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园林
20099900000007

第7章 掇山理水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长物志》)。山水是中国园林的主体和骨架。山支起了园林的立体空间,以其厚重雄峻给人以古老苍劲之感。水开拓了园林的平面疆域,以其虚涵舒缓给人以宁静幽深之感。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水相依,相得益彰。中国园林素以再现自然著称于世,而掇山理水则实为中国造园技法之精华。

掇山理水历史悠久。大禹筑台修池重在治水之功用,周文王建灵台灵沼意在禀承天命,团结乡党。筑台凿沼既是对神灵世界的摹仿,也是对现实环境的改造、“享神”、治水双重作用兼而有之。高台建筑夯土而成,孤立、高耸、巨大。《新序·刺奢》说:“纣为鹿台,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尺,临望云雨。”《括地志》记周文王的灵台在唐初的遗址,仍“高二丈,周回一百二十步”。这种大规模的模山范水活动至秦始皇、汉武帝时达到了高潮。《秦记》云:“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汉书·郊祀志》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秦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像海中神山龟鱼之属。”秦始皇、汉武帝因迷信神仙方术向往海上仙山而创建的“一池三山”的山水格局,遂成为后世帝王宫苑掇山理水的范本。隋炀帝筑西苑,人工开凿“北海”,中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山,“相去各三百步”,高出水面百余尺。唐大明宫苑林区中央为太液池,池中蓬莱山耸立,山顶建亭。北宋徽宗作艮岳,立蓬壶堂于曲江池中。金人灭宋,迁都中都(今北京),亦于西苑太液池中的蓬莱山上建广寒宫。明、清时北京的西苑(又称三海),其整体布局即仿海中三山:北海的琼岛,南海的瀛台,中南海的“水云榭”。同样,圆明园中也设有蓬岛瑶台、方壶胜境等处景点。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中,也建有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三洲。“一池三山”作为中国园林中大山大水处理技法的一条主线而逐渐趋于成熟。

此外,还有众多的山水处理技法。汉武帝时,茂陵富人袁广汉于北邙山下筑园,“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潮”(《西京杂记》、《后汉书·梁统列传》)。北魏张伦宅园造景阳山“重岩复岭,岭崟相属,深蹊洞壑、逦递连接”(《洛阳伽蓝记》)。唐代白居易履道里宅园,李德裕平泉山居以奇石、怪石来象征山峰;宋徽宗的艮岳,既有人工修建的峰峦岗坡、深渊池沼,也有特置的巨石群峰,掇山理水至宋代艮岳起已开始走向全面地成熟。至明代时,掇山理水已形成理论,有专门的著作论及,如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等。

园林掇山受绘画的影响最大。在古代山水画论中,关于山之类型与特征论述极为详细,这为园林掇山再现自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宋代韩拙于《山水纯全集·论山》中写道:尖曰峰、平曰顶、圆曰峦、相连曰岭、有穴曰岫,峻壁曰崖、崖下曰岩,岩下有空而名岩穴……有水曰洞,无水曰府……石载土谓之崖嵬,石上有土也;土载石谓之砠,土有石也。土山曰阜,平原曰坡,坡高曰垅。……通路曰谷,不相通路者曰壑,……两山夹水曰涧,陵夹水曰溪……

计成于《园冶》中论掇山,则有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峰壁山以及峰峦岩洞涧等数种形式。关于掇山之技法叙述尤为详细。“掇山之始桩木为先,较其短长,察乎虚实”,言其立桩;“峭壁贵于直立,悬崖使其后坚。岩、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之俨是”,“蹊经盘且长,峰峦秀而古,多方景胜,咫尺山林,妙在得乎一人,雅从兼于半土”,道其设计要点;“假如一块中坚而为主石,两条傍插而呼劈峰,独立端严,次相辅弼,势如排列,状若趋承”,论石之主次呼应关系;“排如炉烛花瓶,列似刀山剑树;峰虚五老,池凿四方;下洞上台,东亭西榭。……小藉金鱼之缸,大若丰都之境”,状其景观丰富;“未山先麓,构土成冈”,“宜台宜榭,邀月招云;成径成蹊,寻花问柳,临池驳以石块,粗夯用之有方;结岭挑之土堆,高低观之多致”,叙其以画理、画意来掇山。“有真为假,做假成真;稍动天机,全叨人力”,示天机、人力之重要。这段论述对后世的掇山实践影响很大。

掇山材料与山体之造型关系密切。有土无石,山难以立;有石无土,山易于死。故土、石之互补搭配为掇山之必需。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曾说:用以土代石之法,既减人工,又省物力,且有天然委曲之妙。……累高广之山,全用碎石,则如百衲僧衣,求一无缝处而不得,此其所以不耐观也。以土间之,则可泯然无迹,且便于种树,树根盘固,与石比坚,且树大叶繁,混然一色,不辨其为谁石谁土,立于真山左右,有能辨为积累而成者乎?此法不论石多石少,亦不必定求土石相半,土多则土山带石,石多则石山带土。土石二物,原不相离,石山离土,则草木不生,是童山矣。……土之不可胜石者,以石可壁立而土则易崩,必仗石为藩篱故也。

