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1997000000031

第31章 西方文学思潮——浪漫主义

第2章第15节西方文学思潮——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产生的条件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普遍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它是法国革命、欧洲民主运

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的政治形势风云突变,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社会

在变革,时代在前进。1789年发生了轰动全欧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彻底推翻了法

国封建专制政权,摧毁了封建经济基础,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792)。恩格斯指出:这

是“第一次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到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获得完

全胜利”。它不仅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而且震撼了欧洲封建统治,推动了欧洲

民族独立运动,开辟了资本主义在欧洲广泛发展和取得胜利的新阶段。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遭到了国内外封建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革命后的法国经历

了一场革命与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侵略与反侵略的长期斗争。

拿破仑统治时期,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保证资本主义自由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军事

、政治、经济、宗教和法律措施。对内坚决镇压了王党分子的复辟活动,强化了中央集权;

对外,多次粉碎了欧洲封建君主国的反法联盟,从而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但拿

破仑所进行的对外战争,则代表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具有扩张和掠夺的性质。拿破仑失

败后,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1815年,俄、普、奥三国在维也纳会议上缔结了反动的“神圣

同盟”,充当欧洲的宪兵,专门镇压法国革命后蓬勃兴起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但是,反动的“神圣同盟”扑灭不了人民的革命烈火,反而加深了欧洲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

盾,促使各国普遍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随着反封建、反民族压迫的解放运动的高涨,在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如英国)

,工人自发性的罢工运动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19世纪的头十几年,英国各地连续不断

地发生了工人捣毁机器的事件,而且一次比一次厉害。如1811至1812年爆发的“卢德运动”

,规模之大、声势之猛是前所未有的。它使英国政府大为震惊,不但派出警察,而且动员了

军队来镇压,在议会中还提出了以死刑惩治机器破坏者的法案。随后,反动派在1819年又制

造了惨绝人寰的曼彻斯特彼得广场大屠杀案件。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就是在这种如火如荼的阶

级斗争和民族解放斗争的革命风暴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浪漫主义的特征

浪漫主义运动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运动,由于作家的立场不同,形成两个对立的流派

,即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反映贵族的没落情绪和一些被法国雅各宾

专政吓破了胆的小资产阶级分子的情绪;这一流派的作家从保守的立场批评启蒙思想和资本

主义。他们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幻想历史倒转,拥护封建复辟,把古代宗法式社会理想

化。积极浪漫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思想情绪,这一派的作家对法国革命的后果表示

失望,认为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理性王国”并不是绝对理性的。他们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

黑暗,抨击专制统治和教会,支持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要求进一步改变现状。但他们

的思想核心仍旧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个人主义,他们仍旧跳不出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自

由”、“平等”、“博爱”的范畴。他们的政治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劳动人民的利益,但

他们大多数脱离劳动人民,作品中流露着强烈的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想。

浪漫主义文学虽然从思想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两个流派,

但从艺术表现手法上讲,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描写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是浪漫主义作家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并不致力于塑造

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而特别着重描写作家个人的主观世界、对事物的内心反应和感受。消

极浪漫主义作家缅怀过去,沉溺于玄妙、神秘世界的探索。他们抒发的大都是个人享受和自

我陶醉或悲观厌世的情感。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强烈要求突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他们

在作品中着力描写同封建社会或资产阶级社会统治集团格格不入的天才人物或叛逆性格。他

们强调个人才能和个人的社会作用,同广大劳动人民有很大距离。

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着力描绘大自然景色,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感受。浪

漫主义作家通常以大自然为背景,或者以它为描写对象。他们经常把大自然的“美”和现实

的“丑”加以对比。自然景象和作家自己的或作品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紧密联系着,大自然被

看作他们精神上的寄托。消极浪漫主义作家笔下的大自然有出世的、宗教的神秘色彩,他们

从大自然里寻求刺激。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往往把对大自然的描写和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

放运动的歌颂结合在一起,但也常把大自然作为精神上的避难所。

浪漫主义作家喜欢运用夸张的手法。他们常常在作品中描述异乎寻常的情节、自然环境

和人物。在刻画人物性格时,他们又常常突出它的某一方面。浪漫主义的风格特色是运用华

丽的词藻和丰富的比喻,诗歌的格律比较舒展、自由;但是,往往流于矫揉造作,以华丽

的词句掩盖抽象的内容。

诗歌是浪漫主义作家最常用的文学体裁,这一时期特别盛行的是抒情诗。他们喜欢夸大

诗人和诗歌的作用,把诗人视为人类的导师,认为“人类的伟大精神”和“深奥的思想”在

诗歌中获得了最高的、最理想的表现。此外,18世纪后半期发展起来的历史剧和历史小说

也是浪漫主义作家所喜用的文学体裁,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在这方面的成就较大。革命形势和

民族意识,他们往往选择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描写人民群众的英勇斗争,谴责封建暴政,对

民族命运表示关怀。

浪漫主义文学反对17世纪以来统治欧洲文坛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作家要求个性解放,在文

学上,他们反对古典主义把古代作家奉为偶像,反对古典主义崇尚理性,压制个性,束缚创

作自由。他们在美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同古典主义展开斗争,制定了纲领性的浪漫主义宣言

。但是应该指出,有些浪漫主义作家也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一些艺术经验和创作手法。

浪漫主义的发展状况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不同,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发展的情

况也不尽相同。法国革命爆发后,欧洲封建反动势力进行疯狂反扑,与这些封建势力相呼应

的消极浪漫主义首先产生。以后,随着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展开,

积极浪漫主义取代了消极浪漫主义的地位,并在对后者的斗争中得到发展。

消极浪漫主义产生在封建势力顽强、资产阶级软弱的德国。这一派的代表有属于耶拿派

和海德尔堡派的作家。耶拿派的史雷格尔提出了纲领性的浪漫主义理论。这一时期德国进步

文学的代表是歌德和席勒,他们同消极浪漫主义作家进行了斗争。歌德在这个时期完成了他

的重要著作《浮士德》。

18世纪末英国首先产生的也是消极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是所谓湖畔派诗人。他们在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时表示拥护,但在雅各宾专政后转而反对革命。拜伦和雪莱在19世纪初

开始创作,他们同湖畔派做过尖锐的斗争。拜伦的作品和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对同时代和以后

的欧洲作家如普希金、密茨凯维奇、巴尔扎克等有很大影响。

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涌现了大量的革命诗歌。督政时期以夏多布里盎为代表的消极

浪漫主义作家,标志着被推翻的封建贵族对法国革命的反扑。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过程

中,倾向于积极浪漫主义的女作家斯太尔夫人起了很大的作用。她的著作为法国浪漫主义文

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法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雨果早期受消极浪漫主义影响,但从复辟王朝后

期起,他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逐渐明确起来。他是法国浪

19世纪初,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产生了以白尔谢、曼佐尼和莱奥帕尔迪为代表

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基本上反映了意大利自由资产阶级的要求,它同

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有密切关系。

在俄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是以雷列耶夫为首的十二月党作家和普希金。他们和消极

浪漫主义诗人茹科夫斯基反映了浪漫主义在俄国的两种不同倾向。

波兰民族诗人密茨凯维奇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又吸收歌德、席勒和拜伦等的一些

特点,为波兰民族文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