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演讲口才
19998900000021

第21章 奇思妙想即兴发挥秀(4)

萧伯纳成名后,一位著名的舞蹈家向他求婚说:“如果你同我结婚,我们生下的孩子,将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那该是多么美好呀!”

萧伯纳以他特有的风趣回答说:“如果你同我结婚,生下来的孩子长得像我一样难看,头脑像你一样愚蠢,那该多可怕呀!”

男女结婚生下来的小孩像谁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萧伯纳选择了与对方相反的可能性,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运用引申诡辩,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能够想象到某一事物发展的各种不同的可能,并从中选择于我方有利的可能性来反击对方。

唐宣宗时,有一个不太出名的诗人叫李远,虽然他的诗水平不太高,但为人很有才干。

当时的宰相令狐十分赏识他,竭力向宣宗皇帝推荐,希望予以重用。

唐宣宗李忱用人重视写诗的才能。令狐向他推荐李远,他就命人把李远所写的诗拿给他看。

当唐宣宗看到李远的“青山不压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时,冷冷地说:“他过的是‘三杯酒’与‘一局棋’的生活,如此沉迷于饮酒、下棋,岂不误事?”

令狐很了解李远的为人,为了不埋没人才、说服宣宗皇帝,便婉曲进言:“李远诗中的‘三杯酒’、‘一局棋’,并非是他沉迷于饮酒、下棋,不堪任用。他只是闲居无聊,借以消遣;要是一旦得到重用,他一定会发挥他的才能,尽力效忠朝廷。”

宣宗听了他的话,觉得也有道理,就命李远为杭州刺史。李远到任后,果然政绩卓著,百姓安乐,显示了他政治上的才干。

令狐的辩辞即是运用引申诡辩,使李远终于由唐宗眼中的浪子成为才子。

错位诡辩假糊涂

郑板桥有句名言,叫做“难得糊涂”,许多人都把它奉为至理名言。不过要知道,这糊涂不是真正糊涂,而是假装糊涂。

错位诡辩,就是假装糊涂,有意造成言语的错位。问话与答话各行其道,不能很好地对接。

错位诡辩能够起到一种讽喻的作用。

有个人很吝啬,一天招待客人,自己吃大鱼却给客人吃小鱼,不小心把鱼眼睛弄到小鱼的盘子里。客人一看就明白了,故意问:“你有这鱼种吗?我要带回去养一点。”

主人连忙说:“这种小鱼有什么好养的。”

客人笑道:“鱼虽小,难得这双大眼睛。”

客人的话是很好的“抗议”。他不动声色,话里有话,足可以让吝啬鬼惭愧得无地自容。

运用错位诡辩还可以为自己摆脱困境。

有个学生总是抄袭别人的作业,特别是作文。

老师一眼识破,对他说:“你的作文,真是绝妙文章,惊人之笔。但是,与咱们班某个同学的作文完全一样。”

学生一听,忙问:“老师,他的作文也像我那样有惊人之笔吗?”

学生假装糊涂,有意“篡改”老师的话。“惊人之笔”意在指明他的作文是抄袭的,此种举动让人震惊,学生把它解释成一句赞扬话,佯装得意,故意发问。这个学生是淘气的,但也是机智的。

运用错位诡辩还可以借此委婉地提出要求。

一位顾客很不高兴地对饭店服务员说:“你们的螃蟹怎么都没有爪子呀?”

服务员得意地说:“这说明螃蟹是活的,这是刚才它在厨房大胆搏斗的结果。”

顾客道:“那好吧,请你替我换一只刚才搏斗的胜利者来。”

螃蟹没爪子显然不是新鲜的,顾客心里很明白,但他没有把理挑破,而是将错就错,让谎话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服务员称螃蟹爪是搏斗所失,顾客假装认可他的说法,提出要一只有爪的螃蟹,即搏斗的胜利者。

运用错位诡辩可使说话者产生一种自我调侃的味道。

马克·吐温来到法国旅游。一天,他独自去理发店理发。

“先生,您像刚从外国来的?”

