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协奏曲欣赏
19949300000013

第13章 四 季

(意)维瓦尔第

创作背景

维瓦尔第生活在巴洛克时期,这正是一个在整个文学艺术领域发生巨变的时代。在音乐领域,早期的宗教音乐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被逐渐打破,新的音乐思想和新的创作体裁、技法等正在出现。而最早出现这种变化的地方就是维瓦尔第的祖国意大利。

维瓦尔第的创作是惊人的,仅协奏曲就创作了五百多首,他所采用的快--慢--快三乐章的曲式,几乎成为后代协奏曲的基本形式。他最负盛名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为他赢得了不朽的声名。

《四季》是维瓦尔第创作的一套大型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尝试》(一共十二首协奏曲)中的前四部。严格地说,它是由《春》

《夏》《秋》《冬》四首相对独立的协奏曲组成的。这一套组曲发表于1725年,是题献给波希米亚伯爵W·冯·莫尔津的。

《四季》自问世以来,就受到极大的欢迎,但是和其他许多优秀作品一样,它也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被人遗忘。

《四季》被尘封了一个世纪,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一百多年中,《四季》渐渐地被人们所淡忘,淹没在浩瀚的古典音乐作品的海洋之中,并不像现在这样广为人知和被频繁演奏。《四季》的重焕光明应当归功于20世纪中期挖掘历史音乐作品的音乐家和现代录音工业。很多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前期的作品,都是在20世纪中期发掘和整理而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二战”后,当时由明欣格担任指挥的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则是这个方面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早在1949年,斯图加特室内乐团率先进行了维瓦尔第《四季》小提琴协奏曲第二和第三乐章的录音,1951年完成了《四季》全曲的录制。这个102《四季》的全曲录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四季》全曲录音版本了,《四季》今天能够成为脍炙人口的古典名曲,明欣格的斯图加特室内乐团应该记上头功。随着唱片和录音带的迅速流行和普及,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CD的问世,《四季》已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曲,是许多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更是古典乐迷必听的入门曲目。

作者风采

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 A n t o n i o L u c i oVivaldi,1678-1741),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1678年3月4日,维瓦尔第出身在意大利威尼斯一个普通乐师的家庭里。

他的父亲是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乐队的小提琴手。幼年的维瓦尔第成长在威尼斯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里,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到十岁时,他已经能代替父亲在教堂里演奏了。

维瓦尔第十五岁受戒,1703年领受神职,二十五岁时,维瓦尔第成为神父。由于他生有一头红发,人们都称他为“红发神父”。

他同时还在教堂属下的女童音乐学院中任教。在维瓦尔第的悉心指导下,孤儿院乐队和唱诗班的水平蒸蒸日上,他本人作为一个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的声望也越过了阿尔卑斯山,一些爱好音乐的贵族千里迢迢来到威尼斯,只是为了聆听他演奏小提琴。

维瓦尔第的晚年是不幸的。他的音乐在威尼斯已经不太受欢迎,而且教会对他长期过着世俗生活很不满意,解除了他的神职,这就等于断了他的生活来源。

1739年以后,维瓦尔第在威尼斯已无法继续他的事业,决定离开威尼斯,先去奥地利。

维瓦尔第在六十三岁的时候迁往维也纳,想寻求查理六世的支持。但查理六世却于1740年10月去世,失去依靠的维瓦尔第穷困潦倒,随即一病不起。到达维也纳后一个月,即1741年7月28日,他就在维也纳逝世了。他死去的当天就被草草埋葬在圣查尔斯教堂贫民公墓,与他同时埋葬的人中还有被处决的罪犯。几十年后公墓废弃,后人再也无法找到他的遗骨。就这样,维瓦尔第像清风一样地走了,留下的只有清风一般的音乐。

维瓦尔第一生写了近五百首协奏曲和七十三首奏鸣曲,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等。其中,小提琴协奏曲《四季》让他流芳百世。

作品欣赏

《四季》可以算是无标题音乐时代的一首标题音乐。维瓦尔第希望通过音乐的语言来表现大自然四季变化中的各种景象。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他的作品,维瓦尔第为它们写下了四首十四行诗,明确地指出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这样,他还不放心,又把这些诗句拆散开来,分别放在各乐段和乐句上,让音乐和文字联系起来。本来,没有这些文字,维瓦尔第的音乐已经让我们完全可以正确地理解作品,加上这些文字,可以让我们的理解更加清晰准确,也为初学者提供了简明的参考。

下面,我们就把这四首十四行诗录写在下面。

《春》

春临大地,

众鸟欢唱,

和风吹拂,

溪流低语。

天空很快被黑幕遮蔽,

雷鸣和闪电宣示暴风雨的前奏;

风雨过境,鸟语花香再度,奏起和谐乐章。

芳草鲜美的草原上,

枝叶沙沙作响,喃喃低语;

牧羊人安详地打盹儿,脚旁睡着夏日懒狗。

当春临大地,

仙女和牧羊人随着风笛愉悦地旋律

在他们的草原上婆娑起舞。

《夏》

奄奄一息的人们和动物躺在

炽热无情的太阳底下,

松树仿佛就要起火;