苏州拙政园中部池中两山属土山带石。以土为主,坡度不高。自然隆起的山丘,土石相间的坡陇,配以宽阔的池面、亏蔽的花树,轻灵的亭桥,充分展示了江南水乡秀美的风貌。山上随意点置的石块更增添了山的稳定感和真实感。山脚堆砌的群石则起着固山范水的“藩篱”

作用。

以石带土的假山小者易工而大者极难见佳。上海豫园、苏州耦园的假山均为黄石所构,其中以上海豫园的假山为最。此山高约四丈,重峦叠嶂,深涧幽壑,磴道纡曲,古木葱郁。山上建凉亭,山脚临清池,显得嶒嵯峨,气势磅礴。湖石堆叠的假山如扬州个园的假山,有嵌空洞达之奇,号称“十二洞府”

。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则峰峦峭壁,虚空为洞,石壁临池,谷架石梁,显得雄奇峭拔,灵活多变。

中国园林中的假山堆叠,尤重山之脉络、气势。无论是单块山石的特置,还是碎石堆叠的假山,均以险、悬、参差、呼应为基本原则。

上大下小这是造成险、悬之势的重要原因。计成于《园冶·掇山》中曾多次论及:峰石一块者,相形何状,选合峰纹石,令匠凿笋眼为座,理宜上大下小,立之可观。或峰石两块三块拼掇,亦宜上大下小,似有飞舞状。或数块掇成,亦如前式。

如理悬岩,起脚宜小,渐理渐大,及高,使其后坚能悬。斯理法古来罕者,如悬一石,亦悬一石,再之不能也。予以平衡法,将前悬分散后坚,仍以长条堑里石压之,能悬数尺,其状可骇,万无一失。

在园林中有时为了造成更险更悬的气势,还常在峰石、悬岩近处凿深池,使高耸与幽深,互为映衬,突出、强化它们各自的特征。如苏州虎丘的“剑池”,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池等。

参差不齐,这是自然山体之形貌,人工掇山亦应如此,方合自然之理。计成说:“峦,山头高峻也,不可齐,亦不可笔架式,或高或低,随致乱掇,不排比为妙。”(《园冶》)如苏州耦园的黄石大假山“不论绝壁、蹬道、峡谷、叠石,手法自然逼真,石块大小相间,有凹有凸,横直斜互相错综,而以横势为主,犹如黄石自然剥裂的纹理”(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参差不齐,有凹有凸,山之形体才会富于变化。

呼应关系是就山之整体布局而言,以呼应关系将众多的山石联为一体。否则,杂乱无章,不成气势。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曾论及苏州狮子林的假山:城中最著名之狮子林,虽曰云林手笔,且石质玲珑,中多古木,然以大势观之,竞竟同乱堆煤渣,积以苔藓,穿以蚁穴,全无山林气势。

沈复是从“大势观之”,故能看出其不足。堆得好的假山如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大假山,众峰石彼此呼应,犹如一个整体,则其气势自然就会形成。刘敦桢先生在《苏州古典园林》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赞赏道:主山分前后两部分,……前山全部用石叠成,外观为峰峦峭壁,内部则虚空为洞。

后山临池用湖石作石壁,与前山之间形成……涧谷。前后山虽分而气势连绵,浑成一体,由东向西犹如山脉奔注,忽然断为悬崖峭壁,止于池边,如张南垣所谓“似乎处大山之麓,截溪断谷”之法。山的主峰置于西南角,以三个较低的次峰环卫衬托,左右辅以峡谷,谷上架石为梁,虚实对比,使山势雄奇峭拔,体形灵活饶有变化。

这座假山整体布局富有气势、主次分明,虚实对比,故山虽分而“气势连绵,浑成一体”,成功地再现了自然山体的气势与风貌,故为佳作。

掇山离不开理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郭熙《林泉高致》)。“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水流则灵”(笪重光《画筌》)。这虽是论画的,同样也适用于造园。“山贵有脉,水贵有源”,只有脉源贯通,才能全园生动。园林中假山可为,而假水不可为,故计成在《园冶·相地》中说:“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来由,察水之来历”,可见水源之重要。

园林中的水景有:湖海、池沼、溪涧、井泉、渊潭、瀑布等。其理水技法是:大水面宜分,小水面宜聚。水分而见层次,游无倦意;聚而不觉其小,览之有物。故北京颐和园有东堤、西堤之分;苏州网师园有小桥、石矶占边之聚。广池中可置台榭,小池仅可依水置亭;大池可植荷花,小池只可养鱼。园林理水,妙在分聚相宜。不隔不曲,不隐不幽。故《红楼梦》大观园之水,时而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转而得泉一脉,绕阶缘屋盘旋竹下而出。土井、港洞、水上落花、朱栏板桥,水流时分时聚,显隐过渡极为巧妙,以致众人游园完毕,竟不知水从何处而来。于是曹雪芹借贾珍之口道出了其中之奥秘:“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凹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至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红楼梦》第十七回)园林理水若能如此,当称佳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