“是的。”

“您真走运,因为马克·吐温也在这里,今晚您可以去听他演讲。”“我不得不去。”

“您没有入场券吗?”

“没有。”

“这太遗憾了!”理发师耸耸肩,“那您得从头到尾站着听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座位。”“对”,马克·吐温说,“和马克·吐温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讲我就得站着。”

在理发店这样的地方,随意表明自己的身份,是没有必要的。既然对方没认出自己来,就不必太认真,按对方的话顺水推舟,任意“调侃”。

曲解诡辩取章义

曲解诡辩是指诡辩者故意以断章取义的手段来满足或达到其主观意愿的诡辩艺术。

一位老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老先生为了炫耀一下自己的孙子如何聪明,硬要小孩子当着客人的面背诵26个英文字母。小孙子刚背了一个A就卡壳了。

客人启发说:“A后面的是什么?”

这孙子已记不起是B,为掩饰不知便说:“所有其他字母。”

在这里,客人的问题,“A后面的是什么?”含义是明确的,即指紧接着A的那个字母是什么?这一点老先生的孙子也是清清楚楚的,但他故意装聋卖傻,予以曲解,使自己摆脱了困境。

楚王攻打吴国,吴使沮卫融率人前去慰劳楚军。

楚将喝道:“捆起来,杀掉,用吴使的血涂抹战鼓。”

接着,他们又问已被五花大绑的沮卫融:“你来时占卜了吗?”

“占卜了。”

“占卜吉利吗?”

“吉利。”

“现在我要杀你,吉在哪里?”

沮卫融回答说:“这正是吉利之所在。吴国派我来,本来就是试探将军的态度,如果将军发火了,那么吴国就将深挖城河,高筑城垒;如果将军态度和缓,那么吴国的防卫就会松懈,现在将军要杀我,吴国获悉后定会加强警戒,死我一个人而保全了国家,这不是吉利又是什么?”

楚将所说的“占、”“吉利”都是对吴使一个人而言,这一点吴使也是清楚的,但他故意曲解为“为国家占卜”、“对国家吉利”。

沮卫融的故意曲解手法,实在巧妙,他因此而得免一死,而楚将却上了故意曲解式诡辩的当。

隋朝有人敏慧,然而口吃,杨素每闲闷,即招与聚谈。

一年岁暮无事对坐,固戏之云:“有火坑深一丈,方圆亦一丈,遣公人其中,何法得出?”

此人低头良久,乃问:“有梯否?”

素曰:“只论无梯,若论有梯,何须更问?”

其人又低头良久,问:“白白白白日,夜夜夜夜地?”

素云:“何须云白日夜地?若为得出?”

乃云:“若不是夜地,眼睛不瞎,为甚物人人里许?”素大笑。

故事里,杨素所问的“遣公人其中,何法得出”,问题清清楚楚是怎样从坑里出来。这点辩者也是明明白白,但辩者的回答是节外生枝,避实就虚,左旋左绕,把问题绕成:在青天白日我怎么能掉进大坑里去呢?辩者靠曲解诡辩,取消了问题,摆脱了窘境。

一人极好静,而所居介于铜铁匠之间,朝夕噪音刺耳,苦之,常曰:“此两家若有迁居之曰,我愿作东款谢。”

一日,一匠忽并至日:“我等且迁矣,足下素许作东,将来叩领。”

问其期日,曰:“只在明日。”

其人大喜,设酒肴盛情款待二位,酒后问曰:“汝二家迁于何处?”

二匠同声对日:“我迁在他屋里,他迁在我屋里。”

故事中主人所说的“适居”是要求二匠搬走远离其家,以免锻击噪声的干扰;而二匠故意曲解主人之意,来个双方互迁。家是搬了,但实质未变,噪声源依然如故,搞得主人哭笑不得,还白搭一顿酒席。

故意打岔也是曲解诡辩常用手法之。

有一则老师教学生的故事:

老师:比利,c-a-t(猫)拼起来是什么意思?

比利:不知道,先生。

老师:你妈妈用什么东西逮老鼠?

