波,加上天气炎热,鉴真双目逐渐失明,他离开广东,到江州乘船到江宁,返回扬州。第五次渡海也没成功。

天宝十年,日本遣唐大使一行人来拜见鉴真,请他再次东渡,66岁的鉴真允诺了,十月底上船,随日本使臣东行,这时普照也闻讯而来了。带去的法物有佛舍利、多种佛像和菩萨像,经卷48部,还有一些书法真迹等。

这次渡海经过周密准备,避开了寺院方面的严密防范,于11月15日正式开航,四舟齐发,12月7日到达日本本土。历经12年,鉴真志向不改,前后六渡,终于遂愿。

鉴真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与玄类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一样,都是不朽的,他给日本文化以多方面的影响。就佛教方面而言,他传播了中国佛教南山律、相部律,日本奉他为南山系第三祖,相部系第五祖。他又传播了天台宗教法,他带去的经典中,天台部分就有《止观法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四教仪》、《小止观》、《六妙门》、《释祥波罗密次第法门》和《法华忏法》等,是日本弘传天台宗的先驱。鉴真对佛教建筑、造像、雕刻等都很在行,他造戒坛依南山宗的规则,但又参考天台教理。唐招提寺的建筑风格教建筑。鉴真还精逋医药,被日本奉为医学始祖带去的书法艺术作品也对日本的书法产生了影响;影响到日本以后的佛留有一卷秘方。鉴真去日本传法,先前其他僧人也可能多次想过,但是只有鉴真成功了。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其他人因为害怕困难光想不做,鉴真不怕艰难,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是心动的时候多,行动的时候少,把希望放在今天,而总把行动留在了明天。梦想着成功,却没有付诸行动。而真正的成功者,则是把行动放在现在,把希望放在未来。他们将“拖延”当作最可怕的敌人;因为它在不知不觉中窃取你的时间、品格、能力、财富,使你成为它的奴隶。做一个反应机敏的闯将吧!在你果敢的决策和当机立断的执行面前,每一个人都会为你干练、说干就干的魅力折服。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做到,还有什么目标不能达到呢?

品悟人生

只要是敢于开始,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是,只要在做,事情总是朝着目标而去,事情就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