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1997000000037

第37章 孟子

第3章第3节孟子

孟子生平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之舆,出生在驺国(今山东邹县)马鞍山下的凫

村,故居遗址至今犹存。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正

统继承者,被封建统治者奉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

裔,3岁丧父,家境贫困,全赖其母教养。孟母“三迁其居”、“断机教子”,使孟子从小

就立志学儒习礼,“设俎豆,让进退”。此后,“受业子思之门人”,上承子思、孔子之学

,成为儒家正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怀着实行“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游说诸侯,历经

邹、任、齐、鲁、宋、滕、梁(魏)等国,曾在齐为客卿数年,在梁业备受优礼和尊重。但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对其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齐)宣

王不能用”,“梁惠王不果其言”,其他各国也都未肯采纳。孟子游说至65岁,其政治理想

仍无法实现,只好像孔子晚年一样,退居老家从事教学与著述,寄希望于未来。他与弟子公

孙丑、万章等一起编著了《孟子》七篇,成为后世研究孟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

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

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

”、“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一

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

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

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

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主张“以德服人”。他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指出使用暴力并不能让人心服

,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孟子反对以暴力治国,主张实施行感化教育政策,

强调精神统治。

民本思想,也是孟子“仁政”学说德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

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的其心,斯

得民矣。”孟子从历史经验中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结论,所以他把

人民置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

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

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

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

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

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

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

,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

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

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在哲学上,孟子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他认为人生来具有“良知”、“良能”,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也是先天固有的。在孟子看

来仁义最为重要,仁与义比较,仁又是根本,所以他概括自己的政治思想为“仁政”。“仁

政”学说的理论根据是性善论。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

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

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

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

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

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

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

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

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

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

。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其理由是人人都

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有的人能够扩

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

《孟子》

孟子的一生,除20多年游历各国外,主要从事教育,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最快乐的

事。他虽没有孔子那样多的学生,但就《孟子》一书所记也有十几人,其中公孙丑、万章等

是他的得意门生。孟子写的文章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词句简练,明畅犀利,雄辩而有气势

,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孟子》主要记载了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行。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

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篇目有:《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

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但《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

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

继亡佚了。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

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麽《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

这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历史的发展中,《孟子》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起伏。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

》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

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

“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

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

《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

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

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

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另有今人杨伯峻

《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