杜鹃高歌着,加入斑鸠和金翅雀的行列中。

微风轻拂,

但很快地大风卷起;

若有风雨欲来之势,

牧羊人被突如其来的狂风惊吓。

担心着他的羊群以及自己的命运,

他开始忙着做风雨前的准备,不安的心在灰暗的天色下,

蚊蝇的嗡嗡作响下显得更加孤立无援。

终于,他担心的事发生了--

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及冰雹

阻挠了他回家的路。

《秋》

农人唱歌跳舞,

庆祝庄稼的丰收。

酒神的琼浆玉液使

众人在欢愉的气氛中沉沉睡去。

在歌声及舞蹈停止之时,

大地重回宁静,

万物随庄稼的人们

在秋高气爽中一同进入梦乡。

破晓时分号角响起,

猎人带着猎狗整装待发。

鸟兽纷逃,而猎人开始追寻猎物的行踪。

一阵枪声巨响夹杂猎狗的狂吠之后,

动物四窜奔逃,但终奄奄一息,

不敌死神的召唤。

《冬》

人们在凛冽的寒风中,

在沁冷的冰雪里不住发抖。

靠着来回踱步来保持体温,

但牙齿仍不住地打战。

在滂沱大雨中坐在火炉旁度过

安静而美好的时光。

小心翼翼地踩着步伐前进,

生怕一个不留神栽了个斤斗;

有时在冰上匆匆滑过,

跌坐在雪上,来回地跑步玩耍。

直到冰裂雪融的时刻,听见温暖的南风已轻叩响

冷漠的冰雪大门。

这是冬天,

一个愉快的冬天。

《春》

第一乐章,快板,回旋曲式。基本主题非常华丽,表现的是“春天来了”的感觉。

在这首乐曲中,维瓦尔第安排了四个插部,以增加春天的气氛和色彩。

第一个插部是表现“众鸟欢唱”,春天到了,鸟儿唱起了迎接春天的歌曲。这个插部由独奏小提琴生动地模仿鸟儿的叫声。

第二个插部是“和风吹拂,溪流低语”,描写的是在春风的吹拂中,溪水潺潺流过复苏的大地。这个插部是独奏小提琴和整个乐队的小提琴以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来表现的。

第三个插部是“天空很快被黑幕遮蔽,雷鸣和闪电宣示暴风雨的前奏”。由于乐队的编制只要弦乐器,没有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所以没有后代大管弦乐团的震撼效果。但仅仅是弦乐器和管风琴所造成的效果仍然是很有威势的,它是以弦乐器在同音上的反复和独奏小提琴的连续三连音对比所造成的效果。

第四个插部是“风雨过境,鸟语花香再度,奏起和谐乐章”。

乐章在春天主题中结束。

第二乐章,广板。描写的是风雨过后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风雨过境,鸟语花香再度,奏起和谐乐章。芳草鲜美的草原上,枝叶沙沙作响,喃喃低语;牧羊人安详地打盹儿,脚旁睡着夏日懒狗。”小提琴声部以很小的音量奏出带有附点音符的旋律,小提琴则以切分音模仿着狗叫。这时,小提琴奏出牧歌般的歌唱性的主题。

第三乐章,快板。阳光明媚的春天,乡间的恬美欢乐的景象“当春临大地,仙女和牧羊人随着风笛愉悦地旋律在他们的草原上婆娑起舞。”基本主题是乡间流行的西西里舞曲。

欢快的旋律由独奏小提琴和小提琴声部奏出,低音弦乐器和管风琴则衬托出欢快的情绪。小提琴还奏出类似风笛音响的乐句,最后,全曲在明媚的春光中结束。

《夏》

乐曲描绘的是闷热的夏天,一场暴风雨正在孕育着。牧人和农夫们为暴风雨可能带来的对牲畜和农作物的灾害忧心忡忡。

第一乐章仍然是由一个基本主题和几个插部组成。作者为这个主题写的诗句是:“奄奄一息的人们和动物躺在炽热无情的太阳底下,松树仿佛就要起火。”这段旋律稍慢,断断续续,精神委顿,表现了人们在夏日中的慵懒。

乐曲转为快板,小提琴变得欢快起来,不时能听到杜鹃的鸣叫。接着,斑鸠和金翅鸟也加入了歌唱:“杜鹃高歌着,加入斑鸠和金翅雀的行列中。”音乐的速度加快了,“微风轻拂,但很快地大风卷起,若有风雨欲来之势”。弦乐器以三十二分音符飞驰,表现了风声的不断加强。音乐渐慢,“牧羊人被突如其来的狂风惊吓。担心着他的羊群以及自己的命运”。

第二乐章对应的诗句是:“他开始忙着做风雨前的准备,不安的心在灰暗的天色下、蚊蝇的嗡嗡作响下显得更加孤立无援。”这一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忧伤缠绵。

暴风雨即将到来,已经可以听到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的隆隆雷声。

第三乐章描写的是夏天的一场夹着冰雹的暴雨。“终于,他担心的事发生了──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及冰雹,阻挠了他回家的路。”弦乐器似乎在奔跑,夹杂着闪电和雷鸣。