比利:捕鼠夹,先生。

老师:不对,不对。什么动物非常喜欢喝牛奶?

比利:婴儿,先生。

老师:你真笨!是什么东西抓破了你妹妹的脸?

比利:我的指甲,先生。

老师:你真叫我生气,你看院子里是什么动物?告诉我,c一旷叶拼出来是什么字?

比利:小动物,先生。

老师是多方引导,要学生说cat的字义;学生是装聋作哑,故意打岔,曲解老师的意思,直到最后说出的小动物,也差不多是老师讲出来的。

借用诡辩说道理

借用诡辩就是将要说明的道理,借用对方的思维,让他亲自参与,无形中帮你论证你要摆明的道理,而不用你煞费苦心地组织论辩材料。运用这种诡辩艺术省时又高效,同样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电影《狭路英豪》里有这样一段插曲:

公安人员雷和罪犯陈(后证明无罪,是被冤枉的)在飞机上,空中小姐送来盒饭,陈故意把饭盒打翻,然后站起来大叫:“看!公安不让我吃饭,罪犯也是人啊!”

隔座的老者对雷说:“你要注意影响,飞机上有外宾,你不让罪犯吃饭,这影响多不好?!”

雷觉得很委屈,很憋气,趁陈不注意,他把空中小姐重新给陈换好的盒饭倒在陈的衣服里,陈却轻松地笑笑道:“你现在也知道被冤枉的滋味了吧。”

陈用的就是借用诡辩。他本受坏人诬陷,以致公安人员把他当成重大赚疑犯、受此冤枉,心情自不好受;雷虽正直,但因为案情未真相大白,所以不能理解陈的心情。陈在飞机上的举动就是为了重申自己是被冤枉的,并借机给雷制造一个难堪,让他也尝尝被冤枉的滋味。虽然是玩笑,但蕴意却很丰富、深刻。

借用诡辩借用对手的智能进行迂回论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一对方提出问题明显,你却不能就实回答,也不便直接;否决,不妨借用对手的选择,以此选择作推论前提:

A君与陈明不和,B君却与陈明友好,A君问B君:“陈明闹离婚闹得怎样?”

“我的隐私你打听不打听?”

“怎么能打听朋友的隐私?”

“陈明是我朋友,我能打听他这种事吗?”

A君旨在打听陈明隐私,陈明却是B君朋友,B君当然不能以实相告。然而他不想硬掷掷地回答A君,便将这困难的选择推给A君,借用他的选择,妥善地化解困窘。

2.当对方说证不讲理性,让你难以接受他的观点,你不妨非理性地提出对抗性的命题,对方必然要质疑,于是,你可借用他求证,回驳他原来的结论。

长头发青年:“现在80%的人很浮躁,不知道该做什么,却什么事都想要做。”

“这结论从何谈起?”牛仔服青年问。

“你不相信科学数据?”

“我可听到另外的说法:80%的人很清醒,知道该做什么。”

“简直是胡扯。”

“这可是科学数据呀!”

“管你数据不数据,还要具体证明。”

“我提出确凿证据,你才会相信;我拿不出证据,你就不好判断结论的真假?”

“这是自然的。”

“可你刚才结论没有证据,让我如何相信?”

长头发青年无语。

长头发青年结论虽然具体,但没有可靠论据,不能让人信服。若这样直接反驳,他可能与你东扯西拉,辩不出个究竟;然而你若设计一个对抗性命题,因为两命题冲突,他必须要印证,这样,你便可借机把论驳过程推给他,这样他不是在批驳你,而是在帮你反驳他原来的结论,因为你虚构的命题与他原来的命题实质相同。

3.对方用荒谬证据,推理荒谬结论,而荒谬不是出于无知,而是出于故意,那就不妨借用他论据荒谬的基础,用性质相同的荒谬论据,推理他不愿接受的结论。

运用借用诡辩,往往是因为问题复杂,或对手对你怀有敌意,或对手心怀鬼胎,不便采取平常手段对付,而且你的论证与他的论证必须要有相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