乐曲就在这电闪雷鸣和风雨交加中结束。

《秋》

《秋》所描写的,是农人们在喜获丰收以后,唱歌跳舞的欢乐场面。“农人唱歌跳舞,庆祝庄稼的丰收。酒神的琼浆玉液使众人在欢愉的气氛中沉沉睡去。”乐章的基本主题质朴,刻画了淳朴的农民们真诚的喜悦。

独奏小提琴奏出一段快速的、音阶似的级进和琶音式的跳进,似醉酒者的粗犷和呓语。

接着,小提琴又奏出一支十分优美而宽广的旋律,人们沉沉睡去。

第二乐章对应的诗句是:“在歌声及舞蹈停止之时,大地重回宁静,万物随庄稼的人们在秋高气爽中一同进入梦乡。”

在古钢琴的琶音伴奏下,小提琴奏出优美的旋律,描写了美丽的秋天景色。

第三乐章又转为快板。这是一幅秋天的狩猎场景:“破晓时分号角响起,猎人带着猎狗整装待发。鸟兽纷逃,而猎人开始追寻猎物的行踪。一阵枪声巨响夹杂猎狗的狂吠之后,动物四窜奔逃,但最终奄奄一息,不敌死神的召唤。”

乐章的基本主题朝气蓬勃,描写了猎人的英姿。

《冬》

《冬》所描写的,是寒风凛冽的冬季,人们虽然难耐严寒,但仍然愉快地度过严冬。“人们在凛冽的寒风中,在沁冷的冰雪里不住发抖。靠着来回踱步来保持体温,但牙齿仍不住地打战。”

第一乐章一开始,就由大提琴奏出一个在同音上反复的节奏音型,然后中提琴、第二小提琴渐次加入,最后独奏小提琴和第一小提琴也以同样的节奏音型加入,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在严寒的冬天,人在颤抖,狗在颤抖,连树都在颤抖。

接着,小提琴的快速演奏描写了北风呼啸的情景。接着由三十二分音符的节奏表现人们在严寒中奔跑、顿足,但都没有用处。

第二乐章是一段对比性的广板。室内炉火熊熊,室外雨雪交加,“在滂沱大雨中坐在火炉旁度过安静而美好的时光”。这段抒情的广板充满温暖的情调,而弦乐器的拨奏,则是滴滴答答的雨声。小提琴奏出的旋律,就像人们躲在屋里烤着火炉,其乐融融。

第三乐章是一个溜冰场景:“小心翼翼地踩着步伐前进,生怕一个不留神栽了个斤斗;有时在冰上匆匆滑过,跌坐在雪上,来回地跑步玩耍。直到冰裂雪融的时刻,听见温暖的南风已轻叩响冷漠的冰雪大门。”乐曲开始的时候,是独奏小提琴奏出的描写溜冰的旋律。

接着是全乐队的加入,节奏缓慢。音乐转入柔和的段落,有如严冬中的阳光,带给人们光明和希望。“这是冬天,一个愉快的冬天。”这是维瓦尔第写在最后七小节前的诗句,乐曲就在这既寒冷又欢乐的冬天结束。

版本推荐

维瓦尔第《四季》的录音版本据说有一千多种,这里也只能摘要介绍其中一部分最精彩的。

阿兰·罗夫黛/小提琴,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版,Decca公司,片号:414 486-2

这张唱片是维尔瓦第《四季》全球销量第一的版本,也是Decca公司旗下ARGO最佳录音之一。小提琴演奏者阿兰·罗夫黛甜美的音调与准确精湛的技巧,使得这张唱片含蓄优雅,而指挥马里纳爵士与圣马丁学院乐团的密切配合,更是典型的英国风范。这张唱片是1970年的录音,对比明朗,平衡感极佳。该专辑还邀得风琴名家西蒙·普雷斯顿助阵,羽管键琴的加入让人惊喜,音色清脆,别具一格。光是这点该唱片就很值得一听。

碟片封套马里纳114阿卡多/小提琴、指挥拿波里独奏家合奏团版,Philips公司,片号:422 065-2

这是意大利炫技大师阿卡多1987年在意大利克莱莫纳音乐节上,与拿波里独奏家合奏团合作的现场实况。阿卡多边演奏,边指挥,情绪亢奋,使用克莱莫纳制琴家族斯特拉瓦里的四把珍贵名琴,来表现四个不同的季节。此片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

穆特/小提琴,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EMI公司,片号:EMI 55205

穆特与卡拉扬合作的《四季》, 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版本。穆特和卡拉扬合作录制过两张《四季》,这一款是1984年的录音,是值得收藏的版本。

斯坦恩、祖克曼、明茨、帕尔曼/小提琴,梅塔指挥以色列爱乐乐团版,DG公司,片号:DG 419 214-2

斯坦恩、祖克曼、帕尔曼、明茨都是当今的小提琴大师,四人合作, 各用一把名琴, 各奏《四季》一段,仅是这个创意,就值得赞赏,而四人的表现都可圈可点。祖宾·梅塔指挥以色列爱乐乐团也有上佳表现,是一款值得收藏的唱片。